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洛水:母子的绝境抉择
春节刚过,洛水岸边的寒风还裹着雪粒子,茅草屋里却连炭火都快断了。柴宗训缩在符太后身边,看着娘靠在墙上咳嗽,脸色苍白得像张纸——自从上个月淋了场雨,娘就一直病着,吃了好几副草药都没见好。他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符太后的额头,温温的热度让他心里一紧。
“娘,你还难受吗?”柴宗训的声音软软的,带着担忧,“要不要再喝碗热粥?张叔昨天换的小米,还剩一点点。”
符太后睁开眼,勉强笑了笑,握住柴宗训的手:“娘没事,过两天就好了。你饿不饿?娘去给你煮粥。”说着就要起身,却被柴宗训按住了。
“娘你躺着,我去煮。”他扶着符太后躺好,拿起灶台上的小陶罐,往里面加了半勺小米,又兑了些洛水,蹲在灶台边生火。火苗很小,熏得他眼睛发酸,可他不敢怠慢——这是家里最后一点小米了,得给娘留着。
粥煮好时,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张校尉掀着门帘走进来,脸色凝重:“太后,殿下,出事了!”他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是派去汴梁的斥候传回来的,“赵匡胤……赵匡胤率大军出汴梁了,直奔洛阳方向来的!”
符太后猛地坐起来,咳嗽都忘了,声音发颤:“你说什么?他怎么会突然来打洛阳?联军不是早就散了吗?”
张校尉把纸条递过去,指尖还在发抖:“斥候说,赵匡胤在汴梁休整了一个多月,这次带了五万大军,连潘美、曹彬都跟着来了。还有……还有洛阳城已经被宋军攻破了,咱们留在洛阳的旧部,要么投降要么战死,现在就剩咱们这不到八百人了。”
“八百人?”符太后的声音像被掐住了,她看着张校尉,又看看柴宗训,眼里满是绝望,“当初从洛阳逃出来时还有两千多人,怎么就……怎么就剩这么点了?”
柴宗训捧着粥碗,站在一旁,心里像被冰锥扎着。他想起去年在洛阳宫时,自己拉着娘的衣角劝:“娘,别打孟州,赵匡胤太厉害,咱们打不过的。”可那时候娘眼里满是怒火,说什么“柴家的江山不能丢”,根本不听他的话。现在一万多将士只剩八百,洛阳也没了,娘终于不说话了,只是盯着墙上那幅褪色的后周疆域图,指尖攥得发白。
就在这时,门外又跑进来一个士兵,喘着粗气:“太后,张校尉,汴梁那边还有消息——符琳大人……符琳大人在汴梁快撑不住了,她身边就剩十几个亲信,斥候听到她说‘后周要玩完了’,还说……还说洛阳已经破了,咱们的下落不明。”
符太后的身子晃了晃,差点栽倒。符琳是她的孪生妹妹,当初留在汴梁当暗棋,是她最后的指望。现在连妹妹都要保不住了,她盯着柴宗训,忽然红了眼眶:“都怪我……都怪我当初不听你的话,非要发兵孟州。要是那时候听你的,咱们留在洛阳好好守着,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柴宗训放下粥碗,走到符太后身边,拉着她的手:“娘,不怪你。咱们现在怎么办呀?赵匡胤的大军快来了,咱们就这么点人,打不过的。”
张校尉叹了口气,蹲下身对柴宗训说:“殿下,咱们现在有两条路。一是往北边逃,去投奔北汉的刘钧,虽然他之前败了,但好歹还有些兵力;二是往南走,去南唐,陈乔虽然之前撤了,但说不定还能收留咱们。只是这两条路都远,路上还得避开宋军的斥候,怕是……”
“投奔他们?”符太后苦笑一声,“刘钧当初连自己的四万大军都保不住,怎么会护着咱们?陈乔更是个墙头草,看到赵匡胤势大,说不定还会把咱们绑了送过去请功。”她看着柴宗训,眼里满是愧疚,“宗训,是娘害了你。要是当初听你的,不赌那一把,咱们现在说不定还在洛阳宫,你还能每天吃豆沙包,不用跟着我受这种苦。”
柴宗训摇摇头,把脸贴在符太后的手上:“娘,我不要豆沙包,我只要跟娘在一起。咱们不投奔别人,行不行?找个没人的地方,像以前一样挖野菜、种红薯,安安稳稳过日子。”
张校尉皱了皱眉:“殿下,可赵匡胤的大军迟早会找到这里的。他这次来,就是为了斩草除根,不会放过咱们的。”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太后!不好了!宋军的前锋已经到洛水对岸了,离咱们这里不到十里地!看旗号,是潘美的部队!”
符太后脸色瞬间惨白,她站起身,踉跄着走到墙角,拿起那把柴荣生前用过的佩剑——剑鞘都磨旧了,却还是亮得能照见人影。她把剑抱在怀里,看着柴宗训:“宗训,娘带你冲出去。就算死,咱们娘俩也不能落在赵匡胤手里,不能丢了柴家的脸。”
“娘,不要!”柴宗训拉住符太后的衣角,眼泪掉了下来,“咱们不打架,咱们躲起来好不好?张叔说西边有个山洞,特别隐蔽,咱们去那里躲着,宋军找不到的。”
张校尉眼睛一亮:“对!太后,殿下说得对!西边的黑石洞,深不见底,还能通到山后面,咱们先躲进去,等宋军走了再做打算。现在硬拼肯定不行,留着命才有希望啊!”
符太后看着柴宗训哭红的眼睛,又看了看身边的八十多个士兵——他们都是跟着她从洛阳逃出来的旧部,脸上满是坚定,没有一个人退缩。她心里一软,放下佩剑,点了点头:“好,听你们的,咱们去躲起来。”
当下众人不再耽搁,张校尉让士兵们收拾东西,只带了些干粮和水,还有那点剩下的草药。柴宗训扶着符太后,一步一步往门外走,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可他却紧紧攥着娘的手,不敢松开。
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黑石洞。洞口被藤蔓遮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张校尉先进去探了探,回来道:“里面很干燥,还能避风,咱们先在这里待着,我派两个人出去盯着,有动静再想办法。”
众人走进洞里,找了个干燥的地方坐下。柴宗训把自己的锦袍脱下来,盖在符太后身上:“娘,你靠着我,暖和点。”他靠在符太后身边,听着洞外的风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马蹄声,心里怕得厉害,却不敢说——他怕娘更担心。
符太后摸着柴宗训的头,轻声说:“宗训,娘以前总想着报仇,想着复国,却忘了你还这么小,需要娘保护。这次要是能躲过这一劫,娘再也不打打杀杀了,就跟你找个地方种地,好好过日子。”
柴宗训点了点头,把脸埋在娘的怀里:“娘,咱们一定能躲过的。等以后,我给娘种好多红薯,还有你爱吃的野菜,再也不让娘饿肚子了。”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士兵的声音:“张校尉,不好了!宋军往这边来了,好像发现咱们的踪迹了!”
张校尉立刻站起来,拔出佩剑:“弟兄们,跟我出去挡住他们!太后,殿下,你们往洞里面走,里面有岔路,能通到山后面!快走!”
符太后拉着柴宗训,就要往洞深处走,却被柴宗训拉住了:“娘,张叔他们会有事吗?咱们不能丢下他们!”
“傻孩子,”符太后擦了擦柴宗训的眼泪,“张叔他们是军人,会保护好自己的。咱们得先活着,才能不辜负他们。”说着,她拉着柴宗训往洞深处跑,黑暗中,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厮杀声。
不知道跑了多久,前面终于有了光亮——是山洞的出口,外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符太后拉着柴宗训跑出去,靠在一棵大树上喘气,身后的厮杀声渐渐远了。
柴宗训回头看着山洞的方向,眼里满是担忧:“娘,张叔他们……”
符太后抱住柴宗训,声音哽咽:“他们会没事的。咱们先找个地方躲起来,等风头过了,再回来找他们。”
两人沿着树林往前走,走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停下来。他们找了个避风的土坡,柴宗训捡了些干柴,生了个小火堆。符太后靠在火堆边,咳嗽得更厉害了,脸色也越来越差。
柴宗训把自己的手搓热,放在符太后的额头上,小声说:“娘,你再撑撑,明天咱们找草药,一定会好起来的。”
符太后看着柴宗训,忽然笑了:“宗训,娘要是不行了,你就找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别再想着后周,也别想着报仇了。好不好?”
“娘你别胡说!”柴宗训的眼泪掉了下来,“你会好起来的,咱们还要一起种红薯,一起吃豆沙包呢!”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柴宗训连忙吹灭了火堆,拉着符太后躲到土坡后面。月光下,一队宋军骑兵从旁边经过,甲胄上的“宋”字格外刺眼。
等骑兵走远了,符太后才松了口气,却咳出了一口血。柴宗训吓坏了,抱着娘的手大哭:“娘,你别有事,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
符太后擦了擦柴宗训的眼泪,轻声说:“娘没事……就是有点累。宗训,你记住,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都要好好活着。咱们柴家……只要你活着,就还有希望。”
柴宗训点了点头,把娘抱得更紧了。夜色里,洛水的声音隐约传来,带着寒意,却又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他知道,赵匡胤的大军还在找他们,前路还很危险,可只要能跟娘在一起,他就不怕——就像他当初劝娘不要发兵时说的那样,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而此时的汴梁城内,符琳站在空荡荡的宅院?,看着身边仅剩的十几个亲信,手里攥着斥候送来的消息,脸色惨白。“洛阳破了,姐姐和宗训下落不明……”她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绝望,“完了,后周真的完了。”
一个亲信上前道:“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赵匡胤的大军都去洛水了,汴梁城里空虚,咱们要么逃,要么……要么投降?”
符琳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逃?能逃到哪里去?投降?赵匡胤连姐姐和宗训都要赶尽杀绝,怎么会放过我?”她看着远处大庆殿的方向,眼里满是不甘,“都怪我,当初没能劝住姐姐,要是她听宗训的话,不发兵孟州,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斥候跑进来,脸色慌张:“大人,不好了!赵匡胤派来的人已经到门口了,说要请您去大庆殿问话!”
符琳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眼神忽然变得坚定:“走,去就去。就算是死,我也要跟赵匡胤说清楚,他夺了后周的江山,却斩不尽柴家的人!”
而洛水岸边的树林里,柴宗训正扶着符太后,慢慢往前走。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是在黑暗中寻找着一丝光亮。他们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能不能躲过赵匡胤的追捕,可只要母子俩在一起,就还有走下去的勇气——就像柴宗训一直相信的那样,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春节刚过,洛水岸边的寒风还裹着雪粒子,茅草屋里却连炭火都快断了。柴宗训缩在符太后身边,看着娘靠在墙上咳嗽,脸色苍白得像张纸——自从上个月淋了场雨,娘就一直病着,吃了好几副草药都没见好。他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符太后的额头,温温的热度让他心里一紧。
“娘,你还难受吗?”柴宗训的声音软软的,带着担忧,“要不要再喝碗热粥?张叔昨天换的小米,还剩一点点。”
符太后睁开眼,勉强笑了笑,握住柴宗训的手:“娘没事,过两天就好了。你饿不饿?娘去给你煮粥。”说着就要起身,却被柴宗训按住了。
“娘你躺着,我去煮。”他扶着符太后躺好,拿起灶台上的小陶罐,往里面加了半勺小米,又兑了些洛水,蹲在灶台边生火。火苗很小,熏得他眼睛发酸,可他不敢怠慢——这是家里最后一点小米了,得给娘留着。
粥煮好时,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张校尉掀着门帘走进来,脸色凝重:“太后,殿下,出事了!”他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是派去汴梁的斥候传回来的,“赵匡胤……赵匡胤率大军出汴梁了,直奔洛阳方向来的!”
符太后猛地坐起来,咳嗽都忘了,声音发颤:“你说什么?他怎么会突然来打洛阳?联军不是早就散了吗?”
张校尉把纸条递过去,指尖还在发抖:“斥候说,赵匡胤在汴梁休整了一个多月,这次带了五万大军,连潘美、曹彬都跟着来了。还有……还有洛阳城已经被宋军攻破了,咱们留在洛阳的旧部,要么投降要么战死,现在就剩咱们这不到八百人了。”
“八百人?”符太后的声音像被掐住了,她看着张校尉,又看看柴宗训,眼里满是绝望,“当初从洛阳逃出来时还有两千多人,怎么就……怎么就剩这么点了?”
柴宗训捧着粥碗,站在一旁,心里像被冰锥扎着。他想起去年在洛阳宫时,自己拉着娘的衣角劝:“娘,别打孟州,赵匡胤太厉害,咱们打不过的。”可那时候娘眼里满是怒火,说什么“柴家的江山不能丢”,根本不听他的话。现在一万多将士只剩八百,洛阳也没了,娘终于不说话了,只是盯着墙上那幅褪色的后周疆域图,指尖攥得发白。
就在这时,门外又跑进来一个士兵,喘着粗气:“太后,张校尉,汴梁那边还有消息——符琳大人……符琳大人在汴梁快撑不住了,她身边就剩十几个亲信,斥候听到她说‘后周要玩完了’,还说……还说洛阳已经破了,咱们的下落不明。”
符太后的身子晃了晃,差点栽倒。符琳是她的孪生妹妹,当初留在汴梁当暗棋,是她最后的指望。现在连妹妹都要保不住了,她盯着柴宗训,忽然红了眼眶:“都怪我……都怪我当初不听你的话,非要发兵孟州。要是那时候听你的,咱们留在洛阳好好守着,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柴宗训放下粥碗,走到符太后身边,拉着她的手:“娘,不怪你。咱们现在怎么办呀?赵匡胤的大军快来了,咱们就这么点人,打不过的。”
张校尉叹了口气,蹲下身对柴宗训说:“殿下,咱们现在有两条路。一是往北边逃,去投奔北汉的刘钧,虽然他之前败了,但好歹还有些兵力;二是往南走,去南唐,陈乔虽然之前撤了,但说不定还能收留咱们。只是这两条路都远,路上还得避开宋军的斥候,怕是……”
“投奔他们?”符太后苦笑一声,“刘钧当初连自己的四万大军都保不住,怎么会护着咱们?陈乔更是个墙头草,看到赵匡胤势大,说不定还会把咱们绑了送过去请功。”她看着柴宗训,眼里满是愧疚,“宗训,是娘害了你。要是当初听你的,不赌那一把,咱们现在说不定还在洛阳宫,你还能每天吃豆沙包,不用跟着我受这种苦。”
柴宗训摇摇头,把脸贴在符太后的手上:“娘,我不要豆沙包,我只要跟娘在一起。咱们不投奔别人,行不行?找个没人的地方,像以前一样挖野菜、种红薯,安安稳稳过日子。”
张校尉皱了皱眉:“殿下,可赵匡胤的大军迟早会找到这里的。他这次来,就是为了斩草除根,不会放过咱们的。”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太后!不好了!宋军的前锋已经到洛水对岸了,离咱们这里不到十里地!看旗号,是潘美的部队!”
符太后脸色瞬间惨白,她站起身,踉跄着走到墙角,拿起那把柴荣生前用过的佩剑——剑鞘都磨旧了,却还是亮得能照见人影。她把剑抱在怀里,看着柴宗训:“宗训,娘带你冲出去。就算死,咱们娘俩也不能落在赵匡胤手里,不能丢了柴家的脸。”
“娘,不要!”柴宗训拉住符太后的衣角,眼泪掉了下来,“咱们不打架,咱们躲起来好不好?张叔说西边有个山洞,特别隐蔽,咱们去那里躲着,宋军找不到的。”
张校尉眼睛一亮:“对!太后,殿下说得对!西边的黑石洞,深不见底,还能通到山后面,咱们先躲进去,等宋军走了再做打算。现在硬拼肯定不行,留着命才有希望啊!”
符太后看着柴宗训哭红的眼睛,又看了看身边的八十多个士兵——他们都是跟着她从洛阳逃出来的旧部,脸上满是坚定,没有一个人退缩。她心里一软,放下佩剑,点了点头:“好,听你们的,咱们去躲起来。”
当下众人不再耽搁,张校尉让士兵们收拾东西,只带了些干粮和水,还有那点剩下的草药。柴宗训扶着符太后,一步一步往门外走,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可他却紧紧攥着娘的手,不敢松开。
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黑石洞。洞口被藤蔓遮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张校尉先进去探了探,回来道:“里面很干燥,还能避风,咱们先在这里待着,我派两个人出去盯着,有动静再想办法。”
众人走进洞里,找了个干燥的地方坐下。柴宗训把自己的锦袍脱下来,盖在符太后身上:“娘,你靠着我,暖和点。”他靠在符太后身边,听着洞外的风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马蹄声,心里怕得厉害,却不敢说——他怕娘更担心。
符太后摸着柴宗训的头,轻声说:“宗训,娘以前总想着报仇,想着复国,却忘了你还这么小,需要娘保护。这次要是能躲过这一劫,娘再也不打打杀杀了,就跟你找个地方种地,好好过日子。”
柴宗训点了点头,把脸埋在娘的怀里:“娘,咱们一定能躲过的。等以后,我给娘种好多红薯,还有你爱吃的野菜,再也不让娘饿肚子了。”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士兵的声音:“张校尉,不好了!宋军往这边来了,好像发现咱们的踪迹了!”
张校尉立刻站起来,拔出佩剑:“弟兄们,跟我出去挡住他们!太后,殿下,你们往洞里面走,里面有岔路,能通到山后面!快走!”
符太后拉着柴宗训,就要往洞深处走,却被柴宗训拉住了:“娘,张叔他们会有事吗?咱们不能丢下他们!”
“傻孩子,”符太后擦了擦柴宗训的眼泪,“张叔他们是军人,会保护好自己的。咱们得先活着,才能不辜负他们。”说着,她拉着柴宗训往洞深处跑,黑暗中,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厮杀声。
不知道跑了多久,前面终于有了光亮——是山洞的出口,外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符太后拉着柴宗训跑出去,靠在一棵大树上喘气,身后的厮杀声渐渐远了。
柴宗训回头看着山洞的方向,眼里满是担忧:“娘,张叔他们……”
符太后抱住柴宗训,声音哽咽:“他们会没事的。咱们先找个地方躲起来,等风头过了,再回来找他们。”
两人沿着树林往前走,走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停下来。他们找了个避风的土坡,柴宗训捡了些干柴,生了个小火堆。符太后靠在火堆边,咳嗽得更厉害了,脸色也越来越差。
柴宗训把自己的手搓热,放在符太后的额头上,小声说:“娘,你再撑撑,明天咱们找草药,一定会好起来的。”
符太后看着柴宗训,忽然笑了:“宗训,娘要是不行了,你就找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别再想着后周,也别想着报仇了。好不好?”
“娘你别胡说!”柴宗训的眼泪掉了下来,“你会好起来的,咱们还要一起种红薯,一起吃豆沙包呢!”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柴宗训连忙吹灭了火堆,拉着符太后躲到土坡后面。月光下,一队宋军骑兵从旁边经过,甲胄上的“宋”字格外刺眼。
等骑兵走远了,符太后才松了口气,却咳出了一口血。柴宗训吓坏了,抱着娘的手大哭:“娘,你别有事,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
符太后擦了擦柴宗训的眼泪,轻声说:“娘没事……就是有点累。宗训,你记住,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都要好好活着。咱们柴家……只要你活着,就还有希望。”
柴宗训点了点头,把娘抱得更紧了。夜色里,洛水的声音隐约传来,带着寒意,却又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他知道,赵匡胤的大军还在找他们,前路还很危险,可只要能跟娘在一起,他就不怕——就像他当初劝娘不要发兵时说的那样,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而此时的汴梁城内,符琳站在空荡荡的宅院?,看着身边仅剩的十几个亲信,手里攥着斥候送来的消息,脸色惨白。“洛阳破了,姐姐和宗训下落不明……”她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绝望,“完了,后周真的完了。”
一个亲信上前道:“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赵匡胤的大军都去洛水了,汴梁城里空虚,咱们要么逃,要么……要么投降?”
符琳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逃?能逃到哪里去?投降?赵匡胤连姐姐和宗训都要赶尽杀绝,怎么会放过我?”她看着远处大庆殿的方向,眼里满是不甘,“都怪我,当初没能劝住姐姐,要是她听宗训的话,不发兵孟州,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斥候跑进来,脸色慌张:“大人,不好了!赵匡胤派来的人已经到门口了,说要请您去大庆殿问话!”
符琳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眼神忽然变得坚定:“走,去就去。就算是死,我也要跟赵匡胤说清楚,他夺了后周的江山,却斩不尽柴家的人!”
而洛水岸边的树林里,柴宗训正扶着符太后,慢慢往前走。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是在黑暗中寻找着一丝光亮。他们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能不能躲过赵匡胤的追捕,可只要母子俩在一起,就还有走下去的勇气——就像柴宗训一直相信的那样,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