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调整推进遇新敌-《一脚踹出黑道传奇》

  沙盘上三处绿点稳定闪烁,系统日志显示首批试点车队已完成初始化配置。陆轩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划过屏幕,调出实时监控界面。车辆定位信号全部上线,温控模块自检通过,数据流平稳接入中枢服务器。

  林娜从终端起身,走到他侧后方。“检测机构已确认接收第一批运行数据,反馈无异常。”她递上平板,页面显示三家第三方单位的签收记录。

  “发给发改委预审系统的材料呢?”

  “两小时前上传完毕,对方系统标记为‘已受理’。”

  陆轩点头,将平板交还。他刚要开口,孙明突然抬头:“华东区三个客户临时取消订单,理由是‘运力调整’。”

  “什么时候的事?”

  “十分钟内集中发生。我查了合同状态,原本今天下午就要装货。”

  张涛凑近查看订单明细,“这三家都是老客户,上季度续约时没提任何问题。而且……”他顿了一下,“他们用的都是我们新推的低碳线路报价单。”

  陆轩转身走向大屏,调出客户关系图谱。那三家企业连线最终指向同一家物流企业——宏远物流,本地老牌运输公司,成立超过二十年,旗下拥有近千辆货车。

  “他们跟宏远有合作?”

  “不止是合作。”孙明翻出一份行业年报复印件,“宏远控股五家区域分销商,这三家都在名单里。去年他们的联合采购量占我们华东业务的百分之十八。”

  陆轩盯着屏幕,没有说话。

  林娜这时轻敲键盘,弹出一个窗口。“论坛和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关于我们的帖子。”她语速放慢,“标题大致是‘樊星阁新技术靠不住’‘冷链系统三天两故障’,还有人贴出所谓的维修清单截图。”

  “来源?”

  “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过去四十八小时,Ip分布主要在城南数据中心附近。手法不算隐蔽,但传播速度很快,已经有几个本地司机群在转发。”

  张涛皱眉:“有人在组织刷帖。”

  陆轩走到战术推演区,按下按钮,全国网络节点重新布局。他放大华东地图,标出三家退单企业位置,又叠加近期舆情热点区域。六个红点形成明显三角结构,顶点均指向宏远物流总部所在地。

  “不是巧合。”他说。

  孙明翻开财务追踪表,“宏远最近三个月现金流紧张,银行授信下调两次。但他们上个月突然新增一笔短期贷款,金额足够支撑一轮价格战。”

  “多少?”

  “八千七百万。”

  “用来干什么?”

  “目前看,一部分用于低价抢客户。”张涛接话,“我在司机群里看到消息,宏远现在接单价格比市场均价低百分之十五,还承诺‘全程人工盯温’,主打一个‘传统可靠’。”

  陆轩目光扫过三人。“他们是冲着试点来的。”

  “肯定是。”林娜说,“我们一推低碳线路,他们立刻降价,同时散播负面消息。目的就是让客户觉得新技术不稳定,不如回到老模式。”

  孙明补充:“而且他们选的时间很准。正好卡在我们刚上线、还没出实际成果的时候。这时候客户最容易动摇。”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陆轩走回主控台,调出内部通讯列表。“通知马亮,暂停公开溯源,改为后台标记所有可疑账号行为轨迹。不拦截,也不删帖,只记录。”

  “为什么?”林娜问。

  “打草惊蛇反而不好。”他说,“让他们继续发,发得越多,越能看清背后是谁在操盘。”

  张涛思索片刻,“如果真是宏远牵头,他们不可能单独行动。这种规模的舆论攻击,需要专业团队支持。”

  “找过同行没有?”

  “至少两家和我们类似的公司在过去一周收到类似谣言。”林娜调出另一份记录,“北方一家冷链企业也被传‘温控失灵导致药品报废’,情况几乎一样。”

  陆轩眼神沉了几分。

  “这不是针对我们某一项业务。”他说,“是冲着整个转型方向来的。”

  孙明低头看着资金表,“如果我们这边刚投入研发,那边客户就被低价拉走,利润反哺计划就会断链。三个月内上线测试的目标,可能完不成。”

  “那就不是三家退单的问题了。”张涛声音低下来,“是整个模式被提前狙击。”

  陆轩站直身体,看向大屏上的试点倒计时:71小时42分。

  “他们想让我们停下。”他说,“以为只要搅乱开局,我们就撑不住。”

  “可我们现在拿不出实绩反驳。”林娜语气紧了些,“检测报告要等四十八小时才出,客户看到的是价格差和那些帖子。”

  “所以不能等。”陆轩转向张涛,“你马上整理一份对比清单,只列事实:同路线油耗、故障率、响应速度。不要讲概念,就写数字。”

  “往下发?”

  “先发给还在观望的客户负责人,一对一推送。标题写清楚:‘您目前使用的运输方案成本分析’。”

  孙明迅速记录,“我可以同步更新资金公示模板,把研发投入和预期节省列进去。让客户知道钱花在哪了。”

  “加上一条。”陆轩说,“凡是坚持使用新线路的客户,首月服务费减免百分之十。损失由总部承担。”

  林娜快速输入指令,“宣传口径怎么定?还是讲降本?”

  “改一下。”他说,“重点突出‘抗波动能力’。告诉他们,低价不可持续,但我们这套系统能应对市场震荡。”

  张涛停下笔,“意思是,他们降价,是因为没技术储备,只能拼资源?”

  “正是。”陆轩盯着大屏,“宏远能压价三个月,半年后呢?设备老化、油耗上升,迟早崩盘。而我们是在建护城河。”

  孙明合上笔记本,“但我担心,有些人看不到那么远。”

  “那就让他们看到眼前的风险。”陆轩调出一组历史数据,“查一下过去五年,因突发成本上涨倒闭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数量。做成简表,附在推送材料后面。”

  林娜立即开始整合信息。

  张涛忽然抬头:“还有一件事。刚才有个客户打电话来问,说网上有人说我们的温控模块是‘二手改装件拼的’,有没有这事?”

  “纯属捏造。”林娜肯定地说,“所有模块均为定制生产,出厂编号可追溯。”

  “让他把原帖链接发过来。”陆轩说,“存档,准备追责。”

  “要报警吗?”

  “先不急。”他目光冷下来,“等他们说得更多些。说得多,错得多。”

  孙明低声说:“但他们已经在影响决策了。我刚接到通知,华南还有一个潜在签约客户决定暂缓合作,说要‘再观察一阵’。”

  陆轩没有回应。他走到沙盘前,注视着那三个绿色标记。灯光映在他脸上,轮廓分明。

  “宏远不是唯一一个。”他说,“它背后一定还有人。”

  “你是说……其他传统企业也在串联?”

  “不然哪来的资金和舆论配合度?”他转身面对三人,“这不是一家公司的反击,是一次集体行动。我们动了他们的饭碗,他们自然要联手。”

  张涛神色凝重:“那接下来怎么办?价格战我们不能跟着打,否则前期规划全乱。”

  “不打。”陆轩说,“我们也不解释。用数据说话,用结果说话。谁退单,我们记下;谁造谣,我们取证。等到时候一起算。”

  林娜问:“如果他们继续扩大范围呢?”

  “那就说明我们踩对地方了。”他嘴角微动,“越是怕变的人,越说明旧路走不下去了。”

  孙明翻开新的测算页,“如果维持当前节奏,应急储备金还能撑七个月。但如果退单超过十个,或者出现大规模解约,就必须重新评估投入比例。”

  “不会到那一步。”陆轩说,“真正懂行的人,看得出什么是噱头,什么是趋势。”

  他拿起对讲机,按下频道键。“通知三个试点城市现场组,加强数据采集频率,每两小时汇总一次。任何异常立即上报。”

  放下对讲机,他又补了一句:“另外,让技术人员准备一场线上说明会。不对外直播,只邀请现有客户参加。主题就叫——‘您关心的五个技术问题’。”

  张涛记下安排,“要不要公布部分测试数据?”

  “公布。”他说,“但只放一半。留点悬念,让他们想继续听。”

  林娜抬头:“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后天上午十点。”陆轩看向倒计时,“等第一轮真实运行数据出来之后。”

  会议室重新安静下来。四人各自处理手头任务,键盘敲击声与纸张翻动交织。

  陆轩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轻轻敲击金属边沿。屏幕上,舆情热度曲线仍在缓慢爬升,订单取消数暂时停留在三位数。他没有移开视线。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