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星海孤舟,漂流者的困境-《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

  “火种永存”协议下的撤离并非井然有序的转移,而是一场在帝国炮火下仓促的、充满悲壮的分流。

  数以百计承载着文明火种的舰船,如同被狂风打散的蒲公英,散布在广袤而未知的混沌海中。

  其中一支规模较大的舰队,由艾丝特和睿智之眼(数据备份形态)领导,代号 “探索者集群” 。

  他们携带了相对完整的研究数据和部分工业设施,但能源和物资依然捉襟见肘。

  “能源储备仅剩百分之三十七,按照最低消耗标准,最多维持两年。”资源官的报告让舰队会议的气氛格外凝重。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资源点,或者……与其它失散的舰队取得联系。”艾丝特眉头紧锁。

  睿智之眼提供的几个预设汇合坐标,都未发现其它舰队的踪迹。

  祸不单行。在一次短途跃迁后,他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 “混沌灵能风暴” 。

  这不是自然现象,更像是某个巨大能量源湮灭后残留的规则乱流。

  风暴中,两艘护卫舰被失控的能量撕碎,更严重的是,用来与林凡阁下意识容器保持远程连接的主灵能共鸣器严重受损!

  “与林凡阁下的连接变得极其微弱,时断时续!”技术人员焦急地汇报,“我们失去了最稳定的导航和预警保障!”

  林凡的意志本是他们在混沌海中最大的依仗,如今这个依仗变得岌岌可危。

  舰队如同失去了灯塔的孤舟,在黑暗的汪洋中盲目漂流。

  更大的危机来自内部。

  长期的资源匮乏和前途未卜,让一些原本被压抑的矛盾开始浮现。

  部分原泰拉晶壁的幸存者(并非之前的激进派,但深受其文化影响),开始私下抱怨艾丝特领导的“保守”和“过于依赖虚无缥缈的灵能”,主张应该更激进地寻找并掠夺资源。

  在“探索者集群”为生存奔波的同时,位于舰队核心、被严密守护的特殊灵能容器内,林凡的意识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

  与“晨曦”星域最终防御时几乎耗尽本源,使得他的意识再次陷入了某种沉寂。

  但这一次,并非沉睡,而是在破碎与重塑的边缘徘徊。

  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时空点,而是仿佛融入了混沌海那无垠的背景辐射之中。

  他看到了无数破碎的光影——那是分散在各处的火种舰队挣扎求生的景象;

  他感受到了遥远的、冰冷的秩序波动——那是熵核帝国仍在持续的清剿行动;

  他也捕捉到了一些微弱却独特的“印记”——有些熟悉,如织网者那秩序井然的网络波动;

  有些陌生,充满了生机或者……难以言喻的诡异。

  这些感知杂乱无章,如同破碎的镜片。

  但渐渐地,在本能般的求生欲和守护意志的驱动下,这些碎片开始以他的核心意识为基点,缓慢地旋转、拼接。

  这不是力量的恢复,而是感知维度的升华。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能量的聚合体或规则的操控者,更像是一个以自身意识为节点的、覆盖范围极广的活体星图。

  他能模糊地感知到大部分火种舰队的大致方位和生存状态,虽然无法直接传递复杂信息,但一种源自意识本能的、指向相对安全区域的趋向性指引,开始如同微弱的脉搏,通过那受损的灵能连接,断断续续地传递给艾丝特舰队。

  同时,他对星尘古族遗留的那枚“文明之种”爆发的最后力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并非单纯的能量屏障,而是一种短暂的、局部的 “现实稳定锚定” ,强行否定了帝国秩序的覆盖。

  这种对“现实”层面的干涉,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的意识,正在从纯粹的“混沌之源”,向着某种更接近 “规则记录者与引导者” 的方向演化。

  额间那星尘印记,不再仅仅是装饰,而是这种新质变的象征。

  蜕变的过程痛苦而缓慢,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他知道,必须成功。

  散落的火种需要指引,帝国的威胁依然存在,而混沌海的深邃,才刚刚向他展露冰山一角。

  (第六百三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