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封神:我帝辛就当昏君,妲己真香》

  殷寿不在意,一想到以后不用再面对沉重笨重的竹简,就感到非常欣慰。

  他当即朗声笑道:

  “王叔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这张纸虽然看起来普通,但对于大商、对于整个人镞来说意义非凡,王叔立下了大功!”

  比干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捧着纸的手微微颤抖。

  正如殷寿所说,这张纸虽是寻常之物,但它的出现必将改变人镞的未来!

  对文明的积累也将产生飞跃式的推动。

  大商的文字书写之所以简洁,你以为他们平时说话就是这样吗?

  除了当时文字和词汇有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书写太困难。

  一万字的篇幅已经是鸿篇巨制了。

  无论是刻在竹简上还是龟甲上,都非常费力。

  自然要字斟句酌。

  从纸张诞生的那一刻起,心思通透、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就已经明白它的深远意义!

  比干回头朝随行的士兵轻轻示意。

  一名士兵立刻上前,举起一样东西。

  殷寿一看,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好家伙!

  这不是毛笔吗?

  要知道,现在殷商使用的是刀笔,在竹简和龟甲上刻字。

  之前让比干造纸时,并没有考虑到笔的问题。

  没想到比干竟然自己想到了这一点,对刀笔进行了改进!

  一名战士走近,手托一盒深红液体,那是朱砂与金粉的细磨混合物。

  色泽鲜艳,宛如血染。

  比干声音因兴奋而微颤,严肃地说:

  “大王创造的这张纸,对人类的意义不亚于燧人氏取火,大王的德行可比轩辕黄帝……”

  “这张首张纸,恳请大王亲笔书写,供奉于我大商宗庙,以示后人。”

  “大王有此德行,我大商必将千秋万代,永世繁荣……”

  殷寿眨了眨眼。

  谁说像比干这样正直的人不会奉承?

  他们奉承起来,不知多么令人愉悦,就像炎炎夏日饮冰水,无比畅快!

  难怪前世的领袖们都爱到处题字……

  但殷寿心里明白。

  “王叔过誉了……我怎敢与上古圣贤相提并论?”

  他谦逊地说,脸上却掩饰不住笑意。

  纸的发明,要说能与燧人氏取火相比,确实有些夸大。

  燧人氏才是真正引领人类走出蛮荒的圣贤。

  殷寿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敢与之相提并论。

  比干这么说,是因为他此刻内心激动,真心觉得大王英明神武。

  这份心意已足够……

  至于大商能否传万世?

  殷寿心中暗想:我大商只剩二十八年的气运,这是天道圣人定下的。

  即使三皇五帝亲临也无济于事!

  既然王叔真心归顺,就请为大商努力二十八年,我保证不取你的心。

  待二十八年后,我们叔侄一同上封神榜。

  到时,王叔可要多关照我!

  比干的文曲星君比我的天喜星强多了。

  殷寿说完,伸手去接比干递来的纸,打算仔细查看,再给他题几个字。

  他已想好要题什么:

  ——文以载道!

  人类依靠文字传承文明,而纸正是承载文字的载体。

  就在殷寿伸手,指尖刚触到纸张的瞬间,意外突然发生!

  “轰!”

  仿佛被某物触动,无数金光从殷寿指尖迸发。

  轰然炸开后,如流水般蔓延整张纸!

  比干睁大了眼睛。

  “这是……”

  “大王果然非凡,这是圣皇的征兆,真是我大商的福分!”

  在帝幸之前,三皇五帝的时代,哪一位人皇没有神异之处,留下无数传说?

  因此,比干只是心中震惊,望着殷寿的眼神更加虔诚。

  而殷寿自己,却被眼前景象惊得一愣。

  他看着那金光,不刺眼,反而温暖如阳光。

  但随着金光扩散,原本轻飘飘的纸张却越来越重,重得比干几乎拿不住!

  “哎呀!”

  比干因纸的沉重而不得不放开手,随即发出担忧的惊呼。

  然而,那泛着金色光泽的纸张并未坠落,而是“嗖”地一声,顺着殷寿的指尖融入了他的身体!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殷寿心中也感到惊讶,立刻检查自己。

  奇怪的是,他的身体并无任何异常,那张纸似乎消失了,却又在人皇紫箓下显现,仿佛被紫箓吸收,化为一道金色的符号印在纸上。

  殷寿抬头与比干对视,看到比干激动的样子,心中却有些无奈。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本以为会有天降的功德带来好处,结果却只是这样?

  实际上,天降的功德确实存在,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阻挡。

  当殷寿触摸到比干所造的第一张纸时,异象已经悄然发生——

  在无形的虚空中,洪荒天地的规则交织之处,无数气运长河汇聚。

  属于人镞的气运长河突然震动,殷寿的人皇紫箓映照在长河之上,携带着洪荒天地的第一张纸,使得整个人镞的气运长河不断膨胀。

  对殷寿而言,纸不过是寻常之物。

  他让比干造纸,原本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谁愿意整天拿着沉重的竹简?而且竹简书写困难,保存也不方便。

  但正如比干所想,纸虽然是普通之物,却对人镞文明的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

  随着人镞气运的迅速提升,一切也随之增强。

  作为人镞气运分支的大商王朝,其气运也开始剧烈波动。

  殷寿毕竟是大商的君主。

  若有好处,自然首先惠及大商的气运,这不是很正常吗?

  来自王朝气运的天命玄鸟,从气运之海中飞出,在这片奇异的空间中发出清脆的鸣叫。

  所有与大商气运相关之人,都能感受到王朝气运的变化。

  三山关上空,一道清秀的身影悄然出现。

  他远眺朝歌方向,眼中闪烁着难以言说的情绪:

  “奇怪,大商的天命玄鸟图腾,为何突然如此躁动?”

  “朝歌城中的那位人皇,这次又做了什么?”

  这位英俊的青年,正是元凤之子孔宣。

  身为凤镞太子,他却化身凡人,在大商担任一名小小的总兵,镇守边关,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守护凤镞应得的那一份气运!

  天命玄鸟,诞生于大商。

  这是上古时期凤镞设下的布局,意在与人镞气运相辅相成,借人镞气运延续凤镞的生命力。

  自从龙汉大劫之后,龙、凤、麒麟三镞逐渐衰落,随后巫妖崛起,更是让三镞气运雪上加霜。

  但三镞曾是洪荒天地中最强的存在,总会留下后手。

  而这“天命玄鸟”,便是其中之一。

  孔宣早已洞悉封神的内幕。

  他对于诸天仙神的计划嗤之以鼻:

  “想把我们凤镞排除在外?”

  “绝无可能!”

  尤其是西周伐商的口号,更是让他心生不悦。

  “凤鸣西岐”——作为凤镞的太子,他怎会不了解凤镞的动向?

  此时,在孔宣的眼中,朝歌城被王朝的气运所笼罩,在无尽的光辉之中,一只玄鸟振翅欲飞,似乎想要摆脱某种枷锁。

  刹那间,孔宣目光如炬,目睹天命玄鸟一声悲鸣,其气势瞬间消失。

  无奈地再次融入大商的气运之中。

  原本动荡的王朝气运,也重新恢复了平静。

  孔宣眼中流露出深思。

  正是所谓的“天命”限制了大商气运的增长。

  但这位人皇,竟能挑战天命的桎梏,虽未成功,却已引起了孔宣的兴趣。

  “看来,得找个机会亲自去见见帝幸。”

  与此同时,正在北海作战的闻太师,也因大商气运的剧烈波动而感到震惊。

  “大王究竟做了什么?”

  闻太师急切地想要立刻返回朝歌,探明究竟。

  面对眼前激战的万千士兵,他心中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唉,可惜我被北海的战事牵绊,一时难以脱身……”

  原本只是为了平定袁福通为首的七十二路诸侯的叛乱,没想到到了北海,却发现对方竟有巨妖暗中相助。

  闻太师虽然已经达到了金仙的境界,却也难以迅速结束战斗。

  只能不断与敌军周旋,持续激战!

  但他心中已有决定:待这场战斗稍歇,必定秘密返回大商,亲自面见大王。

  孔宣与闻仲虽然也远远地看到了大商气运的变化,

  但他们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动荡。

  实际上,

  就在短短的瞬间,已有众多大能出手干预大商的气运!

  气运增长受阻,在即将崩溃之际,散落在人镞气运长河中的点点金光,突然大放异彩。

  一道若有若无的声音响起:

  “也罢……便助你一臂之力……”

  话音刚落,

  在人皇紫箓与第一张纸影出现的地方,无数金光从虚空中浮现,仿佛凭空而生。

  细看之下,竟是人镞至今所创造的万千文字。

  如星辰般闪耀!

  每一道文字虚影,都蕴含着众多景象——

  有自然法则,风雨雷电;也有人镞先民在洪荒天地间艰难生存的画面……

  随着文字纷纷落下,纸张愈发厚重。

  看似轻盈,却蕴含着空间之力!

  自人镞气运长河涌来的气息接连不断……

  承接这股气息后,人皇紫箓仿佛受到某种激发,其中紫金符文疯狂流转、扭动!

  当大商的气运充盈至极,难以承载之际,

  一个紫金色的巨大漩涡,在玄鸟振翅之地骤然形成,如龙卷风般席卷而至。

  “哗——”

  大商新增却难以承受的气运,即将被那人皇之位吸纳,纳入紫金符文之中!

  人皇紫箓将本应属于大商增长的气运全部吞噬。

  连纸张诞生引发的天道功德,也在半途被人皇之位截取,因此殷寿最初并未察觉任何异常。

  天地恢复平静!

  各种异象全部消散。

  洪荒中投来的目光,也渐渐退去……

  “天命终究不可违逆,大势终究无法更改……”

  有人低声感叹。

  此时的殷寿,对暗中发生的一切毫无察觉。

  只觉得灵魂深处的人皇紫箓微微震动,变得更加厚重。

  无数紫金符文愈发璀璨,仿佛有金液在其间流动……

  “看来纸张的出现对他有益。”

  “可你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殷寿不禁轻抚额头,略显困惑。

  难道仅仅是一个强大的防御屏障?

  “罢了罢了……先不考虑这些了……”

  他抬眼看向比干,含笑说道:

  “王叔,此刻为你题字恐怕是不成的了。”

  比干的激动情绪丝毫未减。

  他热切地望着殷寿,题字又有什么大不了?

  大**才展示的景象,才是上古圣王才配拥有的功德!

  显而易见。

  这张纸蕴含着非凡的力量。

  或许就像燧人氏第一次取火时那簇火焰一样珍贵。

  这时,这位正直的老臣心里忽然有些不安。

  在纸真正出现之前,

  他一直暗自埋怨,觉得大王总是心血来潮。

  普通的木头、树皮,怎么就能变成他所说的那样洁白如雪、轻薄如羽的纸呢?

  这不就是多此一举吗?

  难道大王嫌我整天烦他,故意为难?

  没想到,造纸真的成功了。

  而且这张纸还展现出如此神奇的变化!

  “大王果然英明……”

  “大王远离政务,住在宫中,恐怕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比如这造纸术!”

  虽然殷寿曾说这技艺来自先祖神明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