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再如——

  待云长与张鲁交锋后,二度入川的刘玄德所遣兵力及行军路线,诸葛子瑜皆与法孝直详述,并达成共识。

  至于忧虑法孝直背盟?

  诸葛子瑜毫不在意。

  缘由很简单:这位法先生同样胸怀韬略。

  说来有趣,此番情形与当初他向家父诸葛子瑜吐露计划时略有不同。其父乃顾全大局之人,之所以守密,纯粹因父子至亲。

  诸葛子瑜深信:若连生身之父都会背叛,此生岂非彻底失败?

  三刻钟后。

  当诸葛子瑜将\"取蜀方略\"全盘托出,缄口静立时——

  法孝直听完,脸上惟余震撼。

  他思及之处,对方早有筹谋;

  他未虑之事,对方算无遗策。

  布局之精妙,令其自惭形秽。

  法孝直暗忖:纵使身为刘季玉,亦寻不出推拒之由。

  思及此处。

  法孝直心潮翻涌,终下决断。

  但见其突然向刘玄德大礼 ** 。

  \"臣 ** ,愿效死力!\"

  \"主公若取益州,正必鞠躬尽瘁!\"

  这番投效——

  看似突兀,实则水到渠成。

  \"善!\"

  \"得孝直相助,如龙得云尔!\"

  皇叔欣喜难抑,连忙搀 ** 士。

  诸葛川、诸葛亮、徐庶三人面带欣慰地看着确定君臣关系的刘备与 ** ,真心为刘备感到喜悦。

  唯独庞统注视着 ** 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无形的压力。

  随后,谋划西川的核心人物变成了 ** 。

  刘备主动开口询问:\"孝直认为...若我应刘益州之邀,先让云长率军入川,何时启程最为合适?\"

  ** 从容答道:\"三日后启程正当时机。不妨让关将军随我同往益州面见刘璋,既能消除其疑虑,又可化解黄权、王累等人的猜忌。\"

  \"若皇叔不亲自前往而派关将军,黄权等人仍在刘璋面前进谗言...\"

  \"我自有办法让刘璋与他们离心。届时主公率大军入川时,阻力自然大减。\"

  归顺后的 ** 改口称刘备为主公,对旧主刘璋的称呼已变得疏离。

  \"让云长三日后随你入川?甚好!\"刘备颔首认同,继而问道:\"那孝直认为我何时进军西川为宜?\"

  ** 不假思索:\"待开春后关将军与张鲁交战时,主公便可暗中准备。待关将军在汉中'受挫'之时...\"

  说到\"受挫\"二字, ** 与众人相视而笑——这需要关羽精湛的演技来配合。

  刘备若不尝败绩,便无缘入主西川。

  **\"待前线失利,永年与正和定会力劝刘璋邀您入蜀,主公只需见机行事!\"**

  \"若能成事。\"

  \"永年与正和将说服刘璋亲赴军营犒赏三军……\"

  言至此处,**眼中精光乍现。

  **\"望主公果决行事!\"**

  \"擒获刘璋便可直取成都,再安抚各方势力,西川瞬息可定!\"

  \"若顺势剿灭汉中张鲁……\"

  \"益州上下再无人敢质疑主公之位。\"**

  **手段更为凌厉!**

  不仅要引刘备入蜀,更要将刘璋送至其面前任其宰割。

  思及此,

  诸葛川侧目瞥向庞统——当年正是此人献策,欲借犒军之机生擒刘璋。

  可叹刘备因虚名错失良机,

  终致烽烟四起。

  凤雏殒命,刘璋反目,

  兜转数年仍不免兵戈相见。

  早知今日,

  何不当初扼其咽喉?

  这一世,

  诸葛川决不容历史重演。

  当缚则缚!当斩则斩!

  至于刘备仁德之名?

  若有必要,

  他自会提刀胁迫陈寿篡改史册。

  在诸葛川眼中,

  那陈寿何曾有过文士风骨?

  (书房内,

  诸葛亮等谋士听罢**谏言皆深表赞同,

  唯刘备摇头苦笑——

  这般话语,

  他早已不是初次听闻。

  昔日诸葛川,

  便如此告诫过他。

  ---

  \"孝直放心,我自有分寸。\"

  刘备语气坚定。

  \"仁义之名虽重,但也不可优柔寡断。若时机得当,我必当机立断。\"

  这番表态让屋内众人会心而笑——正是这般既有仁义又不迂腐的主公,才值得他们誓死追随。

  随后议题转向入川部署。关羽被定为主将,而谋士人选尚待商榷。

  \"主公,庞统愿随关将军同往!\"

  庞统迫不及待地起身 ** 。

  见状,诸葛亮、徐庶和诸葛川相视一笑。刘备略感意外,但随即欣然应允:\"有士元相助,云长此行我便安心了。不过为稳妥起见,让陈到随行护卫吧。\"

  庞统刚谢过恩典,却发现好友与侄儿都带着促狭的笑容看向自己,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早有默契,故意等自己主动请缨。

  \"好啊!孔明、元直,还有小川儿!\"庞统佯装恼怒,\"你们早料到我会主动请战是不是?\"

  诸葛川摇头解释:\"非也。只因庞叔父善出奇谋,正可弥补关伯父的持重之风——正奇相辅,方能万无一失。这点,法伯父想必也认同?\"

  (

  凛冽寒风中,江陵城外旌旗猎猎。两万南州将士在雪原列阵,银甲映着冬日惨白的天光。虽非征战时节,这支劲旅已做好开春前驰援西境的准备。

  城门前,玄德公携孔明、子陵、元直等众臣为西行将士饯别。红脸长髯的将军正要翻身上马,忽听主公殷殷叮嘱:\"季玉性柔,云长见时还须敛些锋芒。行军布阵之事,不妨多与孝直、士元参详。\"

  这话倒让旁观的某位谋士勾起思绪。先前诸葛川三言两语便将难题推到他身上时,他顺水推舟接了话茬:\"若有关将军与凤雏先生同心勠力,何愁大业不成?\"说这话时,他眼前浮现的是东州士族吴子远、李正方等人的面孔——让这些观望者看见荆州名士在左将军帐前这般受倚重,还怕他们不来投效?

  至于自身派系?他唇角掠过一丝讽笑。真要是拘泥于士族门户,当年怎会与益州别驾张永年结成莫逆?更别说如今与子乔、子度 ** 迎立新主之事。待玄德公执掌西川那日,他们身上只会烙着\"刘\"字印记,哪还有什么东州、益州之分。

  雪地响起整齐的马蹄声。庞士元最后望了眼城头飘扬的旌旗,终究没再计较那对父子与徐元直的前日机锋。

  【

  刘备担心二弟关羽无人管束,傲气凌人惹出麻烦。

  “大哥不必忧虑!”关羽抚须笑道,“这些事你前日早已叮嘱过了。”

  刘备摇头失笑,取出一封信递去:“云长,替我将此信转交刘益州。”

  “好。”关羽接过信,大步走向一旁,刻意将刘备留给庞统等人告别。

  诸葛川见状,上前将一只锦囊递给关羽:“关伯父,此物留作应急之用。若遇危局方可打开,过早查看恐扰决策。”

  关羽丹凤眼微挑——这般故弄玄虚的路数,倒与诸葛军师如出一辙。

  “某记下了。”他郑重收下锦囊。

  关羽虽觉诸葛川言语略显夸张,但念及侄儿往日作为,终是将锦囊收入怀中。

  路旁,正与刘备道别的庞统余光瞥见关羽收起锦囊,眼中掠过一丝探究之色。

  待得众人与关羽、庞统等拱手作别,只见四将纵马扬鞭,率两万南郡军士向西疾驰。队列中几辆载着火锅美酒的车驾,亦随军缓缓前行,直至旌旗没入地平线。

  刘备驻足凝望良久,忽轻叹道:\"孔明、元直、伯治......依诸位之见,云长此行可会顺遂?\"

  诸葛亮羽扇轻摇:\"有关将军与士元先生坐镇,纵有变故亦能化险为夷。\"徐庶仅答二字:\"必然。\"

  诸葛川却耸肩笑道:\"若当真不顺,说不得小侄得再赴凉州——哪怕绑也要把马超绑来,两路夹击强取益州。\"此言惹得刘备笑骂:\"依孤看,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马家姑娘吧?\"青年闻言揉眉赧笑,竟不知如何作答。

  \"回城罢。\"刘备振袖转身,\"该布的棋都已落下,如今只待云长他们的消息了。\"

  彼时江东秣陵城内,孙权正铁青着脸望向突然出现的胞妹,与刘备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

  “妹妹,兄长已经告诫你多少回了!”

  “为何就不能留在江东多陪伴母亲?老人家年事已高,近来愈发思念亲人,你为何执意要返回荆州?”

  “莫非在你心中,江东已不再是你的家?”

  孙权揉着太阳穴,对眼前倔强的小妹束手无策。

  “二哥,这番话你自己可信?”

  “我此次归来,只因听闻母亲病危才暂别夫君。可事实呢?”

  “母亲根本无恙!”

  “你分明是想用我腹中骨肉要挟玄德!二哥,你太让我寒心了。”

  “今日我只问一句——”

  “在你心里,可还存着骨肉亲情?”

  孙尚香怒视兄长,剧烈起伏的胸口显示出她强压的怒火。若非要按捺婚后的性子,此刻她早该利剑出鞘直指亲兄。

  “亲情?若非顾念亲情,岂容你在此放肆质问?”

  “若不念及血脉......”

  “此刻你早该被囚作人质,用来与刘备交换南郡了!”

  孙权说罢振袖而去,玄色衣袍擦过孙尚香肩头时带起凛冽的风。

  他终于明白何为嫁出去的女儿——

  这丫头心里哪还有半分江东?满心只剩那个大耳贼。

  随着孙权离去,厅堂内只余胸脯剧烈起伏的孙尚香。廊下侍卫冷汗涔涔,生怕暴怒的郡主将他们当作出气筒。

  要知道这位受吴国太宠爱的千金,即便出嫁后仍是能在这吴宫持剑横行的主。所幸孙尚香最终攥紧拳头大步离去,侍卫们这才偷偷抹去额间冷汗。

  孙夫人在堂中独自生了一阵闷气,转身便往后院寻母亲吴老夫人去了,并未迁怒于府中下人。

  想要出府?

  即便孙夫人有此心思...

  驻守府门的吕蒙也不会容许她离开秣陵返回荆州。

  后院花木扶疏。

  吴老夫人正在院中闲坐,远远望见女儿怒气冲冲的身影。

  \"我儿!\"

  \"为娘知你心系荆州,此事确实是你兄长的不是...\"

  \"只是...\"

  \"就不能留在江东陪为娘住些时日?时间也不求长久...\"

  \"待你平安生产,让为娘亲眼看着外孙出世,届时就算豁出这张老脸,也定要让你兄长送你回去!\"

  \"他若敢不答应!\"

  \"为娘亲自派人护送你启程,看谁敢阻拦!\"

  吴老夫人说着向女儿伸出手。

  那双渐显浑浊的眼眸里,满是慈爱与疼惜。

  \"母亲!\"

  孙夫人闻言悲从中来。

  她猛地扑进吴老夫人怀中。

  \"莫哭!莫哭!\"

  \"你可是快当娘亲的人了,要为腹中骨肉着想,万不能伤了胎气。\"

  吴老夫人轻拍女儿后背,恍如儿时哄小郡主入睡。

  \"好生将养身子,来日才好给皇叔添个白胖小子。\"

  \"到时候抱着孙儿回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