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副业产品初进城-《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初夏的晨光,透过薄雾,温柔地洒在诛家村。

  “兴农互助组”的院子里,比往日更早地热闹起来。

  妇女们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擦得干干净净的鸡蛋,放进铺着柔软干草的竹筐里。

  那些鸡蛋,个头匀称,壳色鲜亮,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看便知品质上乘。

  旁边,则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编织精巧、结实耐用的箩筐、背篓,还有几捆用野麻织成的粗布。

  这些都是互助组副业生产的成果,凝聚着组员们农闲时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是它们第一次集体“进城”的日子。

  目的地,是县供销合作社。

  诛皎站在院子中央,看着眼前这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将集体副业产品纳入供销社系统销售,是他谋划已久的一步。

  这不仅能为组里带来稳定可靠的现金收入,更是将互助组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正规渠道的重要标志,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眼红。

  他之前借着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汇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已经与供销社负责农副产品收购的赵股长接触过几次。

  他带去了几个互助组产的鸡蛋和一小块粗布作为样品。

  那鸡蛋的品质,那粗布的厚实匀密,都给赵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上诛皎如今顶着“编外技术员”的身份,又是县里挂号的“兴农互助组”组长,谈吐得体,办事牢靠,赵股长很痛快地就同意了试收购一批看看销路。

  “都检查仔细了,鸡蛋有裂缝的、个头太小的,都挑出来。箩筐有毛刺的,重新打磨光滑。咱们第一次跟公家做生意,东西必须是最好的!”诛皎沉声叮嘱着。

  “放心吧,皎子!咱们心里有数!”负责此事的张婶笑着应道,手下动作更加仔细。

  一切准备就绪。

  几个年轻的组员套上牛车,将装满鸡蛋的竹筐和捆扎好的编织品、布匹小心地搬上车,用绳索固定好,上面还细心地盖上了防尘的粗麻布。

  诛皎亲自带队,另外选了两个口齿伶俐、脑子灵活的年轻组员一同前往。

  “路上慢点,稳当点。”老村长也赶来送行,反复嘱咐。

  “知道了,村长,您就等着好消息吧!”诛皎笑着应承,跃上牛车,坐在车辕上,轻轻一挥鞭子。

  牛车发出吱呀呀的声响,载着诛家村互助组的第一批“商品”,在组员们期盼的目光中,缓缓驶出村庄,踏上了通往县城的土路。

  一路上,诛皎的心情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虽然之前已经铺好了路,但事情没有最终落定,总归还有变数。

  他必须确保这第一次交易万无一失。

  县城供销社的后院,比前门要嘈杂许多。

  运送各种货物的车辆进进出出,搬运工们吆喝着,将货物搬进搬出。

  诛皎让牛车在门口不远处停下,自己先进去找赵股长。

  赵股长正在仓库里指挥清点货物,见到诛皎,脸上露出笑容:“诛皎同志,来了?东西都拉来了?”

  “拉来了,赵股长,就在外面,都按您要求的准备的。”诛皎恭敬地回答。

  “走,看看去。”赵股长拍拍手上的灰,跟着诛皎走了出来。

  当盖着的粗麻布被掀开,露出那一筐筐码放整齐、色泽鲜亮的鸡蛋时,赵股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随手拿起几个鸡蛋,对着光看了看,又掂了掂分量,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个头均匀,蛋壳干净,是好蛋!”

  他又看了看那些箩筐、背篓和粗布,摸了摸材质,检查了编织的工艺,同样表示满意:“行!东西实在!就按咱们之前说好的价钱收!”

  跟着诛皎来的两个年轻组员,听到这句话,激动得脸都红了,强忍着才没欢呼出声。

  过秤,计数,打算盘。

  赵股长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阵响,报出了一个数字。

  “鸡蛋一共一百八十六斤,按一等品收购价。箩筐二十个,背篓十五个,粗布三匹……合计款项,一共是七十八元五角三分。”

  七十八块五毛三!

  在这个一个壮劳力一天挣不到一块钱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两个年轻组员呼吸都急促了。

  诛皎心中也松了口气,但面上依旧沉稳,他接过赵股长开具的收购单和钱款,仔细核对无误后,郑重地收好。

  “谢谢赵股长!以后我们组里有了新产品,还望您多关照!”诛皎诚恳地说。

  “好说,好说!你们的东西好,不愁卖!以后有了,直接送过来就行!”赵股长对这次交易也很满意,痛快地答应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拿着沉甸甸的钞票和盖着红章的收购单,诛皎三人如同打了胜仗的将军,赶着空了的牛车,踏上了归途。

  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牛车刚进村口,早就翘首以盼的组员们就围了上来。

  “怎么样?皎子,卖掉了没?”

  “卖了多少钱?”

  众人七嘴八舌,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期待。

  诛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跳下牛车,走到院子中央的磨盘上,从怀里掏出了那叠钞票和收购单,高高举起。

  “乡亲们!咱们互助组的副业产品,供销社全部收下了!一共卖了这个数——七十八块五毛三!”

  静。

  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老天爷!七十八块!”

  “成功了!咱们成功了!”

  “太好了!这下年底分红能多不少了!”

  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亲手生产的鸡蛋,亲手编织的箩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钞票!

  这证明了他们的劳动有价值,证明了互助组的道路是正确的!

  老村长颤抖着手接过那些钱,反复数着,老泪纵横:“好啊!好啊!咱们诛家村,也有今天!”

  诛皎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喜悦和希望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赚到了一笔钱。

  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一扇门,坚定了大家集体致富的信心。

  “大家静一静!”诛皎提高声音,“这笔钱,是咱们集体的财产!按照咱们组里的章程,一部分留作组里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剩下的,年底按劳分配,全部分给大家!”

  “好!”

  “支持!”

  欢呼声再次响起。

  夜幕降临,诛家村许多人家都亮着灯,谈论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规划着未来的好日子。

  诛皎回到自家小院,陈兰兰倚在门边等着他,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累了吧?饭在锅里热着。”

  诛皎摇摇头,握住她的手,看着妻子日渐隆起的腹部,轻声道:“不累。兰兰,咱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烛光摇曳,映照着这对年轻的夫妻,也映照着窗外那片充满了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