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校园易租的社会责任升级-《重生暖婚:总裁的掌心娇又悔又甜》

  初夏的阳光透过“校园易租”总部的落地窗,在会议室的长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林薇薇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社会责任发展战略草案”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重点——自“校园易租”成功上市后,她便一直在思考:企业做大后,不应只追求商业利润,更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让平台的价值从“服务校园”延伸到“赋能社会”。

  “上市前,我们的核心是活下去、谋发展;上市后,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林薇薇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高管团队,“学生是校园经济的核心,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社会责任,要围绕‘支持学生成长’和‘助力社会发展’两个核心展开,具体落地为三个项目:‘校园创业基金’‘乡村教育帮扶’和‘环保租赁’计划。”

  话音刚落,财务总监周明便提出了疑问:“林总,三个项目预计每年投入超过1500万元,且短期内很难产生直接收益,董事会那边可能会有顾虑。”

  林薇薇早有准备,她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数据报告:“我做过调研,78%的学生更愿意选择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服务;政府也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优惠。从长远看,社会责任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增强用户粘性,反哺企业发展。上周我和董事会沟通时,他们已经初步同意了这个方案。”

  有了董事会的支持,团队立刻开始推进项目落地。第一个启动的是“校园创业基金”——林薇薇亲自牵头,联合国内10所高校的创业学院、5家投资机构,共同设立了1000万元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基金申请门槛低、流程简化,学生只需提交商业计划书,通过高校推荐和基金评审委员会的审核,就能获得5万-50万元的资金支持,且无需抵押担保,仅需在项目盈利后按比例返还部分收益,用于基金的循环使用。

  为了确保基金能真正帮助有潜力的学生项目,林薇薇还组建了一支“创业导师团”,成员包括成功的企业家、投资机构合伙人、高校教授等,为获得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涵盖商业模式优化、市场推广、团队管理等方面。

  清华大学的学生李阳,凭借“校园二手书循环平台”的项目申请到了20万元基金。他激动地说:“以前想创业,却苦于没有资金和经验,现在有了‘校园创业基金’的支持,不仅拿到了启动资金,还有导师帮我梳理商业模式,感觉离梦想近了一大步!”截至年底,“校园创业基金”共资助了85个学生创业项目,其中12个项目成功获得了后续融资,估值超过千万元。

  紧接着,“乡村教育帮扶”行动也正式启动。林薇薇团队发现,很多乡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在英语、艺术等课程上缺乏专业指导。于是,他们借助“校园易租”的直播技术,搭建了“乡村教育直播平台”,组织全国高校的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为乡村学生提供线上辅导。

  为了让辅导更有针对性,团队先通过乡村学校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根据需求匹配相应专业的志愿者。比如,针对乡村学生英语听力薄弱的问题,组织外语专业的志愿者开展“每日英语听力”直播课;针对艺术教育缺失的问题,邀请美术、音乐专业的志愿者开设“艺术启蒙”课程。直播课不仅免费开放,还支持回放,方便学生反复学习。

  在云南某乡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晓雅通过直播课第一次接触到了钢琴:“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钢琴,现在有老师在线教我们识谱、弹奏,我特别开心,以后想当一名钢琴老师!”截至目前,“乡村教育帮扶”行动已覆盖全国20个省份的150所乡村学校,招募高校志愿者超过5000人,累计开展直播课3000多节,受益学生超过10万人。

  为了让帮扶行动更可持续,林薇薇还推动“校园易租”与乡村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高校志愿者到乡村学校开展线下支教活动,捐赠图书、文具、体育器材等物资。同时,在平台的直播电商板块开设“乡村助农专区”,帮助乡村学校所在地区销售特色农产品,所得收益的10%用于乡村教育帮扶,形成“教育帮扶 助农增收”的良性循环。

  最后落地的是“环保租赁”计划。随着校园消费的增长,一次性用品、闲置物品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林薇薇团队基于“校园易租”的租赁平台,推出了“环保租赁”计划:一方面,扩大可租赁物品的品类,新增可循环使用的餐具、水杯、购物袋、演出服装等,鼓励学生租赁而非购买;另一方面,推出“环保积分”制度,学生每租赁一次环保物品,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用于抵扣租赁费用或兑换环保礼品(如绿植、环保袋等)。

  为了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团队还联合高校开展“环保校园”主题活动,通过直播讲座、环保创意大赛、旧物改造 workshop 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环保理念。在浙江大学的“旧物改造大赛”中,学生们将闲置的牛仔裤改造成书包,将废旧纸箱做成收纳盒,充分展现了“变废为宝”的创意。

  “环保租赁”计划推出后,受到了学生和高校的广泛好评。仅半年时间,平台的环保物品租赁订单就突破了50万单,相当于减少了300吨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少高校还将“环保租赁”计划纳入校园环保评估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校园易租的社会责任行动,不仅提升了平台的社会形象,还获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国家教育部授予“校园易租”“全国校园创新创业优秀服务企业”称号;中国环境保护协会将“环保租赁”计划评为“年度绿色校园创新案例”;多家主流媒体对“乡村教育帮扶”行动进行了报道,称其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

  在“校园易租”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林薇薇站在台上,看着屏幕上一张张学生创业成功的笑脸、乡村孩子认真听课的画面、堆满环保物品的租赁仓库,心里满是感慨:“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多少利润,更在于为社会带来多少改变。未来,‘校园易租’会继续加大社会责任投入,探索更多‘商业 公益’的模式,让平台不仅是服务校园的工具,更是传递温暖、赋能社会的载体。”

  发布会结束后,陆承宇带着宝宝来到后台,笑着对林薇薇说:“我就知道你会把社会责任做得这么好。等宝宝长大了,也要让她像你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林薇薇抱起宝宝,在她脸上亲了亲,轻声说:“妈妈希望,未来的校园能更美好,未来的社会能更温暖。而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易租”的大楼上,也洒在林薇薇和家人的身上。她知道,社会责任的道路没有终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或许会扩大“校园创业基金”的规模,或许会让“乡村教育帮扶”覆盖更多地区,或许会推出更创新的“环保租赁”产品。但无论走多远,她始终会记得:企业的根在校园,企业的价值在社会,只有心怀责任、脚踏实地,才能让“校园易租”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