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从地缝里冲出来,照得人睁不开眼。陈渊站在中央,脚底那股脉动越来越强,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下面醒过来。
“频率稳住了!”小李盯着记录仪大喊,“五组光环完全同步!能量值达到峰值!”
林悦握紧拳头:“成了?这回真成了?”
张宇没说话,但眼神紧盯着地面裂缝。那道细缝正在缓缓扩大,发出轻微的咔咔声,像是一扇沉睡多年的门被慢慢推开。
陈渊低头看去,一道金属结构从地下升起,呈圆柱形,表面布满刻痕,顶端有个凹槽,形状正好和墙上的圆形符号一致。
“这就是最终接口。”他说,“刚才我们调的是系统预热,现在才是真正的解锁。”
“那你还不动手?”林悦催他,“难不成等它自己跳进你手里?”
陈渊没动。他记得之前每一次操作失误都会引发能量波动,这种地方不可能没有防备机制。
“等等。”他对张宇说,“你刚才说过,最后一步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特定震动。我们现在共振已经完成,但没人确认过触发方式。”
张宇点头:“直接放手进去风险太大。万一这是个验证程序,需要某种输入呢?”
小李翻着记录仪:“我记得……最后一排那个圆圈加点的符号,在古机械语里有时候代表‘确认’或者‘执行’。也许我们需要模拟那个信号?”
“怎么模拟?”林悦问。
“敲一下。”小李脱口而出,“就像按回车键那样。”
众人一愣。
“你是说,再敲一次?”张宇皱眉。
“不是乱敲。”小李指着屏幕,“你看,所有符号的笔画数对应光环频率,而那个圆圈符号单独存在,说明它不参与调节。但它出现在最下面,位置特殊,很可能就是启动指令。”
陈渊想了想:“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共振状态下,用特定节奏敲击这个装置,等于告诉系统——确认无误,开始执行。”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小李嘿嘿一笑,“咱这不是破译密码,是在给人机交互写命令行。”
林悦听得一头雾水:“所以你现在是程序员了?”
“临时转行。”小李耸肩,“谁让咱会记数据呢。”
陈渊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个升上来的圆柱体。凹槽边缘有一圈微弱的蓝光流动,像是等待输入的状态指示灯。
他伸手试了试周围温度,不烫也不冷,材质像是某种合金。
“我来。”他说,“你们继续保持共振状态,别停。”
“明白。”张宇重新站回西侧嵌槽旁,“只要你不喊停,我们就一直敲。”
陈渊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他知道这一下必须精准,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节奏不对,可能整个系统会重置,甚至反向锁定。
他闭上眼,回忆刚才五组光环同步时的节拍。
咚、咚、咚、咚、咚——五次间隔均匀的震动,最后停顿半秒,再来一次轻击。
那是他们调试到最后形成的稳定频率。
他睁开眼,抬起右手食指,对准圆柱顶端的凹槽中心,轻轻敲了一下。
声音不大,像是木头碰上了金属。
但下一秒,整个房间猛地一震。
所有人脚下一晃,差点摔倒。
地面五组光环瞬间收缩,光芒向中央汇聚,全部涌入那道裂缝中。圆柱体开始缓慢旋转,发出低沉的嗡鸣。
“动了!”小李激动得跳起来,“系统认了!”
蓝光越来越亮,圆柱继续上升,直到露出一个巴掌大的托盘。上面放着一块黑色方块,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按钮或接口,但边缘泛着淡淡的银光。
“这是啥?”林悦凑过去看,“看着像个U盘。”
“不像。”张宇伸手想碰,被陈渊拦住。
“别急。”陈渊盯着那东西,“这玩意儿能藏这么深,肯定不是普通存储设备。”
小李凑近记录仪扫描:“检测不到信号,也没有能量反应。但它确实改变了周围的引力场,数值偏移了0.3个单位。”
“也就是说,它本身不发光,但会影响别的东西?”林悦挠头。
“有可能是控制器。”陈渊伸手将黑色方块拿起。入手微沉,触感冰凉,像是某种陶瓷与金属的混合体。
就在他拿起来的一瞬间,圆柱体开始下降,裂缝重新闭合,地面恢复平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头顶的蓝光缓缓熄灭,房间里安静下来。
只有五组光环还在缓慢转动,保持着同步状态,像是完成了使命后的待机模式。
“所以……咱们解开了谜题,拿到了道具?”林悦看着陈渊手里的黑块,“然后呢?下一步去哪儿刷副本?”
“先弄清楚这东西干嘛用的。”陈渊翻来覆去检查,“没接口,没标识,连个品牌都没有。”
“说不定要插哪儿。”小李提议,“比如门后面,或者控制台。”
“这里没别的出口。”张宇环顾四周,“墙还是原来的墙,地板也没变化。机关应该还没完全打开。”
陈渊忽然想到什么:“刚才我们破解的是能量共振谜题,目标是让五组光环同步。现在同步完成了,系统给了我们这个——说明它是个结果性奖励,而不是过程工具。”
“听不懂。”林悦摆手,“说人话。”
“意思是,这东西可能不是用来开下一扇门的。”陈渊说,“而是证明我们通过了考验。”
“那有啥用?”小李泄气,“总不能拿去换积分吧?”
“有用。”张宇突然开口,“在很多老式安保系统里,通过验证后获得的实体密钥,往往能在更高权限区域使用。比如主控室、能源核心,甚至是飞船中枢。”
“懂了。”林悦眼睛一亮,“相当于通关凭证?集齐五个印章换大奖那种?”
“差不多。”陈渊把黑块收进随身包,“先留着。反正也没别的线索,走一步看一步。”
小李拍拍记录仪:“要不我做个标记?万一以后遇到能插的地方,好认出来。”
“随便你。”林悦打了个哈欠,“反正我现在只想找个地方躺平。这破地方折腾半天,连口水都没得喝。”
“忍忍。”陈渊看了她一眼,“进来的时候可没人逼你。”
“我是自愿来的吗?”林悦翻白眼,“当时你不说是来找‘关键物资’,谁乐意钻这种鬼地方?”
“我说的是线索。”陈渊纠正,“没说一定有补给。”
“哎哟喂,您还挺较真。”林悦作势要推他,“早知道带瓶汽水进来,至少还能泡个方便面。”
几人说着,气氛轻松了不少。
张宇走到东墙边,再次检查那些符号:“这些刻痕应该还有别的用途。既然第一层谜题用了笔画数,后面说不定还有隐藏信息。”
“等会儿再研究。”陈渊提醒,“咱们在这儿待的时间不短了,外面情况不明。先回去汇合其他人,把这个东西交给技术组分析。”
“也行。”小李收起记录仪,“反正数据都存好了,回头慢慢看。”
四人准备撤离。
临走前,陈渊最后看了一眼中央区域。地面看不出任何痕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发生。只有空气中残留的一丝金属味,提醒他们这里的确发生过什么。
他转身走向出口。
刚迈出一步,包里的黑色方块突然震动了一下。
很轻,像是手机静音来电。
陈渊脚步一顿。
他停下,掏出那块黑方块。
表面依旧光滑,银光也没变。
但他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
“频率稳住了!”小李盯着记录仪大喊,“五组光环完全同步!能量值达到峰值!”
林悦握紧拳头:“成了?这回真成了?”
张宇没说话,但眼神紧盯着地面裂缝。那道细缝正在缓缓扩大,发出轻微的咔咔声,像是一扇沉睡多年的门被慢慢推开。
陈渊低头看去,一道金属结构从地下升起,呈圆柱形,表面布满刻痕,顶端有个凹槽,形状正好和墙上的圆形符号一致。
“这就是最终接口。”他说,“刚才我们调的是系统预热,现在才是真正的解锁。”
“那你还不动手?”林悦催他,“难不成等它自己跳进你手里?”
陈渊没动。他记得之前每一次操作失误都会引发能量波动,这种地方不可能没有防备机制。
“等等。”他对张宇说,“你刚才说过,最后一步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特定震动。我们现在共振已经完成,但没人确认过触发方式。”
张宇点头:“直接放手进去风险太大。万一这是个验证程序,需要某种输入呢?”
小李翻着记录仪:“我记得……最后一排那个圆圈加点的符号,在古机械语里有时候代表‘确认’或者‘执行’。也许我们需要模拟那个信号?”
“怎么模拟?”林悦问。
“敲一下。”小李脱口而出,“就像按回车键那样。”
众人一愣。
“你是说,再敲一次?”张宇皱眉。
“不是乱敲。”小李指着屏幕,“你看,所有符号的笔画数对应光环频率,而那个圆圈符号单独存在,说明它不参与调节。但它出现在最下面,位置特殊,很可能就是启动指令。”
陈渊想了想:“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共振状态下,用特定节奏敲击这个装置,等于告诉系统——确认无误,开始执行。”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小李嘿嘿一笑,“咱这不是破译密码,是在给人机交互写命令行。”
林悦听得一头雾水:“所以你现在是程序员了?”
“临时转行。”小李耸肩,“谁让咱会记数据呢。”
陈渊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个升上来的圆柱体。凹槽边缘有一圈微弱的蓝光流动,像是等待输入的状态指示灯。
他伸手试了试周围温度,不烫也不冷,材质像是某种合金。
“我来。”他说,“你们继续保持共振状态,别停。”
“明白。”张宇重新站回西侧嵌槽旁,“只要你不喊停,我们就一直敲。”
陈渊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他知道这一下必须精准,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节奏不对,可能整个系统会重置,甚至反向锁定。
他闭上眼,回忆刚才五组光环同步时的节拍。
咚、咚、咚、咚、咚——五次间隔均匀的震动,最后停顿半秒,再来一次轻击。
那是他们调试到最后形成的稳定频率。
他睁开眼,抬起右手食指,对准圆柱顶端的凹槽中心,轻轻敲了一下。
声音不大,像是木头碰上了金属。
但下一秒,整个房间猛地一震。
所有人脚下一晃,差点摔倒。
地面五组光环瞬间收缩,光芒向中央汇聚,全部涌入那道裂缝中。圆柱体开始缓慢旋转,发出低沉的嗡鸣。
“动了!”小李激动得跳起来,“系统认了!”
蓝光越来越亮,圆柱继续上升,直到露出一个巴掌大的托盘。上面放着一块黑色方块,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按钮或接口,但边缘泛着淡淡的银光。
“这是啥?”林悦凑过去看,“看着像个U盘。”
“不像。”张宇伸手想碰,被陈渊拦住。
“别急。”陈渊盯着那东西,“这玩意儿能藏这么深,肯定不是普通存储设备。”
小李凑近记录仪扫描:“检测不到信号,也没有能量反应。但它确实改变了周围的引力场,数值偏移了0.3个单位。”
“也就是说,它本身不发光,但会影响别的东西?”林悦挠头。
“有可能是控制器。”陈渊伸手将黑色方块拿起。入手微沉,触感冰凉,像是某种陶瓷与金属的混合体。
就在他拿起来的一瞬间,圆柱体开始下降,裂缝重新闭合,地面恢复平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头顶的蓝光缓缓熄灭,房间里安静下来。
只有五组光环还在缓慢转动,保持着同步状态,像是完成了使命后的待机模式。
“所以……咱们解开了谜题,拿到了道具?”林悦看着陈渊手里的黑块,“然后呢?下一步去哪儿刷副本?”
“先弄清楚这东西干嘛用的。”陈渊翻来覆去检查,“没接口,没标识,连个品牌都没有。”
“说不定要插哪儿。”小李提议,“比如门后面,或者控制台。”
“这里没别的出口。”张宇环顾四周,“墙还是原来的墙,地板也没变化。机关应该还没完全打开。”
陈渊忽然想到什么:“刚才我们破解的是能量共振谜题,目标是让五组光环同步。现在同步完成了,系统给了我们这个——说明它是个结果性奖励,而不是过程工具。”
“听不懂。”林悦摆手,“说人话。”
“意思是,这东西可能不是用来开下一扇门的。”陈渊说,“而是证明我们通过了考验。”
“那有啥用?”小李泄气,“总不能拿去换积分吧?”
“有用。”张宇突然开口,“在很多老式安保系统里,通过验证后获得的实体密钥,往往能在更高权限区域使用。比如主控室、能源核心,甚至是飞船中枢。”
“懂了。”林悦眼睛一亮,“相当于通关凭证?集齐五个印章换大奖那种?”
“差不多。”陈渊把黑块收进随身包,“先留着。反正也没别的线索,走一步看一步。”
小李拍拍记录仪:“要不我做个标记?万一以后遇到能插的地方,好认出来。”
“随便你。”林悦打了个哈欠,“反正我现在只想找个地方躺平。这破地方折腾半天,连口水都没得喝。”
“忍忍。”陈渊看了她一眼,“进来的时候可没人逼你。”
“我是自愿来的吗?”林悦翻白眼,“当时你不说是来找‘关键物资’,谁乐意钻这种鬼地方?”
“我说的是线索。”陈渊纠正,“没说一定有补给。”
“哎哟喂,您还挺较真。”林悦作势要推他,“早知道带瓶汽水进来,至少还能泡个方便面。”
几人说着,气氛轻松了不少。
张宇走到东墙边,再次检查那些符号:“这些刻痕应该还有别的用途。既然第一层谜题用了笔画数,后面说不定还有隐藏信息。”
“等会儿再研究。”陈渊提醒,“咱们在这儿待的时间不短了,外面情况不明。先回去汇合其他人,把这个东西交给技术组分析。”
“也行。”小李收起记录仪,“反正数据都存好了,回头慢慢看。”
四人准备撤离。
临走前,陈渊最后看了一眼中央区域。地面看不出任何痕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发生。只有空气中残留的一丝金属味,提醒他们这里的确发生过什么。
他转身走向出口。
刚迈出一步,包里的黑色方块突然震动了一下。
很轻,像是手机静音来电。
陈渊脚步一顿。
他停下,掏出那块黑方块。
表面依旧光滑,银光也没变。
但他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