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岛,靖海伯府。
毛文龙站在海图前,手指划过辽东沿岸密密麻麻标注的红点——盖州、复州、金州、旅顺……每一处都是他曾袭扰过的后金据点。他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眼中闪烁着狡黠与狠厉。
“皇太极那狗鞑子,以为缩在沈阳就安全了?”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杯一跳,“老子偏要让他知道——海上,是老子的地盘!”
“报——!”一名亲兵疾步冲入,“伯爷!探子来报!建奴镶白旗多尔衮率三千精骑,正沿辽河往南移动,似要增援盖州!”
“多尔衮?”毛文龙眉头一挑,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得很!老子正愁没大鱼上钩!”
他猛地转身,厉声下令:“传令!第一营战船即刻出港!目标——盖州码头!第二营埋伏长山岛,待建奴水师出港截击!第三营轻舟快船,绕道金州,烧他粮仓!”
“记住!一击即走!绝不恋战!让建奴疲于奔命!”
“是!”众将轰然应诺,眼中燃起战意。
------
盖州海域,夜。
海风呼啸,浪涛翻涌。五艘悬挂“毛”字大旗的快船借着夜色悄然逼近盖州码头。船上水手屏息凝神,炮手调整角度,火铳手检查弹药。
“放!”毛文龙站在船头,冷声下令。
“轰!轰!轰!”
神威炮怒吼,炮弹呼啸而出,狠狠砸向码头!火光冲天,木屑纷飞!停泊的几艘后金运粮船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岸上守军惊慌失措,锣鼓乱鸣!
“撤!”毛文龙见目的已达,毫不犹豫,“转向旅顺!再给他添把火!”
五艘快船如幽灵般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盖州码头一片火海与混乱。
------
沈阳,汗王宫。
“报——!”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入大殿,“大汗!盖州码头遭袭!五艘明船炮轰粮仓,焚毁粮船六艘!驻防甲喇额真……战死!”
“什么?!”皇太极猛地站起,眼中怒火喷涌,“毛文龙——!”
多尔衮脸色阴沉,单膝跪地:“臣弟失职!未料毛文龙如此狡诈,竟分兵多处,声东击西!”
皇太极强压怒火,冷声道:“朕让你‘猎龙’,不是让你被龙戏耍!”
范文程适时上前:“大汗,毛文龙狡诈,海上难制。不若……暂弃盖州、金州沿岸粮仓,诱其深入陆上,再设伏围歼!”
皇太极目光闪烁,最终缓缓点头:“传令!沿海军民后撤三十里!粮船改走内河!另……调蒙古轻骑千人,伏于复州河口!待毛文龙登陆抢粮……围而杀之!”
------
三日后,复州河口。
毛文龙站在船头,举着望远镜观察岸上情况。岸边静悄悄,几处粮仓看似无人把守,散落着几袋粮食,仿佛匆忙撤离的痕迹。
副将陈继盛低声道:“伯爷,会不会有诈?”
毛文龙冷笑:“建奴想钓鱼?老子偏要咬钩!”
他猛地挥手:“第一队登陆!抢粮!记住——半刻钟内撤回!其余战船炮口对准岸上,随时掩护!”
五十名精锐水师迅速登岸,冲向粮仓。然而,就在他们扛起粮袋的瞬间——
“杀——!”
四周芦苇荡中骤然杀声震天!数百蒙古轻骑呼啸而出!箭如雨下!
“撤!”毛文龙早有准备,厉声大喝。
“轰!轰!轰!”海上战船神威炮齐射!炮弹精准砸向骑兵冲锋路线!硝烟弥漫,蒙古骑阵大乱!登陆水师趁机撤回,跳上快船,扬帆远遁!
岸上,多尔衮脸色铁青,眼睁睁看着毛文龙的船队消失在视野中……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啸沉静的面容。他闭目凝神,意识深处,系统界面无声浮现:
[寰宇脉络]被动感知:辽东沿海区域(盖州)发生剧烈能量波动(炮击、燃烧)。关联人物:毛文龙(靖海伯)行为模式分析…袭扰后金后勤节点…战术目标达成!]
同时,一份由“隐鳞卫”辽东分部飞鸽传回的密报,被方正化无声呈上:“辽东急报:靖海伯毛文龙率部夜袭盖州码头,焚毁建奴运粮船六艘,重创其后勤!建奴镶白旗多尔衮驰援不及,徒呼奈何!”
朱啸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毛文龙…这条海龙,果然没让他失望!袭扰如风,一击即走!搅得皇太极后方鸡犬不宁!此等人才,当赏!更要…牢牢握在手中!
“方正化!”
“奴婢在!”
“拟旨!”
“靖海伯毛文龙,忠勇可嘉,袭扰建奴,焚其粮船,断其后路,功勋卓着!特赐御酒百坛!苏杭绸缎千匹!赏内帑银币十万枚!另…赐御制‘靖海龙纹’金币十枚!着龙鳞卫快马加急,送往皮岛!宣示全军!以彰其功!”
“另,传朕口谕:毛卿用兵如神,海疆屏障!望再接再厉,持续袭扰!朕…在京师,静候佳音!”
“奴婢遵旨!”方正化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皇爷这是要千金买马骨,更要让毛文龙…死心塌地!十万银币已是厚赏,十枚御制金币…更是无上荣宠!
------
皮岛,靖海伯府。
“圣旨到——!”龙鳞卫百户高亢的声音响彻帅府!
毛文龙率众将跪迎。当听到“焚其粮船,功勋卓着”、“赐御酒百坛、绸缎千匹、银币十万枚”时,众将已是喜形于色!而当那十枚金光璀璨、浮雕盘绕海龙与“天启御制”篆字的特制金币被龙鳞卫郑重捧出时,整个帅府瞬间沸腾了!
“金币!御制金币!还是龙纹的!”
“天啊!十枚!陛下厚恩!”
“这金币…听说京师黑市一枚能换百枚银元!还有价无市!”
“伯爷!陛下这是把您当海龙王供着了!”
毛文龙双手微颤地接过那沉甸甸的金币,感受着那冰凉尊贵的触感,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海龙纹饰,一股滚烫的热血直冲顶门!御制金币!龙纹!十枚!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恩宠!陛下…不仅记得他的功劳,更懂他这条海上蛟龙的心气!这金币的价值,远超一万银币!这是身份的象征!是皇权的背书!
“臣毛文龙!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重重叩首,声音因激动而嘶哑,“陛下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必率我皮岛健儿,日夜袭扰!让建奴寝食难安!永无宁日!”
“永无宁日!永无宁日!”众将齐声怒吼,士气如虹!
------
数日后,宁远城,督师府。
袁崇焕一身半旧儒衫,立于城头,望着城外茫茫雪原。寒风凛冽,吹动他花白的须发。辽东的局势,如同这严寒的天气,表面平静,暗流汹涌。建奴虽退,却虎视眈眈;毛文龙在海上搅风搅雨,虽利大局,却也让他隐隐担忧其桀骜难制;而朝廷…那位深居九重的年轻皇帝,心思更是深不可测。
“圣旨到!宣宁前兵备道袁崇焕,即刻入京述职!”传旨太监尖利的声音打破了城头的寂静。
袁崇焕心头一凛!入京述职?此时?他不敢怠慢,匆匆交代军务,快马加鞭,奔赴京师。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袁崇焕风尘仆仆,跪伏于地:“臣袁崇焕,叩见吾皇万岁!”
“平身。”朱啸的声音平静无波。他目光落在袁崇焕身上,这位历史上毁誉参半的辽东统帅,此刻面容清癯癯,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傲与忧思。
“袁卿镇守宁远,劳苦功高。”朱啸缓缓开口,“建奴两次叩关,皆铩羽而归,宁远铁壁,功不可没。”
“臣…愧不敢当!皆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袁崇焕躬身。
“然…”朱啸话锋一转,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辽东大局,非一城一地之得失!需统筹全局,稳扎稳打!”
他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袁崇焕的心思:“朕知你胸有韬略,锐意进取。然…建奴凶顽,非一战可平!孙督师坐镇蓟辽,统筹全局,老成谋国!卿…需谨遵督师号令!稳守宁锦!练兵蓄锐!不可…擅启边衅!不可…浪战轻进!”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袁崇焕心头!尤其是“不可擅启边衅”、“不可浪战轻进”八字,仿佛直接点破了他内心深处那份急于建功、甚至不惜冒险的冲动!他感到一股无形的、浩瀚如海的威压笼罩全身,意识深处仿佛被烙下了一个冰冷的印记——必须服从!必须隐忍!必须…以大局为重!
“臣…遵旨!”袁崇焕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与…前所未有的恭顺,“臣…必谨遵陛下教诲!恪守本分!稳守宁锦!练兵蓄锐!一切行动…皆听孙督师号令!绝不敢…擅作主张!有负圣恩!”
朱啸满意颔首。系统“真龙之瞳”的威压与暗示,配合帝王的威严,已在这位桀骜的统帅心中,刻下了“忠诚”与“服从”的烙印。
“辽东…乃国之重镇!宁远铁骑…乃朕之精锐!”朱啸声音转沉,带着重托,“朕要你…好生操练!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朕…自有大用!”
“臣…明白!必不负陛下重托!”袁崇焕再次躬身,眼中再无半分孤傲,只剩下沉甸甸的责任与对帝王的敬畏。
------
皮岛海域,朝阳初升。
毛文龙站在旗舰船头,迎着凛冽海风,手中摩挲挲着那枚御赐的“靖海龙纹”金币,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他猛地抽出腰刀,直指鸭绿江口方向!
“传令!分兵三路!”
“一路袭扰丹东!烧他码头!”
“一路炮轰营口!断他商路!”
“一路埋伏鸭绿江口!给老子…劫了建奴的朝鲜贡船!”
“让皇太极知道——这辽东的海,是老子的,老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想过安生日子?做梦!”
“杀——!”皮岛水师爆发出震天怒吼!新式战船扬起风帆,如同离弦之箭,冲向新的猎场!海龙戏珠,永无宁日!
------
沈阳,汗王宫。
“报——!丹东遭袭!”
“报——!营口码头被毁!”
“报——!朝鲜贡船在鸭绿江口被劫!”
皇太极额头青筋暴起,一拳砸在案几上:“毛!文!龙!”
多尔衮跪地请罪:“臣弟无能!请大汗再给一次机会!”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冷冷道:“传令——放弃沿海据点!全军收缩至辽阳、沈阳!另……速派使者联络朝鲜,施压其断绝与毛文龙往来!”
他看向范文程,眼中杀意凛然:“先生,朕要毛文龙的人头……不惜一切代价!”
范文程躬身:“臣……已有计策。”
而宁远城头,袁崇焕按剑而立,望着北方,眼神沉静如渊。陛下的告诫犹在耳边,孙督师的将令重于泰山。宁远铁骑…这把利刃,将深藏鞘中,静待…那石破天惊的出鞘之时!
毛文龙站在海图前,手指划过辽东沿岸密密麻麻标注的红点——盖州、复州、金州、旅顺……每一处都是他曾袭扰过的后金据点。他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眼中闪烁着狡黠与狠厉。
“皇太极那狗鞑子,以为缩在沈阳就安全了?”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杯一跳,“老子偏要让他知道——海上,是老子的地盘!”
“报——!”一名亲兵疾步冲入,“伯爷!探子来报!建奴镶白旗多尔衮率三千精骑,正沿辽河往南移动,似要增援盖州!”
“多尔衮?”毛文龙眉头一挑,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得很!老子正愁没大鱼上钩!”
他猛地转身,厉声下令:“传令!第一营战船即刻出港!目标——盖州码头!第二营埋伏长山岛,待建奴水师出港截击!第三营轻舟快船,绕道金州,烧他粮仓!”
“记住!一击即走!绝不恋战!让建奴疲于奔命!”
“是!”众将轰然应诺,眼中燃起战意。
------
盖州海域,夜。
海风呼啸,浪涛翻涌。五艘悬挂“毛”字大旗的快船借着夜色悄然逼近盖州码头。船上水手屏息凝神,炮手调整角度,火铳手检查弹药。
“放!”毛文龙站在船头,冷声下令。
“轰!轰!轰!”
神威炮怒吼,炮弹呼啸而出,狠狠砸向码头!火光冲天,木屑纷飞!停泊的几艘后金运粮船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岸上守军惊慌失措,锣鼓乱鸣!
“撤!”毛文龙见目的已达,毫不犹豫,“转向旅顺!再给他添把火!”
五艘快船如幽灵般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盖州码头一片火海与混乱。
------
沈阳,汗王宫。
“报——!”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入大殿,“大汗!盖州码头遭袭!五艘明船炮轰粮仓,焚毁粮船六艘!驻防甲喇额真……战死!”
“什么?!”皇太极猛地站起,眼中怒火喷涌,“毛文龙——!”
多尔衮脸色阴沉,单膝跪地:“臣弟失职!未料毛文龙如此狡诈,竟分兵多处,声东击西!”
皇太极强压怒火,冷声道:“朕让你‘猎龙’,不是让你被龙戏耍!”
范文程适时上前:“大汗,毛文龙狡诈,海上难制。不若……暂弃盖州、金州沿岸粮仓,诱其深入陆上,再设伏围歼!”
皇太极目光闪烁,最终缓缓点头:“传令!沿海军民后撤三十里!粮船改走内河!另……调蒙古轻骑千人,伏于复州河口!待毛文龙登陆抢粮……围而杀之!”
------
三日后,复州河口。
毛文龙站在船头,举着望远镜观察岸上情况。岸边静悄悄,几处粮仓看似无人把守,散落着几袋粮食,仿佛匆忙撤离的痕迹。
副将陈继盛低声道:“伯爷,会不会有诈?”
毛文龙冷笑:“建奴想钓鱼?老子偏要咬钩!”
他猛地挥手:“第一队登陆!抢粮!记住——半刻钟内撤回!其余战船炮口对准岸上,随时掩护!”
五十名精锐水师迅速登岸,冲向粮仓。然而,就在他们扛起粮袋的瞬间——
“杀——!”
四周芦苇荡中骤然杀声震天!数百蒙古轻骑呼啸而出!箭如雨下!
“撤!”毛文龙早有准备,厉声大喝。
“轰!轰!轰!”海上战船神威炮齐射!炮弹精准砸向骑兵冲锋路线!硝烟弥漫,蒙古骑阵大乱!登陆水师趁机撤回,跳上快船,扬帆远遁!
岸上,多尔衮脸色铁青,眼睁睁看着毛文龙的船队消失在视野中……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啸沉静的面容。他闭目凝神,意识深处,系统界面无声浮现:
[寰宇脉络]被动感知:辽东沿海区域(盖州)发生剧烈能量波动(炮击、燃烧)。关联人物:毛文龙(靖海伯)行为模式分析…袭扰后金后勤节点…战术目标达成!]
同时,一份由“隐鳞卫”辽东分部飞鸽传回的密报,被方正化无声呈上:“辽东急报:靖海伯毛文龙率部夜袭盖州码头,焚毁建奴运粮船六艘,重创其后勤!建奴镶白旗多尔衮驰援不及,徒呼奈何!”
朱啸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毛文龙…这条海龙,果然没让他失望!袭扰如风,一击即走!搅得皇太极后方鸡犬不宁!此等人才,当赏!更要…牢牢握在手中!
“方正化!”
“奴婢在!”
“拟旨!”
“靖海伯毛文龙,忠勇可嘉,袭扰建奴,焚其粮船,断其后路,功勋卓着!特赐御酒百坛!苏杭绸缎千匹!赏内帑银币十万枚!另…赐御制‘靖海龙纹’金币十枚!着龙鳞卫快马加急,送往皮岛!宣示全军!以彰其功!”
“另,传朕口谕:毛卿用兵如神,海疆屏障!望再接再厉,持续袭扰!朕…在京师,静候佳音!”
“奴婢遵旨!”方正化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皇爷这是要千金买马骨,更要让毛文龙…死心塌地!十万银币已是厚赏,十枚御制金币…更是无上荣宠!
------
皮岛,靖海伯府。
“圣旨到——!”龙鳞卫百户高亢的声音响彻帅府!
毛文龙率众将跪迎。当听到“焚其粮船,功勋卓着”、“赐御酒百坛、绸缎千匹、银币十万枚”时,众将已是喜形于色!而当那十枚金光璀璨、浮雕盘绕海龙与“天启御制”篆字的特制金币被龙鳞卫郑重捧出时,整个帅府瞬间沸腾了!
“金币!御制金币!还是龙纹的!”
“天啊!十枚!陛下厚恩!”
“这金币…听说京师黑市一枚能换百枚银元!还有价无市!”
“伯爷!陛下这是把您当海龙王供着了!”
毛文龙双手微颤地接过那沉甸甸的金币,感受着那冰凉尊贵的触感,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海龙纹饰,一股滚烫的热血直冲顶门!御制金币!龙纹!十枚!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恩宠!陛下…不仅记得他的功劳,更懂他这条海上蛟龙的心气!这金币的价值,远超一万银币!这是身份的象征!是皇权的背书!
“臣毛文龙!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重重叩首,声音因激动而嘶哑,“陛下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必率我皮岛健儿,日夜袭扰!让建奴寝食难安!永无宁日!”
“永无宁日!永无宁日!”众将齐声怒吼,士气如虹!
------
数日后,宁远城,督师府。
袁崇焕一身半旧儒衫,立于城头,望着城外茫茫雪原。寒风凛冽,吹动他花白的须发。辽东的局势,如同这严寒的天气,表面平静,暗流汹涌。建奴虽退,却虎视眈眈;毛文龙在海上搅风搅雨,虽利大局,却也让他隐隐担忧其桀骜难制;而朝廷…那位深居九重的年轻皇帝,心思更是深不可测。
“圣旨到!宣宁前兵备道袁崇焕,即刻入京述职!”传旨太监尖利的声音打破了城头的寂静。
袁崇焕心头一凛!入京述职?此时?他不敢怠慢,匆匆交代军务,快马加鞭,奔赴京师。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袁崇焕风尘仆仆,跪伏于地:“臣袁崇焕,叩见吾皇万岁!”
“平身。”朱啸的声音平静无波。他目光落在袁崇焕身上,这位历史上毁誉参半的辽东统帅,此刻面容清癯癯,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孤傲与忧思。
“袁卿镇守宁远,劳苦功高。”朱啸缓缓开口,“建奴两次叩关,皆铩羽而归,宁远铁壁,功不可没。”
“臣…愧不敢当!皆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袁崇焕躬身。
“然…”朱啸话锋一转,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辽东大局,非一城一地之得失!需统筹全局,稳扎稳打!”
他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袁崇焕的心思:“朕知你胸有韬略,锐意进取。然…建奴凶顽,非一战可平!孙督师坐镇蓟辽,统筹全局,老成谋国!卿…需谨遵督师号令!稳守宁锦!练兵蓄锐!不可…擅启边衅!不可…浪战轻进!”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袁崇焕心头!尤其是“不可擅启边衅”、“不可浪战轻进”八字,仿佛直接点破了他内心深处那份急于建功、甚至不惜冒险的冲动!他感到一股无形的、浩瀚如海的威压笼罩全身,意识深处仿佛被烙下了一个冰冷的印记——必须服从!必须隐忍!必须…以大局为重!
“臣…遵旨!”袁崇焕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与…前所未有的恭顺,“臣…必谨遵陛下教诲!恪守本分!稳守宁锦!练兵蓄锐!一切行动…皆听孙督师号令!绝不敢…擅作主张!有负圣恩!”
朱啸满意颔首。系统“真龙之瞳”的威压与暗示,配合帝王的威严,已在这位桀骜的统帅心中,刻下了“忠诚”与“服从”的烙印。
“辽东…乃国之重镇!宁远铁骑…乃朕之精锐!”朱啸声音转沉,带着重托,“朕要你…好生操练!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朕…自有大用!”
“臣…明白!必不负陛下重托!”袁崇焕再次躬身,眼中再无半分孤傲,只剩下沉甸甸的责任与对帝王的敬畏。
------
皮岛海域,朝阳初升。
毛文龙站在旗舰船头,迎着凛冽海风,手中摩挲挲着那枚御赐的“靖海龙纹”金币,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他猛地抽出腰刀,直指鸭绿江口方向!
“传令!分兵三路!”
“一路袭扰丹东!烧他码头!”
“一路炮轰营口!断他商路!”
“一路埋伏鸭绿江口!给老子…劫了建奴的朝鲜贡船!”
“让皇太极知道——这辽东的海,是老子的,老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想过安生日子?做梦!”
“杀——!”皮岛水师爆发出震天怒吼!新式战船扬起风帆,如同离弦之箭,冲向新的猎场!海龙戏珠,永无宁日!
------
沈阳,汗王宫。
“报——!丹东遭袭!”
“报——!营口码头被毁!”
“报——!朝鲜贡船在鸭绿江口被劫!”
皇太极额头青筋暴起,一拳砸在案几上:“毛!文!龙!”
多尔衮跪地请罪:“臣弟无能!请大汗再给一次机会!”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冷冷道:“传令——放弃沿海据点!全军收缩至辽阳、沈阳!另……速派使者联络朝鲜,施压其断绝与毛文龙往来!”
他看向范文程,眼中杀意凛然:“先生,朕要毛文龙的人头……不惜一切代价!”
范文程躬身:“臣……已有计策。”
而宁远城头,袁崇焕按剑而立,望着北方,眼神沉静如渊。陛下的告诫犹在耳边,孙督师的将令重于泰山。宁远铁骑…这把利刃,将深藏鞘中,静待…那石破天惊的出鞘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