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器监:锋芒初露
紫宸殿的暖阁里还留着方才议事时的余温,符太后牵着柴宗训的手刚跨过门槛,小家伙便迫不及待地挣开了她的掌心,赤着脚踩在铺着软垫的地面上,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殿外的春风顺着半开的窗缝钻进来,卷起案上散落的几张文书,符太后伸手将纸页按住,刚想唤内侍进来伺候,柴宗训已攥着她的衣袖晃了晃,声音里满是孩童特有的焦急。
“娘,你说郭将军犯糊涂啊?”他仰着小脸,睫毛上还沾着一丝方才在殿外沾上的柳絮,“要是他回去把自己锁起来不吃不喝咋办?还有还有,要是他觉得对不住咱们,拔剑自刎了可怎么好?”
符太后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失笑般揉了揉他的头顶。她原以为这孩子方才在殿上只是乖乖听着,竟没料到他把郭崇那几句“往日糊涂”记在了心里,还琢磨出这么些担忧。暖阁里的地龙还烧着,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龙涎香,她拉着柴宗训在榻边坐下,拿起一旁的锦缎小鞋给他穿上,轻声道:“崇儿多虑了。郭将军是历经沙场的老将,哪会因为这点事钻牛角尖?他今日在殿上接下兵符时,眼神亮得很,心里清楚该做什么。”
“可我还是怕嘛。”柴宗训噘了噘嘴,小手无意识地抠着榻边的雕花,“前儿先生讲《史记》,说有的大臣犯了错,就会自请责罚,有的还会……”他话说到一半,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眼睛一亮,猛地从榻上跳起来,“娘!我能不能像三国曹操那样,有自己的亲卫啊?就像许褚、典韦那样厉害的!我身边总跟着内侍,要是有坏人来,他们根本打不过。”
他说着,还学着将士的模样比划了个挥剑的动作,腰间的玉带随着动作滑下来一点,符太后伸手帮他重新系好,刚要开口回应,殿外忽然传来内侍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声恭敬的通报:“启禀太后、陛下,军器监监正李大人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军器监?”符太后微微蹙眉,军器监负责打造军械,寻常时候除非是有要紧的兵器交付,否则不会轻易入宫求见。她朝内侍点头:“让他进来。”
话音刚落,便见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进殿内,那人面容黝黑,袖口和衣襟上还沾着些许未洗净的铁屑,显然是刚从工坊里赶过来。他进门后便对着符太后和柴宗训深深拱手,声音因赶路而有些急促,却依旧透着难掩的兴奋:“臣李谦,参见太后,参见陛下!”
“李大人免礼。”符太后抬手示意,目光落在他沾着铁屑的袖口上,“看你这模样,可是工坊里有好消息?”
李谦直起身,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往前半步,双手捧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上前:“回太后、陛下,托您二位的福,工坊里第一批改良装备的武器,还有新打造的霸王枪,全都造好了!足足有三百件,连带着配套的铠甲和弩枪,也紧赶慢赶做了三百套,如今都在军器监的库房里等着查验呢!”
“真的?!”柴宗训的声音比符太后先一步响起。他原本还惦记着亲卫的事,一听见“霸王枪”三个字,立刻忘了方才的担忧,几步跑到李谦面前,仰着脖子追问,“李大人,那霸王枪是不是比寻常的长枪更厉害?能不能一枪把铁甲戳穿?”
符太后在一旁看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暗自嘟囔:“汗,这个儿子,总是这么毛毛躁躁的。”可看着孩子眼里闪烁的光芒,她又不忍打断,只笑着对李谦说:“李大人莫怪,陛下也是好奇。你且细细说说,这改良的武器和霸王枪,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李谦连忙点头,脸上的兴奋劲儿更足了,他指着文书上的图样,耐心解释道:“回太后,这霸王枪是按陛下先前画的草图改的——枪杆用的是南方运来的硬木,外面裹了三层铜皮,既轻便又结实,寻常刀剑砍上去都不会断;枪头是用精铁反复锻打出来的,尖部还淬了火,别说戳穿铁甲,就算是马车上的厚木板,也能一戳一个洞。”
他说着,还伸手比划了一下枪的长度:“比寻常长枪长了半尺,骑兵用着能隔着马身刺到敌人,步兵用着也能先一步扎到对手。还有配套的铠甲,咱们把原来的札甲改薄了些,在要害处加了双层铁片,重量轻了三成,将士们穿着行军不累,防护力却没减。”
柴宗训听得眼睛都直了,小手紧紧攥着李谦的衣角,追问:“那弩枪呢?是不是也比以前的弩更厉害?”
“陛下说得是!”李谦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这弩枪是臣和工坊里的老工匠一起琢磨出来的,弩臂用的是桑木,拉力比旧弩大了两成,射程能远出五十步;箭簇是三棱形的,上面还开了血槽,射中了敌人就不容易拔出来。而且咱们还做了箭囊,一个箭囊能装二十支箭,将士们换箭也快。”
符太后拿起文书仔细看着,上面不仅画着武器和铠甲的图样,还标注了每样装备的重量、材质和制作成本。她指尖划过“三百套”那几个字,心里暗暗盘算:侍卫亲军司刚由郭崇接手,若是能把这批装备先配给郭崇麾下的精锐,既能让将士们熟悉新武器,也能让郭崇更快地稳住军心。
“李大人做得好。”她抬眼看向李谦,语气里满是赞许,“这批装备赶得及时,正好能派上用场。你且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哀家会让郭将军带着侍卫亲军司的将领去军器监查验,若是合格,便即刻分发下去。”
李谦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躬身行礼:“臣遵旨!明日臣定在工坊外等候郭将军,定不让太后和陛下失望!”
待李谦退下后,柴宗训还沉浸在对霸王枪的想象里,他跑到符太后身边,拉着她的手晃了晃:“娘,明日我也想去军器监看看好不好?我想亲手摸摸那霸王枪,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李大人说的那么厉害。”
符太后看着他期待的眼神,原本想说“陛下身为天子,不宜轻易出宫”,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起世宗皇帝在世时,常带着年幼的柴宗训去军营看将士操练,说要让孩子从小熟悉军务,如今孩子对军械感兴趣,也是件好事。
她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明日哀家便带你一起去,不过你得答应娘,到了军器监要乖乖听话,不许乱跑,也不许随便碰工坊里的工具,那些铁器都锋利得很,别伤着自己。”
“我答应娘!”柴宗训立刻挺直了小身板,像个小大人似的保证,“我一定乖乖的,还会帮娘看着郭将军,不让他再犯糊涂!”
符太后被他逗得笑出声,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尖:“你呀,就知道惦记郭将军。明日见了他,可不许再提‘自刎’的话,免得让他笑话你。”
柴宗训连忙点头,又想起亲卫的事,凑到符太后耳边小声问:“娘,那我的亲卫呢?什么时候能有像许褚那样厉害的人跟着我?”
符太后摸了摸他的头,目光望向窗外。殿外的海棠花不知何时开得更盛了,淡粉色的花瓣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她轻声道:“等你再长大些,等郭将军把禁军整训好,娘自然会为你挑选可靠的亲卫。不过现在,你得先学着做个让大臣们信服的陛下,这样将来才有将士愿意为你效命,对不对?”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攥成拳头:“我知道了娘!我会好好读书,好好学兵法,将来做个像父皇那样厉害的皇帝,让所有人都服我!”
符太后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暖阁里的烛火轻轻跳动,映得孩子的脸庞格外明亮,她伸手将柴宗训搂进怀里,鼻尖蹭了蹭他的发顶,轻声道:“好,娘等着那一天。”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军器监的工坊外已站满了人。郭崇穿着绯色官袍,身后跟着侍卫亲军司的几名副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他们早听说军器监在改良武器,只是没见过实物,如今终于能亲眼瞧瞧,心里都按捺不住激动。
不多时,远处传来了銮驾的声音,郭崇连忙带着众人躬身行礼。符太后的凤驾在工坊门口停下,帘子掀开,她牵着柴宗训的手走下来,小家伙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腰间系着玉带,脚步轻快地走到郭崇面前,仰着头问:“郭将军,你说今日的霸王枪,是不是真的能戳穿铁甲?”
郭崇没想到皇帝会亲自来,先是一愣,随即恭敬地回道:“回陛下,臣也未曾见过实物,不过李监正办事素来稳妥,想来不会差。”
李谦早已在一旁等候,见銮驾到了,连忙上前引路:“太后、陛下、郭将军,里面请,武器和铠甲都在库房里摆好了。”
众人跟着李谦走进库房,刚一进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三百支霸王枪整齐地靠在墙边,枪杆泛着乌木的光泽,枪头在晨光下闪着冷冽的寒光;旁边的架子上摆着配套的铠甲,玄色的甲片层层叠叠,边缘用铜丝缀连,看着便比寻常铠甲精致许多;还有那些弩枪,整齐地摆放在长桌上,箭囊里的箭簇透着锋利的气息。
柴宗训挣脱符太后的手,快步跑到霸王枪前,伸手想去摸枪头,却被郭崇及时拦住:“陛下小心,枪头锋利,别伤着您的手。”
他说着,示意身后的副将李进上前:“李将军,你去试试这枪的分量。”
李进应了一声,上前拿起一支霸王枪,入手只觉比寻常长枪略沉些,却并不费力。他挥了挥枪杆,枪身稳而不晃,随即对着库房角落里的一块铁甲猛地刺去——只听“噗”的一声,枪头竟真的穿透了铁甲,还往前扎进了后面的木柱里,只留下半截枪杆在外晃动。
“好枪!”库房里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副将们纷纷围上前,有的拿起弩枪试拉力,有的抚摸着铠甲的甲片,脸上满是惊喜。
柴宗训看得眼睛发亮,拉着符太后的衣角说:“娘,你看!真的能戳穿铁甲!我也要一支这样的枪!”
符太后笑着点头,转头对郭崇说:“郭将军,你看这批装备如何?若是合用,便即刻分发下去,让将士们早日熟悉。”
郭崇走上前,仔细检查了几支霸王枪和铠甲,又拿起弩枪试了试射程,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回太后,这批装备比臣预想的还要好!枪杆结实,枪头锋利,铠甲轻便,弩枪射程远,若是配给左厢和右厢的精锐,定能大大提升战斗力。”
“那就好。”符太后颔首,“李监正,后续的装备还能赶制多少?侍卫亲军司有五万兵力,若是能多配些,对整训也有好处。”
李谦连忙回道:“回太后,工坊里的工匠都在加班赶制,按目前的进度,每月能造出五百套,若是再招些工匠,还能再多些。只是……”他话说到一半,有些迟疑地看了看符太后,“只是打造武器和铠甲需要不少精铁和硬木,库房里的原料怕是撑不了三个月。”
符太后闻言,眉头微蹙。后周的铁矿多在北方,前些年世宗皇帝北征时,曾控制过几处铁矿,可如今北汉与辽人在边境异动,原料运输怕是会受影响。她沉吟片刻,对郭崇说:“郭将军,原料的事,你让军需官与户部商议,看看能否从民间收购些废铁,再让漕运司加快南方硬木的运输,务必保证工坊的原料供应。”
“臣遵旨!”郭崇躬身应下。
柴宗训在一旁听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拉着李谦的袖子问:“李大人,能不能给我的亲卫也做这样的武器?将来我的亲卫要是有了霸王枪和弩枪,肯定比许褚还厉害!”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符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没阻止他。郭崇看着眼前的小皇帝,想起昨日在殿上他那句“护陛下,护后周”的承诺,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有这样惦记着“亲卫”、惦记着武器的小皇帝,有太后这样沉稳持重的掌舵人,再加上这批锋利的军械,后周的江山,定能守住。
李谦笑着回道:“回陛下,只要太后和郭将军点头,臣定然给您的亲卫打造最好的武器,保证比许褚的兵器还厉害!”
柴宗训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跑到符太后身边,得意地说:“娘你看,李大人都答应了!将来我的亲卫,肯定是天下最厉害的!”
符太后揉了揉他的头顶,目光扫过库房里的武器铠甲,又看向郭崇和众副将,声音温和却有力:“今日见了这些军械,哀家心里也踏实了。北汉和辽人虽在边境异动,可只要咱们君臣一心,将士用命,再配上这些好兵器,定能守住这后周的江山,护住百姓的春耕。”
郭崇与众人齐声应道:“臣等定不负太后、陛下所托!”
库房外的春风正盛,吹得工坊门口的旗帜猎猎作响。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霸王枪的枪头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里,藏着后周的希望,也藏着柴宗训眼中对未来的憧憬——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亲卫握着霸王枪,守护在銮驾旁,而他站在城楼上,看着将士们骑着战马,拿着锋利的武器,将敌人挡在边境之外,让后周的百姓,年年都能安稳春耕,岁岁都能平安喜乐。
紫宸殿的暖阁里还留着方才议事时的余温,符太后牵着柴宗训的手刚跨过门槛,小家伙便迫不及待地挣开了她的掌心,赤着脚踩在铺着软垫的地面上,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殿外的春风顺着半开的窗缝钻进来,卷起案上散落的几张文书,符太后伸手将纸页按住,刚想唤内侍进来伺候,柴宗训已攥着她的衣袖晃了晃,声音里满是孩童特有的焦急。
“娘,你说郭将军犯糊涂啊?”他仰着小脸,睫毛上还沾着一丝方才在殿外沾上的柳絮,“要是他回去把自己锁起来不吃不喝咋办?还有还有,要是他觉得对不住咱们,拔剑自刎了可怎么好?”
符太后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失笑般揉了揉他的头顶。她原以为这孩子方才在殿上只是乖乖听着,竟没料到他把郭崇那几句“往日糊涂”记在了心里,还琢磨出这么些担忧。暖阁里的地龙还烧着,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龙涎香,她拉着柴宗训在榻边坐下,拿起一旁的锦缎小鞋给他穿上,轻声道:“崇儿多虑了。郭将军是历经沙场的老将,哪会因为这点事钻牛角尖?他今日在殿上接下兵符时,眼神亮得很,心里清楚该做什么。”
“可我还是怕嘛。”柴宗训噘了噘嘴,小手无意识地抠着榻边的雕花,“前儿先生讲《史记》,说有的大臣犯了错,就会自请责罚,有的还会……”他话说到一半,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眼睛一亮,猛地从榻上跳起来,“娘!我能不能像三国曹操那样,有自己的亲卫啊?就像许褚、典韦那样厉害的!我身边总跟着内侍,要是有坏人来,他们根本打不过。”
他说着,还学着将士的模样比划了个挥剑的动作,腰间的玉带随着动作滑下来一点,符太后伸手帮他重新系好,刚要开口回应,殿外忽然传来内侍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声恭敬的通报:“启禀太后、陛下,军器监监正李大人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军器监?”符太后微微蹙眉,军器监负责打造军械,寻常时候除非是有要紧的兵器交付,否则不会轻易入宫求见。她朝内侍点头:“让他进来。”
话音刚落,便见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进殿内,那人面容黝黑,袖口和衣襟上还沾着些许未洗净的铁屑,显然是刚从工坊里赶过来。他进门后便对着符太后和柴宗训深深拱手,声音因赶路而有些急促,却依旧透着难掩的兴奋:“臣李谦,参见太后,参见陛下!”
“李大人免礼。”符太后抬手示意,目光落在他沾着铁屑的袖口上,“看你这模样,可是工坊里有好消息?”
李谦直起身,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往前半步,双手捧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上前:“回太后、陛下,托您二位的福,工坊里第一批改良装备的武器,还有新打造的霸王枪,全都造好了!足足有三百件,连带着配套的铠甲和弩枪,也紧赶慢赶做了三百套,如今都在军器监的库房里等着查验呢!”
“真的?!”柴宗训的声音比符太后先一步响起。他原本还惦记着亲卫的事,一听见“霸王枪”三个字,立刻忘了方才的担忧,几步跑到李谦面前,仰着脖子追问,“李大人,那霸王枪是不是比寻常的长枪更厉害?能不能一枪把铁甲戳穿?”
符太后在一旁看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暗自嘟囔:“汗,这个儿子,总是这么毛毛躁躁的。”可看着孩子眼里闪烁的光芒,她又不忍打断,只笑着对李谦说:“李大人莫怪,陛下也是好奇。你且细细说说,这改良的武器和霸王枪,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李谦连忙点头,脸上的兴奋劲儿更足了,他指着文书上的图样,耐心解释道:“回太后,这霸王枪是按陛下先前画的草图改的——枪杆用的是南方运来的硬木,外面裹了三层铜皮,既轻便又结实,寻常刀剑砍上去都不会断;枪头是用精铁反复锻打出来的,尖部还淬了火,别说戳穿铁甲,就算是马车上的厚木板,也能一戳一个洞。”
他说着,还伸手比划了一下枪的长度:“比寻常长枪长了半尺,骑兵用着能隔着马身刺到敌人,步兵用着也能先一步扎到对手。还有配套的铠甲,咱们把原来的札甲改薄了些,在要害处加了双层铁片,重量轻了三成,将士们穿着行军不累,防护力却没减。”
柴宗训听得眼睛都直了,小手紧紧攥着李谦的衣角,追问:“那弩枪呢?是不是也比以前的弩更厉害?”
“陛下说得是!”李谦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这弩枪是臣和工坊里的老工匠一起琢磨出来的,弩臂用的是桑木,拉力比旧弩大了两成,射程能远出五十步;箭簇是三棱形的,上面还开了血槽,射中了敌人就不容易拔出来。而且咱们还做了箭囊,一个箭囊能装二十支箭,将士们换箭也快。”
符太后拿起文书仔细看着,上面不仅画着武器和铠甲的图样,还标注了每样装备的重量、材质和制作成本。她指尖划过“三百套”那几个字,心里暗暗盘算:侍卫亲军司刚由郭崇接手,若是能把这批装备先配给郭崇麾下的精锐,既能让将士们熟悉新武器,也能让郭崇更快地稳住军心。
“李大人做得好。”她抬眼看向李谦,语气里满是赞许,“这批装备赶得及时,正好能派上用场。你且回去准备,明日一早,哀家会让郭将军带着侍卫亲军司的将领去军器监查验,若是合格,便即刻分发下去。”
李谦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躬身行礼:“臣遵旨!明日臣定在工坊外等候郭将军,定不让太后和陛下失望!”
待李谦退下后,柴宗训还沉浸在对霸王枪的想象里,他跑到符太后身边,拉着她的手晃了晃:“娘,明日我也想去军器监看看好不好?我想亲手摸摸那霸王枪,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李大人说的那么厉害。”
符太后看着他期待的眼神,原本想说“陛下身为天子,不宜轻易出宫”,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起世宗皇帝在世时,常带着年幼的柴宗训去军营看将士操练,说要让孩子从小熟悉军务,如今孩子对军械感兴趣,也是件好事。
她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明日哀家便带你一起去,不过你得答应娘,到了军器监要乖乖听话,不许乱跑,也不许随便碰工坊里的工具,那些铁器都锋利得很,别伤着自己。”
“我答应娘!”柴宗训立刻挺直了小身板,像个小大人似的保证,“我一定乖乖的,还会帮娘看着郭将军,不让他再犯糊涂!”
符太后被他逗得笑出声,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尖:“你呀,就知道惦记郭将军。明日见了他,可不许再提‘自刎’的话,免得让他笑话你。”
柴宗训连忙点头,又想起亲卫的事,凑到符太后耳边小声问:“娘,那我的亲卫呢?什么时候能有像许褚那样厉害的人跟着我?”
符太后摸了摸他的头,目光望向窗外。殿外的海棠花不知何时开得更盛了,淡粉色的花瓣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她轻声道:“等你再长大些,等郭将军把禁军整训好,娘自然会为你挑选可靠的亲卫。不过现在,你得先学着做个让大臣们信服的陛下,这样将来才有将士愿意为你效命,对不对?”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攥成拳头:“我知道了娘!我会好好读书,好好学兵法,将来做个像父皇那样厉害的皇帝,让所有人都服我!”
符太后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暖阁里的烛火轻轻跳动,映得孩子的脸庞格外明亮,她伸手将柴宗训搂进怀里,鼻尖蹭了蹭他的发顶,轻声道:“好,娘等着那一天。”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军器监的工坊外已站满了人。郭崇穿着绯色官袍,身后跟着侍卫亲军司的几名副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他们早听说军器监在改良武器,只是没见过实物,如今终于能亲眼瞧瞧,心里都按捺不住激动。
不多时,远处传来了銮驾的声音,郭崇连忙带着众人躬身行礼。符太后的凤驾在工坊门口停下,帘子掀开,她牵着柴宗训的手走下来,小家伙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腰间系着玉带,脚步轻快地走到郭崇面前,仰着头问:“郭将军,你说今日的霸王枪,是不是真的能戳穿铁甲?”
郭崇没想到皇帝会亲自来,先是一愣,随即恭敬地回道:“回陛下,臣也未曾见过实物,不过李监正办事素来稳妥,想来不会差。”
李谦早已在一旁等候,见銮驾到了,连忙上前引路:“太后、陛下、郭将军,里面请,武器和铠甲都在库房里摆好了。”
众人跟着李谦走进库房,刚一进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三百支霸王枪整齐地靠在墙边,枪杆泛着乌木的光泽,枪头在晨光下闪着冷冽的寒光;旁边的架子上摆着配套的铠甲,玄色的甲片层层叠叠,边缘用铜丝缀连,看着便比寻常铠甲精致许多;还有那些弩枪,整齐地摆放在长桌上,箭囊里的箭簇透着锋利的气息。
柴宗训挣脱符太后的手,快步跑到霸王枪前,伸手想去摸枪头,却被郭崇及时拦住:“陛下小心,枪头锋利,别伤着您的手。”
他说着,示意身后的副将李进上前:“李将军,你去试试这枪的分量。”
李进应了一声,上前拿起一支霸王枪,入手只觉比寻常长枪略沉些,却并不费力。他挥了挥枪杆,枪身稳而不晃,随即对着库房角落里的一块铁甲猛地刺去——只听“噗”的一声,枪头竟真的穿透了铁甲,还往前扎进了后面的木柱里,只留下半截枪杆在外晃动。
“好枪!”库房里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副将们纷纷围上前,有的拿起弩枪试拉力,有的抚摸着铠甲的甲片,脸上满是惊喜。
柴宗训看得眼睛发亮,拉着符太后的衣角说:“娘,你看!真的能戳穿铁甲!我也要一支这样的枪!”
符太后笑着点头,转头对郭崇说:“郭将军,你看这批装备如何?若是合用,便即刻分发下去,让将士们早日熟悉。”
郭崇走上前,仔细检查了几支霸王枪和铠甲,又拿起弩枪试了试射程,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回太后,这批装备比臣预想的还要好!枪杆结实,枪头锋利,铠甲轻便,弩枪射程远,若是配给左厢和右厢的精锐,定能大大提升战斗力。”
“那就好。”符太后颔首,“李监正,后续的装备还能赶制多少?侍卫亲军司有五万兵力,若是能多配些,对整训也有好处。”
李谦连忙回道:“回太后,工坊里的工匠都在加班赶制,按目前的进度,每月能造出五百套,若是再招些工匠,还能再多些。只是……”他话说到一半,有些迟疑地看了看符太后,“只是打造武器和铠甲需要不少精铁和硬木,库房里的原料怕是撑不了三个月。”
符太后闻言,眉头微蹙。后周的铁矿多在北方,前些年世宗皇帝北征时,曾控制过几处铁矿,可如今北汉与辽人在边境异动,原料运输怕是会受影响。她沉吟片刻,对郭崇说:“郭将军,原料的事,你让军需官与户部商议,看看能否从民间收购些废铁,再让漕运司加快南方硬木的运输,务必保证工坊的原料供应。”
“臣遵旨!”郭崇躬身应下。
柴宗训在一旁听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拉着李谦的袖子问:“李大人,能不能给我的亲卫也做这样的武器?将来我的亲卫要是有了霸王枪和弩枪,肯定比许褚还厉害!”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符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没阻止他。郭崇看着眼前的小皇帝,想起昨日在殿上他那句“护陛下,护后周”的承诺,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有这样惦记着“亲卫”、惦记着武器的小皇帝,有太后这样沉稳持重的掌舵人,再加上这批锋利的军械,后周的江山,定能守住。
李谦笑着回道:“回陛下,只要太后和郭将军点头,臣定然给您的亲卫打造最好的武器,保证比许褚的兵器还厉害!”
柴宗训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跑到符太后身边,得意地说:“娘你看,李大人都答应了!将来我的亲卫,肯定是天下最厉害的!”
符太后揉了揉他的头顶,目光扫过库房里的武器铠甲,又看向郭崇和众副将,声音温和却有力:“今日见了这些军械,哀家心里也踏实了。北汉和辽人虽在边境异动,可只要咱们君臣一心,将士用命,再配上这些好兵器,定能守住这后周的江山,护住百姓的春耕。”
郭崇与众人齐声应道:“臣等定不负太后、陛下所托!”
库房外的春风正盛,吹得工坊门口的旗帜猎猎作响。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霸王枪的枪头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里,藏着后周的希望,也藏着柴宗训眼中对未来的憧憬——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亲卫握着霸王枪,守护在銮驾旁,而他站在城楼上,看着将士们骑着战马,拿着锋利的武器,将敌人挡在边境之外,让后周的百姓,年年都能安稳春耕,岁岁都能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