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遗留处理!解决移民船的后续问题-《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天刚亮,轮机舱的警报还没停。

  陈渊靠在墙边喝了口营养液,嘴里发苦。他一宿没睡,眼睛干涩,但手上的活没停。主能源导管裂了三处,最深的一道口子像被刀削过,边缘不规则,焊起来费劲。

  “图纸呢?”他问站在旁边的船员A。

  那人摇头,“库存系统里没有这型号的原始设计图,老资料都丢在上一次跃迁事故里了。”

  B从底下爬上来,脸上那道疤泛着红,手里拎着一段弯管。“这段还能用,但接头尺寸差两毫米,硬拼会漏压。”

  陈渊接过管子看了看。这是艘老船,零件早停产了,能凑合的材料都在废料区翻了几遍。

  他忽然想起昨晚调试机甲时用的校准程序。手动模式下,系统会实时反馈姿态偏差,自动调整输出力度。这逻辑换个地方也能用。

  “把控制台打开。”他对B说,“我要接个临时程序。”

  B愣了下,“你拿战斗系统的算法来修管道?”

  “能稳住焊接角度就行。”陈渊已经拆开数据接口,“别管来源,看结果。”

  他把自己的战术终端连上维修主机,调出姿态补偿模块,改了几个参数,让系统根据热变形预判焊枪移动轨迹。屏幕上的光标开始缓慢校正,画出一条平滑的弧线。

  “行,这个可以。”A凑近看,“咱们按它标的方向来补。”

  三人轮流上手,一边焊一边测压。每焊完一段,就通入低压气体检查密封性。前两次都漏了,第三次终于扛住了标准压力。

  “成了。”B抹了把脸上的灰,“再有两小时,主路就能通。”

  陈渊点头,看了眼时间。距离上次战斗过去不到二十小时,整艘船还在晃。不是物理上的震颤,是人心没稳下来。

  他走出轮机舱时,走廊里多了几个人。都是普通船员,穿着工装,蹲在角落抽烟。没人说话,眼神飘忽。

  医疗区门口贴了张通知,写着“心理疏导值班表”,可里面灯是灭的。

  陈渊路过生活区,听见有人在吵。

  “我不进去!那地方死过人!”一个年轻女船员抓着门框不肯松手,另两个人架着她往里拖。

  “你得做个扫描,看看有没有脑波异常。”

  “我没事!就是睡不着!你们别逼我!”

  声音越来越尖。陈渊走过去,没说话,只是站到她面前。

  女船员认出他,喘着气停下。

  “你也怕?”她盯着他。

  “怕。”陈渊说,“昨天晚上我还梦见自己被炸飞了,醒来心跳快得像要撞出来。”

  她愣住。

  “但我发现一件事。”他靠着墙,“害怕的时候,手越忙,脑子就越清。”

  她没动。

  “去维修角坐会儿?”他说,“那边缺人拧螺丝,你帮我分拣零件,干完我请你喝咖啡。”

  她犹豫几秒,慢慢松了手。

  这事传得很快。不到两小时,维修角挤满了人。有人带了工具箱,有人搬来一堆坏掉的小设备,说是想试着修好。

  船员A也被拉去了。

  “你不是轮机工吗?来这儿干嘛?”有人问他。

  “我也需要找点事做。”A坐在凳子上,低头拆一个通讯器,“刚才我在舱里躺了一个钟头,闭眼就听见爆炸声。”

  旁边人沉默了一会儿,递过去一把镊子。

  “夹片在这儿,小心点。”

  中午的时候,管理层I来了。

  她穿着制服,走路很稳,身后跟着两个助理。自从危机爆发后,这是她第一次公开露面。

  “听说你在组织人干活?”她在维修角外问陈渊。

  “总得动起来。”他说,“躺着只会越想越多。”

  她点头,“我批了物资权限,你需要什么,可以直接调用。”

  “谢了。”陈渊顿了下,“还有件事。”

  “你说。”

  “让经历过战斗的人带队,成立应急小组。不需要多大编制,十个人就行。平时负责巡查,紧急时能快速响应。”

  她想了想,“你是想让他们有点责任,而不是一直当受害者?”

  “对。”

  “我可以支持。”她说,“但得有个牵头人。你来?”

  “我不合适。”陈渊摇头,“A干过十五年轮机,上次蒸汽阀泄漏,他一个人扛到救援到场。这种事,他比谁都清楚该怎么处理。”

  她看向A。那人正在焊电路板,手很稳。

  “你愿意吗?”她问。

  A抬头,迟疑了一下,“如果大家信得过我,我没意见。”

  “那就这么定了。”她说,“下午开个短会,我把权限交下去。”

  下午三点,主能源系统重启测试。

  陈渊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压力曲线一点点上升。屏幕上绿色线条平稳延伸,没有波动。

  “通了。”B轻声说。

  周围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

  但这还没完。老船员们聚在通道口,拦住了陈渊。

  “你不能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技工抓住他胳膊,“我们刚经历一场劫难,外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海盗等着下手。你留下吧,带着我们。”

  “对,你留下来指挥防御!”

  “我们可以给你编外职位,待遇按高级顾问算!”

  陈渊没甩开手,也没答应。

  “我知道你们担心。”他说,“但留我不现实。”

  “为什么?”有人喊,“你帮了我们这么多,就不能多待一阵?”

  “因为我帮不了一辈子。”陈渊看着他们,“我能修一次管道,能教你们怎么应对袭击,但我不能替你们活着。”

  人群安静下来。

  “你们已经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了。”他指着控制台,“刚才那套系统是谁修好的?是你们自己。应急小组是谁在牵头?是A。心理疏导是谁在做?是你们中间那些愿意帮忙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

  “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比你们早几天学会怎么面对恐惧。”

  没人再说话。

  管理层I走上前,“我们已经和友好势力建立了联络机制,情报、资源都有保障。接下来的航程,我们会加强巡逻,升级警戒等级。”

  她看向陈渊,“我们也达成了协作备忘录。他虽然不会常驻,但会定期回访。如果有紧急情况,加密频道随时可用。”

  老技工慢慢松了手。

  “我们……只是不想再失去谁了。”他低声说。

  “我懂。”陈渊拍了下他肩膀,“所以我才要把东西交到你们手里,而不是替你们扛着。”

  傍晚,他最后一次走过主通道。

  这里曾经倒过尸体,血迹擦了三遍才干净。现在有人在墙边摆了个小柜子,放了几瓶水和药片,上面贴着纸条:“应急用品,请自取。”

  他停下脚步,看了很久。

  回到指挥层会客室,管理层I递给他一份电子签文。

  “签了吧。”她说,“算是个正式交代。”

  他接过笔,在屏幕划下名字。

  文件生成完毕,自动归档。

  “你还在这儿待多久?”她问。

  “等最后一段管道完成压力复检。”他说,“然后就走。”

  “去哪儿?”

  “先检查飞船其他设备。”他收起终端,“有些事得做完才能安心。”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B。

  “报告个事。”他站在门口,“刚才巡检时发现C区通风口有轻微震动,可能是共振问题,也可能是结构疲劳。”

  陈渊抬头。

  “带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