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三年,十月初七,漠北深处,察汉浩特汗庭。
金帐巍峨如小山般矗立于茫茫草原之上,帐顶金狼旗猎猎作响,在初冬凛风中犹如咆哮的猛兽。夜幕垂落,帐内却是火光通明,九盏鎏金铜灯摇曳闪烁,将整个大帐映照得金碧辉煌。炭火在精铜火盆中噼啪燃烧,热气蒸腾,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压抑。
林丹汗高踞于铺就雪白虎皮的宝座之上,眉峰如刀,眸光似电。一身鎏金铠甲在火光映照下流光溢彩,却掩不住他眉宇间愈积愈深的阴鸷。帐下左右分列着蒙古诸部的王公贵族,貂裘锦袍、宝石腰带交相辉映,却是人人面色惶惶,争论之声如潮水般汹涌起伏。
左贤王勃尔只斤猛地从毡垫上站起,腰间镶满红蓝宝石的腰带骤响,厉声道:“朵颜三卫那群丧家之犬的话也能信?明人的火铳谁不知道?放一枪冒半天烟,装填比老妇纺线还慢!我等草原雄鹰,岂能被几声铳响吓破胆?”
右贤王摇头起身,声音虽低沉却字字清晰:“我部的探马昨夜冒死回报,明军新铳诡异非常,去其火绳,指扣即发,迅如闪电,连珠不绝!这绝非往日明军所能有!”
科尔沁部首领冷笑插言:“就算火铳厉害又如何?草原是我们的猎场,骏马是我们的翅膀!迂回包抄,分进合击,明军阵型再严,能挡得住万马奔腾?”
大萨满托卜额哲佝偻着身躯,以枯瘦的手指天,嗓音沙哑如砾石相磨:“昨夜我观星象,东方黑气贯空,煞星耀目,长生天之眼正注视着我们…此时南下图争,必遭天谴啊!”
财政官兀良合台抚额长叹,声音中透出深深的疲惫:“互市一断,盐铁不入,茶帛尽绝。这个冬天…各部子民该如何度过?”
“——够了!”
一声雷霆暴喝陡然炸响,压尽所有嘈杂!
林丹汗缓缓起身,鎏金甲叶铮铮碰撞,在寂静下来的金帐中回荡如金铁交鸣。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帐下一员虎将身上。
“鄂尔多斯!”
“末将在!”
一声沉浑如闷雷的应答声中,一员悍将应声出列。但见他虎背熊腰,面如铸铁,一身玄甲沉重如山,每踏一步皆地毡微震,正是林丹汗麾下第一猛将,素有“漠北血狼”之称的鄂尔多斯!
林丹汗目光锐利如刀,字字掷地有声:“本汗命你率三千铁骑,即日南下,突袭明军宣府边塞!我要你亲眼去看、亲手去试——明军究竟是真虎狼,还是纸牛羊!若朵颜三卫所言不虚,立即撤回;若他们谎报军情…”
林丹汗眼中寒光暴涨,声音陡然森冷:
“就给本汗踏平那个明军哨所,用明人的血,洗刷我蒙古勇士的耻辱!”
鄂尔多斯嘴角咧开一抹狰狞的弧度,抱拳锵然应命:
“遵命!末将定让那些明狗知道,谁才是草原真正的主人!”
————
十月初九,宣府外百里,荒原寂寂,朔风卷地。
鄂尔多斯率领三千铁骑如狂风般掠过枯黄草原。万马蹄声如雷,踏碎草野薄冰,溅起漫天雪沫冰渣。骑兵如一道黑色洪流汹涌向南,长弓弯刀在黯淡天光下泛着冷冽寒芒。
“将军!前方二十里,发现明军巡边队!仅百余人,正沿斡难河支流缓行!”探马疾驰回报,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百余人?真是长生天赐功!”鄂尔多斯纵声长笑,声震四野,“儿郎们!随我冲杀!砍下明狗的头颅,回去换酒肉!”
“嗷嗬——!”三千铁骑齐声嚎叫,如群狼啸月,杀气冲天!
蒙古骑兵如离弦之箭般扑向明军队列。马蹄撼动大地,箭矢已搭上弓弦,弯刀已然出鞘,阳光下泛起嗜血的寒光。
然而,远方的明军却并未如往常般惊慌失措。只见百余人迅速收缩,变阵,竟在数息之间列成整齐的三排横队。寒风卷起他们猩红色的战袍,如同一道血线凝固在苍茫天地之间。
一名千户军官屹立阵前,面容冷峻如铁,蓦然举刀长啸:
“燧发枪——准备!”
百余名士兵同时动作,举枪、瞄准,动作整齐划一,冰冷金属机括声响成一片,在风中清晰可闻!
鄂尔多斯冲在最前,心中莫名一凛,但箭已离弦,岂容犹豫?他咆哮催马,率锋矢阵直冲明军阵线!
“第一排——”明军千户长刀猛挥,“放!”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齐射轰然爆发!火光喷吐,白烟弥漫,铅弹如暴雨般泼洒而来!
冲在最前的数十蒙古骑兵应声倒地!人仰马翻,血花四溅!战马悲嘶声中,鄂尔多斯亲眼看见身旁一名百夫长胸口炸开血洞,栽落马背!
“第二排——”嘶吼声穿透硝烟,“放!”
又一轮齐射接踵而至!枪声未落,弹雨又至!蒙古骑兵如割麦般倒下,冲锋阵型顿时大乱!
“第三排——放!”
第三轮齐射再度轰鸣!弹幕如墙推进,鄂尔多斯只觉座下骏马猛地一颤,悲鸣声中轰然倒地!他狼狈滚落雪地,左肩一阵火辣辣疼痛,已然被流弹划开一道血口!
“撤退!快撤退!”鄂尔多斯嘶声狂吼,声音中已带上一丝惊惶!
但就在此时,明军阵中忽然推出十尊黑黝黝的铁家伙——正是新式轻型迫击炮!
炮口昂起,调整,引信嗤嗤燃烧。
“目标敌骑后队——放!”
轰隆隆隆!!!
炮弹划出弧线,精准砸入蒙古骑兵后队!顿时火光冲天,人尸马骸四散横飞!破片呼啸肆虐,惨叫声撕心裂肺!
三千铁骑顷刻间陷入混乱,前队欲退,后队已溃,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
十月十二,斡难河畔,北风萧瑟,残阳如血。
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孙承宗屹立于高大的指挥车之上,须发皆白而目光如炬。他手中千里镜缓缓移动,镜片中映出蒙古骑兵溃不成军的狼狈景象。
老人嘴角浮起一丝冷峻弧度。
“传令:天命军第一营出击!截断敌军退路,我要让这群漠北豺狼——有来无回!”
令旗挥动,号角长鸣!
三千精锐骑兵如利剑出鞘,自侧翼密林中狂奔而出!人马皆覆铁甲,长矛如林,马蹄如雷,正是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
蒙古军本已阵型散乱,骤见又一明军精骑杀出,顿时魂飞魄散!
“手雷准备——”明军骑阵中传来嘹亮口令,“投!”
数百枚黑铁手雷划出死亡抛物线,落入蒙古骑兵群中!
轰!轰!轰!
爆炸声连绵不绝,破片四射,火光吞没无数人马!蒙古骑兵成片倒下,惨叫声、爆炸声、马嘶声交织成一片地狱绘卷!
鄂尔多斯目眦欲裂,挥舞弯刀嘶吼冲杀,却眼睁睁看着自己带来的精锐儿郎在明军新式火器下如雪遇沸汤般消融!他纵横漠北二十年,何曾见过如此恐怖之战法?火铳连环不绝,炮击精准狠辣,手雷威力惊人!这根本不是打仗,这是屠杀!
三个时辰后,战斗渐歇。
草原上尸横遍野,斡难河水已被染成淡红。千余蒙古骑兵永远倒在了这片远离家乡的土地上,残存者皆弃械跪降,面色如土。
鄂尔多斯身被数创,力尽被擒。
———
十月十五,察汉浩特汗庭,乌云压顶。
金帐内炭火依旧熊熊,却再无往日喧哗。诸王公贵族屏息静气,目光皆聚焦于帐门方向。
脚步声沉重而来。
四名蒙古武士抬着一副简易担架缓缓入帐。担架上躺着的,正是三日前威风凛凛率军出征的鄂尔多斯将军!
此刻的他,甲裂袍碎,浑身血污,左臂简单包扎的麻布仍在渗血,面色惨白如纸。
帐内落针可闻,唯有鄂尔多斯粗重艰难的喘息声起伏。
“大汗…”他挣扎欲起,却力不从心,声音微弱如丝,“明军…明军火器…如雷霆…如天罚啊!”
他断断续续,却详尽无比地描述了整个战斗过程——明军燧发枪如何连环施放不绝,迫击炮如何精准轰击,手雷如何肆虐爆炸…每一个细节都让帐内诸人面色苍白一分。
当他说到三千铁骑仅数个时辰便全军覆没,自己力尽被擒却又被明军故意释放回营时,终于有年轻贵族忍不住惊呼出声!
林丹汗闭目良久,胸口剧烈起伏,猛然睁眼时,眸光已是一片骇人赤红!
“传本汗令:自即日起,停止一切对明军的袭扰行动!违令者——部族皆贬为奴隶!”
他倏然转向财政官兀良合台,声音沉如寒铁:“立即开库,备黄金千两,白裘百件,良马五百匹!派使者见孙督师,请求入京向大明皇帝表达我部善意!”
又猛地看向右贤王,一字一句道:“召集三十六部首领,明日大帐议事!商议——与大明永世修好之事!”
帐内无人再敢反对,无人再有异议。
所有王公贵族都明白,草原骑兵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一个新的时代,已然随着明军的隆隆炮声,降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金帐巍峨如小山般矗立于茫茫草原之上,帐顶金狼旗猎猎作响,在初冬凛风中犹如咆哮的猛兽。夜幕垂落,帐内却是火光通明,九盏鎏金铜灯摇曳闪烁,将整个大帐映照得金碧辉煌。炭火在精铜火盆中噼啪燃烧,热气蒸腾,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压抑。
林丹汗高踞于铺就雪白虎皮的宝座之上,眉峰如刀,眸光似电。一身鎏金铠甲在火光映照下流光溢彩,却掩不住他眉宇间愈积愈深的阴鸷。帐下左右分列着蒙古诸部的王公贵族,貂裘锦袍、宝石腰带交相辉映,却是人人面色惶惶,争论之声如潮水般汹涌起伏。
左贤王勃尔只斤猛地从毡垫上站起,腰间镶满红蓝宝石的腰带骤响,厉声道:“朵颜三卫那群丧家之犬的话也能信?明人的火铳谁不知道?放一枪冒半天烟,装填比老妇纺线还慢!我等草原雄鹰,岂能被几声铳响吓破胆?”
右贤王摇头起身,声音虽低沉却字字清晰:“我部的探马昨夜冒死回报,明军新铳诡异非常,去其火绳,指扣即发,迅如闪电,连珠不绝!这绝非往日明军所能有!”
科尔沁部首领冷笑插言:“就算火铳厉害又如何?草原是我们的猎场,骏马是我们的翅膀!迂回包抄,分进合击,明军阵型再严,能挡得住万马奔腾?”
大萨满托卜额哲佝偻着身躯,以枯瘦的手指天,嗓音沙哑如砾石相磨:“昨夜我观星象,东方黑气贯空,煞星耀目,长生天之眼正注视着我们…此时南下图争,必遭天谴啊!”
财政官兀良合台抚额长叹,声音中透出深深的疲惫:“互市一断,盐铁不入,茶帛尽绝。这个冬天…各部子民该如何度过?”
“——够了!”
一声雷霆暴喝陡然炸响,压尽所有嘈杂!
林丹汗缓缓起身,鎏金甲叶铮铮碰撞,在寂静下来的金帐中回荡如金铁交鸣。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帐下一员虎将身上。
“鄂尔多斯!”
“末将在!”
一声沉浑如闷雷的应答声中,一员悍将应声出列。但见他虎背熊腰,面如铸铁,一身玄甲沉重如山,每踏一步皆地毡微震,正是林丹汗麾下第一猛将,素有“漠北血狼”之称的鄂尔多斯!
林丹汗目光锐利如刀,字字掷地有声:“本汗命你率三千铁骑,即日南下,突袭明军宣府边塞!我要你亲眼去看、亲手去试——明军究竟是真虎狼,还是纸牛羊!若朵颜三卫所言不虚,立即撤回;若他们谎报军情…”
林丹汗眼中寒光暴涨,声音陡然森冷:
“就给本汗踏平那个明军哨所,用明人的血,洗刷我蒙古勇士的耻辱!”
鄂尔多斯嘴角咧开一抹狰狞的弧度,抱拳锵然应命:
“遵命!末将定让那些明狗知道,谁才是草原真正的主人!”
————
十月初九,宣府外百里,荒原寂寂,朔风卷地。
鄂尔多斯率领三千铁骑如狂风般掠过枯黄草原。万马蹄声如雷,踏碎草野薄冰,溅起漫天雪沫冰渣。骑兵如一道黑色洪流汹涌向南,长弓弯刀在黯淡天光下泛着冷冽寒芒。
“将军!前方二十里,发现明军巡边队!仅百余人,正沿斡难河支流缓行!”探马疾驰回报,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百余人?真是长生天赐功!”鄂尔多斯纵声长笑,声震四野,“儿郎们!随我冲杀!砍下明狗的头颅,回去换酒肉!”
“嗷嗬——!”三千铁骑齐声嚎叫,如群狼啸月,杀气冲天!
蒙古骑兵如离弦之箭般扑向明军队列。马蹄撼动大地,箭矢已搭上弓弦,弯刀已然出鞘,阳光下泛起嗜血的寒光。
然而,远方的明军却并未如往常般惊慌失措。只见百余人迅速收缩,变阵,竟在数息之间列成整齐的三排横队。寒风卷起他们猩红色的战袍,如同一道血线凝固在苍茫天地之间。
一名千户军官屹立阵前,面容冷峻如铁,蓦然举刀长啸:
“燧发枪——准备!”
百余名士兵同时动作,举枪、瞄准,动作整齐划一,冰冷金属机括声响成一片,在风中清晰可闻!
鄂尔多斯冲在最前,心中莫名一凛,但箭已离弦,岂容犹豫?他咆哮催马,率锋矢阵直冲明军阵线!
“第一排——”明军千户长刀猛挥,“放!”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齐射轰然爆发!火光喷吐,白烟弥漫,铅弹如暴雨般泼洒而来!
冲在最前的数十蒙古骑兵应声倒地!人仰马翻,血花四溅!战马悲嘶声中,鄂尔多斯亲眼看见身旁一名百夫长胸口炸开血洞,栽落马背!
“第二排——”嘶吼声穿透硝烟,“放!”
又一轮齐射接踵而至!枪声未落,弹雨又至!蒙古骑兵如割麦般倒下,冲锋阵型顿时大乱!
“第三排——放!”
第三轮齐射再度轰鸣!弹幕如墙推进,鄂尔多斯只觉座下骏马猛地一颤,悲鸣声中轰然倒地!他狼狈滚落雪地,左肩一阵火辣辣疼痛,已然被流弹划开一道血口!
“撤退!快撤退!”鄂尔多斯嘶声狂吼,声音中已带上一丝惊惶!
但就在此时,明军阵中忽然推出十尊黑黝黝的铁家伙——正是新式轻型迫击炮!
炮口昂起,调整,引信嗤嗤燃烧。
“目标敌骑后队——放!”
轰隆隆隆!!!
炮弹划出弧线,精准砸入蒙古骑兵后队!顿时火光冲天,人尸马骸四散横飞!破片呼啸肆虐,惨叫声撕心裂肺!
三千铁骑顷刻间陷入混乱,前队欲退,后队已溃,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
十月十二,斡难河畔,北风萧瑟,残阳如血。
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孙承宗屹立于高大的指挥车之上,须发皆白而目光如炬。他手中千里镜缓缓移动,镜片中映出蒙古骑兵溃不成军的狼狈景象。
老人嘴角浮起一丝冷峻弧度。
“传令:天命军第一营出击!截断敌军退路,我要让这群漠北豺狼——有来无回!”
令旗挥动,号角长鸣!
三千精锐骑兵如利剑出鞘,自侧翼密林中狂奔而出!人马皆覆铁甲,长矛如林,马蹄如雷,正是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
蒙古军本已阵型散乱,骤见又一明军精骑杀出,顿时魂飞魄散!
“手雷准备——”明军骑阵中传来嘹亮口令,“投!”
数百枚黑铁手雷划出死亡抛物线,落入蒙古骑兵群中!
轰!轰!轰!
爆炸声连绵不绝,破片四射,火光吞没无数人马!蒙古骑兵成片倒下,惨叫声、爆炸声、马嘶声交织成一片地狱绘卷!
鄂尔多斯目眦欲裂,挥舞弯刀嘶吼冲杀,却眼睁睁看着自己带来的精锐儿郎在明军新式火器下如雪遇沸汤般消融!他纵横漠北二十年,何曾见过如此恐怖之战法?火铳连环不绝,炮击精准狠辣,手雷威力惊人!这根本不是打仗,这是屠杀!
三个时辰后,战斗渐歇。
草原上尸横遍野,斡难河水已被染成淡红。千余蒙古骑兵永远倒在了这片远离家乡的土地上,残存者皆弃械跪降,面色如土。
鄂尔多斯身被数创,力尽被擒。
———
十月十五,察汉浩特汗庭,乌云压顶。
金帐内炭火依旧熊熊,却再无往日喧哗。诸王公贵族屏息静气,目光皆聚焦于帐门方向。
脚步声沉重而来。
四名蒙古武士抬着一副简易担架缓缓入帐。担架上躺着的,正是三日前威风凛凛率军出征的鄂尔多斯将军!
此刻的他,甲裂袍碎,浑身血污,左臂简单包扎的麻布仍在渗血,面色惨白如纸。
帐内落针可闻,唯有鄂尔多斯粗重艰难的喘息声起伏。
“大汗…”他挣扎欲起,却力不从心,声音微弱如丝,“明军…明军火器…如雷霆…如天罚啊!”
他断断续续,却详尽无比地描述了整个战斗过程——明军燧发枪如何连环施放不绝,迫击炮如何精准轰击,手雷如何肆虐爆炸…每一个细节都让帐内诸人面色苍白一分。
当他说到三千铁骑仅数个时辰便全军覆没,自己力尽被擒却又被明军故意释放回营时,终于有年轻贵族忍不住惊呼出声!
林丹汗闭目良久,胸口剧烈起伏,猛然睁眼时,眸光已是一片骇人赤红!
“传本汗令:自即日起,停止一切对明军的袭扰行动!违令者——部族皆贬为奴隶!”
他倏然转向财政官兀良合台,声音沉如寒铁:“立即开库,备黄金千两,白裘百件,良马五百匹!派使者见孙督师,请求入京向大明皇帝表达我部善意!”
又猛地看向右贤王,一字一句道:“召集三十六部首领,明日大帐议事!商议——与大明永世修好之事!”
帐内无人再敢反对,无人再有异议。
所有王公贵族都明白,草原骑兵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一个新的时代,已然随着明军的隆隆炮声,降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