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书院立道聚文气,三美安处颍川春-《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

  颍川阳翟,镇东将军府内。

  荀衍麾下文武济济一堂,气氛却与往日商议军务的肃杀不同,更添了几分开拓奠基的蓬勃朝气。

  荀衍坐于主位,目光扫过堂下。

  左侧以荀彧为首,郭嘉、荀攸、陈群、枣祗等文臣谋士气质沉凝,目光睿智;

  右侧以典韦为首,许褚、黄忠、徐晃、赵云等武将虽尽力收敛煞气,依旧英武逼人。

  这便是他如今纵横乱世的班底!

  “诸位,”

  荀衍声音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洛阳乱象已生,天下崩裂在即。我等既据豫州,便不能只图偏安一隅。当以颍川为根基,辐射全豫,内修政理,外御强敌,以待天时!”

  他手指点向悬挂的巨幅豫州地图:

  “文若,公达,整饬吏治、推行屯田、安抚流民、恢复商贸之事,由你二人总揽,长文(陈群)、枣祗辅之,务必使豫州仓廪实,民心安!”

  “彧(攸、群),领命!”三人躬身应诺,眼中闪烁着实干的光芒。

  “子龙,汉升,公明!”

  荀衍看向武将一侧,

  “命你三人各领一军,以剿匪安民为名,巡行豫州各郡!颍川由恶来、仲康镇守足矣。此行,一为扫清境内不服王化、勾结外敌之宵小;二为震慑地方豪强,使其知我政令军威;三为勘察地形,布置防务!可能做到?”

  “末将领命!”

  赵云、黄忠、徐晃轰然应诺,信心十足。

  以他们如今的实力和麾下精锐,平定豫州内部,并非难事。

  “奉孝。”

  荀衍最后看向郭嘉,

  “情报探查、阴魂宗及幕后黑手之事,便劳你多费心。我需要知道,到底是谁,不想让我荀文渊安稳地经营这豫州!”

  郭嘉懒洋洋地拱拱手:

  “嘉,省得。”

  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如鹰的光芒。

  军政法令,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在荀彧、荀攸这两位王佐之才和谋主的统筹下,陈群发挥其制定律法的特长,迅速完善了豫州各地的法令规章,使得政务处理有法可依,效率大增。

  屯田制在枣祗的主持下,于全州范围内大规模推行,无数荒地被开垦,流民得到安置,军粮储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商业税被规范,苛捐杂税被废除,市场迅速繁荣。

  赵云、黄忠、徐晃三将率军出击,一路势如破竹。

  小股土匪流寇望风而降,一些试图倚仗坞堡自重、阳奉阴违的地方豪强,在见识了靖难军的兵锋和几位猛将的强悍后,也纷纷老实下来,表示臣服。

  豫州各郡县,逐渐被真正纳入荀衍的掌控之中。

  【叮!成功平定豫州大部,实际控制力大幅提升。获得人道气运点 4000。】

  【叮!势力范围稳固,领地繁荣度大幅提升。获得特殊资源:豫州民心(军队征募速度与质量提升)。】

  而荀衍自己,则在处理军政要务之余,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未来——

  教化与传承。

  这一日,他请来了蔡邕与荀爽。

  “伯喈先生,父亲,”

  荀衍开门见山,

  “天下大乱,非独兵祸,亦因礼崩乐坏,道统不存。衍欲在颍川创办一座书院,不拘一格,广纳天下才士,传授经史子集,亦研讨兵法、政略、格物乃至...修行之道!为这乱世,留存文脉,培养英才!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蔡邕闻言,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

  “创办书院?留存文脉?善!大善!文渊此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老夫愿倾尽所能,助文渊成此盛事!”

  他一生致力于学问,最担心的便是战火焚毁典籍,学问断绝。

  荀爽也抚须赞同:“我荀氏本就是经学传家,此事义不容辞!族中藏书,可尽数开放!”

  “如此甚好!”荀衍大喜,

  “那便请伯喈先生,出任这颍川书院第一任院长!总领院务,制定学规,招募名师!父亲可为我荀家代表,协理院务。”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蔡邕激动应下,仿佛找到了人生全新的意义。

  【叮!成功创立“颍川书院”,蔡邕出任院长。获得人道气运点 1500。获得特殊效果:文气汇聚(颍川地区人才吸引力大幅提升,文臣谋士出现概率增加)。】

  说干就干!

  荀衍立刻划出阳翟城东大片风景秀美的土地,调拨大量钱粮物资,征召能工巧匠,以《青帝长生经》的生机之力辅助,大兴土木!

  一座座融合了古典雅致与实用功能的学舍、藏书楼、论道堂、静修室拔地而起,规模宏大,气象万千!

  颍川书院创办的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震动!

  无数寒门士子、乃至一些厌烦了战乱和朝争的隐士学者,纷纷慕名而来,欲要一探究竟。

  书院尚未完全建成,门前已是车马络绎不绝。

  处理完公务与书院大事,荀衍终于得以稍稍放松,关注一下自己的“后院”。

  他特意在将军府旁,依山傍水处,修建了三处风格迥异却又比邻而居的精致别院。

  一处清幽典雅,种满了翠竹兰花,命名为“静思苑”,安排伏寿居住。

  伏寿性情温婉,不喜喧闹,对此处十分满意。

  荀衍时常前来探望,与她品茶下棋,谈论些经史文章。

  伏寿经过调理,气色愈发好,“凤格”命体的贵气隐隐显露,对荀衍的依赖与情意也日益深厚。

  荀衍也将一些简单的养生导引术教给她,让她强身健体。

  【伏寿好感度:98(倾心,依赖,视为主心骨)】

  一处临水而建,推开窗户便可见洛水支流潺潺流过,院内引活水为池,种植奇花异草,命名为“洛神居”,安排甄宓居住。

  此院最合甄宓心意,她似乎天生亲水,在此处修行那莫名觉醒的水系天赋事半功倍,气质愈发空灵出尘。

  荀衍来看她时,常带些新奇的水生植物或与她探讨修行心得,关系融洽而微妙。甄宓对荀衍的感激中,也渐渐掺杂了少女的情愫。

  【甄宓好感度:85(感激,信赖,朦胧好感)】

  最后一处则充满了书香琴韵,紧邻正在建设的书院,命名为“文心阁”,安排蔡琰居住。

  蔡琰在此如鱼得水,不仅琴技因《清音普善咒》而突飞猛进,精神力日益强大,更时常去书院协助父亲整理典籍,与来访的文人学者交流,才女之名远播。

  荀衍与她最为谈得来,从音律到诗词,从经史到天下大势,往往能聊至深夜。

  蔡琰对荀衍的才华见识钦佩不已,那“知音”之情,早已化为深深倾慕。

  【蔡琰好感度:97(倾心,引为灵魂知己,志同道合)】

  荀衍周旋于三美之间,分寸拿捏得极好,既显关怀,又保持尊重,并未因权势和美色而迷失。

  他甚至将《龙凤和鸣宝典》的基础篇稍加修改,化为单纯的阴阳调和、有益身心的双修法门(清心版),分别传授给三女,告知其对修行有益。

  三女修炼后,果然感觉精神焕发,修为精进,对荀衍更是死心塌地。

  这一日,秋高气爽,荀衍难得闲暇,于洛神居的水榭中,与甄宓对弈。

  蔡琰在一旁抚琴,琴声淙淙,令人心旷神怡。

  伏寿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书,偶尔抬头看一眼前方其乐融融的景象,嘴角含笑。

  就在这时,郭嘉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水榭外,对荀衍使了个眼色。

  荀衍心中一凛,知道必有要事。他告罪一声,走出水榭。

  “奉孝,何事?”

  郭嘉脸色有些凝重,低声道:

  “明公,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实力暴涨!其谋士戏志才出策,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已欣然赴任,其治所东郡,与我豫州仅一河之隔!”

  荀衍目光一凝。曹操的动作好快,竟然拿到了东郡这个战略要地!

  如此一来,两人便成了邻居。

  “还有,”郭嘉继续道,

  “渤海太守袁绍,密谋翼州,派人暗通公孙瓒,诱其窥探翼州,使得公孙瓒和翼州摩擦日益加剧,大战一触即发。据嘉收到的零星消息,那阴魂宗的活动痕迹,在冀州、兖州一带也突然增多...似乎,所有暗流,都在向中原汇聚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荀衍负手望向北方,目光深邃。

  曹操、袁绍、公孙瓒、还有那神秘的阴魂宗...整个天下的焦点,似乎正在向以颍川为中心的中原大地聚焦。

  他的豫州,看似繁荣安定,实则已处于风暴眼之中。

  “奉孝,”荀衍缓缓开口,语气却斩钉截铁,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等级提升!加快屯田和军械打造速度!命子龙、汉升、公明加快平定速度,限期一月内,必须彻底肃清豫州境内所有不安定因素!”

  “诺!”郭嘉领命,却又补充了一句,

  “明公,或许...我们也该考虑,主动结交一些盟友了。比如...荆州的刘表?或是徐州的陶谦?”

  荀衍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可。此事便由文若和公达去操办。记住,弱国无外交。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嘉明白。”

  郭嘉离去后,荀衍回到水榭。

  琴声依旧悠扬,美人如玉,秋色正好。

  但他知道,这短暂的宁静,即将被更加汹涌的波涛打破。

  乱世争霸,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抚摸着腰间长剑,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无论未来有多少狂风暴雨,他已做好准备,带领着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以及这片他精心经营的基业,迎接一切的挑战!

  颍川,将成为他龙腾天下的起点,亦将成为这乱世中,最坚固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