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瀛台密谋:光绪帝的破咒大计-《西山十戾传》

  光绪二十四年秋,戊戌政变的血腥味尚未散尽。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涵元殿,四周环水,如同孤岛。这位名义上的皇帝,实则已成阶下囚,但一颗反叛的心却在暗夜中愈燃愈烈。

  这夜,光绪屏退左右,独对残灯。他小心翼翼地从榻下暗格中取出一面铜镜——这是珍妃生前最爱之物。镜面早已模糊,但每当月圆之夜,却会显现奇异的文字。

  “皇上...臣妾在此...”镜中忽然浮现珍妃模糊的面容,“时机将至...破咒之法...”

  光绪又惊又喜:“爱妃!真的是你?”

  镜中珍妃泪眼婆娑:“皇上莫惊,臣妾借月华显形,不能说太久。那妖镯虽碎,邪灵未灭,已附体太后。唯有破咒仪式,可解此劫。”

  “该如何做?”光绪急切地问。

  “需三样圣物:太庙太祖灵牌前的青铜剑、坤宁宫地下的镇龙石、还有...”珍妃的声音突然颤抖,“还有臣妾井中之水...”

  话音未落,镜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珍妃面容扭曲:“她发现了!快藏好...”随即消失无踪。

  光绪急忙藏起铜镜。果然,片刻后李莲英带着太监前来“夜巡”,在殿内转悠良久方才离去。

  次日,光绪开始秘密布局。他利用仅剩的心腹太监,将一封血书密信送出瀛台。收信人竟是远在日本的康有为!

  “先生足下:朕遭幽囚,邪祟当道。今得破咒之法,需三圣物...望先生联络海外志士,助朕成事...”

  康有为接到血书,又惊又喜。他立即联络梁启超等保皇党人,秘密筹划。同时派人回国内,寻找懂得破咒仪式的高人。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位隐居终南山的道门宗师——清虚子。这位老道年过百岁,精通道法,更难得的是他对清宫秘闻了如指掌。

  “血玉镯之咒,源于叶赫部百年怨气。”清虚子对康有为派来的使者说,“破此咒需在月全食之夜,以三圣物布下‘三才破煞阵’。但最难的,是需要真龙天子的心头血为引...”

  消息传回瀛台,光绪毫不犹豫:“莫说心头血,便是要朕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然而获取三圣物难如登天。太庙守卫森严,坤宁宫有慈禧心腹把守,珍妃井更被贴上封条,日夜有人看守。

  转机出现在光绪三十年初。慈禧染病,无暇严管瀛台。光绪趁机买通一个小太监,得知珍妃井每逢月圆便会泛异光,守卫都不敢靠近。

  “月圆之夜,井中必有玄机!”光绪暗忖。

  是年中秋,光绪借口赏月,获准到瀛台水边。他暗中将一封密信塞进荷花灯中,任其漂流向宫外。信中详细写了取井水的计划。

  康有为接到密信,立即派高手夜探紫禁城。说也奇怪,那夜珍妃井果然泛着幽蓝光芒,守卫都昏昏欲睡。高手轻易取得井水,还带回一个惊人消息——井底似乎有珍妃的遗物在发光!

  与此同时,清虚子也设法混入京城。他扮作游方道士,在紫禁城外暗中布阵,感应到“镇龙石”就在坤宁宫地下三丈处,但被强大邪气笼罩。

  “必须先取太祖宝剑,以帝王之气压制邪气。”清虚子传讯道。

  光绪得讯,苦思取得宝剑之法。最后决定兵行险着——借口祭祖,亲往太庙。

  经多次哀求,慈禧终于允许光绪在冬至日往太庙祭祖。这是三年来光绪第一次走出瀛台。

  太庙中,光绪跪在太祖灵位前,暗中将一把小刀滑入袖中。就在叩首时,他迅速用刀割破手指,将鲜血滴在灵牌前的青铜剑上。

  说也神奇,血染剑身,宝剑竟发出嗡鸣,仿佛苏醒过来。光绪趁机暗中调包,将真剑藏入祭品箱中带回瀛台。

  现在只差镇龙石了。但这最难的一步,却始终无法完成。坤宁宫地下邪气太重,清虚子几次尝试都无功而返。

  转眼光绪三十四年,慈禧病重,光绪也感时日无多。他决定孤注一掷,利用自己最后的筹码。

  十月初十,慈禧寿辰。光绪获准前往贺寿。席间,他故意打翻酒杯,借更衣之机潜入坤宁宫。

  在地下室入口,光绪咬破舌尖,喷出一口心血:“以吾之血,破邪显正!”

  说也奇怪,心血所至,地下室的封印竟然松动!光绪急忙进入,果然找到一块刻满符文的黑色巨石——正是镇龙石!

  但就在他触碰巨石的瞬间,警报大作!原来慈禧早有防备,在地下室设了机关。

  光绪被当场抓住。慈禧看着镇龙石,面色铁青:“好个皇帝!竟想破哀家的法!”

  光绪昂首道:“亲爸爸!您醒醒吧!您也被那邪物控制了!”

  慈禧一怔,腕间红痕突然灼痛。那个声音在她脑中尖叫:“杀了他!快杀了他!”

  眼看慈禧就要下令,光绪突然吟诵起一段古怪咒语——那是清虚子教他的“醒神咒”。

  慈禧抱头惨叫,腕间红痕渗出黑血:“住口!住口!”

  趁着混乱,光绪抱起镇龙石冲向殿外。侍卫们投鼠忌器,不敢放箭。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载湉,今日要破除百年邪咒!”光绪将镇龙石掷向空中,同时拔出太祖宝剑,刺向自己的心口!

  鲜血喷涌,染红镇龙石。天空中突然月全食开始,天地陷入黑暗!

  “仪式开始!”潜伏在宫外的清虚子立即启动大阵。三才破煞阵的光芒直冲云霄,与月全食形成奇异呼应。

  慈禧腕间的红痕疯狂扭动,黑血如泉涌出:“不——!”她惨叫一声,昏死过去。

  然而就在仪式即将完成时,李莲英带着大队兵马赶到,乱箭射向清虚子。老道为护法阵,以身挡箭,重伤倒地。

  法阵中断,黑气重新凝聚,钻回慈禧体内。光绪耗尽心力,吐血倒地。

  这场精心策划的破咒仪式,功败垂成。

  但光绪不知道的是,他的血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诅咒。慈禧自此一病不起,镯灵也元气大伤。

  更神奇的是,那些参与仪式的人后来都声称,在月全食最黑暗的时刻,他们看见珍妃的身影从井中升起,对着光绪温柔微笑...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驾崩。民间传言,他是为破咒而耗尽心血而亡。而在他断气的那一刻,远在日本的康有为突然心痛欲裂,梦中见光绪对他微笑:“先生,朕尽力了...”

  长白山的寒风中,诅咒的狂笑带着几分虚弱:“侥幸...真是侥幸...不过下一个宿主,不会再给你机会了...”

  大清王朝的最后希望,随着光绪的死而彻底破灭。但破咒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来日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