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乡长的吉普车带着一股未散的怒气离去,合作社院子里的欢呼声也渐渐平息下来。
社员们虽然振奋于诛皎刚才顶住了压力,但大多数人脸上依旧残留着一丝忧虑。
官大一级压死人,张副乡长毕竟手握实权,今日虽然暂时退去,但谁都知道,这事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老村长拉着诛皎走到一边,压低声音,忧心忡忡:“皎子,今天虽然把他顶回去了,可这张副乡长……怕是记恨上了。他在乡里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以后要是给咱们合作社使绊子,穿小鞋,那可怎么办?”
诛皎目光沉静,望着村外那条通往乡里的土路,缓缓说道:“村长,您放心。对付这种人,光是防守不够。咱们得让他有所顾忌,甚至……让他不能再给咱们使绊子。”
老村长一愣,似乎没太明白:“你的意思是?”
诛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您先稳住大家,继续搞好生产,外面的事,我来处理。”
安抚好老村长和众社员,诛皎如同往常一样,投入到合作社繁忙的工作中,指导生产,安排活计,仿佛刚才那场冲突从未发生。
但他的大脑,已经开始高速运转。
张副乡长绝非清廉之辈。
前世记忆中,虽然此人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贪官,但在其职权范围内,利用亲属经商、在物资调配中收取好处、安排关系户吃空饷之类的事情,并没少干。
只是此时风气初定,监管尚有疏漏,加之他行事谨慎,位置又不算太高,才一直安稳至今。
但这一世,他惹到了诛皎,还威胁到了诛皎誓要守护的集体利益。
那么,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污垢,就必须被翻出来,曝晒在阳光之下。
接下来的几天,诛皎以“联系副业销路”、“去技术站学习”等名义,频繁往返于乡里和县城。
他不再是那个只专注于田间地头的合作社副社长,更像一个沉默的猎手,悄然穿行在乡政府大院、供销社、粮站乃至一些茶摊、饭馆之间。
他利用自己“编外技术员”的身份,以及因合作社成绩突出而积累起的一点名声,与人攀谈,虚心请教,倾听各种或明或暗的消息。
他记忆力惊人,心思缜密,将那些零碎的、看似无关的信息,在脑海中一点点拼凑、串联。
在乡政府,他听到有办事员私下抱怨,张副乡长的侄子张建功,挂名在乡农机站,却从不见人影,工资照领。
在供销社,他与一位相熟的老会计“闲聊”,得知去年调配一批紧俏化肥时,张副乡长曾“建议”将部分指标分给其连襟开的一个皮包公司,那公司转手就将化肥高价倒卖了出去。
在码头附近的茶摊,他听跑运输的司机嘟囔,往乡里砖瓦厂送煤,每次都要给管事的“上供”,而那砖瓦厂的负责人,是张副乡长的远房表弟。
他甚至“偶然”听到两个在乡食堂帮工的大妈闲话,说起张副乡长家最近又添置了缝纫机,他老婆手腕上多了块明晃晃的新手表,来源可疑。
诛皎不动声色地将这些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名和关键细节,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缩写,记录在一个不起眼的、平时用来记农事的小本子上。
他深知,仅凭这些风闻和零碎信息,还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证据。
他需要更确实的东西。
机会出现在一次他去县农业局送交合作社经验材料的时候。
在农业局办公楼里,他“偶遇”了一位曾在百家镇工作过、后来调到县纪委的干部,姓王。
诛皎之前因合作社事务与这位王干事有过几面之缘,对方对他印象不错。
诛皎没有直接提及张副乡长,而是以请教和汇报工作的姿态,与王干事聊起了百家镇合作社发展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某些干部亲属参与经营可能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比如集体财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模糊地带和潜在风险。
他言辞恳切,完全是从维护集体利益、促进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王干事听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他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意味深长地对诛皎说:“小诛同志,你能注意到这些问题,很有责任心。咱们的组织纪律是严明的,任何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最终都逃不过群众的监督和组织的审查。有些情况,如果掌握确凿证据,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
这番话,给了诛皎一颗定心丸,也指明了方向。
他需要的,是确凿证据。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诛皎再次来到乡里。
他没有去政府大院,而是绕到了后面一条相对僻静的小街,那里有几排分配给乡干部的平房宿舍。
根据他之前打听到的信息,他找到了张副乡长家。
他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借着暮色的掩护,观察着。
他看到张建功叼着烟,从屋里出来,骑上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扬长而去。
他看到张副乡长的老婆,穿着明显超出其工资水平的料子做的衣服,在门口与邻居大声说笑,手腕上那块手表在夕阳余晖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这些,或许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但却是佐证,是线索。
更重要的是,他确认了张副乡长家的大致情况和位置。
夜深人静,诛皎躺在自家炕上,毫无睡意。
脑海中,那个小本子上记录的符号、听到的闲言碎语、观察到的细节,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串联起来。
张副乡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提供便利、可能存在的收受好处、纵容亲属吃空饷、生活开支明显高于合法收入。
证据链虽然还不够完整,尤其是直接的经济往来证据难以获取,但已有的这些,足以引起上级纪检部门的重视,启动调查。
只要调查启动,很多隐藏更深的东西,就可能被挖出来。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诛皎沉静的脸上。
他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被动挨打,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既然对方依仗权势想要强取豪夺,那他就要利用规则和智慧,将这腐坏的权势,连根撬动。
收集罪证,只是反击的第一步。
社员们虽然振奋于诛皎刚才顶住了压力,但大多数人脸上依旧残留着一丝忧虑。
官大一级压死人,张副乡长毕竟手握实权,今日虽然暂时退去,但谁都知道,这事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老村长拉着诛皎走到一边,压低声音,忧心忡忡:“皎子,今天虽然把他顶回去了,可这张副乡长……怕是记恨上了。他在乡里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以后要是给咱们合作社使绊子,穿小鞋,那可怎么办?”
诛皎目光沉静,望着村外那条通往乡里的土路,缓缓说道:“村长,您放心。对付这种人,光是防守不够。咱们得让他有所顾忌,甚至……让他不能再给咱们使绊子。”
老村长一愣,似乎没太明白:“你的意思是?”
诛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您先稳住大家,继续搞好生产,外面的事,我来处理。”
安抚好老村长和众社员,诛皎如同往常一样,投入到合作社繁忙的工作中,指导生产,安排活计,仿佛刚才那场冲突从未发生。
但他的大脑,已经开始高速运转。
张副乡长绝非清廉之辈。
前世记忆中,虽然此人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贪官,但在其职权范围内,利用亲属经商、在物资调配中收取好处、安排关系户吃空饷之类的事情,并没少干。
只是此时风气初定,监管尚有疏漏,加之他行事谨慎,位置又不算太高,才一直安稳至今。
但这一世,他惹到了诛皎,还威胁到了诛皎誓要守护的集体利益。
那么,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污垢,就必须被翻出来,曝晒在阳光之下。
接下来的几天,诛皎以“联系副业销路”、“去技术站学习”等名义,频繁往返于乡里和县城。
他不再是那个只专注于田间地头的合作社副社长,更像一个沉默的猎手,悄然穿行在乡政府大院、供销社、粮站乃至一些茶摊、饭馆之间。
他利用自己“编外技术员”的身份,以及因合作社成绩突出而积累起的一点名声,与人攀谈,虚心请教,倾听各种或明或暗的消息。
他记忆力惊人,心思缜密,将那些零碎的、看似无关的信息,在脑海中一点点拼凑、串联。
在乡政府,他听到有办事员私下抱怨,张副乡长的侄子张建功,挂名在乡农机站,却从不见人影,工资照领。
在供销社,他与一位相熟的老会计“闲聊”,得知去年调配一批紧俏化肥时,张副乡长曾“建议”将部分指标分给其连襟开的一个皮包公司,那公司转手就将化肥高价倒卖了出去。
在码头附近的茶摊,他听跑运输的司机嘟囔,往乡里砖瓦厂送煤,每次都要给管事的“上供”,而那砖瓦厂的负责人,是张副乡长的远房表弟。
他甚至“偶然”听到两个在乡食堂帮工的大妈闲话,说起张副乡长家最近又添置了缝纫机,他老婆手腕上多了块明晃晃的新手表,来源可疑。
诛皎不动声色地将这些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名和关键细节,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缩写,记录在一个不起眼的、平时用来记农事的小本子上。
他深知,仅凭这些风闻和零碎信息,还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证据。
他需要更确实的东西。
机会出现在一次他去县农业局送交合作社经验材料的时候。
在农业局办公楼里,他“偶遇”了一位曾在百家镇工作过、后来调到县纪委的干部,姓王。
诛皎之前因合作社事务与这位王干事有过几面之缘,对方对他印象不错。
诛皎没有直接提及张副乡长,而是以请教和汇报工作的姿态,与王干事聊起了百家镇合作社发展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某些干部亲属参与经营可能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比如集体财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模糊地带和潜在风险。
他言辞恳切,完全是从维护集体利益、促进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王干事听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他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意味深长地对诛皎说:“小诛同志,你能注意到这些问题,很有责任心。咱们的组织纪律是严明的,任何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最终都逃不过群众的监督和组织的审查。有些情况,如果掌握确凿证据,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
这番话,给了诛皎一颗定心丸,也指明了方向。
他需要的,是确凿证据。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诛皎再次来到乡里。
他没有去政府大院,而是绕到了后面一条相对僻静的小街,那里有几排分配给乡干部的平房宿舍。
根据他之前打听到的信息,他找到了张副乡长家。
他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借着暮色的掩护,观察着。
他看到张建功叼着烟,从屋里出来,骑上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扬长而去。
他看到张副乡长的老婆,穿着明显超出其工资水平的料子做的衣服,在门口与邻居大声说笑,手腕上那块手表在夕阳余晖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这些,或许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但却是佐证,是线索。
更重要的是,他确认了张副乡长家的大致情况和位置。
夜深人静,诛皎躺在自家炕上,毫无睡意。
脑海中,那个小本子上记录的符号、听到的闲言碎语、观察到的细节,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串联起来。
张副乡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提供便利、可能存在的收受好处、纵容亲属吃空饷、生活开支明显高于合法收入。
证据链虽然还不够完整,尤其是直接的经济往来证据难以获取,但已有的这些,足以引起上级纪检部门的重视,启动调查。
只要调查启动,很多隐藏更深的东西,就可能被挖出来。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诛皎沉静的脸上。
他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被动挨打,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既然对方依仗权势想要强取豪夺,那他就要利用规则和智慧,将这腐坏的权势,连根撬动。
收集罪证,只是反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