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林阿夏无辜的眼神看着符太后和柴宗训:太后、陛下我-《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第206章 诉衷情·营中解惑

  暖帐里的艾草汤还冒着热气,琥珀色的汤液浮着几片干艾草,香气裹着暖意,漫过帐内的每一个角落。林阿夏捧着粗瓷碗,指尖传来的温热顺着掌心往上爬,却没驱散心里的几分局促——方才在榆树下被殿下撞见那副模样,又被苏医官寻来,此刻坐在帐中,总觉得浑身不自在,连喝汤的动作都放得极轻。

  柴宗训坐在她对面的矮凳上,手里也捧着一碗汤,却没急着喝,圆溜溜的眼睛始终落在林阿夏身上。见她只小口抿着汤,眉头还微蹙着,小家伙放下碗,往前凑了凑:“阿夏姐姐,汤不好喝吗?苏医官姐姐说,这艾草汤加了蜜,不苦的。”

  林阿夏连忙摇头,把碗往嘴边送了送,又喝了一口:“好喝的殿下,就是……就是我刚才让殿下担心了。”她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声音低了些,“其实我早上起来就不舒服了,想着忍一忍,别耽误训练,也别给大家添麻烦,没想到还是没撑住……”

  这话刚说完,帐帘被轻轻掀开,符祥瑞提着食盒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宫女,手里端着刚蒸好的山药糕。她听见林阿夏的话,脚步顿了顿,笑着走过去:“傻孩子,身子不舒服哪能硬忍?咱们女辅营不是让大家来逞强的,是要让你们好好活着,好好练本事,将来才能护住自己想护的人。”

  林阿夏慌忙起身行礼,手里的碗差点没端稳。符祥瑞连忙按住她的胳膊:“坐着吧,不用多礼。我刚才听苏医官说,你这几日都没好好吃饭,特意让厨房蒸了些山药糕,软和,好消化。”

  宫女把山药糕放在桌上,那糕点透着淡淡的米香,还冒着热气。柴宗训眼睛一亮,拿起一块递到林阿夏面前:“阿夏姐姐,你吃这个!娘说这个养肚子,我上次肚子疼,娘就给我吃这个,可好吃了!”

  林阿夏接过山药糕,指尖碰到糕点的温度,心里也暖了暖。她咬了一小口,软糯的口感裹着清甜,确实比平日里吃的干粮要舒服得多。可吃着吃着,眼眶却慢慢红了——她想起小时候,婶娘还在的时候,每次她不舒服,婶娘也会蒸这样的山药糕,一边喂她吃,一边说“阿夏要快点好起来,将来要当厉害的姑娘”。可后来婶娘没了,她就再也没吃过这样的糕,更没人再这么惦记她的身子。

  “怎么还哭了?”符祥瑞看出她的异样,递过一方干净的帕子,声音放得更柔,“是不是哪里还不舒服?要是蜜丸不管用,让苏医官再给你换些方子,咱们营里药材还算齐全,不用怕。”

  林阿夏接过帕子,擦了擦眼角,却越擦越湿。她吸了吸鼻子,终于忍不住,抬起头看着符祥瑞和柴宗训,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倔强的眼睛里,此刻满是委屈和不安:“太后,陛下……我不是故意要哭的,就是……就是我怕我这身子,撑不了当兵。”

  她攥着帕子,指节都有些发白:“我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爹娘是被辽人杀的,婶娘去年也走了。我来女辅营,就是想学好本事,将来能上战场,为爹娘报仇。可我这身子……每个月都要不舒服好几天,连训练都跟不上,要是真到了战场上,我怕是连自己都护不住,更别说报仇了……”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都带了颤,头也垂了下去,肩膀微微发抖。柴宗训看着她这样,心里也跟着难受,他爬到符祥瑞身边,拉了拉母亲的衣袖:“娘,阿夏姐姐好可怜,咱们不能让她走,她还要报仇呢!”

  符祥瑞摸了摸儿子的头,又看向林阿夏,眼神里满是温和与理解。她拿起一块山药糕,递到林阿夏手里:“先吃点东西,慢慢说。我知道你心里急,也知道你怕自己没用,可你要知道,女子每个月这几天不舒服,是常事,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不能当兵的理由。”

  林阿夏抬起头,眼里满是疑惑:“太后也……也有过吗?”

  “当然有。”符祥瑞笑了笑,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跟着你外公在军营里长大,那时候条件比现在苦多了,没有暖帐,没有艾草汤,每次不舒服,就只能裹着薄被子硬扛,扛过去了照样要练骑射,练刀枪。”

  她顿了顿,看着林阿夏惊讶的眼神,继续说:“你以为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女将,就没有这样的日子吗?她们也会疼,也会累,可她们没放弃,因为她们知道,要想护住想护的人,要想报仇,就不能因为这点疼就退缩。”

  柴宗训在一旁听着,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娘,那阿夏姐姐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她准备艾草汤,准备暖手炉,还可以让她歇着,等好了再训练,这样她就不用怕了呀!”

  符祥瑞笑着点头:“训儿说得对。咱们女辅营全是女子,最懂女子的难处。我已经跟李尚书说了,以后营里每月都会给大家发月布,备着艾草、红糖,不舒服的时候,就去暖帐歇着,有苏医官看着,还有姐妹们陪着,不用一个人硬撑。”

  林阿夏手里的山药糕还冒着热气,听着符祥瑞的话,心里的委屈渐渐散了,可新的担忧又涌了上来。她咬了咬唇,还是鼓起勇气问:“太后,那要是……要是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突然不舒服了怎么办?咱们女辅营都是女子,要是有人疼得撑不住,会不会影响大家?会不会让战场乱了?”

  这话问出口,帐里安静了片刻。柴宗训也皱起了小眉头,他没上过战场,可也知道战场上不能乱,要是阿夏姐姐在打仗的时候肚子疼,那可怎么办?

  符祥瑞看着林阿夏认真的模样,心里很是欣慰——这孩子不仅有报仇的决心,还想着整个营的安危,是个可塑之才。她放下手里的碗,慢慢说道:“你能想到这点,很好。其实我早就跟苏医官、跟营里的百户们商量过了。咱们女辅营不比男营,要懂得用巧劲,更要懂得互相照应。”

  她顿了顿,继续解释:“以后要是真上了战场,我们会把大家分成小队,每队里都有几个经验丰富的姐妹,要是有人不舒服,身边的姐妹就会帮忙掩护,让她先退到安全的地方歇着,等缓过来了再上。而且苏医官也会跟着队伍,带着应急的药,能帮大家缓解疼痛。”

  “还有啊,”符祥瑞拿起一块山药糕,递给林阿夏,“我们还会教大家一些法子,比如提前喝艾草汤,把暖肚兜戴在身上,能减轻不少疼痛。最重要的是,咱们是姐妹,在战场上,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独自面对危险,更不会因为谁不舒服就丢下谁。”

  林阿夏听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她看着符祥瑞温和的眼神,又看着柴宗训期待的模样,心里的担忧终于落了地。她攥紧了手里的山药糕,认真地说:“太后,陛下,我知道了。我以后不会再因为身子不舒服就灰心了,我会好好训练,好好学本事,将来上了战场,不仅要为爹娘报仇,还要保护姐妹们,保护咱们后周的百姓!”

  柴宗训拍着小手笑了:“太好了阿夏姐姐!以后你不舒服的时候,我就给你送蚂蚱,送山药糕,陪你说话,让你快点好起来!”

  符祥瑞看着眼前的一幕,也笑了。她拿起碗,喝了一口艾草汤,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暖了身子,也暖了心。帐外的风还在吹,可帐内的暖意却越来越浓,像一团温柔的火,裹着每个人的心。

  苏医官这时掀帘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太后,殿下,阿夏妹妹。这是我刚配好的药,里面有蜜丸,还有熏肚子的艾条,阿夏妹妹拿着,不舒服的时候用,能缓解不少。”

  林阿夏连忙接过布包,紧紧抱在怀里,对着苏医官躬身行礼:“谢谢苏医官姐姐。”

  “不用谢,都是姐妹。”苏医官笑着说,“我刚才去看了,灶上还温着艾草汤,等会儿再给你盛一碗,晚上睡前喝,睡得能安稳些。”

  符祥瑞点点头:“辛苦你了。阿夏,你今天就别去训练了,在暖帐里歇着,让宫女给你铺厚被子,再把暖炉点上,好好养养身子。”

  林阿夏还想推辞,柴宗训却拉着她的袖口:“阿夏姐姐,你就听娘的话吧!你好好歇着,我下午去学编小兔子,编好了就送给你,好不好?”

  看着柴宗训期待的眼神,林阿夏再也说不出推辞的话,只能点头:“好,谢谢陛下,谢谢太后。”

  符祥瑞站起身,牵着柴宗训的手:“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你好好歇着。训儿,咱们走,让阿夏姐姐好好养身子。”

  柴宗训跟着母亲往外走,走到帐帘边,还不忘回头对林阿夏说:“阿夏姐姐,我晚上再来看你!”

  林阿夏笑着点头,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帐外,心里满是暖意。她抱着苏医官给的药包,又拿起一块山药糕,慢慢吃着。暖帐里的艾草香还在飘,窗外的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她想起刚才符太后的话,想起殿下的关心,想起苏医官的照顾,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了。虽然爹娘不在了,婶娘也不在了,可她在女辅营里,有了新的家人,有了可以依靠的姐妹,有了为她着想的太后和陛下。

  她攥紧了手里的药包,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活着,好好练本事,将来上了战场,一定要杀尽辽人,为爹娘报仇,也不辜负太后和陛下的心意,不辜负姐妹们的照应。

  帐外,符祥瑞牵着柴宗训的手,慢慢走在营寨的小路上。小家伙还在惦记着给林阿夏编小兔子,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要编什么样的:“娘,我要给阿夏姐姐编一个白色的小兔子,还要给它编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胡萝卜,这样阿夏姐姐看见就会开心了!”

  符祥瑞笑着点头,摸了摸儿子的头:“好,那咱们下午就去找宫女姐姐学,编一个最漂亮的小兔子。”

  柴宗训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抬起头看着母亲:“娘,你刚才跟阿夏姐姐说,女子每个月都会不舒服,那娘也会不舒服吗?要是娘不舒服了,我也给娘送艾草汤,送山药糕,陪娘说话,好不好?”

  符祥瑞心里一暖,蹲下身,轻轻刮了刮儿子的鼻子:“好,我的训儿长大了,知道心疼娘了。娘要是不舒服,就等着训儿照顾。”

  柴宗训认真地点头:“嗯!我会好好照顾娘的,也会好好照顾阿夏姐姐,照顾女辅营的姐姐们,不让她们不舒服的时候没人管。”

  符祥瑞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柴宗训还有很多要学的,后周的路也还有很长,可只要他有这份心,只要女辅营的姐妹们能互相扶持,这后周的江山,一定会越来越稳,越来越暖。

  远处的练兵场上,女兵们训练的喊声还在继续,清脆而有力,像一道道惊雷,劈开深秋的寒意,也劈开了后周未来的希望。暖帐里的艾草汤还在温着,山药糕的香气飘得很远,营寨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透着让人安心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