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多亏张总,才有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再制裁,毒枭全变机枭了》

  青葱S1的外形,中规中矩,不惊艳,也不算丑。

  原本,金橘是想将其设计成类似剁椒鱼头这样的A00级微型车,但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升级成了A级紧凑型车。

  如此一来,升级的就不止是汽车尺寸,还有成本。

  而且,卖汽车不像卖手机,可以完全采用线上模式,而是必须依托线下渠道。

  这意味着,厂家必须为经销商留出足够的利润,要不然4S店肯定不愿意销售。

  也就是金橘汽车与金橘电池关系特殊,加上这款车的定位是普惠型,使金橘电池让了不少利,要不然不可能做到5.2万元的起步价。

  即便如此,金橘在这款车上,也不赚钱。

  甚至,在前期还要亏出去不少钱,只有销量超过十万,才能跨过盈亏线。

  好在,青葱S1的表现,十分亮眼,首日大定数量,就超过八万,创造了新能源车的新纪录。

  这个数据,十分惊人,即使许多人,都有心理准备,还是被狠狠地震惊到了。

  “什么情况?一天大定八万多,你们这是当手机买呢?”

  “对很多造车新势力来说,一年能卖出去八万辆,就值得在媒体上大吹特吹了。”

  “这个数据,也太夸张了,真当不要钱呀!”

  “其实也正常,你们想想,金橘t1标准版卖68.8万元,都能一天大定5万,8万多已经很保守了!”

  “确实,虽然网上人均年薪百万,但在现实中,还是月薪三千的人多,大部分人都买不起t1,只能买S1。”

  “金橘就不是一家普通公司,你们拿它和别人对比,完全是欺负别人!”

  “就像联合国统计粮食,要先把东大排除一样,建议各种汽车榜单,也都把金橘排除,要不然其他汽车厂商,在宣传时定语太多,海报都写不下!”

  “……”

  青葱S1首日大定8万,并不是因为它,一天最多只能大定8万,而是因为,金橘为了降低成本,没有做太多宣传。

  随着很多网民和自媒体,自发参与讨论,青葱S1的热度节节上升,连大定数量的曲线,也走得十分平缓,甚至有两天超过首日。

  最高峰的一天,大定数量超过10万辆!

  果然,剁椒鱼头受众有限,还是A级紧凑型车更受欢迎。

  哪怕外形毫不抢眼,只要价格足够低,就有大把人愿意买。

  5.2万元,加上金橘可以提供两年免息,基本上只要有稳定收入,即便月薪三千,咬咬牙也能买得起。

  青葱S1,真的成了无数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不,应该说包括很多中年人的第一辆车,也是它。

  要不是受限于驾照,S1的销量还会大幅提升。

  由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驾校里面的学员,忽然多了起来,以至于有些驾校,想摸一下方向盘,都得排队排很久。

  另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与金橘渊源颇深的哪吒汽车。

  之前,哪吒汽车的cEo,总是对金橘皮里阳秋,直到t1横空出世并持续大卖,无论利润还是销量都登顶行业,才逐渐消停。

  即便如此,他也时不时在网上,暗讽金橘t1太贵,只知道割有钱人的韭菜,毫无社会担当。

  谁知,金橘表面上不声不响,背地里却酝酿了一个大招。

  在青葱S1发布后,无数人跑到他的社交账号下回复:

  “多谢张总!幸亏有你,金橘才会推出青葱S1!”

  “你说金橘毫无担当,只会卖豪车割韭菜,现在S1来了,请问你有何感想?”

  “能不能请张总,再骂一下金橘,只会卖60多万的豪车,和几万块的廉价车,一点都不知道20万左右车主的需求,真是毫无担当!”

  “还有15万左右的需求,毫无担当!”

  “连30万的车都没有,毫无担当!”

  “皮卡没有,毫无担当!”

  “面包车没有,毫无担当!”

  “老头乐没有,毫无担当!”

  “电瓶车没有,毫无担当!”

  “……”

  在其账号下,各种名为指责,实为许愿的评论,把这位张总气得差点心梗。

  不过,更让他难受的,是哪吒汽车销量暴跌。

  哪吒的汽车,绝大部分价位,都和青葱S1重叠,之前靠着低价,在市场上卖得不错。

  尤其是在网约车市场,非常受欢迎。

  如果不是金橘t1横空出世,他们甚至都有希望,触碰纯电车销量的王冠。

  可如今,青葱S1一出,哪吒汽车便感觉到阵阵寒意。

  虽然青葱S1的自我定位,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但因为它是A级紧凑型车,价格又便宜,所以同样被网约车市场看中。

  5.2万的低配版,或者说基础版且不说,7.8万的中配和9.9万的高配,绝对能满足网约车需求。

  它们的配置,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比同价位的哪吒要好。

  “草!”

  张总坐在方总对面,忍不住开口抱怨:

  “金橘是疯了吗?好好一个高端品牌,不去抢中高端市场,却跑来跟我们抢饭,他们就不怕,会给自己的品牌造成损害吗?”

  “谁知道呢,也许他们就是有这个自信吧!现在的关键,不是金橘,而是我们要怎么办?”

  方总叹了口气,不自觉地又想起当初。

  如果自己同意,让金橘对哪吒绝对控股,现在会怎样?

  哪怕股份只剩下10%,也比现在要风光吧?

  就在其浮想联翩时,张总终于停止了抱怨,道:

  “有金橘搅局,10万元以下的市场是做不了了,光是一个固态电池和敖丙大模型,我们就算拼了命,也做不出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型做中端,虽然在AI控制、智能驾驶和电池方面,依然比不上青葱S1,但我们可以在外形和内饰上下功夫,应该也能闯出一条路。”

  方总有些担心:“如果金橘也杀入中端市场怎么办?”

  “不会的!”

  张总自信地说道,“纵观金橘的产品,要么定位高端,赚取最大的一块利润,要么定位低端,不求利润只求走量,就像看不到中端市场似的。我觉得,他们在汽车市场,应该也一样。”

  方总:“……”

  虽然他很认可对方的说法,但将自身生存,寄希望于一个当初被自己赶走的公司,还是让他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一时间,祥林嫂再次附体:

  如果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