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五星高级社的年终总结与来年规划大会,在社部那间最大的会议室里召开。
外面天寒地冻,屋内却因挤满了来自五个村的社委和积极分子而显得热气腾腾。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一种年终特有的亢奋与期待交织的气息。
墙上贴着红纸黑字的标语:“总结成绩,展望未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老社长主持了会议的前半段,用洪亮却略带沙哑的嗓音,回顾了过去一年合作社在合并整合、农业生产、副业经营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坦诚地指出了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当一串串令人振奋的粮食产量、副业收入数字被报出来时,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
社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腰杆似乎都比以往挺直了几分。
然而,当会议进入下半段,讨论来年发展规划时,会场的气氛却渐渐变得有些沉闷。
大部分社委和代表的发言,依旧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高粮食亩产、如何扩大现有的养猪养鸡规模、如何加强田间管理等“老生常谈”的议题。
似乎合作社的发展,已经触及了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只能在原有的框架内修修补补。
王老五甚至带着几分得意的语气说道:“要我说,咱们社现在这样就很好了!
粮食够吃,还有点余钱,比单干的时候强了百倍!
稳稳当当地把地种好,把猪养肥,就是最大的本分!
别老想着折腾那些虚头巴脑的!”
他的论调,引起了一部分求稳怕乱的老辈社员的隐隐附和。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倾听的诛皎,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走到前面,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粉笔,在墙上一块临时架起的黑板上,画下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示意图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画着土地、庄稼、猪、鸡、编织材料等图案,标注着“原料生产”。
下层则画着几个方框,方框里分别写着“粉条加工”、“榨油”、“饲料加工”、“粗布深加工”等字样,并用箭头从上层指向这些方框。
最后,从这些方框又引出箭头,指向外面,写着“市场”、“更高价值”。
这个简单直观的图,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连打着哈欠的王老五也坐直了身子,眯着眼看向黑板。
“各位社长,各位委员,各位社员代表,”诛皎放下粉笔,目光沉静地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有力,“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都很好,都是我们合作社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指向黑板上层的图案:“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红薯,除了直接吃、交公粮,大部分是不是只能低价卖出,或者喂猪?”
他又指向代表鸡和猪的图案:“我们养的鸡下的蛋,我们养的猪,除了自己吃一点,大部分是不是也只能以最初级的产品形式,卖给供销社?”
“我们编织的箩筐,织的粗布,是不是也因为工艺简单,卖不上太好的价钱?”
一连串的问题,抛向了在场每一个人。
大家下意识地跟着他的思路,默默点头。
是啊,东西是生产出来了,可总觉得,这钱赚得还不够“实在”,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问题就在于这里!”诛皎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黑板下层那几个方框上,“我们只做了产业链最前端、最辛苦、但往往利润也最薄的一环——原料生产!
大部分的增值环节,我们都白白放弃了!”
他转过身,面对众人,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见:“如果我们能自己动手,把这些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变成更受市场欢迎、价值更高的产品呢?”
“比如,”他指向“粉条加工”的方框,“我们把社里产的大量红薯,加工成耐储存、价值更高的粉条!
粉条可以卖到更远的城市,价格能翻上好几倍!”
“比如,”他指向“榨油”的方框,“我们把社里和社员自留地产的油菜籽、花生,集中起来,自己榨油!
油和油渣都能卖钱,油渣还是上好的饲料!”
“再比如,”他指向“饲料加工”和“粗布深加工”,“我们可以把粮食加工后的麸皮、糠渣。
以及一些秸秆、藤蔓,科学配比,加工成营养更均衡的配合饲料,喂养社里的牲畜,长得更快,更省料!
我们的粗布,如果能进行简单的染色、印花,或者做成成衣,是不是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一幅通过加工实现农产品价值倍增、内部循环利用、提升整体效益的生动图景,在他条分缕析的阐述下,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煤油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许多社委的眼睛越来越亮,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老社长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喃喃道:“对啊……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光知道傻乎乎地卖原料……”
王老五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只能梗着脖子嘟囔:“说得轻巧,办厂子……哪是那么容易的?钱从哪来?机器从哪来?技术从哪来?”
诛皎显然预料到了这些质疑。
他从容地接过话头:“王委员的问题提得很好,办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充满了鼓动人心的力量,“难道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去尝试了吗?
我们五星社,从最初的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今天的高级社,哪一步是容易的?
不都是靠着咱们敢想敢干、艰苦奋斗闯出来的吗?”
“资金,我们可以想办法!社里可以拿出一部分公共积累,也可以动员社员自愿集资入股,年底按股分红!
设备,我们可以土法上马,先因陋就简,同时积极向上面争取支持!
技术,可以派人出去学,可以请老师傅来教,我那里还有一些苏联专家赠送的书刊,里面可能就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可以参考!”
他的回答,有理有据,有方向,有方法,一下子将“困难”变成了“可以克服的挑战”。
“我提议,”诛皎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我们五星高级社,明年开春后,集中力量,首先兴办一个综合性的农副产品加工厂!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五星农副产品加工厂’!
先从粉条加工和榨油起步,逐步扩展到饲料加工和布匹深加工!
把我们自己的原料,吃干榨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让每一个社员的腰包都更鼓,让咱们五星社的名字,不仅响彻田间地头,更要响彻更广阔的市场!”
“好!”
“我赞成!”
“就这么干!”
会场沉寂片刻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尤其是那些年轻、有闯劲的社委和代表,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鼓掌。
老社长也站起身来,大声道:“我完全支持诛皎副社长的提议!
咱们五星社,不能光满足于吃饱饭,要敢于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办工厂,搞加工,就是咱们下一步发展的金光大道!”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王老五看着群情激昂的会场,看着被众人簇拥、意气风发的诛皎,脸色变幻了几下,最终也只能闭上了嘴巴,默认了这个决定。
五星高级社来年最重要的一项战略决策——兴办社队企业,就在这次大会上,由诛皎正式提出,并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会议结束后,人们兴奋地议论着离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机器轰鸣、产品畅销的美好未来。
诛皎站在门口,送别着各位代表,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
他知道,提出设想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筹集资金、寻找设备、攻克技术难关……还有无数硬仗要打。
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他已经稳稳地迈了出去。
这意味着,他带领五星社,正式从纯粹的农业生产,迈向了工农结合、产业升级的新征程。
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具挑战的舞台,已经在他面前铺开。
夜色中,雪又开始下了起来。
诛皎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目光投向远方,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外面天寒地冻,屋内却因挤满了来自五个村的社委和积极分子而显得热气腾腾。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一种年终特有的亢奋与期待交织的气息。
墙上贴着红纸黑字的标语:“总结成绩,展望未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老社长主持了会议的前半段,用洪亮却略带沙哑的嗓音,回顾了过去一年合作社在合并整合、农业生产、副业经营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坦诚地指出了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当一串串令人振奋的粮食产量、副业收入数字被报出来时,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
社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腰杆似乎都比以往挺直了几分。
然而,当会议进入下半段,讨论来年发展规划时,会场的气氛却渐渐变得有些沉闷。
大部分社委和代表的发言,依旧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高粮食亩产、如何扩大现有的养猪养鸡规模、如何加强田间管理等“老生常谈”的议题。
似乎合作社的发展,已经触及了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只能在原有的框架内修修补补。
王老五甚至带着几分得意的语气说道:“要我说,咱们社现在这样就很好了!
粮食够吃,还有点余钱,比单干的时候强了百倍!
稳稳当当地把地种好,把猪养肥,就是最大的本分!
别老想着折腾那些虚头巴脑的!”
他的论调,引起了一部分求稳怕乱的老辈社员的隐隐附和。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倾听的诛皎,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走到前面,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粉笔,在墙上一块临时架起的黑板上,画下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示意图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画着土地、庄稼、猪、鸡、编织材料等图案,标注着“原料生产”。
下层则画着几个方框,方框里分别写着“粉条加工”、“榨油”、“饲料加工”、“粗布深加工”等字样,并用箭头从上层指向这些方框。
最后,从这些方框又引出箭头,指向外面,写着“市场”、“更高价值”。
这个简单直观的图,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连打着哈欠的王老五也坐直了身子,眯着眼看向黑板。
“各位社长,各位委员,各位社员代表,”诛皎放下粉笔,目光沉静地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有力,“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都很好,都是我们合作社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指向黑板上层的图案:“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红薯,除了直接吃、交公粮,大部分是不是只能低价卖出,或者喂猪?”
他又指向代表鸡和猪的图案:“我们养的鸡下的蛋,我们养的猪,除了自己吃一点,大部分是不是也只能以最初级的产品形式,卖给供销社?”
“我们编织的箩筐,织的粗布,是不是也因为工艺简单,卖不上太好的价钱?”
一连串的问题,抛向了在场每一个人。
大家下意识地跟着他的思路,默默点头。
是啊,东西是生产出来了,可总觉得,这钱赚得还不够“实在”,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问题就在于这里!”诛皎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黑板下层那几个方框上,“我们只做了产业链最前端、最辛苦、但往往利润也最薄的一环——原料生产!
大部分的增值环节,我们都白白放弃了!”
他转过身,面对众人,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见:“如果我们能自己动手,把这些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变成更受市场欢迎、价值更高的产品呢?”
“比如,”他指向“粉条加工”的方框,“我们把社里产的大量红薯,加工成耐储存、价值更高的粉条!
粉条可以卖到更远的城市,价格能翻上好几倍!”
“比如,”他指向“榨油”的方框,“我们把社里和社员自留地产的油菜籽、花生,集中起来,自己榨油!
油和油渣都能卖钱,油渣还是上好的饲料!”
“再比如,”他指向“饲料加工”和“粗布深加工”,“我们可以把粮食加工后的麸皮、糠渣。
以及一些秸秆、藤蔓,科学配比,加工成营养更均衡的配合饲料,喂养社里的牲畜,长得更快,更省料!
我们的粗布,如果能进行简单的染色、印花,或者做成成衣,是不是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一幅通过加工实现农产品价值倍增、内部循环利用、提升整体效益的生动图景,在他条分缕析的阐述下,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煤油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许多社委的眼睛越来越亮,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老社长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喃喃道:“对啊……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光知道傻乎乎地卖原料……”
王老五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只能梗着脖子嘟囔:“说得轻巧,办厂子……哪是那么容易的?钱从哪来?机器从哪来?技术从哪来?”
诛皎显然预料到了这些质疑。
他从容地接过话头:“王委员的问题提得很好,办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充满了鼓动人心的力量,“难道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去尝试了吗?
我们五星社,从最初的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今天的高级社,哪一步是容易的?
不都是靠着咱们敢想敢干、艰苦奋斗闯出来的吗?”
“资金,我们可以想办法!社里可以拿出一部分公共积累,也可以动员社员自愿集资入股,年底按股分红!
设备,我们可以土法上马,先因陋就简,同时积极向上面争取支持!
技术,可以派人出去学,可以请老师傅来教,我那里还有一些苏联专家赠送的书刊,里面可能就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可以参考!”
他的回答,有理有据,有方向,有方法,一下子将“困难”变成了“可以克服的挑战”。
“我提议,”诛皎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我们五星高级社,明年开春后,集中力量,首先兴办一个综合性的农副产品加工厂!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五星农副产品加工厂’!
先从粉条加工和榨油起步,逐步扩展到饲料加工和布匹深加工!
把我们自己的原料,吃干榨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让每一个社员的腰包都更鼓,让咱们五星社的名字,不仅响彻田间地头,更要响彻更广阔的市场!”
“好!”
“我赞成!”
“就这么干!”
会场沉寂片刻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尤其是那些年轻、有闯劲的社委和代表,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鼓掌。
老社长也站起身来,大声道:“我完全支持诛皎副社长的提议!
咱们五星社,不能光满足于吃饱饭,要敢于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办工厂,搞加工,就是咱们下一步发展的金光大道!”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王老五看着群情激昂的会场,看着被众人簇拥、意气风发的诛皎,脸色变幻了几下,最终也只能闭上了嘴巴,默认了这个决定。
五星高级社来年最重要的一项战略决策——兴办社队企业,就在这次大会上,由诛皎正式提出,并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会议结束后,人们兴奋地议论着离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机器轰鸣、产品畅销的美好未来。
诛皎站在门口,送别着各位代表,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
他知道,提出设想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筹集资金、寻找设备、攻克技术难关……还有无数硬仗要打。
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他已经稳稳地迈了出去。
这意味着,他带领五星社,正式从纯粹的农业生产,迈向了工农结合、产业升级的新征程。
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具挑战的舞台,已经在他面前铺开。
夜色中,雪又开始下了起来。
诛皎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目光投向远方,充满了坚定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