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深空呼唤,异常信号-《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

  打破“晨曦”星域困局的希望,最终来自对外探索。

  一艘代号“探路者VII号”的无人侦察舰,在奉命勘探一片遥远的、被命名为“遗落星河”的古老星云时,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但规律性极强的信号。

  信号并非来自任何已知的文明编码,其载体是一种奇特的引力波谐频,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就会重复一段复杂而优美的数学序列,仿佛在描述某种宇宙常数间的和谐关系。

  “这不像是自然现象,”信号传回后,艾丝特立刻被吸引,“其结构太完美,蕴含的信息层级非常高。更像是一种…… 信标,或者某种高级文明留下的……‘邀请函’?”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艾丝特尝试用从星尘古族知识中解析出的一种基础“宇宙几何语言”去模拟信号中的数学序列时,竟然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反应!

  信标的信号强度似乎有了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提升!

  这个发现让议会为之震动。

  这个信标,很可能与星尘古族,或者其他某个与星尘古族有关联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有关!

  “必须派人去查看!”艾丝特极力主张,“这可能是我们获得技术突破,甚至了解混沌海更深层秘密的关键!”

  霍恩这次没有立刻反对。

  他也清楚,单纯的防守无法长久。

  如果这个信标能带来新的机遇,值得冒险。

  “但是,风险未知。”月瑶保持着谨慎,“我们经不起又一次重大损失。”

  经过激烈讨论,议会决定派遣一支小型、精锐的有人探测小队,乘坐最新改装、强化了隐匿和生存能力的“星梭级”探索船“逐星者号”前往。

  小队队长由经验丰富的探险家罗兰担任,队员包括顶尖的信号解读专家、星尘知识顾问以及霍恩指派的一队精英陆战队队员。

  他们的任务不是接触,而是侦察。

  确认信号源的性质、潜在风险,并尽可能收集信息。

  “逐星者号”在无数幸存者期盼而担忧的目光中,悄然驶离“晨曦”星域,航向那片充满未知的“遗落星河”。

  希望与风险,再次交织。

  就在“逐星者号”深入“遗落星河”的同时,“纪元余烬”的边境,与熵核帝国的第一次小规模摩擦,不期而至。

  一支隶属于“纪元余烬”的小型资源采集舰队,在“晨曦”星域外围一个富含金属的小行星带作业时,遭遇了一艘熵核帝国的巡逻艇。

  那艘帝国巡逻艇造型依旧冰冷精确,但体型较小,似乎是帝国庞大网络中的一个末梢节点。

  它似乎也对在这里遇到非帝国单位感到“意外”,但其反应是立即且毫无犹豫的——一道暗蓝色的“秩序锁定光束”瞬间射出,命中了采集舰队中一艘反应稍慢的运输船。

  被命中的运输船没有爆炸,但其外壳迅速覆盖上暗蓝色晶体,所有系统在几秒钟内彻底瘫痪,如同被瞬间“冻结”。

  “敌袭!是帝国!”采集舰队指挥官惊骇之下,立刻下令剩余舰船开火反击,同时向“晨曦”发出最高警报。

  然而,他们的能量武器打在帝国巡逻艇的护盾上,效果微乎其微。

  巡逻艇甚至没有做出更多攻击动作,只是冷静地记录着交战数据,仿佛在评估这些“残余”的威胁等级。

  霍恩接到警报后,立刻亲自率领一支快速反应舰队前往支援。

  当他们赶到时,那艘帝国巡逻艇已经收集完数据,在击毁了另外两艘试图纠缠的采集船后,从容不迫地启动跃迁,消失在虚空中。

  现场只留下三艘被“晶化”的残骸,以及惊魂未定的幸存者。

  “它们在侦察我们。”霍恩看着帝国巡逻艇消失的方向,脸色阴沉,“评估我们的实力,试探我们的反应。这次是巡逻艇,下次可能就是驱逐舰,再下次……”

  这次摩擦虽然规模很小,但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熵核帝国并未忘记他们,而且已经开始将触角伸向他们的新家园。

  帝国的威胁,从遥远的阴影,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现实。

  “军事优先派”的声音因此大增,重建防御的压力空前紧迫。

  月瑶不得不再次调整资源分配,向军事倾斜,这引起了“科技优先派”的不满和“纯净派”的暗中嘲讽。

  内部分歧,因外部压力的逼近而进一步加剧。

  (第六百二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