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里的杂音还在回荡。
陈渊没动,手指已经搭在了通信模块的启动键上。他盯着监控屏边缘那点热源波动,心跳比平时快了几拍,但呼吸压得很稳。刚才那段加密通话不是幻觉,对方说的是B-7区,就是他们进来时踩过的一段管道入口。痕迹被人发现了,说明敌人已经开始扫网式排查。
不能再等了。
他低头按下短距量子链路的唤醒信号,三下短震,这是和张宇约定的紧急联络方式。不到十秒,对面接通了。
“听到了?”张宇的声音很轻,像是贴着墙根说话。
“听到了。”陈渊回,“B-7暴露,我们最多六小时。”
“够了。”张宇那边传来键盘敲击声,“我刚把城市结构图调出来,加上你抢来的资料库,能算出三条路线。”
屏幕亮起,一张半透明的三维地图铺开,层层叠叠的管线、隧道、高架通道被染成不同颜色。张宇的手指划过几处节点,一条灰线从当前位置延伸出去,钻进地下管网。
“灰线走蒸汽管道,全程隐蔽,但太窄,只能单人爬行。适合分批撤离,缺点是速度慢,一旦卡住前后都动不了。”
陈渊点头,“走这条的人得身板小,动作利索。”
“蓝线用废弃磁轨隧道。”张宇切换视角,蓝色光带穿过城市腹地,“轨道还在供电,能跑运输车,速度快,但中途有两个检查站,门禁系统没瘫痪,得硬闯。”
“有陷阱吗?”
“不确定。但我查了巡逻记录,早晚各有一班巡逻队,间隔四小时。只要卡准时间,中间有十五分钟空窗。”
陈渊记下时间点,“第三条呢?”
画面一转,红线横跨中央数据塔外围的高空廊桥,像一根细铁丝挂在两栋大楼之间。
“红线最短,二十分钟到接应点。但全程露天,监控密集,而且对面没有遮蔽物。狙击手站在对面楼顶就能清场。”
“那就是赌命路线。”陈渊说。
“对。”张宇没否认,“但如果其他两条都被封了,这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两人沉默了几秒。
外面风管还在响,但不再是那种规律的嗡鸣,而是断断续续的震动,像是有人在远处敲打金属。陈渊知道,这不是巧合。他们的藏身处迟早会被摸到。
“不能只靠一条路。”他说,“得设应急机制。”
“我已经想好了。”张宇打开一个新界面,“三级响应协议。一旦某条路线触发警报,剩下的人立刻切备用路线。不用发语音,也不用开无线电。”
“怎么通知?”
“敲墙。”张宇调出一段波形图,“用摩尔斯码的节奏,轻三下重两下,代表‘换蓝’;轻两下重三下,是‘换灰’。墙体传声远,又不会被监听捕捉。”
陈渊看了眼手边的扳手,“工具也能当敲击器用。”
“对。而且每段管道都有共振频率,我们可以提前测试哪一段传声最清楚。”
“好。”陈渊伸手调出机甲能耗表,“我这边算一下机动极限。灰线空间小,机甲没法展开,我只能徒步护送。蓝线能用车,我可以开着过去,顺便掩护后队。”
“你打算亲自走哪条?”
“还没定。”陈渊盯着三条路线来回切换,“但接应点必须有人守住。谁先走,谁后走,也得排顺序。”
“小队一共十二人。”张宇调出名单,“林悦他们三个擅长侦查,可以第一批走灰线探路。第二批派体力好的,带装备。你和我最后撤。”
“不行。”陈渊摇头,“你们先走。”
“什么?”
“我是目标最大那个。”陈渊指着自己胸口,“海盗追我,神秘势力也盯我。我在哪,火力就往哪集中。我要是走在前面,等于带着敌人往你们背后撵。”
张宇皱眉,“那你留下断后?”
“不一定断后。”陈渊冷笑,“我可以走红线,吸引注意力。你们从灰线或蓝线撤,等他们反应过来,人早就跑了。”
“太冒险。”张宇直接否了,“你死了,整个计划就崩了。”
“所以我不一定真走红线。”陈渊点了点屏幕,“我可以假装启动,放出信号扰动,让他们以为我选了最快路线。等他们调兵去堵,你们正好从底下溜出去。”
张宇愣了下,“你是想演一场戏?”
“对。”陈渊咧嘴,“让敌人以为猎物慌了,抄近道逃命。其实我们反着来。”
张宇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还真是越来越像指挥官了。”
“逼出来的。”陈渊活动了下手腕,“以前只想活着,现在得想着怎么让更多人活着。”
两人重新梳理流程。
第一阶段:林悦带队,五人组走灰线,三十分钟内出发,携带基础通讯器和应急包。
第二阶段:六人组走蓝线,搭乘改装运输车,由张宇远程解锁门禁,预计在一小时后跟进。
第三阶段:陈渊留守,制造假动作为诱饵,确认全员撤离后再选择路线脱身。
“你一个人拖住他们多久?”张宇问。
“看情况。”陈渊看着机甲,“只要能量够,我能让他们以为这里有十个人在动。”
“别逞强。”张宇语气严肃,“任务是撤离,不是决战。”
“我知道。”陈渊点头,“打不过就跑,我又不傻。”
张宇关掉主控界面,开始整理装备包。他把存储盘塞进内袋,检查了两次电池电量,又把一把折叠刀插进靴筒。
“通信频段再核一遍。”他说,“别用公共频道,全部切到L-9加密段。如果失联超过十分钟,按预设代码敲墙三次。”
“收到。”
“还有……”张宇顿了顿,“如果你听到枪声从接应点方向传来,别回来。”
陈渊抬眼。
“那是陷阱。”张宇说,“他们会拿队友当诱饵。你一露面,就是死局。”
陈渊沉默几秒,“那我怎么办?”
“继续往前走。”张宇声音低下去,“活下去,才是对大家最好的交代。”
房间里安静下来。
通风口吹进一丝冷风,带着铁锈和机油混合的味道。陈渊站起身,走到机甲旁边,拉开侧舱盖,把备用电源模块塞进去。连接口有点紧,他用力推了两下才卡住。
“这玩意儿撑得住吧?”他自言自语。
“撑不住也得撑。”张宇背上包,站到门边,“我们没得选。”
陈渊最后看了一遍屏幕。三条路线还在闪,灰、蓝、红,像三条命脉悬在空中。他伸手关掉投影,只留下监控画面。
热源波动还在,位置没变,但信号强度涨了一点。
有人在靠近。
他拿起耳机,按下群呼键,声音压得很平:“所有人注意,准备动身。”
说完,他没摘耳机,也没站起来,只是坐在操作台前,眼睛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05:17。
距离第一组出发,还有十三分钟。
陈渊没动,手指已经搭在了通信模块的启动键上。他盯着监控屏边缘那点热源波动,心跳比平时快了几拍,但呼吸压得很稳。刚才那段加密通话不是幻觉,对方说的是B-7区,就是他们进来时踩过的一段管道入口。痕迹被人发现了,说明敌人已经开始扫网式排查。
不能再等了。
他低头按下短距量子链路的唤醒信号,三下短震,这是和张宇约定的紧急联络方式。不到十秒,对面接通了。
“听到了?”张宇的声音很轻,像是贴着墙根说话。
“听到了。”陈渊回,“B-7暴露,我们最多六小时。”
“够了。”张宇那边传来键盘敲击声,“我刚把城市结构图调出来,加上你抢来的资料库,能算出三条路线。”
屏幕亮起,一张半透明的三维地图铺开,层层叠叠的管线、隧道、高架通道被染成不同颜色。张宇的手指划过几处节点,一条灰线从当前位置延伸出去,钻进地下管网。
“灰线走蒸汽管道,全程隐蔽,但太窄,只能单人爬行。适合分批撤离,缺点是速度慢,一旦卡住前后都动不了。”
陈渊点头,“走这条的人得身板小,动作利索。”
“蓝线用废弃磁轨隧道。”张宇切换视角,蓝色光带穿过城市腹地,“轨道还在供电,能跑运输车,速度快,但中途有两个检查站,门禁系统没瘫痪,得硬闯。”
“有陷阱吗?”
“不确定。但我查了巡逻记录,早晚各有一班巡逻队,间隔四小时。只要卡准时间,中间有十五分钟空窗。”
陈渊记下时间点,“第三条呢?”
画面一转,红线横跨中央数据塔外围的高空廊桥,像一根细铁丝挂在两栋大楼之间。
“红线最短,二十分钟到接应点。但全程露天,监控密集,而且对面没有遮蔽物。狙击手站在对面楼顶就能清场。”
“那就是赌命路线。”陈渊说。
“对。”张宇没否认,“但如果其他两条都被封了,这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两人沉默了几秒。
外面风管还在响,但不再是那种规律的嗡鸣,而是断断续续的震动,像是有人在远处敲打金属。陈渊知道,这不是巧合。他们的藏身处迟早会被摸到。
“不能只靠一条路。”他说,“得设应急机制。”
“我已经想好了。”张宇打开一个新界面,“三级响应协议。一旦某条路线触发警报,剩下的人立刻切备用路线。不用发语音,也不用开无线电。”
“怎么通知?”
“敲墙。”张宇调出一段波形图,“用摩尔斯码的节奏,轻三下重两下,代表‘换蓝’;轻两下重三下,是‘换灰’。墙体传声远,又不会被监听捕捉。”
陈渊看了眼手边的扳手,“工具也能当敲击器用。”
“对。而且每段管道都有共振频率,我们可以提前测试哪一段传声最清楚。”
“好。”陈渊伸手调出机甲能耗表,“我这边算一下机动极限。灰线空间小,机甲没法展开,我只能徒步护送。蓝线能用车,我可以开着过去,顺便掩护后队。”
“你打算亲自走哪条?”
“还没定。”陈渊盯着三条路线来回切换,“但接应点必须有人守住。谁先走,谁后走,也得排顺序。”
“小队一共十二人。”张宇调出名单,“林悦他们三个擅长侦查,可以第一批走灰线探路。第二批派体力好的,带装备。你和我最后撤。”
“不行。”陈渊摇头,“你们先走。”
“什么?”
“我是目标最大那个。”陈渊指着自己胸口,“海盗追我,神秘势力也盯我。我在哪,火力就往哪集中。我要是走在前面,等于带着敌人往你们背后撵。”
张宇皱眉,“那你留下断后?”
“不一定断后。”陈渊冷笑,“我可以走红线,吸引注意力。你们从灰线或蓝线撤,等他们反应过来,人早就跑了。”
“太冒险。”张宇直接否了,“你死了,整个计划就崩了。”
“所以我不一定真走红线。”陈渊点了点屏幕,“我可以假装启动,放出信号扰动,让他们以为我选了最快路线。等他们调兵去堵,你们正好从底下溜出去。”
张宇愣了下,“你是想演一场戏?”
“对。”陈渊咧嘴,“让敌人以为猎物慌了,抄近道逃命。其实我们反着来。”
张宇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还真是越来越像指挥官了。”
“逼出来的。”陈渊活动了下手腕,“以前只想活着,现在得想着怎么让更多人活着。”
两人重新梳理流程。
第一阶段:林悦带队,五人组走灰线,三十分钟内出发,携带基础通讯器和应急包。
第二阶段:六人组走蓝线,搭乘改装运输车,由张宇远程解锁门禁,预计在一小时后跟进。
第三阶段:陈渊留守,制造假动作为诱饵,确认全员撤离后再选择路线脱身。
“你一个人拖住他们多久?”张宇问。
“看情况。”陈渊看着机甲,“只要能量够,我能让他们以为这里有十个人在动。”
“别逞强。”张宇语气严肃,“任务是撤离,不是决战。”
“我知道。”陈渊点头,“打不过就跑,我又不傻。”
张宇关掉主控界面,开始整理装备包。他把存储盘塞进内袋,检查了两次电池电量,又把一把折叠刀插进靴筒。
“通信频段再核一遍。”他说,“别用公共频道,全部切到L-9加密段。如果失联超过十分钟,按预设代码敲墙三次。”
“收到。”
“还有……”张宇顿了顿,“如果你听到枪声从接应点方向传来,别回来。”
陈渊抬眼。
“那是陷阱。”张宇说,“他们会拿队友当诱饵。你一露面,就是死局。”
陈渊沉默几秒,“那我怎么办?”
“继续往前走。”张宇声音低下去,“活下去,才是对大家最好的交代。”
房间里安静下来。
通风口吹进一丝冷风,带着铁锈和机油混合的味道。陈渊站起身,走到机甲旁边,拉开侧舱盖,把备用电源模块塞进去。连接口有点紧,他用力推了两下才卡住。
“这玩意儿撑得住吧?”他自言自语。
“撑不住也得撑。”张宇背上包,站到门边,“我们没得选。”
陈渊最后看了一遍屏幕。三条路线还在闪,灰、蓝、红,像三条命脉悬在空中。他伸手关掉投影,只留下监控画面。
热源波动还在,位置没变,但信号强度涨了一点。
有人在靠近。
他拿起耳机,按下群呼键,声音压得很平:“所有人注意,准备动身。”
说完,他没摘耳机,也没站起来,只是坐在操作台前,眼睛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05:17。
距离第一组出发,还有十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