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准备充分迎考验-《一脚踹出黑道传奇》

  迪拜合作方法务组请求视频接入,事由:补充条款确认。

  陆轩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方,没有立刻按下。他盯着那行字,目光沉稳,像是早已等在这一步。三秒后,他轻点屏幕,画面亮起,对方两名法务代表出现在镜头前,表情严肃,身后是标准的办公背景。

  “陆总,感谢您及时响应。”左侧那人开口,语气客气但带着程序化的冷硬,“因近期监管政策调整,我们需对合作项目追加三项补充条款,请您过目。”

  文件同步弹出,三条加粗条款逐条列出:资产托管须交由第三方机构监管;核心管理成员需重新提交背景复核材料;项目重大决策审批流程延长至十五个工作日。

  这不是协商,是通知。

  赵宇站在陆轩侧后方,迅速调出系统,手指在终端上滑动。几秒后,他低声说:“合规响应包已准备就绪,附带阿联酋金融监管局最新备案模板和国际律所背书意见书,可以立即推送。”

  陆轩点头,没有多言。他当着对方的面,将《合规响应包》整套文件打包发送,标题清晰:《樊星阁—迪拜智慧城市项目合规应对方案(即时生效)》。

  “你们要的材料,我们不仅有,而且比你们更清楚该怎么交。”陆轩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第三方托管可以,但必须由我们指定合规机构;背景复核没问题,但所有材料我们一次性提交,不再反复补件;至于审批延期——”他顿了顿,“我们尊重流程,但不会接受无限拖延。”

  对方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没料到回应如此迅速且强硬。

  “我们只是按程序办事。”另一人开口。

  “我也是。”陆轩直视镜头,“樊星阁做事,从不回避审查,但也不接受无端拖延。如果你们的监管要求是合理的,我们比谁都配合;但如果有人借政策之名设卡,那就别怪我们另寻合作方。”

  话音落下,张涛同步在后台启动信息释放程序。十分钟内,中东区域多个商业情报渠道开始流传一条消息:樊星阁正与多哈资本深入洽谈智慧城市二期项目,预计投资规模翻倍。

  压力,开始反向传导。

  陆轩关闭视频,屏幕归于黑暗。他没有松一口气,反而转向另一块监控屏。东南亚方向,一艘运输船的定位信号已停滞七十二小时,红色警示框不断闪烁。

  “海关那边怎么说?”他问。

  孙明立刻回应:“被扣在港口,理由是设备清单与申报类别不符。对方要求补充医疗设备进口许可、技术参数认证、人道援助项目批文——全是临时加码。”

  “我们不是早就备了应急方案?”陆轩语气平静。

  “方案在,但走流程需要时间。”孙明快速调出文件包,“我已经联系吴峰,当地合规代理正在提交材料,争取四十八小时内通关。”

  “不能等四十八小时。”陆轩打断,“合同违约触发期是八十小时,我们只剩七小时缓冲。一旦违约,后续三个项目都会被连锁叫停。”

  林娜立即接话:“非政府组织的援助声明已经拟好,只需对方确认背书即可发布。徐静那边也准备好了,低调传播,不炒热度。”

  “发。”陆轩下令,“但声明里不要提樊星阁名字,只说‘由某国际企业支持的人道项目’。我们要的是通关,不是出名。”

  林娜点头,手指在终端上轻点,信息流悄然发出。

  指挥中心内,各条战线同步推进。陆轩的目光扫过屏幕,风险指数已从68.5回落至65.1,黄光仍在,但频率趋于稳定。

  就在这时,马亮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份加密报告。

  “发现异常资金流向。”他声音压低,“日本、南美、东欧三地的离岸账户近期有密集资金注入,路径隐蔽,但最终都指向三家注册在开曼的并购公司。更关键的是——”他停顿一秒,“这三家公司,最近都在接触我们的上游供应商。”

  陆轩眼神一沉。

  “不是巧合。”

  “不是。”马亮摇头,“他们想通过收购关键节点,切断我们的供应链。”

  陆轩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异常行为预警模块”。系统界面中,三条资金流红线在地图上缓缓汇聚,最终交叠在东南亚某物流枢纽。

  “胡军。”他开口。

  “在。”通讯器立刻回应。

  “核心技术人员的安保等级提升至一级,所有外出行程双人陪同,车辆路线每日更换。另外,通知黄杰,启动备用供应链,优先保障医疗、通信、能源三条主线。”

  “明白。”胡军声音干脆。

  “黄杰。”陆轩再唤。

  “已准备就绪。”后勤主管的声音从另一条线路传来,“备用线路可随时切换,电力、通信、运输系统独立运行时间不低于七十二小时。”

  陆轩点头,重新坐下。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盯着那三条资金流的交汇点,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

  第一轮试探,已破。

  迪拜的条款被反制,东南亚的通关在推进,资金围堵被识破,安保与后勤全面响应。每一步,都在计划之内。

  赵宇站在一旁,低声说:“他们可能没想到,我们会把应对方案提前准备好。”

  “敌人永远按常理出牌。”陆轩淡淡道,“但我们可以不按常理接招。他们以为拖住我们就能赢,却不知道——准备充分的人,从不被时间牵着走。”

  张涛站在另一侧,看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数据流,忽然开口:“接下来,他们会变招。”

  “一定会。”陆轩应道,“但只要我们不断线,他们就打不垮。”

  林娜轻声汇报:“迪拜那边刚传来消息,对方法务组请求二次会议,时间定在两小时后。”

  “让他们等。”陆轩说,“先处理船的事。”

  孙明立刻接话:“最新反馈,海关已接收全部补充材料,正在审核。预计三小时内放行。”

  陆轩点头,目光转向马亮:“那三家公司,继续盯。我要知道他们下一步动什么人,碰哪家企业。”

  “已经在做。”马亮手指滑动,系统开始自动比对历史交易记录,“一旦有并购意向书提交,立刻预警。”

  指挥中心内,气氛依旧紧绷,但节奏已由被动转为主动。每个人都知道,这场考验远未结束,但至少——他们没有乱。

  陆轩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茶早已凉透,但他不在意。他看着全球态势图,三条轴线并行推进,风险指数缓慢下降。

  62.8,黄光渐弱。

  他放下杯子,手指再次轻点桌面。

  “继续监控三地资金流向,每日晨会汇总。”

  没有人回应,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只是开始。

  樊星阁扛住了第一波冲击,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准备。

  陆轩的目光落在屏幕最下方的一条实时消息上:开曼群岛某公司,刚刚提交了对东南亚某芯片供应商的初步收购意向。

  他盯着那行字,没有动。

  胡军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安保部署已完成,所有关键节点进入双人值守状态。”

  陆轩缓缓抬起手,指尖悬在指令键上方。

  他还没有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