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苑夜谈:故交反水意难平
寝殿内的桂花茶香还未散尽,柴宗训已靠在符祥瑞怀里睡熟,小眉头却还微微蹙着,像是还在惦记明日的礼仪课。符琳轻手轻脚地将搭在椅背上的薄毯取下,小心盖在孩子身上,动作间满是细致。待转身时,她看向符祥瑞的眼神已多了几分凝重,方才在殿外未曾说透的话,此刻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
“姐姐,方才延寿女在这儿,我没敢多言,”符琳走到窗边,借着宫灯的微光望着庭院里的老桂树,声音压得极低,“但你可知,她父亲耶律璟,已经反水了?”
符祥瑞正用指尖轻轻抚平柴宗训眉间的褶皱,闻言动作一顿,抬眸看向符琳,眼底掠过一丝讶异:“反水?何时的事?我从汴梁回来时,还收到密报说辽人与咱们的联军依旧稳固,怎么会突然……”
“就在你回洛阳的前一日,”符琳回身,将手中的卷宗重新翻开,指尖落在其中一页空白处——那里用炭笔轻轻描了几道,是她方才看卷宗时随手记下的疑点,“渝关那边传来消息,耶律璟以‘大宋许以幽州三城’为条件,带着辽军脱离了联军,还把咱们之前共享的边境布防图,悄悄递了一份给大宋。如今渝关的守军已经加强了戒备,就怕辽军会借着‘投诚’的由头,帮大宋偷袭咱们的后方。”
这话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符祥瑞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她起身走到符琳身边,目光落在卷宗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幽州三城……大宋倒是舍得下血本。只是耶律璟向来谨慎,当初加入联军时,他反复确认过咱们能帮他牵制女真,怎么会突然倒向大宋?”
“还能是为了利益,”符琳冷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耶律璟本就不是真心想帮后周,不过是想借着联军的名义,一边打压女真,一边从咱们这儿捞好处。如今大宋许了他幽州三城,比咱们能给的粮草、军械实在多了,他自然会翻脸不认人。”
两人正低声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宫女轻细的通报:“太后,符姑娘,膳房把温好的莲子羹送来了。”
符祥瑞连忙朝符琳递了个眼色,示意她暂且别说。待宫女将莲子羹端进来,又躬身退下后,符琳才又开口,只是语气里多了几分担忧:“最棘手的不是耶律璟反水,是延寿女。你还记得吗?前两个月耶律璟来洛阳议事,延寿女特意去驿馆见了他,还跟他说在行宫过得很好,说咱们待她不薄。她那时满心欢喜,以为父亲是真心帮后周,可如今……”
符祥瑞端起一碗莲子羹,却没心思喝,只是望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出神:“我记得。那日延寿女回来时,还跟我说她父亲夸她懂事,说等战事平息,就接她回辽地看看。她对耶律璟的心思,纯粹得很,哪里会想到她父亲会为了城池背叛联军。”
“就是说啊,”符琳走到床边,看着柴宗训熟睡的脸庞,声音又柔了几分,“方才她还在这儿跟咱们说要查行宫侍从,怕辽人细作害了殿下,可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最亲近的父亲,已经成了最危险的‘敌人’。我方才在殿外想跟你说,就是怕咱们日后处置耶律璟的事,被她知道了,她该怎么接受?”
符祥瑞沉默了片刻,将莲子羹放回桌上,走到符琳身边,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几盏依旧亮着的宫灯上:“这事急不得,也不能让她知道得太突然。延寿女虽是耶律璟的女儿,却在咱们这儿住了大半年,性子纯良,又帮着整理典籍、查探隐患,若是让她知道父亲反水,怕是会崩溃。”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符琳叹了口气,“耶律璟反水的事,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朝野,到时候就算咱们瞒着她,她也会从别人嘴里听到。与其让她从外人那儿听来,不如咱们找个合适的机会,慢慢跟她说清楚。”
符祥瑞点了点头,又想起白日里在学府听到的话,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你还记得今日训儿说的,汴梁来的将军呵斥宫女的事吗?耶律璟反水,就像那个将军呵斥宫女一样,都是觉得自己手握权势,便可以无视规矩、不顾他人。只是那个将军呵斥的是一个宫女,耶律璟背叛的,却是整个联军的信任。”
“姐姐说得是,”符琳附和道,“不过那将军的事,咱们明日让内侍省去查,若是真有此事,定要好好敲打。至于耶律璟,咱们得赶紧调整布防,不能让他借着投诚大宋的由头,给咱们添麻烦。还有,之前咱们跟辽军约定好的粮草供应,也得立刻中断,不能再给他们送粮草了。”
符祥瑞沉吟片刻,道:“粮草中断是必然的,但布防调整得谨慎。渝关那边的守军虽然加强了戒备,可辽军熟悉咱们的布防,若是他们突然发难,怕是会吃亏。明日我让亲卫营的统领去渝关一趟,协助那边的守军重新部署,再让密探多盯着耶律璟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两人正商议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风吹过的声音,桂树的叶子又簌簌落下几片,落在窗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符琳抬头看向窗外,忽然想起什么,道:“对了姐姐,还有一件事。延寿女今日送来的卷宗里,提到前朝有‘以女子为细作’的记载,她还建议咱们核查行宫侍从。你说,她会不会是……”
“不会,”符祥瑞打断符琳的话,语气十分肯定,“延寿女若是想做细作,没必要主动提醒咱们查侍从,更不会把辽人边境布防的卷宗送来。她只是不知道她父亲的事,一心想帮咱们护着后周罢了。咱们不能因为耶律璟反水,就怀疑她的用心。”
符琳闻言,点了点头:“姐姐说得对,是我想多了。延寿女这半年来的表现,咱们都看在眼里,她不是那种会帮着父亲做坏事的人。只是一想到她日后知道真相的样子,我就觉得不忍心。”
符祥瑞走到床边,轻轻摸了摸柴宗训的头,孩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往她身边蹭了蹭,小嘴里嘟囔了一句“母后”,又沉沉睡去。她看着孩子的睡颜,语气里多了几分温柔:“不忍也没办法,这就是乱世里的无奈。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她慢慢接受,别让她一下子承受不住。等过几日,咱们找个机会,先跟她透透口风,说说耶律璟与大宋接触的事,再慢慢告诉她真相。”
符琳也走到床边,看着柴宗训,忽然笑了笑:“说起来,今日在学府,训儿见了咱们,连礼仪都忘了,拔腿就跑过来,那样子倒是可爱得很。太傅也真是好脾气,不仅没生气,还特意告辞,怕打扰咱们团聚。”
提到白日里的事,符祥瑞的脸色也柔和了许多:“太傅是个通透人,知道咱们母子许久没见,不忍心扫了兴。不过训儿今日的表现,倒是让我很欣慰。他不仅记得要尊重宫女姐姐,还知道要帮嬷嬷搬花盆,连太傅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都记在了心里。”
“可不是嘛,”符琳想起柴宗训举着写好的“礼”字给宫女看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他还跟我说,明日要学怎么给长辈行礼,怎么跟百姓说话,说要像姐姐上次去江南一样,去田里看百姓种地,问他们收成好不好。这孩子,是真的把‘护着后周’放在心上了。”
符祥瑞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柴宗训的小手上——孩子的手还很小,却已经知道要握着笔写“礼”字,要学着保护身边的人。她忽然觉得,不管是耶律璟反水,还是大宋的觊觎,只要训儿能慢慢长大,能懂得“仁”与“礼”,能护着后周的百姓,那所有的辛苦就都值得。
“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符祥瑞看向符琳,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做,得养足精神。”
符琳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熟睡的柴宗训,才转身往殿外走。走到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符祥瑞:“姐姐,若是日后延寿女知道了真相,你说她会不会离开洛阳?”
符祥瑞沉默了片刻,道:“我不知道。但无论她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咱们都该尊重她的决定。毕竟,她从来没有做错什么。”
符琳轻轻“嗯”了一声,不再多言,转身走出了寝殿。殿外的风依旧吹着,桂树的叶子簌簌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符祥瑞走到窗边,望着符琳离去的背影,又想起延寿女今日送来卷宗时的模样——女孩眼里满是认真,说着“要帮太后和符姑娘护着后周”,那样纯粹的心意,若是被父亲的背叛击碎,该有多疼。
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床边,坐在床沿上,看着柴宗训的睡颜。孩子的呼吸很均匀,小脸上满是安稳,仿佛不知道这世间的纷扰。符祥瑞伸出手,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心里暗暗想着:训儿,等你长大以后,或许也会遇到像耶律璟这样背信弃义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娘希望你永远记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守住心里的“礼”与“仁”,都要记得护着身边的人,护着后周的百姓。
夜色渐深,寝殿里的宫灯依旧亮着,温柔的光芒洒在母子二人身上,映出一室温情。而殿外的庭院里,风还在吹着,桂树的叶子还在簌簌落下,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雨,悄悄酝酿着力量。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符祥瑞就已经起身。她洗漱完毕后,刚走到殿外,就看到内侍总管站在廊下候着,手里捧着一份密报。
“太后,这是渝关刚送来的密报,”内侍总管躬身将密报递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辽军昨日在渝关附近调动频繁,似乎有异动。”
符祥瑞接过密报,快速翻开来看。密报上写着,昨日午后,耶律璟带着辽军在渝关南侧的山谷里驻扎,还派人去跟大宋的守军接触,似乎在商议什么。此外,辽军还加强了对渝关通往洛阳的道路的巡查,像是在防备什么。
“知道了,”符祥瑞将密报合上,递给身后的宫女,“你立刻去亲卫营,让统领速来见我。另外,让内侍省去查汴梁来的那个将军,务必在今日午时前给我结果。”
“是,太后。”内侍总管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符祥瑞站在廊下,望着天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心里的担忧又重了几分。耶律璟在渝关附近调动军队,又与大宋接触,显然是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她必须尽快调整布防,不能让辽军有可乘之机。
不多时,亲卫营的统领就匆匆赶来。他穿着一身铠甲,脸上满是风尘,显然是刚从军营赶来。
“参见太后。”统领躬身行礼。
“免礼,”符祥瑞示意他起身,“渝关的密报你应该已经看过了,说说你的看法。”
统领起身,沉声道:“回太后,辽军在渝关附近调动,又与大宋接触,很可能是想借着‘投诚’的由头,协助大宋偷袭咱们的后方。渝关的守军虽然加强了戒备,但辽军熟悉咱们的布防,若是他们突然发难,怕是会吃亏。臣建议,立刻调派五千精兵前往渝关,协助那边的守军重新部署,同时加强对洛阳周边道路的巡查,防止辽军派细作潜入。”
符祥瑞点了点头:“你的建议很有道理。五千精兵你立刻调派,务必在今日傍晚前抵达渝关。另外,你再派一队密探,盯着耶律璟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臣这就去办。”统领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待统领走后,符祥瑞才转身往膳房走去。柴宗训应该已经醒了,她得去看看孩子。刚走到膳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柴宗训的声音,带着几分雀跃:“宫女姐姐,你看我今天穿的衣服,是不是很适合学礼仪?太傅说,今日要教我给长辈行礼,我得穿得整齐些。”
符祥瑞走进膳房,就看到柴宗训穿着一身月白锦袍,头发用玉冠束着,正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己。宫女站在一旁,笑着帮他整理衣领:“殿下穿这身衣服真好看,太傅见了一定会夸您。”
“母后!”柴宗训看到符祥瑞,立刻跑了过来,抱着她的腿,仰着小脸道,“母后,你看我穿得整齐吗?今日太傅要教我给长辈行礼,我一定要学好。”
符祥瑞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道:“咱们训儿穿得真整齐,一定能学好。快坐下吃饭吧,吃完了好去学府。”
“嗯!”柴宗训点了点头,蹦蹦跳跳地走到桌边坐下。宫女连忙为他盛了一碗粥,又递过一个包子。
符祥瑞坐在柴宗训身边,看着他小口小口地吃着包子,忽然想起昨日延寿女送来的卷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训儿,昨日延寿姐姐送来的卷宗,你还记得吗?”
柴宗训抬起头,嘴里还塞着包子,含糊地应道:“记得啊,延寿姐姐说,里面有辽人边境布防的记载,还说要帮咱们查行宫的侍从,怕辽人细作害了我。”
“嗯,”符祥瑞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延寿姐姐是个很善良的人,她一直在帮咱们护着后周。以后你见了她,一定要像尊重宫女姐姐一样尊重她,知道吗?”
“知道!”柴宗训用力点头,“我昨天还跟延寿姐姐说,等我学好了礼仪,就教她怎么给长辈行礼呢。延寿姐姐听了,笑得可开心了。”
符祥瑞看着孩子纯真的脸庞,心里忽然觉得有些沉重。她不知道,当柴宗训知道延寿女的父亲已经反水时,会是什么反应。但她知道,她必须保护好这个孩子,不让他过早地承受这世间的黑暗。
吃完饭后,符祥瑞亲自送柴宗训去学府。刚走到学府门口,就看到太傅已经站在门口候着,身边还站着两个侍从,手里捧着书卷。
“参见太后,参见殿下。”太傅躬身行礼。
“太傅免礼,”符祥瑞示意他起身,“今日就有劳太傅了。”
“太后客气了,教导殿下是臣的职责。”太傅笑着道,又看向柴宗训,“殿下,咱们今日先学给长辈行礼,你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柴宗训用力点头,跟着太傅走进了学府。
符祥瑞站在门口,看着柴宗训的背影,直到他走进正厅,才转身往政事堂走去。她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处理耶律璟反水的事,要调整布防,要查汴梁来的将军……但她知道,无论多忙,她都要护着后周,护着柴宗训,护着身边所有真心待后周的人。
走到政事堂门口时,符祥瑞忽然看到延寿女从里面走出来。女孩手里捧着一摞卷宗,看到符祥瑞,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太后。”
“免礼,”符祥瑞示意她起身,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卷宗上,“这些是今日要整理的典籍吗?”
“是的,太后,”延寿女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臣女今日想把前朝关于辽人探子的记载整理出来,或许能帮上忙。”
符祥瑞看着女孩眼里的认真,心里忽然觉得有些愧疚。她知道耶律璟反水的事,却还要瞒着这个女孩,让她一心为后周做事。但她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告诉她真相的时候,她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辛苦你了,”符祥瑞语气柔和,“若是整理时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
“多谢太后。”延寿女躬身应道,抱着卷宗转身往典籍库走去。
符祥瑞站在原地,看着延寿女的背影,直到她走进典籍库,才转身走进政事堂。政事堂里已经坐了几位大臣,都是来商议耶律璟反水的事。符祥瑞走到主位上坐下,看着大臣们递上来的奏折,心里暗暗想着:耶律璟,你既然选择背叛,那咱们之间的账,就该好好算算了。
而此时的典籍库里,延寿女正抱着卷宗,认真地整理着。她翻开一本前朝的典籍,看到里面记载着辽人探子潜入中原的故事,忽然想起了父亲耶律璟。她不知道,她一心思念的父亲,已经成了后周的敌人;她更不知道,一场关于背叛与抉择的风暴,正在悄悄向她
寝殿内的桂花茶香还未散尽,柴宗训已靠在符祥瑞怀里睡熟,小眉头却还微微蹙着,像是还在惦记明日的礼仪课。符琳轻手轻脚地将搭在椅背上的薄毯取下,小心盖在孩子身上,动作间满是细致。待转身时,她看向符祥瑞的眼神已多了几分凝重,方才在殿外未曾说透的话,此刻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
“姐姐,方才延寿女在这儿,我没敢多言,”符琳走到窗边,借着宫灯的微光望着庭院里的老桂树,声音压得极低,“但你可知,她父亲耶律璟,已经反水了?”
符祥瑞正用指尖轻轻抚平柴宗训眉间的褶皱,闻言动作一顿,抬眸看向符琳,眼底掠过一丝讶异:“反水?何时的事?我从汴梁回来时,还收到密报说辽人与咱们的联军依旧稳固,怎么会突然……”
“就在你回洛阳的前一日,”符琳回身,将手中的卷宗重新翻开,指尖落在其中一页空白处——那里用炭笔轻轻描了几道,是她方才看卷宗时随手记下的疑点,“渝关那边传来消息,耶律璟以‘大宋许以幽州三城’为条件,带着辽军脱离了联军,还把咱们之前共享的边境布防图,悄悄递了一份给大宋。如今渝关的守军已经加强了戒备,就怕辽军会借着‘投诚’的由头,帮大宋偷袭咱们的后方。”
这话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符祥瑞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她起身走到符琳身边,目光落在卷宗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幽州三城……大宋倒是舍得下血本。只是耶律璟向来谨慎,当初加入联军时,他反复确认过咱们能帮他牵制女真,怎么会突然倒向大宋?”
“还能是为了利益,”符琳冷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耶律璟本就不是真心想帮后周,不过是想借着联军的名义,一边打压女真,一边从咱们这儿捞好处。如今大宋许了他幽州三城,比咱们能给的粮草、军械实在多了,他自然会翻脸不认人。”
两人正低声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宫女轻细的通报:“太后,符姑娘,膳房把温好的莲子羹送来了。”
符祥瑞连忙朝符琳递了个眼色,示意她暂且别说。待宫女将莲子羹端进来,又躬身退下后,符琳才又开口,只是语气里多了几分担忧:“最棘手的不是耶律璟反水,是延寿女。你还记得吗?前两个月耶律璟来洛阳议事,延寿女特意去驿馆见了他,还跟他说在行宫过得很好,说咱们待她不薄。她那时满心欢喜,以为父亲是真心帮后周,可如今……”
符祥瑞端起一碗莲子羹,却没心思喝,只是望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出神:“我记得。那日延寿女回来时,还跟我说她父亲夸她懂事,说等战事平息,就接她回辽地看看。她对耶律璟的心思,纯粹得很,哪里会想到她父亲会为了城池背叛联军。”
“就是说啊,”符琳走到床边,看着柴宗训熟睡的脸庞,声音又柔了几分,“方才她还在这儿跟咱们说要查行宫侍从,怕辽人细作害了殿下,可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最亲近的父亲,已经成了最危险的‘敌人’。我方才在殿外想跟你说,就是怕咱们日后处置耶律璟的事,被她知道了,她该怎么接受?”
符祥瑞沉默了片刻,将莲子羹放回桌上,走到符琳身边,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几盏依旧亮着的宫灯上:“这事急不得,也不能让她知道得太突然。延寿女虽是耶律璟的女儿,却在咱们这儿住了大半年,性子纯良,又帮着整理典籍、查探隐患,若是让她知道父亲反水,怕是会崩溃。”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符琳叹了口气,“耶律璟反水的事,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朝野,到时候就算咱们瞒着她,她也会从别人嘴里听到。与其让她从外人那儿听来,不如咱们找个合适的机会,慢慢跟她说清楚。”
符祥瑞点了点头,又想起白日里在学府听到的话,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你还记得今日训儿说的,汴梁来的将军呵斥宫女的事吗?耶律璟反水,就像那个将军呵斥宫女一样,都是觉得自己手握权势,便可以无视规矩、不顾他人。只是那个将军呵斥的是一个宫女,耶律璟背叛的,却是整个联军的信任。”
“姐姐说得是,”符琳附和道,“不过那将军的事,咱们明日让内侍省去查,若是真有此事,定要好好敲打。至于耶律璟,咱们得赶紧调整布防,不能让他借着投诚大宋的由头,给咱们添麻烦。还有,之前咱们跟辽军约定好的粮草供应,也得立刻中断,不能再给他们送粮草了。”
符祥瑞沉吟片刻,道:“粮草中断是必然的,但布防调整得谨慎。渝关那边的守军虽然加强了戒备,可辽军熟悉咱们的布防,若是他们突然发难,怕是会吃亏。明日我让亲卫营的统领去渝关一趟,协助那边的守军重新部署,再让密探多盯着耶律璟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两人正商议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风吹过的声音,桂树的叶子又簌簌落下几片,落在窗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符琳抬头看向窗外,忽然想起什么,道:“对了姐姐,还有一件事。延寿女今日送来的卷宗里,提到前朝有‘以女子为细作’的记载,她还建议咱们核查行宫侍从。你说,她会不会是……”
“不会,”符祥瑞打断符琳的话,语气十分肯定,“延寿女若是想做细作,没必要主动提醒咱们查侍从,更不会把辽人边境布防的卷宗送来。她只是不知道她父亲的事,一心想帮咱们护着后周罢了。咱们不能因为耶律璟反水,就怀疑她的用心。”
符琳闻言,点了点头:“姐姐说得对,是我想多了。延寿女这半年来的表现,咱们都看在眼里,她不是那种会帮着父亲做坏事的人。只是一想到她日后知道真相的样子,我就觉得不忍心。”
符祥瑞走到床边,轻轻摸了摸柴宗训的头,孩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往她身边蹭了蹭,小嘴里嘟囔了一句“母后”,又沉沉睡去。她看着孩子的睡颜,语气里多了几分温柔:“不忍也没办法,这就是乱世里的无奈。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她慢慢接受,别让她一下子承受不住。等过几日,咱们找个机会,先跟她透透口风,说说耶律璟与大宋接触的事,再慢慢告诉她真相。”
符琳也走到床边,看着柴宗训,忽然笑了笑:“说起来,今日在学府,训儿见了咱们,连礼仪都忘了,拔腿就跑过来,那样子倒是可爱得很。太傅也真是好脾气,不仅没生气,还特意告辞,怕打扰咱们团聚。”
提到白日里的事,符祥瑞的脸色也柔和了许多:“太傅是个通透人,知道咱们母子许久没见,不忍心扫了兴。不过训儿今日的表现,倒是让我很欣慰。他不仅记得要尊重宫女姐姐,还知道要帮嬷嬷搬花盆,连太傅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都记在了心里。”
“可不是嘛,”符琳想起柴宗训举着写好的“礼”字给宫女看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他还跟我说,明日要学怎么给长辈行礼,怎么跟百姓说话,说要像姐姐上次去江南一样,去田里看百姓种地,问他们收成好不好。这孩子,是真的把‘护着后周’放在心上了。”
符祥瑞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柴宗训的小手上——孩子的手还很小,却已经知道要握着笔写“礼”字,要学着保护身边的人。她忽然觉得,不管是耶律璟反水,还是大宋的觊觎,只要训儿能慢慢长大,能懂得“仁”与“礼”,能护着后周的百姓,那所有的辛苦就都值得。
“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符祥瑞看向符琳,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做,得养足精神。”
符琳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熟睡的柴宗训,才转身往殿外走。走到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符祥瑞:“姐姐,若是日后延寿女知道了真相,你说她会不会离开洛阳?”
符祥瑞沉默了片刻,道:“我不知道。但无论她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咱们都该尊重她的决定。毕竟,她从来没有做错什么。”
符琳轻轻“嗯”了一声,不再多言,转身走出了寝殿。殿外的风依旧吹着,桂树的叶子簌簌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符祥瑞走到窗边,望着符琳离去的背影,又想起延寿女今日送来卷宗时的模样——女孩眼里满是认真,说着“要帮太后和符姑娘护着后周”,那样纯粹的心意,若是被父亲的背叛击碎,该有多疼。
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床边,坐在床沿上,看着柴宗训的睡颜。孩子的呼吸很均匀,小脸上满是安稳,仿佛不知道这世间的纷扰。符祥瑞伸出手,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心里暗暗想着:训儿,等你长大以后,或许也会遇到像耶律璟这样背信弃义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娘希望你永远记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守住心里的“礼”与“仁”,都要记得护着身边的人,护着后周的百姓。
夜色渐深,寝殿里的宫灯依旧亮着,温柔的光芒洒在母子二人身上,映出一室温情。而殿外的庭院里,风还在吹着,桂树的叶子还在簌簌落下,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雨,悄悄酝酿着力量。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符祥瑞就已经起身。她洗漱完毕后,刚走到殿外,就看到内侍总管站在廊下候着,手里捧着一份密报。
“太后,这是渝关刚送来的密报,”内侍总管躬身将密报递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辽军昨日在渝关附近调动频繁,似乎有异动。”
符祥瑞接过密报,快速翻开来看。密报上写着,昨日午后,耶律璟带着辽军在渝关南侧的山谷里驻扎,还派人去跟大宋的守军接触,似乎在商议什么。此外,辽军还加强了对渝关通往洛阳的道路的巡查,像是在防备什么。
“知道了,”符祥瑞将密报合上,递给身后的宫女,“你立刻去亲卫营,让统领速来见我。另外,让内侍省去查汴梁来的那个将军,务必在今日午时前给我结果。”
“是,太后。”内侍总管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符祥瑞站在廊下,望着天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心里的担忧又重了几分。耶律璟在渝关附近调动军队,又与大宋接触,显然是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她必须尽快调整布防,不能让辽军有可乘之机。
不多时,亲卫营的统领就匆匆赶来。他穿着一身铠甲,脸上满是风尘,显然是刚从军营赶来。
“参见太后。”统领躬身行礼。
“免礼,”符祥瑞示意他起身,“渝关的密报你应该已经看过了,说说你的看法。”
统领起身,沉声道:“回太后,辽军在渝关附近调动,又与大宋接触,很可能是想借着‘投诚’的由头,协助大宋偷袭咱们的后方。渝关的守军虽然加强了戒备,但辽军熟悉咱们的布防,若是他们突然发难,怕是会吃亏。臣建议,立刻调派五千精兵前往渝关,协助那边的守军重新部署,同时加强对洛阳周边道路的巡查,防止辽军派细作潜入。”
符祥瑞点了点头:“你的建议很有道理。五千精兵你立刻调派,务必在今日傍晚前抵达渝关。另外,你再派一队密探,盯着耶律璟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臣这就去办。”统领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待统领走后,符祥瑞才转身往膳房走去。柴宗训应该已经醒了,她得去看看孩子。刚走到膳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柴宗训的声音,带着几分雀跃:“宫女姐姐,你看我今天穿的衣服,是不是很适合学礼仪?太傅说,今日要教我给长辈行礼,我得穿得整齐些。”
符祥瑞走进膳房,就看到柴宗训穿着一身月白锦袍,头发用玉冠束着,正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己。宫女站在一旁,笑着帮他整理衣领:“殿下穿这身衣服真好看,太傅见了一定会夸您。”
“母后!”柴宗训看到符祥瑞,立刻跑了过来,抱着她的腿,仰着小脸道,“母后,你看我穿得整齐吗?今日太傅要教我给长辈行礼,我一定要学好。”
符祥瑞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道:“咱们训儿穿得真整齐,一定能学好。快坐下吃饭吧,吃完了好去学府。”
“嗯!”柴宗训点了点头,蹦蹦跳跳地走到桌边坐下。宫女连忙为他盛了一碗粥,又递过一个包子。
符祥瑞坐在柴宗训身边,看着他小口小口地吃着包子,忽然想起昨日延寿女送来的卷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训儿,昨日延寿姐姐送来的卷宗,你还记得吗?”
柴宗训抬起头,嘴里还塞着包子,含糊地应道:“记得啊,延寿姐姐说,里面有辽人边境布防的记载,还说要帮咱们查行宫的侍从,怕辽人细作害了我。”
“嗯,”符祥瑞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延寿姐姐是个很善良的人,她一直在帮咱们护着后周。以后你见了她,一定要像尊重宫女姐姐一样尊重她,知道吗?”
“知道!”柴宗训用力点头,“我昨天还跟延寿姐姐说,等我学好了礼仪,就教她怎么给长辈行礼呢。延寿姐姐听了,笑得可开心了。”
符祥瑞看着孩子纯真的脸庞,心里忽然觉得有些沉重。她不知道,当柴宗训知道延寿女的父亲已经反水时,会是什么反应。但她知道,她必须保护好这个孩子,不让他过早地承受这世间的黑暗。
吃完饭后,符祥瑞亲自送柴宗训去学府。刚走到学府门口,就看到太傅已经站在门口候着,身边还站着两个侍从,手里捧着书卷。
“参见太后,参见殿下。”太傅躬身行礼。
“太傅免礼,”符祥瑞示意他起身,“今日就有劳太傅了。”
“太后客气了,教导殿下是臣的职责。”太傅笑着道,又看向柴宗训,“殿下,咱们今日先学给长辈行礼,你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柴宗训用力点头,跟着太傅走进了学府。
符祥瑞站在门口,看着柴宗训的背影,直到他走进正厅,才转身往政事堂走去。她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处理耶律璟反水的事,要调整布防,要查汴梁来的将军……但她知道,无论多忙,她都要护着后周,护着柴宗训,护着身边所有真心待后周的人。
走到政事堂门口时,符祥瑞忽然看到延寿女从里面走出来。女孩手里捧着一摞卷宗,看到符祥瑞,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太后。”
“免礼,”符祥瑞示意她起身,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卷宗上,“这些是今日要整理的典籍吗?”
“是的,太后,”延寿女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臣女今日想把前朝关于辽人探子的记载整理出来,或许能帮上忙。”
符祥瑞看着女孩眼里的认真,心里忽然觉得有些愧疚。她知道耶律璟反水的事,却还要瞒着这个女孩,让她一心为后周做事。但她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告诉她真相的时候,她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辛苦你了,”符祥瑞语气柔和,“若是整理时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
“多谢太后。”延寿女躬身应道,抱着卷宗转身往典籍库走去。
符祥瑞站在原地,看着延寿女的背影,直到她走进典籍库,才转身走进政事堂。政事堂里已经坐了几位大臣,都是来商议耶律璟反水的事。符祥瑞走到主位上坐下,看着大臣们递上来的奏折,心里暗暗想着:耶律璟,你既然选择背叛,那咱们之间的账,就该好好算算了。
而此时的典籍库里,延寿女正抱着卷宗,认真地整理着。她翻开一本前朝的典籍,看到里面记载着辽人探子潜入中原的故事,忽然想起了父亲耶律璟。她不知道,她一心思念的父亲,已经成了后周的敌人;她更不知道,一场关于背叛与抉择的风暴,正在悄悄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