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台的拓印石板还沾着晨露时,第七个探子撞开了北行谷的木栅门。
他裹着的羊皮袄结满冰碴,膝盖砸在青石板上时,碎雪扑进苏芽的靴底。
\"奴铁营......\"
他咳出血沫,指缝间渗出的血珠在雪地上冻成暗红的星子
\"铁脊帮没了,可七寨的人......都成了奴铁营的炭。\"
苏芽的指尖在《春耕令》封皮上顿住。
她记得三天前签法时,李三娘的手还在抖,说
\"这法让饿肚子的人有了活路\"。
可此刻探子嘴里的每一个字都像冰锥
\"壮丁日掘寒铁十二时辰,妇孺烧炭为薪,矿口的尸骨堆成山——他们说,这是'警示'。\"
议事堂的火盆噼啪炸响。
燕迟掀开门帘进来时,墨色深衣还带着夜露的潮气。
他扫了眼跪在地上的探子,又看向苏芽案头摊开的《神损簿》——最新一页写着\"法有根,生春\",墨迹未干。
\"谷中粮仅够春播。\"他按在案上的指节泛白,\"火油撑不过三个月,若收百人......\"
\"必断炊。\"苏芽替他说完,声音像浸在冰水里。
她望着窗外新挂的《共政录》,纸页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童学免役\"四个字——那是心茧画小花的地方。
\"我们教人种地,可曾教人做人?\"她突然开口,指腹摩挲着案上刻\"换班\"的温墨笔。
笔杆还带着昨夜温炉房的余温,那是她和燕迟轮值守夜时,他悄悄塞给她的。
燕迟一怔。
他看见苏芽眼底的光,像当年她在雪地里挖草药时那样——明知道会冻掉三根手指,还是要把最后半块药饼塞进产妇嘴里。
\"我去。\"她突然起身,笔杆在掌心硌出红痕,
\"不带刀兵,只带二十个愿意跟的妇人。\"
当夜,温炉房的铜灯结了霜。
苏芽站在炭盆前,看着自己映在炉壁上的影子——那道影子和十二年前在乱葬岗接生时重叠了,当时她也是这样,把自己的外衣裹在婴孩身上,任风雪灌进单薄的中衣。
\"换班。\"她轻声念着笔杆上的刻字,突然用力一折。
竹片断裂的脆响惊得炉灰簌簌落,断成两截的笔身滚进炭盆,墨迹在火中蜷成黑蝶。
她把断笔埋进共悯碑下时,月光正落在碑上\"共痛同签\"四个大字上。
泥土冻得硬邦邦的,她的指甲缝里渗出血,却仍固执地把土块拍实——就像当年固执地要给每个产妇系上避邪的红绳,哪怕被骂\"触霉头\"。
次日清晨,二十个妇人裹着灰布短打,跟在苏芽身后。
她们有的攥着缝衣针,有的别着切菜的短刀,最前头的小满举着面青旗,旗上用朱砂写着
\"北行不夺人命,只讨一试。\"
奴铁营的铁栅门锈成暗褐色。
铁娘子倚在门柱上,左脸的刀疤从眉骨扯到下颌,鞭梢扫过苏芽的靴尖:\"神婆?
蠢货?\"
苏芽没说话。
她解开外袍,露出双臂——十二道旧疤像蜈蚣爬在青白的皮肤上,有刀伤,有冻伤,还有当年为救难产的农妇,被产妇指甲抓出的血痕。
铁链套上手腕时,她打了个寒颤。
那铁环比产钳凉得多,勒得腕骨生疼。
\"最重的活。\"
铁娘子的鞭梢颤了颤,转身时披风带起一阵风,刮得小满的旗角猎猎作响。
苏芽被扔进\"秽灶组\"。
她的任务是挑雪化水、煮霉薯粥。
第一锅粥煮沸时,她往木桶里多撒了把野芹——这是她从医书里看来的,坏血病的人吃了能缓些。
\"别白费心思。\"
有个妇人用破布裹着流脓的手
\"我们早不是人了。\"
夜里,苏芽蜷在灶房角落。
她摸出藏在怀里的炭条,在墙上画北行谷的地:
\"这是讲古台,孩子背童谣能少干两个时辰......这是医棚,生娃不用怕血崩,我那儿有止血的药。\"
黑暗里有响动。
苏芽抬头,看见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娃,正踮脚盯着\"温炉房\"三个字。
她比划着问
\"火,暖吗?\"
\"暖。\"
苏芽笑着点头
\"暖得能化雪,能煮热粥,能让冻僵的手重新拿笔。\"
第五日,苏芽被罚背矿石上坡。
监工的皮鞭抽在背上,她数着鞭数——七下,八下,第九下时,血浸透了粗布短衣。
\"你们的铁,比产钳还钝。\"
她喘着气对身旁的女奴说。
那女奴愣了愣,突然低低笑出声。
这笑声像火星,顺着矿道传开,成了暗夜里的暗号。
当晚,灰舌摸进灶房。
这个被割了舌头的老奴蹲在她脚边,往她手里塞了块炭。
炭上歪歪扭扭写着个\"谢\"字,墨迹里混着血。
第七日凌晨,天还没亮。
苏芽正往粥里撒野芹,突然听见一声哭嚎。
那个裹破布的妇人跪在地上,肩膀抖得像筛糠
\"我儿子去年死在这坡上......我不想再狠了!\"
她的铁项圈砸在地上,发出闷响。
第二个,第三个,十个,二十个——铁项圈叮叮当当落了一地,像一场金属的雨。
铁娘子握着鞭冲进来时,苏芽已经挡在了众人前面。
她的后背还在渗血,却笑得像签法那日的阳光
\"你要杀,先杀我。但你得记住——今天不是谁放了谁,是我们一起,不想再做鬼了。\"
铁娘子的鞭梢悬在半空。
她看见苏芽身后那些人的眼睛——有小女娃的,有老奴的,有曾经和她一样狠的妇人的——那些眼睛里有她多年没见过的东西,像春冰初融时的溪水。
\"放火!\"
小满的声音从营外传来。
苏芽转头,看见粮仓外围腾起橘红色的火光——那是影行队的信号。
她摸出怀里的炭名单,往背上一裹,喊:
\"跟我走!\"
归途中,苏芽昏过去两次。
第一次醒来时,石妹正用冻红的手给她捂耳朵;第二次醒来,她抓住小满的手腕
\"名单......烧了吗?\"
\"封进《伤痛档案》副本了。
\"小满抹着眼泪,\"和签法那日的三百个名字放在一起。\"
苏芽笑了,血沫从嘴角渗出来。
她望着渐亮的天色,听见远处传来北行谷的号角声——那是迎接归人的号子。
铁娘子站在营门高台上,望着那队越走越远的身影。
她的铁鞭垂在身侧,第一次没握那么紧。
身后传来响动,石妹正把一根断链往怀里藏,链上还沾着苏芽的血。
\"收着吧。\"铁娘子突然说。
石妹抬头,看见这个疤面悍妇的眼里有泪光在闪,
\"以后......或许用得着。\"
北行谷的木栅门在晨雾中敞开时,燕迟正站在讲古台的拓印石板前。
他手里攥着《配额应急令》的草稿,指节发白。
远处传来脚步声,他抬头,看见苏芽被人架着,背上的炭名单在风里猎猎作响——那上面,一百零七个名字正等着被写进新的法里。
他裹着的羊皮袄结满冰碴,膝盖砸在青石板上时,碎雪扑进苏芽的靴底。
\"奴铁营......\"
他咳出血沫,指缝间渗出的血珠在雪地上冻成暗红的星子
\"铁脊帮没了,可七寨的人......都成了奴铁营的炭。\"
苏芽的指尖在《春耕令》封皮上顿住。
她记得三天前签法时,李三娘的手还在抖,说
\"这法让饿肚子的人有了活路\"。
可此刻探子嘴里的每一个字都像冰锥
\"壮丁日掘寒铁十二时辰,妇孺烧炭为薪,矿口的尸骨堆成山——他们说,这是'警示'。\"
议事堂的火盆噼啪炸响。
燕迟掀开门帘进来时,墨色深衣还带着夜露的潮气。
他扫了眼跪在地上的探子,又看向苏芽案头摊开的《神损簿》——最新一页写着\"法有根,生春\",墨迹未干。
\"谷中粮仅够春播。\"他按在案上的指节泛白,\"火油撑不过三个月,若收百人......\"
\"必断炊。\"苏芽替他说完,声音像浸在冰水里。
她望着窗外新挂的《共政录》,纸页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童学免役\"四个字——那是心茧画小花的地方。
\"我们教人种地,可曾教人做人?\"她突然开口,指腹摩挲着案上刻\"换班\"的温墨笔。
笔杆还带着昨夜温炉房的余温,那是她和燕迟轮值守夜时,他悄悄塞给她的。
燕迟一怔。
他看见苏芽眼底的光,像当年她在雪地里挖草药时那样——明知道会冻掉三根手指,还是要把最后半块药饼塞进产妇嘴里。
\"我去。\"她突然起身,笔杆在掌心硌出红痕,
\"不带刀兵,只带二十个愿意跟的妇人。\"
当夜,温炉房的铜灯结了霜。
苏芽站在炭盆前,看着自己映在炉壁上的影子——那道影子和十二年前在乱葬岗接生时重叠了,当时她也是这样,把自己的外衣裹在婴孩身上,任风雪灌进单薄的中衣。
\"换班。\"她轻声念着笔杆上的刻字,突然用力一折。
竹片断裂的脆响惊得炉灰簌簌落,断成两截的笔身滚进炭盆,墨迹在火中蜷成黑蝶。
她把断笔埋进共悯碑下时,月光正落在碑上\"共痛同签\"四个大字上。
泥土冻得硬邦邦的,她的指甲缝里渗出血,却仍固执地把土块拍实——就像当年固执地要给每个产妇系上避邪的红绳,哪怕被骂\"触霉头\"。
次日清晨,二十个妇人裹着灰布短打,跟在苏芽身后。
她们有的攥着缝衣针,有的别着切菜的短刀,最前头的小满举着面青旗,旗上用朱砂写着
\"北行不夺人命,只讨一试。\"
奴铁营的铁栅门锈成暗褐色。
铁娘子倚在门柱上,左脸的刀疤从眉骨扯到下颌,鞭梢扫过苏芽的靴尖:\"神婆?
蠢货?\"
苏芽没说话。
她解开外袍,露出双臂——十二道旧疤像蜈蚣爬在青白的皮肤上,有刀伤,有冻伤,还有当年为救难产的农妇,被产妇指甲抓出的血痕。
铁链套上手腕时,她打了个寒颤。
那铁环比产钳凉得多,勒得腕骨生疼。
\"最重的活。\"
铁娘子的鞭梢颤了颤,转身时披风带起一阵风,刮得小满的旗角猎猎作响。
苏芽被扔进\"秽灶组\"。
她的任务是挑雪化水、煮霉薯粥。
第一锅粥煮沸时,她往木桶里多撒了把野芹——这是她从医书里看来的,坏血病的人吃了能缓些。
\"别白费心思。\"
有个妇人用破布裹着流脓的手
\"我们早不是人了。\"
夜里,苏芽蜷在灶房角落。
她摸出藏在怀里的炭条,在墙上画北行谷的地:
\"这是讲古台,孩子背童谣能少干两个时辰......这是医棚,生娃不用怕血崩,我那儿有止血的药。\"
黑暗里有响动。
苏芽抬头,看见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娃,正踮脚盯着\"温炉房\"三个字。
她比划着问
\"火,暖吗?\"
\"暖。\"
苏芽笑着点头
\"暖得能化雪,能煮热粥,能让冻僵的手重新拿笔。\"
第五日,苏芽被罚背矿石上坡。
监工的皮鞭抽在背上,她数着鞭数——七下,八下,第九下时,血浸透了粗布短衣。
\"你们的铁,比产钳还钝。\"
她喘着气对身旁的女奴说。
那女奴愣了愣,突然低低笑出声。
这笑声像火星,顺着矿道传开,成了暗夜里的暗号。
当晚,灰舌摸进灶房。
这个被割了舌头的老奴蹲在她脚边,往她手里塞了块炭。
炭上歪歪扭扭写着个\"谢\"字,墨迹里混着血。
第七日凌晨,天还没亮。
苏芽正往粥里撒野芹,突然听见一声哭嚎。
那个裹破布的妇人跪在地上,肩膀抖得像筛糠
\"我儿子去年死在这坡上......我不想再狠了!\"
她的铁项圈砸在地上,发出闷响。
第二个,第三个,十个,二十个——铁项圈叮叮当当落了一地,像一场金属的雨。
铁娘子握着鞭冲进来时,苏芽已经挡在了众人前面。
她的后背还在渗血,却笑得像签法那日的阳光
\"你要杀,先杀我。但你得记住——今天不是谁放了谁,是我们一起,不想再做鬼了。\"
铁娘子的鞭梢悬在半空。
她看见苏芽身后那些人的眼睛——有小女娃的,有老奴的,有曾经和她一样狠的妇人的——那些眼睛里有她多年没见过的东西,像春冰初融时的溪水。
\"放火!\"
小满的声音从营外传来。
苏芽转头,看见粮仓外围腾起橘红色的火光——那是影行队的信号。
她摸出怀里的炭名单,往背上一裹,喊:
\"跟我走!\"
归途中,苏芽昏过去两次。
第一次醒来时,石妹正用冻红的手给她捂耳朵;第二次醒来,她抓住小满的手腕
\"名单......烧了吗?\"
\"封进《伤痛档案》副本了。
\"小满抹着眼泪,\"和签法那日的三百个名字放在一起。\"
苏芽笑了,血沫从嘴角渗出来。
她望着渐亮的天色,听见远处传来北行谷的号角声——那是迎接归人的号子。
铁娘子站在营门高台上,望着那队越走越远的身影。
她的铁鞭垂在身侧,第一次没握那么紧。
身后传来响动,石妹正把一根断链往怀里藏,链上还沾着苏芽的血。
\"收着吧。\"铁娘子突然说。
石妹抬头,看见这个疤面悍妇的眼里有泪光在闪,
\"以后......或许用得着。\"
北行谷的木栅门在晨雾中敞开时,燕迟正站在讲古台的拓印石板前。
他手里攥着《配额应急令》的草稿,指节发白。
远处传来脚步声,他抬头,看见苏芽被人架着,背上的炭名单在风里猎猎作响——那上面,一百零七个名字正等着被写进新的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