图书馆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穿过百叶窗,在长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溯绝坐在角落,指尖轻抚书页边缘,感受着纸张的微妙纹理。她正在读一本关于古希腊悲剧的论着,全神贯注以至于起初并未注意到对面的动静。
泠响摊开一本厚重的数学专着,左手按着书页,右手握着一支铅笔。她计算的速度快得惊人,符号与公式如泉水般涌出,填满了一张又一张草稿纸。溯绝偶尔抬头,被那些流畅而神秘的数学语言吸引,却看不懂其中深意。
直到铅笔突然停下。
溯绝听见一声压抑的叹息,抬眼望去。数学少女的眉头紧锁,右手微微颤抖。她盯着纸上的某个证明,眼神逐渐变得焦躁而痛苦。
“不对...这里不对...”泠响喃喃自语,手指掐着自己的左前臂,越来越用力。
溯绝犹豫着是否该开口询问,但学术边界如同无形屏障,让她保持了沉默。她看着数学少女突然合上书本站起身,快步走向洗手间方向,留下一桌散乱的草稿。
十分钟过去,泠响仍未回来。溯绝有些不安,终于决定前去查看。
洗手间里,泠响背对着门站在洗手台前。溯绝从镜中瞥见她的侧影——左袖卷至肘部,右手握着一把银色小刀,正缓缓划过前臂皮肤。
“你在干什么!”溯绝惊呼出声。
泠响猛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恢复平静。“我在思考。”
“用刀思考?”溯绝上前一步,注意到对方前臂上已有数十道细密的旧痕,排列出某种奇异的模式,新旧交错却井然有序。
“拓扑学。”泠响简短地回答,放下袖子遮住伤痕,“皮肤是可塑的平面,伤口可以定义边界和连通性。”
溯绝无法理解这种近乎自残的研究方式,但她从泠响眼中看到的不是痛苦或绝望,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你需要帮助吗?我是说...或许有更安全的方式...”
泠响微微歪头,仿佛在审视一个有趣的命题。“你认为真理的探索应该安全吗?”
“至少不应该自我伤害。”溯绝坚持道。
“伤害是相对的。”泠响收拾起自己的物品,“有些思想必须通过疼痛才能显现。谢谢你的关心,但我得回去了。”
望着数学少女离去的背影,溯绝注意到她遗落了一本笔记。翻开内页,满是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其中一页画着精致的人臂示意图,上面标注着各种点和线,旁边写着“通过伤痕构建的拓扑空间与不可约多项式的关系”。
溯绝合上笔记,心中涌起复杂情绪。当晚,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今日遇见一位奇怪的求道者,她以血肉为纸,以疼痛为墨,书写着我无法理解的真理。为何追寻智慧必须伴随自我伤害?或许我需要真正理解她的语言,才能找到答案。”
第二天,溯绝出现在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堂最后排。当教授在黑板上画出第一个拓扑结构时,她突然明白了泠响手臂上那些伤痕的排列——那是一个克莱因瓶的二维表示,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的神秘曲面。
下课后,溯绝在走廊拦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泠响,递还那本笔记。
“我想我开始理解了,”溯绝说,“你在尝试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身体感受数学的真实。”
泠响眼中闪过惊讶,随即泛起一丝几乎不可见的笑意。“很少有人尝试理解。”
“教我吧,”溯绝说,“教我你的语言。也许文学与数学并非如此遥远。”
夕阳西下,两位少女站在教学楼走廊尽头,窗外树影婆娑。泠响轻轻卷起袖子,指着最新的一道细痕:“这是昨天的新发现。每个伤口定义一个点,点集构成空间,而疼痛...疼痛是保持清醒的方式。”
溯绝凝视着那些伤痕,忽然意识到每道痕迹旁边都有极小的数字标注——那是日期和编号,一套完整的档案系统。
“让我陪你寻找,”溯绝轻声说,“但不一定非要这样。”
泠响沉默许久,最后点了点头:“你可以尝试。但真理有自己的代价。”
两位少女的探索就此开始,一个从文字走向公式,一个从公式走向文字,在彼此的世界交界处,寻找着通往真理的路径。而溯绝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她窥见泠响复杂世界的第一道裂缝。
        泠响摊开一本厚重的数学专着,左手按着书页,右手握着一支铅笔。她计算的速度快得惊人,符号与公式如泉水般涌出,填满了一张又一张草稿纸。溯绝偶尔抬头,被那些流畅而神秘的数学语言吸引,却看不懂其中深意。
直到铅笔突然停下。
溯绝听见一声压抑的叹息,抬眼望去。数学少女的眉头紧锁,右手微微颤抖。她盯着纸上的某个证明,眼神逐渐变得焦躁而痛苦。
“不对...这里不对...”泠响喃喃自语,手指掐着自己的左前臂,越来越用力。
溯绝犹豫着是否该开口询问,但学术边界如同无形屏障,让她保持了沉默。她看着数学少女突然合上书本站起身,快步走向洗手间方向,留下一桌散乱的草稿。
十分钟过去,泠响仍未回来。溯绝有些不安,终于决定前去查看。
洗手间里,泠响背对着门站在洗手台前。溯绝从镜中瞥见她的侧影——左袖卷至肘部,右手握着一把银色小刀,正缓缓划过前臂皮肤。
“你在干什么!”溯绝惊呼出声。
泠响猛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恢复平静。“我在思考。”
“用刀思考?”溯绝上前一步,注意到对方前臂上已有数十道细密的旧痕,排列出某种奇异的模式,新旧交错却井然有序。
“拓扑学。”泠响简短地回答,放下袖子遮住伤痕,“皮肤是可塑的平面,伤口可以定义边界和连通性。”
溯绝无法理解这种近乎自残的研究方式,但她从泠响眼中看到的不是痛苦或绝望,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你需要帮助吗?我是说...或许有更安全的方式...”
泠响微微歪头,仿佛在审视一个有趣的命题。“你认为真理的探索应该安全吗?”
“至少不应该自我伤害。”溯绝坚持道。
“伤害是相对的。”泠响收拾起自己的物品,“有些思想必须通过疼痛才能显现。谢谢你的关心,但我得回去了。”
望着数学少女离去的背影,溯绝注意到她遗落了一本笔记。翻开内页,满是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其中一页画着精致的人臂示意图,上面标注着各种点和线,旁边写着“通过伤痕构建的拓扑空间与不可约多项式的关系”。
溯绝合上笔记,心中涌起复杂情绪。当晚,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今日遇见一位奇怪的求道者,她以血肉为纸,以疼痛为墨,书写着我无法理解的真理。为何追寻智慧必须伴随自我伤害?或许我需要真正理解她的语言,才能找到答案。”
第二天,溯绝出现在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堂最后排。当教授在黑板上画出第一个拓扑结构时,她突然明白了泠响手臂上那些伤痕的排列——那是一个克莱因瓶的二维表示,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的神秘曲面。
下课后,溯绝在走廊拦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泠响,递还那本笔记。
“我想我开始理解了,”溯绝说,“你在尝试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身体感受数学的真实。”
泠响眼中闪过惊讶,随即泛起一丝几乎不可见的笑意。“很少有人尝试理解。”
“教我吧,”溯绝说,“教我你的语言。也许文学与数学并非如此遥远。”
夕阳西下,两位少女站在教学楼走廊尽头,窗外树影婆娑。泠响轻轻卷起袖子,指着最新的一道细痕:“这是昨天的新发现。每个伤口定义一个点,点集构成空间,而疼痛...疼痛是保持清醒的方式。”
溯绝凝视着那些伤痕,忽然意识到每道痕迹旁边都有极小的数字标注——那是日期和编号,一套完整的档案系统。
“让我陪你寻找,”溯绝轻声说,“但不一定非要这样。”
泠响沉默许久,最后点了点头:“你可以尝试。但真理有自己的代价。”
两位少女的探索就此开始,一个从文字走向公式,一个从公式走向文字,在彼此的世界交界处,寻找着通往真理的路径。而溯绝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她窥见泠响复杂世界的第一道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