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副将浑身发抖,暗自腹诽:谁能想到大汉有这般可怕的怪物,普通将领谁能挡得住你的一击?表面却挤出谄媚的笑容:\"将军神威盖世,贵霜这些鼠辈怎配与大汉为敌?他们自诩最强帝国,实在是天大的笑话!\"

  吕布冷哼一声,显然对这种奉承不感兴趣。

  与此同时,曹操率领的西征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贵霜三十万大军,胜利来得如此轻易。望着遍地尸骸,曹操淡然下令:\"就地掩埋,避免瘟疫。这片土地即将成为大汉疆土。\"

  士兵们迅速行动,三十万具 ** 很快将土地浸染成暗红色。对曹操而言,这不过是开疆拓土的必经之路。即便要像白起那样,他也毫不迟疑。

  处理完战场,大军长驱直入贵霜腹地。失去了最后的主力,这个帝国已如待宰羔羊,毫无抵抗之力。

  曹操派出轻骑兵八百里加急向长安报捷。他知道秦皇期待的不是求救信,而是捷报。

  长安城内,等待多时的大月氏使团终于获得觐见机会。\"快准备!务必求得秦皇陛下宽恕我国冒犯之罪!\"使者们匆忙整理仪表,跟随侍卫向皇宫前进。

  在长安城中,他们早已目睹了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此刻终于得以面见威震天下的秦皇。

  想到即将见到这位传奇 ** ,大月氏使团个个屏息凝神,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跟随引路武士走向皇宫正殿。

  此时的大殿内,文武百官刚刚结束朝议。随着侍中王越一声洪亮的宣召:\"传贵霜帝国大月氏使者觐见!\",等候在殿外的使团立即诚惶诚恐地步入殿中。

  当亲眼见到高坐龙椅上的大汉天子时,这些异域使者不约而同地跪伏行礼。那扑面而来的 ** 威严,让这些久经沙场的使者也不禁战栗不已,仿佛面对着一头沉睡的巨龙。

  朝臣们见状,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而端坐龙椅的刘耕目光如炬,无形的威压让殿中空气都为之一凝。使者们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跪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就在这屏息凝神的时刻,宫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声:\"征西大军八百里加急!\"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高举曹操亲笔奏章,疾步冲入大殿。

  这突如其来的军报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刘耕更是直接将大月氏使团晾在一旁,转而关注这份紧急军情。殿中侍卫迅速接过奏章呈递御前。

  \"莫非征西大军有了新动向?\"

  \"该不会是曹孟德吃了败仗吧?\"

  \"应当不至于......\"

  群臣窃窃私语中,隐约可闻部分汉室旧臣的质疑之声。这些重归朝堂的老臣,对刘耕重用曹操等新晋将领始终心存芥蒂,暗藏不满。

  那些年长的大臣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气——陛下竟把官职都给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反倒让他们这些老资历靠边站。

  此刻,见那风尘仆仆的传令兵奔入大殿,老臣们暗地里乐开了花。

  “啧啧,八百里加急?准是前线吃了败仗!”

  “太监养出来的种,能带得好兵?”

  “要我说,陛下定是被那些马屁精忽悠昏了头!”

  “否则凭陛下的英明神武,怎会犯这种糊涂?”

  唾沫星子横飞间,诸葛亮等新贵冷着脸没吭声——陛下尚未表态,他们自然不能越矩。

  这般剑拔弩张的场面,可把大月氏使团吓得不轻。

  瞧这些白发老头吵得面红耳赤,活像斗鸡似的。

  再看那些年轻官员,光是站着就杀气腾腾,比他们的大将军伽吉还瘆人。

  “啪!”

  刘耕突然合上曹操的捷报,嘴角扬起笑意:“王师,给诸位爱卿传阅。”

  奏章先落到荀彧手中。他与诸葛亮对视一眼,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

  “奇怪,他们怎么都眉开眼笑的?”

  “该不会...曹操那阉党之后真打赢了?”

  待老臣们哆哆嗦嗦接过战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曹军大破贵霜三十五万大军,此刻敌军腹地已门户洞开!

  (

  朝堂之上,这群老臣霎时僵在原地。清脆的耳光声仿佛回荡在殿内,将他们的老脸抽得通红。

  然而身为汉室老臣,最擅长的便是厚颜 ** 。见曹操大捷,众人立刻堆起谄笑,跪伏在地高呼:

  \"陛下慧眼如炬!曹将军能建此奇功——\"

  \"全赖陛下识人之明,更因我大汉铁骑所向披靡!\"

  \"天佑大汉,国运昌隆啊!\"

  龙椅上的刘耕冷眼睨着这群见风使舵的老臣。当初为稳定朝局才启用这些老朽,如今既敢跳出来搅局......他指节轻叩鎏金扶手,唇角勾起寒意。

  \"曹卿之能,朕自有计较。\"清冽嗓音压过谄媚,\"倒是诸位年迈体衰,不如归去含饴弄孙。这庙堂之上...\"玄色衣袖猛地扫过御案,\"该让锐意进取的俊杰来站!\"

  老臣们面如土色,这才惊觉已自断退路。见天子未动杀心,忙不迭以头抢地:

  \"老臣昏聩!恳请骸骨归田——\"

  \"求陛下恩准致仕!\"

  顷刻间,垂暮气息随告老奏请消散殆尽。刘耕转眸望向阶下战栗的月氏使团,对方早被贵霜全军覆没的消息骇破了胆。使者首领额头抵地,颤抖着捧起降书:

  \"月氏全族...愿举国归顺!\"

  (\"举国归顺?\"刘耕把玩着玉璜,笑意不达眼底。

  大月使团首领话音落下,龙椅上的刘耕不禁轻笑出声。

  如今的贵霜早无半点军力可言——三十五万大军尽数覆灭于曹操西征铁骑之下。此刻曹军仍在攻城略地,贵霜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般境地,这使者竟妄想以归顺之名保全国祚,打着天高皇帝远的主意延续贵霜命脉,待他日羽翼丰满再图不轨?

  这些古人盘算,刘耕心知肚明。

  无非是盼着战火止息,好让贵霜苟延残喘罢了。

  但在刘耕眼里,此事根本没有商议的余地。

  既有系统加持,又坐拥汉末群英,若这般优势尚不能一统天下——

  他自己都要唾弃自己了。

  思及此,刘耕唇边掠过一丝冷意。

  阶下荀彧已然踏前一步:\"大月使者,尔等似乎尚未认清形势。\"

  \"不如先回驿馆,好生思量。\"

  此言一出,大月使者面如死灰。

  他彻底明白:汉帝国根本无需让步。

  如今的贵霜,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在剑士押送下返回驿馆时,使团众人如坠冰窟。

  他们原以为快马加鞭赶来求见,便能救贵霜于危亡。

  谁曾想汉军凶猛如斯——

  三十五万大军,竟在瞬息间灰飞烟灭!

  此刻所谓的使团,实与囚徒无异。

  待贵霜全境陷落,他们便是待宰羔羊。

  有人绝望地望向窗外,却见王越训练的剑士如林而立。

  连驿馆外围都驻守着整队精锐。

  逃?插翅难飞。

  此刻皇宫中的刘耕刚结束朝议,只等曹操拿下贵霜全境后 ** 行赏。

  此时的贵霜疆域内,曹操率领的征西军已将三十五万敌军尽数歼灭,铁骑所向披靡。汉军所经之处,不到半日便在城头插上黑底金字的汉家旌旗。

  大汉的铁骑再次震撼寰宇,贵霜守军闻风丧胆。各郡守备空虚,残兵根本无法抵挡虎狼之师。短短时日,贵霜大半疆土已尽归汉土。

  海岸线上,一支悬挂同样旗帜的庞大舰队正破浪而来。船首的孙策按剑远眺,见沿岸城池尚未燃起烽烟,顿时朗声大笑:\"总算赶上了!绝不能让孟德独揽战功——全军登陆!\"

  二十万水师在孙策与甘宁率领下如潮水般涌向海岸。本就惶惶不安的守军面对这支生力军,沿海城池接连易主。北方曹操亲率十五万铁骑南下,孙策则自东海岸向北推进,两支劲旅最终在贵霜腹地胜利会师。

  望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统帅,曹操抚须感慨。虽不及孙伯符这般锋芒毕露,但能为大汉开疆拓土,曹孟德亦感欣慰。两路大军合兵一处,众将谈笑间直指贵霜最后的王城。

  烽烟笼罩下的贵霜王城,再无往日佛音缭绕的宁静。街道上挤满仓皇逃窜的民众,哭喊声撕碎了昔日的祥和。

  \"陛下救命啊!\"

  \"我佛慈悲,怎忍心看魔军屠戮您的子民!\"

  \"我们日日焚香祷告,为何佛祖还不降下佛光?\"

  \"王上开恩,救救孩儿们吧!\"

  王宫金殿内,象征着佛陀转世的胡毗涩伽二世僵坐莲台宝座。右大臣呈上的军报散落一地,每一封都记载着帝国大军的溃败。三十万精锐竟在旦夕间灰飞烟灭,如今连王城卫队都拼凑不齐。

  城外黑云压城,城内流民如潮。这位曾经志得意满的君王终于明白,自己招惹了怎样可怖的对手。

  《兵临城下》

  \"不可能!\"黄金王冠在颤抖,\"本王的铁骑呢?伽吉大将军何在?\"

  宫墙外的哀嚎不断涌入,胡毗涩伽二世攥碎染血的战报。数月前还做着吞并西域的美梦,三十万大军誓要踏平汉家疆土。岂料转瞬间山河破碎,如今竟只剩这座孤城在魔军铁蹄下颤抖。

  望着大殿穹顶的莲花纹饰,君王嘴角泛起苦涩。这世间哪有什么算无遗策,不过都是痴人说梦罢了。

  听宫外百姓的哀嚎此起彼伏,胡毗涩伽二世却瘫在王座上不知所措。阶下文武百官如泥塑木雕般杵着,当君王阴鸷的目光扫过左大臣时,突然暴起一掌拍在鎏金扶手上。

  \"九成疆土尽丧敌手,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二世从牙缝里挤出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左大臣,你此刻还在装聋作哑?\"

  被点名的老臣浑身一颤,山羊须上沾满冷汗。他眼珠骨碌碌转着,突然扑通跪地:\"王上明鉴!伽吉那个莽夫葬送雄师,老臣实在......\"

  \"住口!\"二世猛地拽断腰间玉珏,碎玉迸溅在猩红地毯上。两名金甲侍卫应声入殿,铁钳般的手掌当即扣住老臣肩膀。

  \"拖去宫门斩了!\"年轻的君王唇角扭曲,\"就用这颗头颅...给外面那些贱民消消火!\"

  当惨叫渐远,宫外声浪果然平息。二世凝视着殿外飘雪,忽觉脖颈发凉——七十万汉军正踏着积雪滚滚而来。他下意识摸向佩剑,却发现剑鞘早已空空如也。

  **

  贵霜帝国即便处于鼎盛时期,也未曾集结过如此庞大的军队。当胡毗涩伽二世仍在苦思对策时,一支黑压压的汉军已悄然抵达都城之下。

  \"嘶——\"

  城头守军倒吸冷气,

  \"竟真来了!\"

  \"汉军铁骑竟兵临城下!\"

  \"大势已去...全完了!\"

  这些贵霜最后的戍卫者面色惨白。他们日夜担忧的噩梦,如今化作城下如林的枪戟。更令人绝望的是,自接获边境陷落急报,不过短短两日,汉军便已杀至王畿。

  \"快关城门!收吊桥!\"

  守将嘶吼着,青铜铰链发出刺耳的咯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