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着雪粒子刮过苏芽的眉骨,她加快脚步时皮靴碾碎了半块冰棱,脆响混着越来越清晰的争执声撞进耳朵。
讲古台的冰灯已经点亮,暖黄光晕里,东寨的族老正揪着妇人的麻布衣领往石案前拖,妇人头发散成乱麻,膝盖处的粗布结着冰碴——显然是被一路拖来的。
\"贱妇通奸!\"
族老脖颈上的青筋跳得像条蛇,他踹了妇人后腰一脚
\"跟西坡那野汉子勾连半年,今天在柴房逮了个正着!\"
苏芽的目光扫过妇人缩成虾米的脊背,又落在被巡卫押着的樵夫身上。
那汉子手掌缠着渗血的布,指缝间露出几株蔫黄的草叶——是止痛草,北谷医庐用来敷冻伤的。
\"柳大人。\"
燕迟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侧,指尖轻轻叩了叩石案上的《雪讼录》
\"按新制,先录心语。\"
柳六郎正攥着惊堂木要拍,听见这话顿了顿。
他从前是大雍律法官,最见不得这种\"伤风败俗\"事,此刻盯着樵夫渗血的手,眉峰拧成刀:
\"先问这野夫——\"
\"慢。\"燕迟伸手按住他腕子,目光却落在妇人脸上
\"哑讼,摹她的气音。\"
哑讼抱着铜筒凑近。
这姑娘生下来不会说话,却能摹出任何细微声响。
她将铜筒贴在妇人耳畔,指节轻轻叩了叩,妇人浑身一震,喉咙里溢出极轻的抽噎。
\"还有梦呓。\"
燕迟又道
\"东寨阿婆说她每夜喊'放我走',你摹得出么?\"
哑讼眼睛亮了亮,指尖在铜筒上比了个\"夜\"的手势,又握拳抵在耳边——这是她们自创的手语。
妇人忽然抬头,目光撞进苏芽怀里,像只撞在玻璃上的雪雀
\"我...我丈夫三年前就没了。\"
她声音沙哑,每说一个字都像在嚼碎冰碴,\"族里说要守'冷婚',等他的牌位暖够二十年...每天跪祠堂冰砖,跪到骨头断...\"
她掀起衣襟,左肋处鼓起狰狞的包——是断骨没接好的畸形成长。
人群里传来抽气声,几个妇人捂了嘴。
樵夫突然挣开巡卫,踉跄着跪在妇人跟前
\"我每月初一、十五去后山采药,她跪祠堂时我就把药草塞在砖缝里...今早她又昏了,我实在等不及...\"
他扯下手上的布,掌心全是被冰砖划的血口子,\"您看,这是止痛草,这是续骨草,我都记在本子上了!\"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小本子,每一页都画着草药图谱,旁边歪歪扭扭记着日期:
\"十月初九,她跪到辰时咳血;十一月初三,断骨处肿得像馒头...\"
苏芽接过本子,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水痕——不知是泪水还是血。
柳六郎的惊堂木\"当啷\"掉在案上,他盯着妇人的肋骨,喉结动了动:
\"原来...原来不是通奸...\"
\"录完了。\"
哑讼突然摇动铜铃。
她按下筒底的机关,铜筒里传出闷重的喘息声,一下比一下急促,混着冰砖摩擦布料的刺啦响——正是妇人跪祠堂时的声响。
纸娘的笔在判词上疾走,双行稿唰唰展开:右栏是《婚姻自由令》条文\"寡妇再适无需族准\",左栏是她亲手写的:
\"她不是失节,是终于敢喘气。\"
\"放屁!\"
族老突然扑上来要抢判词
\"这是我东寨的规矩——\"
\"跪冰折骨,非贞;敢言求生,是勇!\"
稚嫩的童声炸响。
不知何时围过来的孩子们挤在台前,举着《雪讼录》齐声背诵。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从人缝里钻出来,脆生生道:
\"阿娘说,疼了就要喊,像苏姨教我们治冻疮那样!\"
族老的手悬在半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判词从他指缝滑落,小丫头蹲下身捡起,歪头看了看,便蹲在暖渠边折起纸船:
\"阿姐说,纸船顺水流,苦日子就走了。\"
纸船飘进渠水的那晚,东寨传来族老自缢的消息。
苏芽踩着没膝的雪到东寨时,天刚蒙蒙亮。
族老吊在祠堂横梁上,脚下的木凳倒着,遗书是块破布,血字歪扭:
\"我娘也是这样死的。\"
她指尖按上族老的额头,血视微烫——眼前浮现出百年前的雪坑,一个扎着银簪的女子被人用雪埋到胸口,族老的曾祖父举着族谱喊:
\"思男,不祥!\"
女子的嘴被布团塞着,眼睛却死死盯着族谱上\"病卒\"两个字,直到积雪漫过眉骨。
\"这不是个案。\"
苏芽攥紧遗书,指节发白,
\"是块吃人的碑,埋在每个族老的骨头里。\"
三日后,讲古台侧立起新碑,正面刻着此案判词,背面题《第一块吃人的碑》。
燕迟趁机发布《观讼日新规》,要求七岁以上孩童每年旁听两场审判,结业授\"识理牌\"。
更震撼的是七日之后。
西市监工老周举着皮鞭要抽偷懒的劳工,那劳工突然梗着脖子喊:
\"《争薪篇》说,先查冬寒几度,再问家中几口!\"
老周的鞭子停在半空,额头冒出汗珠——他昨夜梦见判词化成黑蛇,咬着他抽过的每道鞭痕。
\"我...我认罪。\"
老周跪在双签台前,浑身发抖,
\"那些字...那些字长牙了,咬得我睡不着。\"
当夜雪停,苏芽登上北岭钟台。
她将《雪讼录》首卷投入信火,火焰腾起时,血视里的地脉突然亮了——无数判词化作银线,顺着红芽草的根系往山谷深处钻,像给冻土重新划了经络。
\"原来我们写的不只是案子。\"
她对着风喃喃,
\"是给大地种骨头。\"
山脚下,燕迟的书房还亮着灯。
他铺开新纸,笔锋遒劲:
\"《民议立法会章程》...让每个被雪埋过的人,都能亲手写新碑。\"
而南岭那块残碑上,红芽草突然疯了似的抽条。
雪水顺着碑身淌下,
\"法无情\"三个字被冲开,露出下面若隐若现的新刻——有人趁夜添了三笔,\"法\"字右边的\"去\",竟变成了\"根\"。
雪光漫过山谷时,东寨的老阿婆蹲在暖渠边洗白菜。
她听见两个妇人蹲在墙根儿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
\"族老那事...你们说,这碑立了,往后...还会有人像他那样吗?\"
\"谁知道呢。\"
另一个声音更轻,\"但昨儿我家小崽子翻《雪讼录》,突然说'阿奶,你当年跪冰的事,能写进下一卷不?
'\"
老阿婆的手在水里顿了顿。
她望着渠水里漂过的纸船,忽然想起许多年前,自己也是这样,把写着\"疼\"的碎纸折成船,偷偷放进冰缝里。
讲古台的冰灯已经点亮,暖黄光晕里,东寨的族老正揪着妇人的麻布衣领往石案前拖,妇人头发散成乱麻,膝盖处的粗布结着冰碴——显然是被一路拖来的。
\"贱妇通奸!\"
族老脖颈上的青筋跳得像条蛇,他踹了妇人后腰一脚
\"跟西坡那野汉子勾连半年,今天在柴房逮了个正着!\"
苏芽的目光扫过妇人缩成虾米的脊背,又落在被巡卫押着的樵夫身上。
那汉子手掌缠着渗血的布,指缝间露出几株蔫黄的草叶——是止痛草,北谷医庐用来敷冻伤的。
\"柳大人。\"
燕迟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侧,指尖轻轻叩了叩石案上的《雪讼录》
\"按新制,先录心语。\"
柳六郎正攥着惊堂木要拍,听见这话顿了顿。
他从前是大雍律法官,最见不得这种\"伤风败俗\"事,此刻盯着樵夫渗血的手,眉峰拧成刀:
\"先问这野夫——\"
\"慢。\"燕迟伸手按住他腕子,目光却落在妇人脸上
\"哑讼,摹她的气音。\"
哑讼抱着铜筒凑近。
这姑娘生下来不会说话,却能摹出任何细微声响。
她将铜筒贴在妇人耳畔,指节轻轻叩了叩,妇人浑身一震,喉咙里溢出极轻的抽噎。
\"还有梦呓。\"
燕迟又道
\"东寨阿婆说她每夜喊'放我走',你摹得出么?\"
哑讼眼睛亮了亮,指尖在铜筒上比了个\"夜\"的手势,又握拳抵在耳边——这是她们自创的手语。
妇人忽然抬头,目光撞进苏芽怀里,像只撞在玻璃上的雪雀
\"我...我丈夫三年前就没了。\"
她声音沙哑,每说一个字都像在嚼碎冰碴,\"族里说要守'冷婚',等他的牌位暖够二十年...每天跪祠堂冰砖,跪到骨头断...\"
她掀起衣襟,左肋处鼓起狰狞的包——是断骨没接好的畸形成长。
人群里传来抽气声,几个妇人捂了嘴。
樵夫突然挣开巡卫,踉跄着跪在妇人跟前
\"我每月初一、十五去后山采药,她跪祠堂时我就把药草塞在砖缝里...今早她又昏了,我实在等不及...\"
他扯下手上的布,掌心全是被冰砖划的血口子,\"您看,这是止痛草,这是续骨草,我都记在本子上了!\"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小本子,每一页都画着草药图谱,旁边歪歪扭扭记着日期:
\"十月初九,她跪到辰时咳血;十一月初三,断骨处肿得像馒头...\"
苏芽接过本子,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水痕——不知是泪水还是血。
柳六郎的惊堂木\"当啷\"掉在案上,他盯着妇人的肋骨,喉结动了动:
\"原来...原来不是通奸...\"
\"录完了。\"
哑讼突然摇动铜铃。
她按下筒底的机关,铜筒里传出闷重的喘息声,一下比一下急促,混着冰砖摩擦布料的刺啦响——正是妇人跪祠堂时的声响。
纸娘的笔在判词上疾走,双行稿唰唰展开:右栏是《婚姻自由令》条文\"寡妇再适无需族准\",左栏是她亲手写的:
\"她不是失节,是终于敢喘气。\"
\"放屁!\"
族老突然扑上来要抢判词
\"这是我东寨的规矩——\"
\"跪冰折骨,非贞;敢言求生,是勇!\"
稚嫩的童声炸响。
不知何时围过来的孩子们挤在台前,举着《雪讼录》齐声背诵。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从人缝里钻出来,脆生生道:
\"阿娘说,疼了就要喊,像苏姨教我们治冻疮那样!\"
族老的手悬在半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判词从他指缝滑落,小丫头蹲下身捡起,歪头看了看,便蹲在暖渠边折起纸船:
\"阿姐说,纸船顺水流,苦日子就走了。\"
纸船飘进渠水的那晚,东寨传来族老自缢的消息。
苏芽踩着没膝的雪到东寨时,天刚蒙蒙亮。
族老吊在祠堂横梁上,脚下的木凳倒着,遗书是块破布,血字歪扭:
\"我娘也是这样死的。\"
她指尖按上族老的额头,血视微烫——眼前浮现出百年前的雪坑,一个扎着银簪的女子被人用雪埋到胸口,族老的曾祖父举着族谱喊:
\"思男,不祥!\"
女子的嘴被布团塞着,眼睛却死死盯着族谱上\"病卒\"两个字,直到积雪漫过眉骨。
\"这不是个案。\"
苏芽攥紧遗书,指节发白,
\"是块吃人的碑,埋在每个族老的骨头里。\"
三日后,讲古台侧立起新碑,正面刻着此案判词,背面题《第一块吃人的碑》。
燕迟趁机发布《观讼日新规》,要求七岁以上孩童每年旁听两场审判,结业授\"识理牌\"。
更震撼的是七日之后。
西市监工老周举着皮鞭要抽偷懒的劳工,那劳工突然梗着脖子喊:
\"《争薪篇》说,先查冬寒几度,再问家中几口!\"
老周的鞭子停在半空,额头冒出汗珠——他昨夜梦见判词化成黑蛇,咬着他抽过的每道鞭痕。
\"我...我认罪。\"
老周跪在双签台前,浑身发抖,
\"那些字...那些字长牙了,咬得我睡不着。\"
当夜雪停,苏芽登上北岭钟台。
她将《雪讼录》首卷投入信火,火焰腾起时,血视里的地脉突然亮了——无数判词化作银线,顺着红芽草的根系往山谷深处钻,像给冻土重新划了经络。
\"原来我们写的不只是案子。\"
她对着风喃喃,
\"是给大地种骨头。\"
山脚下,燕迟的书房还亮着灯。
他铺开新纸,笔锋遒劲:
\"《民议立法会章程》...让每个被雪埋过的人,都能亲手写新碑。\"
而南岭那块残碑上,红芽草突然疯了似的抽条。
雪水顺着碑身淌下,
\"法无情\"三个字被冲开,露出下面若隐若现的新刻——有人趁夜添了三笔,\"法\"字右边的\"去\",竟变成了\"根\"。
雪光漫过山谷时,东寨的老阿婆蹲在暖渠边洗白菜。
她听见两个妇人蹲在墙根儿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
\"族老那事...你们说,这碑立了,往后...还会有人像他那样吗?\"
\"谁知道呢。\"
另一个声音更轻,\"但昨儿我家小崽子翻《雪讼录》,突然说'阿奶,你当年跪冰的事,能写进下一卷不?
'\"
老阿婆的手在水里顿了顿。
她望着渠水里漂过的纸船,忽然想起许多年前,自己也是这样,把写着\"疼\"的碎纸折成船,偷偷放进冰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