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赵云这番评价其实不难理解。燕**军是按照职业军人的标准严格训练出来的,是真正的铁血之师。

  在秦汉三国时期,军队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对基层士兵不够重视,却格外看重将校的培养。

  当时对普通士兵的要求本就不高,系统训练也相对较少。除了少数经历过多次战役的精锐部队保持着一股铁血军人的气质外,其他部队的士兵素质大多不值一提。

  按照中原王朝的标准,十天一次大规模集训,五天一次小规模操练,已经算是强军的训练强度了。

  相比之下,扶余与**这两个国家,实属蛮夷之邦。不仅经济文化落后,国民又懒惰成性,其最大疆域也不过相当于豫州的十二万平方公里。

  用燕**军的标准来衡量扶余与**两国的军队,简直如同让蚂蚁去对抗大象,实在过于苛求了。

  虽然赵云打心底里瞧不起眼前这两支敌军,认为他们根本不配称为军队——即便率领一万幽燕轻骑击溃他们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军事学院培养的素养让他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场战役。

  赵云轻踢马腹,催动战马来到两军阵前,高举龙胆亮银枪直指敌营,放声喝道:\"我乃燕国安东将军赵云赵子龙!尔等扶余与**贼兵胆敢侵犯我国疆土,罪不容诛,速速出来领死!\"

  尽管没有张飞那般惊人的嗓门,但作为顶尖武将,赵云这声怒吼仍如晨钟暮鼓,震得扶余与**两国士兵耳膜嗡嗡作响,军中立即骚动起来。

  虽然听不懂汉语,但这雷霆般的吼声已让两国士兵心生畏惧,阵中乱作一团...

  不过混乱很快被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取代:\"晏留大人无敌!晏留大人无敌!晏留大人无敌!\"

  战鼓声中,只见一员虎背熊腰的敌将纵马冲出,手中狼牙大棒挥舞得呼呼作响,铁钉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晏留单骑来到阵前,用狼牙棒遥指前方喝道:\"呔!那汉人小将,嗓门倒是不小!本将乃 ** 大将晏留,就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还不够本将军塞牙缝,速速换人前来受死!\"

  赵云闻言气极反笑,心中暗忖:\"征战沙场何时成了比高矮胖瘦?若论个头定胜负,将士们何必苦练武艺?\"

  他双目如电直逼敌将,厉声道:\"休要啰嗦!公孙度那厮何在?\"

  晏留虽是 ** 权贵,却通晓汉语。他将狼牙棒往肩头一扛,大大咧咧道:\"公孙将军率军追敌去了。这营中现以我为尊,你等究竟是何方兵马?\"

  赵云暗自摇头,看来这敌将着实愚钝。方才自报家门竟充耳不闻,不过倒是探得实情——公孙度果然已逃回辽东,眼下营中只剩扶余与 ** 残部。

  既如此,何必多言?他长枪一振,声若雷霆:\"尔等听真!吾乃燕国安东将军赵云!汝等趁我家主公南征之际犯境,实乃十恶不赦!今日便叫尔等血债血偿!\"

  我王正率十万铁血劲旅凯旋而归,尔等若识时务,速弃兵刃跪地请降。

  或可念在尔等迷途知返,免去全军覆灭之祸。

  若执意顽抗,我大燕铁骑必毫不留情,将尔等碾为齑粉!

  面对白袍小将的威慑,晏留嗤之以鼻,轻蔑一笑:\"汉将休得狂言,手底下见真章!\"

  赵云眸光骤冷:\"好!那便以手中兵刃论高低!\"

  话音未落,他轻夹马腹,照夜玉狮子昂首长嘶,如一道银电疾驰而出。

  晏留将狼牙棒扛在肩上,显是力大无穷之辈。此类魁梧武将往往敏捷不足——

  这,正是赵云制胜之机。

  晏留狞笑着挥动狼牙棒,战马直冲汉将而去,势要将对方连人带马砸成肉泥,以振军威。

  赵云枪尖轻颤,眸中掠过一丝讥诮。

  两骑越来越近——

  \"受死吧,汉将!\"晏留双臂肌肉暴起,狼牙棒裹挟着摧山之势砸下。

  龙胆亮银枪化作七点寒星,精准点在狼牙棒上,层层卸去其劲力。

  电光火石间,照夜玉狮子化作白虹掠过,银枪已洞穿晏留咽喉!

  晏留双目圆睁,至死仍难以置信。

  烈血染征袍

  晏留双瞳涣散的刹那,脑中仍盘旋着最后一个念头:那杆银枪为何能穿透他赖以成名的狼牙棒阵,又准又狠地扎进自己的咽喉。

  龙胆亮银枪\"铮\"地抽离脖颈时,带出一弧血珠。赵云振臂甩落枪缨上的血滴,战靴踏着满地尘沙,声震四野:\"燕王谕令——降者生,抗者死!\"

  轰隆!

  铁塔般的躯体连同玄铁狼牙棒砸进黄土,激得烟尘翻滚。

  **与扶余的军阵突然陷入诡异的静默。那些刚举起刀鞘准备喝彩的士兵,此刻像被冻住般僵在原地——他们亲眼看见号称\"百人斩\"的晏留将军,竟在那白袍将领手里走不过三个回合。

  不知是谁的弯刀\"当啷\"掉在地上,紧接着是第二柄、第三柄......

  \"晏留将军......死了?\"

  这个颤抖的疑问像瘟疫般蔓延。最先反应过来的士兵开始撕扯胸甲,丢下长矛转身就逃。有人甚至吓得尿了裤子,却还在手脚并用地往后爬。

  兵败如山倒。

  没有一个人看向那杆滴血的银枪,更没人提起\"复仇\"二字。这些昨日还在酒肆吹嘘要活捉赵云的小卒,此刻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毕竟连晏留那样的猛将都被捅豆腐似的戳死,谁愿意用自己的脑袋去试枪尖利不利?

  眼前的战场画面荒诞至极,简直要让赵云笑岔了气。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见过形形 ** 的战场,却从未目睹如此滑稽的军队。

  当敌军主将阵亡时,既无将士奋勇冲锋为主帅 ** ,也无将领拼死抢回主帅尸首。整支军队竟齐刷刷转身逃命,抛盔弃甲,旌旗遍地,活像一群受惊的兔子。

  赵云挥动右臂,对麾下万骑下令:\"全军追击!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得令!\"幽燕铁骑的将领们在马背上抱拳应答。

  霎时间大 ** 颤,万骑奔腾,向着 ** 与扶余联军扑去。面对这支精锐轻骑,以步兵为主的敌军根本无力招架。更致命的是,联军后方早有燕 ** 队截断退路。

  可笑的是,这些溃兵逃回营地后,既不组织防御,也不据守营寨,反而冲进帐篷抢夺掠来的财宝,然后作鸟兽散。

  幽燕铁骑的将士们面面相觑,从未见过如此不堪一击的对手。这哪是打仗,分明就是老鹰捉小鸡。

  抱着金银财宝的 ** 与扶余士兵涌向西营门,却发现燕国骑兵早已列阵等候。无数机关弩闪着寒光,彻底封死了所有逃生之路。

  周泰驾马缓步上前,冷峻的目光扫过敌阵,沉声喝道:\"缴械不杀,顽抗者格杀勿论!\"

  \"弟兄们慌什么!咱们有四万大军,对面不过万余人马,随我冲出去!\"叛军阵中忽有将领高声呼喊,带着部众悍然发动冲锋。

  典韦在战马上微微抬手,冷声发出指令:\"放箭!\"

  两千御林精锐与万余名轻骑兵同时扣动弩机,漫天箭矢化作夺命寒芒,将冲锋的敌兵尽数钉死在地。仅一轮齐射就造成数千伤亡,彻底瓦解了敌军的斗志。

  眼见大势已去,残兵纷纷抛下兵器跪地请降。周泰冷笑:\"倒是识相。\"典韦当即指挥骑兵收缴兵器,看管降卒。

  此时赵云策【照夜玉狮子】疾驰而来:\"典将军、周将军,公孙度已带着辽东主力逃离,公孙续也带着三万残部往辽东方向遁走。如今营中只剩**与扶余的部队......\"他略作停顿,剑眉微蹙:\"若派轻骑急追,或许还能截住败军。二位以为如何?\"

  赵云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典韦在马上连连摆手,一脸无奈:\"子龙,你可别难为我老典!带兵打仗这种事,我哪比得上你们?\"

  旁边的周泰眉头紧锁,沉声道:\"子龙,主公出兵前特意交代过: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可如今 ** 和扶余的士兵都已弃械投降,我们岂能屠戮降卒?更重要的是,这几万俘虏需要大量兵力看守。若此时派兵追击,哪还有人手看管俘虏?\"

  他顿了顿,继续道:\"主公明知公孙度会逃,却未下令追击,必是另有安排。若我们贸然行动,恐怕会打乱主公的部署。依我看,不如先将俘虏关押在营中,等主公大军到来再作定夺。\"

  赵云闻言,目光扫过正在被捆绑的降卒,略一沉吟,点头道:\"幼平所言极是。主公既未下令追击公孙度,反倒命我们率两千御林铁卫、两万幽燕轻骑击溃 ** 与扶余联军,想来另有深意。若贸然行动,确实可能坏了主公谋划。\"

  他握紧缰绳,正色道:\"既然如此,便按原定军令行事,暂时羁押俘虏,静候主公大军。\"

  ......

  辽西属国,原叛军营寨。

  永汉元年五月,燕国铁骑大破 **、扶余联军,俘敌数万众。

  当赵云、典韦、周泰三将正督率部众清点战俘时,刘凤亲统大军疾驰而至。只见他飞身下马,含笑望着营前恭迎的众将:\"子龙,且说说此战经过?\"

  赵云执礼禀告:\"启禀君上,末将率部抵达敌营时,发现 **、扶余残部四万三千人困守孤垒。我军以合围之势雷霆出击,敌众顷刻瓦解,尽数归降。经查证,公孙度已率辽东残部逃往平襄;公孙续亦领三万溃卒窜向辽东。因需分兵看押四万战俘,未能追击残敌,请君上降罪。\"

  刘凤轻抚赵云肩甲,朗声笑道:\"何罪之有?公孙度鼠窜平襄之事,隐秘卫早以飞鸽报知。此番特命你率两千御林铁卫、两万幽燕轻骑出击,正是要为边境永绝后患。如今兵不血刃尽得其众,实乃大善!\"

  他环视诸将,目光灼灼:\"眼下燕国百废待兴,正需劳力筑城修路。这四万壮丁,恰可助我大燕铸就万世基业!\"

  [昌黎旧营 中军帐]

  烛火通明的军帐内,刘凤端坐帅位。赵云出列抱拳:\"君上放走公孙度残部,可是另有用意?\"

  刘凤笑眯眯地打趣道:\"子龙现在进步不小啊,都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了!没错,公孙度那支残兵能逃走,确实是本王故意放水的。\"

  赵云闻言立即皱起眉头,困惑地追问:\"主公为何要纵虎归山?此番北疆战事,就数公孙度和鲜卑两部最为猖獗,特别是公孙度这支叛军,在我大燕境内犯下累累罪行......\"

  刘凤摆摆手止住他的追问,环视帐中众将:\"时候不早了,今日暂且议到这里。将士们奔波一日都乏了,有事明日再议。\"

  \"诺!\"众将齐声领命,依次退出大帐。

  ..................

  叛军遗弃的营寨规模宏大,原本足以容纳二十万大军。如今燕军主力七万余人,加上新收编的四万降卒,总计不到十三万人马,驻扎起来绰绰有余,省去了安营扎寨的工夫。

  全 ** 过晚膳后早早歇息。刘凤却悄悄召集赵云、典韦、周泰、黄忠等心腹将领密议。

  坐在虎皮帅椅上,刘凤看着几位爱将笑道:\"诸位心里都在嘀咕吧?想不通本王为何要放过公孙度?想不通为何要给那逆贼卷土重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