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混沌低语,新的涟漪-《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

  就在议会忙于处理内部事务和技术遗产时,一种极其隐晦、却无法忽视的新变化,开始在环炉星域,乃至更广阔的混沌海中悄然出现。

  这种变化,源于混沌熔炉本身。

  进入沉眠修复状态的熔炉,其散发的混沌灵气虽然平和,但其本质似乎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嬗变。

  灵气中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更加深邃和古老的韵味,仿佛蕴含着某种新生的、未被定义的“可能性”。

  一些感知敏锐的灵能者和高阶修行者,在吸收这些灵气时,偶尔会捕捉到一些破碎的、光怪陆离的幻象碎片——那并非已知的任何宇宙景象,而是一些更加原始、更加混乱,却又仿佛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奇异画面。

  有人称之为 “混沌低语”或 “纪元之梦”。

  与此同时,负责监控混沌海的观测站,也报告了一些异常现象。

  在远离环炉星域和已知航道的某些混沌海区域,检测到了微弱的、但从未有记录的能量波动。

  这些波动并非联邦那种冰冷的秩序,也非已知混沌生物的气息,更像是……某种自然孕育中的前兆。

  艾丝特在养伤期间,也通过星辰预言术模糊地感知到,混沌海的“命运之河”似乎泛起了新的、来源不明的涟漪。

  这涟漪并非指向明确的威胁,更像是一种……格局变动的预兆。

  “林凡的沉眠,熔炉的嬗变,联邦的溃退……似乎打破了某种旧的平衡。”艾丝特对前来探望的月瑶说道,眼中带着一丝忧思,“混沌海不会永远平静。旧的威胁暂时解除,但新的变化……或许已经开始了。”

  月瑶沉默地点点头。

  她望向窗外那看似平静的星域,心中明白,重建与休养生息只是暂时的。

  混沌纪元的故事,绝不会就此平淡下去。

  那些来自混沌深处的低语与涟漪,或许正在预示着,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未知的未来,正在缓缓揭开序幕。

  短暂的和平,是用来积蓄力量,迎接下一场风暴的。

  而这一次,他们可能无法再完全依赖沉睡中的守护者了。

  环炉星域的重建工作,在有序与混乱的交替中稳步推进。

  战争的创伤依旧醒目,但生命的韧性,却在废墟的缝隙间,绽放出令人动容的新绿。

  在月瑶的主导下,议会设立了 “文明延续基金” ,优先向那些母星遭受重创、濒临灭绝的成员文明倾斜资源。

  一艘艘装载着生态穹顶核心、物种基因库和文明数据库的方舟,驶向那些焦土世界。

  在一个被联邦净化光束扫过、地表玻璃化的行星上,第一个生态穹顶在永夜中亮起了柔和的模拟日光。

  幸存者们穿着防护服,颤抖着将第一株改良后的“星尘苔藓”植入贫瘠的土壤。

  当那点微弱的绿色在人工光照下顽强地舒展开时,观测站内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哭泣与欢呼。

  这不是一株植物的新生,而是一个文明火种的重燃。

  与此同时,一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开始在部分幸存者中出现。

  一些在战争中被混沌灵气重度侵蚀,或是亲历了“秩序之茧”崩塌时那规则湮灭场景的战士与平民,他们的身体或灵能,发生了奇异的适应性变异。

  一名泰拉人族战士,在失去一条手臂后,伤口处竟在混沌灵气的滋养下,生长出了由纯粹能量构成的、闪烁着微光的灵能臂膀,虽然不稳定,却能直接操控周围的能量尘埃。

  一名来自漓光同族的流光裔,在目睹战友于眼前气化后,双眼蜕变成了如同破碎星辰般的晶体,偶尔能窥见未来几秒内的破碎光影,却也因此承受着剧烈的头痛。

  一个在战舰残骸中被救出的孩童,开始能与废墟中飘荡的、未散尽的金属灵性进行模糊的沟通……

  这些变异,有的带来了新的力量,有的则是无法控制的负担。

  议会迅速成立了 “适应性现象研究办公室”,由几位资深的灵能学者和生物学家领导,旨在研究、引导和帮助这些“变异者”。

  月瑶在翻阅初期报告时,心情复杂。

  她想起了林凡关于“混沌代表可能性”的话语。

  这些新生的事物,是福是祸?

  是混沌纪元孕育的新希望,还是潜藏的不稳定因子?

  她唯一能确定的是,旧的秩序已被打破,新的规则,正在这废墟之上,由每一个幸存者共同书写。

  (第五百八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