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帝擢奇才-《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京师乾清宫西暖阁。

  天启皇帝朱啸锁定在御案上那份工部尚书徐光启呈来的《天启十年全国官道水泥化工程阶段成果图》!图中朱砂勾勒的脉络,如同初生的筋骨,从京师磅礴辐射,已然连接起帝国的命脉!一股掌控乾坤的豪情与对未来的炽热期许,在他胸中激荡!

  “方正化!”

  “奴婢在!”方正化躬身听命,声如金铁。

  “宣工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毕自严、翰林院修撰林墨白,即刻觐见!”

  “遵旨!”

  ------

  片刻后,西暖阁。

  徐光启手持巨图,眼中是工程推进的万丈豪情:“陛下!天佑大明!自天启八年夏陛下敕令‘官道水泥化’工程以来,工部会同皇家商会,历时两年半,耗资巨万,征发民夫逾百万(有偿征役)!至天启十一年夏,帝国‘九纵九横’主干官道水泥化一期工程,大功告成!”

  他猛地展开图卷,声震殿宇:

  “九纵九横主干网,已然贯通!”

  “北起京师!南抵广州!东至登州!西达嘉峪关!覆盖所有省府!七成州城!五成战略要冲(关隘、港口、矿区、粮仓)!”

  “总计新筑及硬化水泥官道,超过五万里!”

  “此路宽三丈!厚三尺!坚固如磐!平整如镜!雨雪无阻!车马通行效率暴增三倍以上!货运成本骤降五成!商旅称便,万民颂德!此乃奠定帝国物流万世之基石!”

  朱啸眼中熔金火焰无声爆燃!五万里水泥通衢!这初生的筋骨,已然撑起了帝国的脊梁!

  “好!徐爱卿!工部!皇家商会!功勋盖世!”朱啸赞许声响彻暖阁,“传旨!厚赏有功人员!阵亡伤残民夫加倍抚恤!家眷优养!二期工程即日启动!目标覆盖全国所有州城!八成县城!”

  ------

  户部尚书毕自严踏前一步,面色凝重如铁:“陛下!官道初通,商旅日盛!然金融之弊日益凸显,尤以小额交易为甚!”

  “陛下天启九年敕令金融革新,发行新式金币(一两)、银元(一两)、铜元(一文)!定兑换为:1金币=100银元!1银元=1000铜元(即1000文)!此乃定鼎之策!币制统一!信誉卓着!大利大宗商贸!”

  “然市井小额交易依旧困顿!银元价值过高!寻常柴米油盐交易,动辄需数十乃至上百铜元!携带清点极为不便!商贩苦于找零!百姓怨声载道!更有奸商趁机剪边!私铸劣质小钱!扰乱市场!虽严查不止!此乃旧铜钱体系崩坏之遗毒!亟需根治!”

  翰林院修撰林墨白(文华科状元)躬身,声音清越而精准:“陛下!学生深入市井调研,确如毕尚书所言!小额交易如同帝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若不通畅,则市井经济如无源之水!长此以往,恐伤及新政根基!需增铸小额铜元!并建立统一信用机构!统筹金融命脉!”

  朱啸熔金般的眸子骤然眯起。小额交易!毛细血管!若流通不畅,再强健的躯体也将局部坏死!

  -----

  “小额之弊!朕洞若观火!”朱啸声音沉稳如渊,却带着破开混沌的决绝,“官道初成,微循环亦需畅通!朕意已决!即日起,深化金融革新!设立‘大明帝国银行’!并增铸小额铜元!”

  “传旨!”

  “一、即日起,于京师设立‘大明帝国银行总行’!直属朕躬!为帝国最高金融机构!总管货币发行!金融监管!外汇储备!信用担保!”

  “二、于南京设立‘大明帝国银行南京分行’!总管南方金融事务!”

  “三、逐步于各省会及重要商埠设立分行!构建覆盖全国之金融网络!”

  “四、银行核心职能:”

  统一货币发行权!严查私铸劣钱!

  建立现代汇兑体系!发行‘帝国银票’(大额纸币)及‘汇票’!

  开办存贷业务!吸纳存款!发放低息贷款!

  调控金融市场!平抑钱荒!打击高利贷!

  “五、首任银行总督办——”朱啸熔金火焰瞬间锁定林墨白,“着翰林院修撰林墨白担任!授‘户部右侍郎’衔!擢升户部精算司主事陈精算为副总办!全力辅佐!”

  “六、着户部!工部!皇家商会!倾力配合!不得有误!”

  “陛下!”毕自严大惊失色,“林修撰才华横溢不假!然年仅弱冠!且从未涉足钱粮实务!银行总督办位高权重,关乎国本!岂能如此轻授?!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礼部侍郎何如宠急忙出列,“林墨白乃文华状元!翰林清贵!当以文章经义侍奉圣前!岂能操持商贾钱粮之事?!此有辱斯文!有违祖制!恐引士林非议啊陛下!”

  “陛下!银行乃新设重器!需老成持重之臣执掌!林修撰恐难当此任!”数名官员齐声附和,朝堂之上质疑声浪顿起!

  朱啸眼中熔金火焰轰然爆燃!帝威如狱!瞬间压得整个西暖阁鸦雀无声!

  “祖制?!非议?!”朱啸声音冰冷如九幽寒风,“朕行新政!破旧立新!何曾拘泥祖制?!林墨白殿试‘富民三策’——‘以商活农’‘以工哺贫’‘以财赋民’!字字珠玑!深谙经济之道!其对金融之弊洞若观火!此乃经世致用之大才!岂是尔等口中只会寻章摘句的腐儒可比?!”

  “银行总督办!非掌钱粮俗务!乃执掌帝国金融命脉!需眼界开阔!思维敏捷!锐意革新!林墨白!正是不二人选!”

  “朕意已决!无需再议!”朱啸目光如电射向林墨白,“林墨白!尔可敢担此重任?!”

  林墨白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如万载磐石!躬身叩首,声音铿锵有力:“臣林墨白!叩谢陛下知遇之恩!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望!为帝国铸就金融长城!若有差池,臣提头来见!”

  “好!”朱啸赞许,“即日上任!陈精算!全力辅佐!”

  “另!”朱啸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为根治小额交易之弊!特增铸新式小额铜元!面值分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种!”

  “此小额铜元!材质!工艺!防伪!皆等同原‘一文铜元’!仅面值不同!尺寸依次略大!便于区分!携带!”

  “其与原‘一文铜元’兑换比例固定!即:”

  * 一百文铜元 = 100文

  * 五十文铜元 = 50文

  * 二十文铜元 = 20文

  * 十文铜元 = 10文

  * 五文铜元 = 5文

  “同时明确:1枚一百文铜元 = 100枚原‘一文铜元’!余类推!”

  “此令即刻明发天下!通告商民!新铜元将随银行开业同步发行!旧杂乱小钱限期兑换!回收!熔毁!私铸者立斩!抄家!灭族!”

  ------

  次日,《大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震撼标题席卷全城:

  【帝国金融新纪元!大明帝国银行横空出世!】

  【帝擢奇才!文华状元林墨白执掌金融中枢!】

  【便民利商!新铸小额铜元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震撼发行!】

  内容详述,火力全开:

  银行职能:图文并茂详述银行存、贷、汇兑、发钞(银票)功能!大字强调国家信用担保!安全便捷!惠泽万民!

  林墨白任命:盛赞其殿试富民策之深谋远虑!冠以“经济奇才”之名!颂扬陛下“慧眼识珠”!称此破格任用乃“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旷世典范!

  小额铜元详解:

  规格图样: 清晰刊印五种新铜元炫目图案!精准标注面值!直观尺寸对比图!

  使用场景:

  “五文铜元”:买两个热腾腾烧饼!付一碗解渴茶水钱!

  “十文铜元”: 沽半斤醇香美酒!买一包日用针线!

  “二十文铜元”: 购一篮新鲜时蔬!付一段短途车钱!

  “五十文铜元”:扯三尺上好棉布!买一斤肥美鲜肉!

  “一百文铜元”:雇工一日劳作!下小馆子饱餐一顿!

  兑换机制:明确新铜元与旧铜元(一文)兑换比例!及限期回收旧杂钱的铁血政策!

  便民意义:大篇幅采访市井商贩、百姓!畅谈新铜元带来的极致便捷!痛斥旧杂钱、私铸劣钱之深重祸害!齐声颂扬陛下“体恤民情,泽被苍生”!

  政策解读: 由户部高官撰文,权威阐述银行与小额铜元对繁荣市井、根绝私铸、稳定金融、巩固新政的划时代意义!

  此报一出!京师轰动!迅速如燎原之火传遍天下!

  “林状元掌银行?!陛下真乃千古伯乐!不拘一格!”

  “小额铜元?!天大喜讯!再不用数几百个破钱买米了!痛快!”

  “银行存钱还有利息?!比放钱庄安全百倍!安心!”

  “限期回收旧杂钱?!杀得好!那些剪边烂钱害人精!早该灰飞烟灭!”

  商贾振奋!百姓欢呼雀跃!朝堂上那点质疑之声,瞬间被《大明日报》掀起的舆论狂潮与万民发自肺腑的称颂,碾得粉碎!

  ------

  数月后,京师正阳门外。

  “大明帝国银行总行”宏伟大厦巍然耸立!朱啸亲临,金剪落下,宣告开业!行长林墨白,身着御赐三品官服,气度沉凝,指挥若定,尽显奇才风范!

  与此同时,新铸的五彩小额铜元如奔腾的洪流,汹涌注入帝国市场!

  一百文铜元(紫铜):径一寸五分等同于银元大小,颜色不同!铸醒目“百文”字样!购米一斗!沽美酒一斤!

  五十文铜元(黄铜):略小!铸“五十文”!买鲜肉两斤!扯好布三尺!

  二十文铜元(青铜):铸“二十文”!购时令菜一篮!付便捷车钱!

  十文铜元(青铜):铸“十文”!买香脆烧饼两个!付解渴茶水钱!

  五文铜元(青铜) 最小巧!铸“五文”!买甜蜜糖果一块!付挑夫力钱!

  市井沸腾·万民称便!*交易前所未有的便捷顺畅!劣钱绝迹无踪!市井经济空前繁荣!

  南京分行同步盛大开业!小额铜元浪潮席卷江南,万民同沐帝恩!

  帝国银行!在林墨白这位奇才的执掌下,搏动出强劲的生命力!新铸的小额铜元!如同亿万道涓涓细流!沿着五万里初成的钢铁水泥主干官道!渗透到帝国最细微的市井角落!滋养着每一个经济细胞!

  朱啸独立于乾清宫高窗之前,熔金般的眸子穿透宫阙,望向帝国的壮丽山河。眼中火焰无声跳跃,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期待。

  “主干如骨!微循环通!”

  “骨已立!血已活!”

  “林墨白…莫负朕望!”

  “这煌煌盛世…根基愈固!生机愈盛!”

  “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