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的六月,暑气蒸人。
宣武军帅府之内,气氛却比三九寒冬还要冰冷。
往日里用来镇纸的白玉狮子,此刻已碎成数块,散落在朱温的脚边。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在议事堂内来回踱步,厚重的军靴每一步都踩得地板发出呻吟。
堂下,一众文武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一丝声响引来滔天怒火。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
朱温的咆哮声震得梁柱嗡嗡作响,他猛地转身,布满血丝的眼球像要从眼眶里凸出来。
“数万大军,连区区几千个毛贼的影子都摸不着!让他们在我的地盘上,在通济渠上,来去自如。”
“放火,烧仓。”
“这是在打我的脸,是往我朱全忠的心窝子里捅刀子。”
谋主李振坐在下首,面色凝重,眼观鼻,鼻观心。
他知道,此刻的朱温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任何劝慰的言语都只会引火烧身。
他只是默默地将一份份从荥阳、郑州、中牟等地传来的急报整理好。
每一份,都记录着一处新的混乱,像一道道新增的伤口。
这些“河匪”狡猾得不似凡人。
他们从不攻击重兵把守的坚城,只专挑防备松懈的仓库、船队下手,快进快出,如水银泻地。
得手之后,立刻远遁,绝不恋战。
朱温派出的数支追剿部队,往往是赶到之时,只能看到一片狼藉和直冲天际的余烬。
这支敌军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刻刀,在朱温引以为傲的河南腹地,精准、狠辣地切割着他的生命线。
“大帅。”
在朱温剧烈喘息的间隙,李振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怒火无益。这支敌军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瘫痪通济渠,断我西线大军的粮道。”
“他们是李烨布下的‘阴谋’。”
“而李烨在东线的‘阳谋’,也同样致命。”
朱温停下脚步,那双凶戾的眼睛死死锁住李振。
李振毫不退缩,继续分析道:“李烨在濮州集结重兵,看似要强攻汴梁,实则死死牵制了我军主力。如今这支奇兵在后方作乱,我军若不回防,陕州的丁会将军三万精锐,将因断粮而不战自溃。”
“若回防,则正中李烨声东击西之计,我军将被他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摆在台面上,却无法破解的死局。
朱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戏耍的巨人,空有一身神力,却始终打不到那只在耳边嗡嗡作响的蚊子。
“传令!”
朱温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里挤出命令。
“命氐叔综,领兵两万,即刻回援!”
“告诉他,把整个河南地界给孤翻过来,也要把这群老鼠给找出来,剁成肉酱!”
他又猛地转向地图,手指重重地戳在陕州的位置,指甲几乎要将舆图戳穿。
“传令丁会、牛存节,固守待援!没有孤的命令,不得再向关中前进一步!”
“粮草,孤会想办法从陆路给他们运过去。”
命令下达,意味着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宏大战略,被后院的这把火,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
陆路运粮,成本、时间何止十倍于漕运?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朱温脱力般坐回帅位,看着满堂垂首的将领,胸中郁结的怒火缓缓消散,化为一股更深沉的寒意。
那个一直被他视为“黄口小儿”的李烨,那张始终挂着浅笑的年轻人的脸,此刻竟如梦魇般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不是忌惮。
这是一种被天敌盯上的战栗。
……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濮州,忠义军帅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痛快!他娘的太痛快了!”
赵猛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笑得满脸的胡子都在乱颤。
“老子仿佛都能听见朱温那老贼在汴梁气急败坏的骂娘声,贺德伦和刘知俊这两个小子,干得漂亮!”
堂上众将一片哄笑,气氛热烈如火。
帅案之上,同样铺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但上面却用一面面红色的小旗,标注出了踏白军每一次出击的地点和辉煌战果。
板桥仓的冲天大火。
漕运船队的狼狈沉没。
中牟武库的滚滚浓烟……
每一个标记,都是插在朱温心口上的一把刀。
李烨坐在主位,并未言语,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动着杯中浮起的茶叶。
水面一圈圈荡开的涟漪,如同他投向朱温心湖的石子。
他眼中的笑意,比任何人的笑声都来得更深。
军师罗隐手持最新情报,对众人道:“根据谛听都传回的消息,朱温已从洛阳抽调大将氐叔综,率两万兵马回防河南腹地,全力搜捕我军。其西进陕州的大军,也已奉命停止一切行动,转入固守。”
“哈哈哈,被咱们牵着鼻子走了!”葛从周抚须笑道,“主公此计,釜底抽薪,实在是高!”
李烨放下茶杯,抬手虚按。
方才还喧闹的堂内,霎时落针可闻。
“诸位。”
他的声音清朗而有力,穿透每个人的耳膜。
“此战之功,在于贺、刘二位将军和三千踏白军将士用命。但我们更要明白,此计为何能成。”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那条蜿蜒的通济渠缓缓划过。
“朱温强,强在他的兵多将广,强在他的地盘富庶。可越是庞大的身躯,其命脉就越是脆弱。”
“通济渠,就是他的命脉。”
“我们不去碰他坚硬的拳头,只割他的腕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将,他们脸上的狂喜已然褪去,换上了沉思与敬畏。
“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冲杀,更是人心、后勤、谋略的较量。这一次,我们赢在了‘出其不意’。但下一次,朱温必有防备。”
“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一番话,如冷水浇头,让所有人都冷静下来。
他们看着自家主公那年轻却深不见底的眼眸,敬畏之心更甚。
这不仅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更是一位翻云覆覆雨的帅才。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快步入内,甲叶碰撞,声音铿锵。
“启禀主公!城外有天使抵达,手持圣旨,请主公率文武百官出城恭迎!”
天使?
圣旨?
议事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烨身上。
长安那位天子,不是刚被朱温打断了脊梁骨,被堵在关中动弹不得吗?
怎么还有闲心派天使来濮州?
李烨眉头微蹙,与身旁的罗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瞳孔中的疑惑与警惕。
皇帝的“请求”才刚送到,自己这边才刚有所动作,圣旨就跟着来了?
这未免也太快了。
是福?
是祸?
来不及多想,君臣之礼不可废。
李烨当即下令:“传令,府中上下,整理衣冠,随我出城,恭迎圣旨!”
半个时辰后,濮州南门外,黄土铺道,净水泼街。
李烨率领着濮州全体文武,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远处,一队禁军羽林卫护送着一名身穿大红官袍的宫中内使,高举着一卷明黄的圣旨,缓缓行来。
那内使面白无须,下巴微微扬起,眼神如刀,刮过跪伏在地的众人,透着一股根植于宫禁深处的倨傲。
“圣旨到——!”
尖细的嗓音划破长空。
内使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抑扬顿挫的古怪腔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义军节度使李烨,忠勇国事,深明大义。于国朝危难之际,出师勤王,痛击国贼,朕心甚慰……”
开头的几句场面话,并未引起众人太多波澜。
但接下来的内容,却像一道道惊雷,在所有人耳边炸响。
“……兹为嘉奖,特晋封李烨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东都留守,判东都事!”
“轰!”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个字,如六记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赵猛的嘴巴张成了圆形,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葛从周与罗隐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瞳孔中的剧震。
宰相之位。
东都留守。
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然而,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
那内使仿佛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继续念道:
“……为便宜行事,着河南府、怀州、郑州、汝州、孟州等地,皆划归东都留守府管辖,军政要务,由李卿自行处置,不必上奏。”
这一下,连素来沉稳的葛从周和罗隐都变了脸色。
河南府,即洛阳。
怀、郑、汝、孟,皆是环绕洛阳的膏腴之地,除了忠义军控制的汝州,其他都是朱温势力范围的核心。
皇帝这一道圣旨,哪里是封赏。
这是用天子的大义名分,在朱温的身上活生生剜下一大块血肉,再指着李烨说——去,把它吞下去!
赵猛等人已经激动得满脸通红,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自家的旗帜插上洛阳城头的景象。
宣读完毕,内使将圣旨小心翼翼地卷好,走到李烨面前,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
“李相公,恭喜了,请接旨吧。”
李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他双手高高举起,声音沉稳如山。
“臣,李烨,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之声。
李烨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
触手温热的丝帛,却感觉比万载玄冰还要烫手。
封赏?
不。
这不是封赏。
这是长安那位被逼到绝境的天子,隔着数百里,朝他扔过来的一把沾满剧毒的蜜糖。
是一份以“大义”为名,逼他与朱温不死不休的血契!
这泼天的富贵,是要用命来换的。
宣武军帅府之内,气氛却比三九寒冬还要冰冷。
往日里用来镇纸的白玉狮子,此刻已碎成数块,散落在朱温的脚边。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在议事堂内来回踱步,厚重的军靴每一步都踩得地板发出呻吟。
堂下,一众文武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一丝声响引来滔天怒火。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
朱温的咆哮声震得梁柱嗡嗡作响,他猛地转身,布满血丝的眼球像要从眼眶里凸出来。
“数万大军,连区区几千个毛贼的影子都摸不着!让他们在我的地盘上,在通济渠上,来去自如。”
“放火,烧仓。”
“这是在打我的脸,是往我朱全忠的心窝子里捅刀子。”
谋主李振坐在下首,面色凝重,眼观鼻,鼻观心。
他知道,此刻的朱温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任何劝慰的言语都只会引火烧身。
他只是默默地将一份份从荥阳、郑州、中牟等地传来的急报整理好。
每一份,都记录着一处新的混乱,像一道道新增的伤口。
这些“河匪”狡猾得不似凡人。
他们从不攻击重兵把守的坚城,只专挑防备松懈的仓库、船队下手,快进快出,如水银泻地。
得手之后,立刻远遁,绝不恋战。
朱温派出的数支追剿部队,往往是赶到之时,只能看到一片狼藉和直冲天际的余烬。
这支敌军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刻刀,在朱温引以为傲的河南腹地,精准、狠辣地切割着他的生命线。
“大帅。”
在朱温剧烈喘息的间隙,李振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怒火无益。这支敌军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瘫痪通济渠,断我西线大军的粮道。”
“他们是李烨布下的‘阴谋’。”
“而李烨在东线的‘阳谋’,也同样致命。”
朱温停下脚步,那双凶戾的眼睛死死锁住李振。
李振毫不退缩,继续分析道:“李烨在濮州集结重兵,看似要强攻汴梁,实则死死牵制了我军主力。如今这支奇兵在后方作乱,我军若不回防,陕州的丁会将军三万精锐,将因断粮而不战自溃。”
“若回防,则正中李烨声东击西之计,我军将被他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摆在台面上,却无法破解的死局。
朱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戏耍的巨人,空有一身神力,却始终打不到那只在耳边嗡嗡作响的蚊子。
“传令!”
朱温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里挤出命令。
“命氐叔综,领兵两万,即刻回援!”
“告诉他,把整个河南地界给孤翻过来,也要把这群老鼠给找出来,剁成肉酱!”
他又猛地转向地图,手指重重地戳在陕州的位置,指甲几乎要将舆图戳穿。
“传令丁会、牛存节,固守待援!没有孤的命令,不得再向关中前进一步!”
“粮草,孤会想办法从陆路给他们运过去。”
命令下达,意味着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宏大战略,被后院的这把火,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
陆路运粮,成本、时间何止十倍于漕运?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朱温脱力般坐回帅位,看着满堂垂首的将领,胸中郁结的怒火缓缓消散,化为一股更深沉的寒意。
那个一直被他视为“黄口小儿”的李烨,那张始终挂着浅笑的年轻人的脸,此刻竟如梦魇般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不是忌惮。
这是一种被天敌盯上的战栗。
……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濮州,忠义军帅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痛快!他娘的太痛快了!”
赵猛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笑得满脸的胡子都在乱颤。
“老子仿佛都能听见朱温那老贼在汴梁气急败坏的骂娘声,贺德伦和刘知俊这两个小子,干得漂亮!”
堂上众将一片哄笑,气氛热烈如火。
帅案之上,同样铺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但上面却用一面面红色的小旗,标注出了踏白军每一次出击的地点和辉煌战果。
板桥仓的冲天大火。
漕运船队的狼狈沉没。
中牟武库的滚滚浓烟……
每一个标记,都是插在朱温心口上的一把刀。
李烨坐在主位,并未言语,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动着杯中浮起的茶叶。
水面一圈圈荡开的涟漪,如同他投向朱温心湖的石子。
他眼中的笑意,比任何人的笑声都来得更深。
军师罗隐手持最新情报,对众人道:“根据谛听都传回的消息,朱温已从洛阳抽调大将氐叔综,率两万兵马回防河南腹地,全力搜捕我军。其西进陕州的大军,也已奉命停止一切行动,转入固守。”
“哈哈哈,被咱们牵着鼻子走了!”葛从周抚须笑道,“主公此计,釜底抽薪,实在是高!”
李烨放下茶杯,抬手虚按。
方才还喧闹的堂内,霎时落针可闻。
“诸位。”
他的声音清朗而有力,穿透每个人的耳膜。
“此战之功,在于贺、刘二位将军和三千踏白军将士用命。但我们更要明白,此计为何能成。”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那条蜿蜒的通济渠缓缓划过。
“朱温强,强在他的兵多将广,强在他的地盘富庶。可越是庞大的身躯,其命脉就越是脆弱。”
“通济渠,就是他的命脉。”
“我们不去碰他坚硬的拳头,只割他的腕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将,他们脸上的狂喜已然褪去,换上了沉思与敬畏。
“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冲杀,更是人心、后勤、谋略的较量。这一次,我们赢在了‘出其不意’。但下一次,朱温必有防备。”
“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一番话,如冷水浇头,让所有人都冷静下来。
他们看着自家主公那年轻却深不见底的眼眸,敬畏之心更甚。
这不仅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更是一位翻云覆覆雨的帅才。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快步入内,甲叶碰撞,声音铿锵。
“启禀主公!城外有天使抵达,手持圣旨,请主公率文武百官出城恭迎!”
天使?
圣旨?
议事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烨身上。
长安那位天子,不是刚被朱温打断了脊梁骨,被堵在关中动弹不得吗?
怎么还有闲心派天使来濮州?
李烨眉头微蹙,与身旁的罗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瞳孔中的疑惑与警惕。
皇帝的“请求”才刚送到,自己这边才刚有所动作,圣旨就跟着来了?
这未免也太快了。
是福?
是祸?
来不及多想,君臣之礼不可废。
李烨当即下令:“传令,府中上下,整理衣冠,随我出城,恭迎圣旨!”
半个时辰后,濮州南门外,黄土铺道,净水泼街。
李烨率领着濮州全体文武,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远处,一队禁军羽林卫护送着一名身穿大红官袍的宫中内使,高举着一卷明黄的圣旨,缓缓行来。
那内使面白无须,下巴微微扬起,眼神如刀,刮过跪伏在地的众人,透着一股根植于宫禁深处的倨傲。
“圣旨到——!”
尖细的嗓音划破长空。
内使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抑扬顿挫的古怪腔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义军节度使李烨,忠勇国事,深明大义。于国朝危难之际,出师勤王,痛击国贼,朕心甚慰……”
开头的几句场面话,并未引起众人太多波澜。
但接下来的内容,却像一道道惊雷,在所有人耳边炸响。
“……兹为嘉奖,特晋封李烨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东都留守,判东都事!”
“轰!”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个字,如六记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赵猛的嘴巴张成了圆形,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葛从周与罗隐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瞳孔中的剧震。
宰相之位。
东都留守。
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然而,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
那内使仿佛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继续念道:
“……为便宜行事,着河南府、怀州、郑州、汝州、孟州等地,皆划归东都留守府管辖,军政要务,由李卿自行处置,不必上奏。”
这一下,连素来沉稳的葛从周和罗隐都变了脸色。
河南府,即洛阳。
怀、郑、汝、孟,皆是环绕洛阳的膏腴之地,除了忠义军控制的汝州,其他都是朱温势力范围的核心。
皇帝这一道圣旨,哪里是封赏。
这是用天子的大义名分,在朱温的身上活生生剜下一大块血肉,再指着李烨说——去,把它吞下去!
赵猛等人已经激动得满脸通红,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自家的旗帜插上洛阳城头的景象。
宣读完毕,内使将圣旨小心翼翼地卷好,走到李烨面前,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
“李相公,恭喜了,请接旨吧。”
李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他双手高高举起,声音沉稳如山。
“臣,李烨,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之声。
李烨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
触手温热的丝帛,却感觉比万载玄冰还要烫手。
封赏?
不。
这不是封赏。
这是长安那位被逼到绝境的天子,隔着数百里,朝他扔过来的一把沾满剧毒的蜜糖。
是一份以“大义”为名,逼他与朱温不死不休的血契!
这泼天的富贵,是要用命来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