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忙碌过后,农家迎来了短暂的清闲。
这日,诛皎从自家实验田查看完冬小麦的长势回来,刚进村口,就看见母亲诛母正与隔壁的婶子低声说着什么,脸上带着忧色。
见他回来,诛母连忙将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气愤和无奈:“皎儿,你大姐……在婆家那边,又受气了!”
诛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大姐诛盼弟,比他年长五岁,性格温顺勤快,前年嫁到了邻村马家屯。
马家条件在村里还算可以,但婆婆厉害,丈夫马栓柱又是个愚孝没什么主见的,最关键的是,盼弟过门两年,连着生了两个女儿,在极度看重香火的农村,这成了她的“原罪”。
前世,大姐就是因为一直被婆家嫌弃没能生儿子,长期郁结于心,加上劳累过度,身体早早垮掉,后来又在王麻子事件中受牵连入狱,出狱后没几年就郁郁而终,成了诛皎心中另一道深刻的伤疤。
这一世,他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怎么回事?娘,您慢慢说。”诛皎沉声问道。
诛母抹了抹眼角,哽咽道:“还不是因为没生儿子!她婆婆整天指桑骂槐,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指生不出儿子),家里的重活累活都让她干,好吃的却紧着马栓柱和他弟弟。前两天,就因为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鸡蛋,她婆婆竟然……竟然罚她一天不准吃饭!你爹昨天偷偷去看她,回来气得一晚上没睡……”
诛皎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打碎一个鸡蛋就罚一天不准吃饭?
这哪里是婆媳关系,分明是旧社会地主婆欺压丫鬟的行径!
新社会的风气下,竟然还有如此苛待儿媳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
不是为了逞强,而是要在姐姐最需要支撑的时候,给她底气,帮她打破那套禁锢她的封建枷锁。
他没有立刻冲动地打上门去,那样只会让姐姐在婆家更难做人。
他需要策略。
第二天,诛皎换上了一身体面的衣服(依旧是粗布,但干净整齐),提着一只用空间产出喂养、借口是“山里猎户送的”肥硕野兔,又带上了乡里颁发的那张“农业积极分子”奖状,骑着从民兵队借来的自行车,不紧不慢地来到了马家屯。
他没有直接去马家,而是先去了马家屯的村长家。
马家屯的村长姓马,与诛皎在乡里开会时有过几面之缘,对这位声名鹊起的年轻人印象深刻。
见诛皎来访,还带着礼物,马村长很是热情。
诛皎先是客气地寒暄了几句,感谢马村长对大姐的照应(虽是客套话),然后看似无意地提到了乡里最近正在大力宣传的“新婚姻法”和“妇女解放运动”。
“马村长,现在咱们新社会了,讲究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乡里王干事上次还强调,要坚决反对包办婚姻、反对虐待妇女,要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咱们作为村干部,可得带头响应啊。”诛皎语气诚恳,仿佛只是在闲聊政策。
马村长闻言,脸色微肃,连连点头:“是是是,小皎同志说得对!上面确实三令五申,我们村也一直在宣传。”
诛皎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是啊。不过我听说,个别村子还有些老思想作怪,有苛待儿媳的情况,这要是传出去,或者被上面知道了,对咱们整个村子的影响都不好。我大姐嫁到咱们屯,我就多嘴一句,还请马村长平时多帮忙关照着点,可别让她受了什么委屈,不然我这当弟弟的,心里实在难安。”
他这话,看似请求,实则绵里藏针。
既点明了政策风向,又暗示了自己对大姐的重视,更隐晦地警告,如果大姐真受了委屈,他绝不会坐视不理,甚至可能捅到上面去。
马村长是明白人,岂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他早就听说马老栓家对儿媳妇不太厚道,只是碍于同族情面,加上觉得是家务事,未曾深管。
如今诛皎亲自上门,带着奖状,代表着“先进”和“政策”,话又说到这个份上,他不得不重视了。
“小皎同志你放心!”马村长立刻表态,“盼弟那孩子勤快懂事,咱们都看在眼里。回头我就找马老栓说道说道,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可不能搞旧社会婆婆欺压儿媳那一套!”
得了马村长的承诺,诛皎这才道谢离开,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大姐诛盼弟的婆家。
马家院子还算宽敞,但气氛压抑。
诛盼弟正在院子里吃力地劈着柴,身形比记忆中消瘦了不少,脸色蜡黄,听到自行车铃声抬头看来,见到弟弟,眼中先是惊喜,随即又闪过一丝慌乱和羞愧,下意识地拢了拢有些散乱的头发。
“皎……皎弟,你怎么来了?”她声音有些干涩。
这时,她婆婆马王氏从屋里走出来,是个颧骨高耸、嘴唇刻薄的老太太,看到诛皎,尤其是他自行车把上挂着的肥兔子,脸上挤出一丝假笑:“哟,是小皎啊,快屋里坐。”
诛皎没动,目光先是在大姐那满是茧子和细微伤口的手上停留了一瞬,然后才看向马王氏,脸上带着看似客气,实则疏离的笑容:“马婶,不麻烦了。我就是来看看我姐。”
他走到诛盼弟身边,接过她手里的斧头,轻松几下就将剩下的柴火劈好,码放整齐。
然后,他将那只肥兔子递给诛盼弟:“姐,这是山里打的,你收着,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马王氏看着那肥兔子,眼睛一亮,嘴上却假意推辞:“这怎么好意思……”
诛皎没理她,而是当着马王氏和闻声出来的、一脸懦弱相的大姐夫马栓柱的面,对诛盼弟朗声说道:
“姐,你现在是马家的媳妇,也是新社会的妇女!”
“咱们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任何家庭成员,都不能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你为马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是家里的功臣,不是罪人!”
“以后,要是再有人因为你生了女儿就给你气受,或者无故苛待你,你直接去找马村长,或者回娘家告诉我!”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目光扫过马王氏和马栓柱,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
“我诛皎的姐姐,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旧社会婆婆欺压儿媳、男人不管事那套!”
“谁要是还敢抱着老黄历不放,别说我这当弟弟的不答应,就是政府,也绝不答应!”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小小的院落里。
诛盼弟听着弟弟铿锵有力的话语,看着他挺拔如松的身影,眼圈瞬间红了,一股久违的暖流和勇气涌上心头,一直微微佝偻的腰背,不自觉地挺直了一些。
马栓柱被诛皎的目光看得低下头,嚅嗫着不敢说话。
马王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想要撒泼,但看着诛皎那冷冽的眼神,想到他如今的名声和刚才话里提及的“政府”,终究没敢像往常一样发作,只是讪讪地嘟囔了一句:“谁……谁苛待她了……”
诛皎知道,一次敲打不可能完全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但足以立威,足以让大姐的处境得到改善。
他没有再多说,拍了拍大姐的手,低声道:“姐,照顾好自己和孩子,有事一定跟我说。”
然后,他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马家。
身后,马家院子里,气氛已然不同。
诛盼弟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紧紧抱着那只肥兔子,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她知道,她的弟弟,真的长大了,成了她最坚实的依靠。
而诛皎,在回村的路上,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守护家人,扭转他们前世的悲剧,是他重生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大姐的事情,只是一个开始。
这日,诛皎从自家实验田查看完冬小麦的长势回来,刚进村口,就看见母亲诛母正与隔壁的婶子低声说着什么,脸上带着忧色。
见他回来,诛母连忙将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气愤和无奈:“皎儿,你大姐……在婆家那边,又受气了!”
诛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大姐诛盼弟,比他年长五岁,性格温顺勤快,前年嫁到了邻村马家屯。
马家条件在村里还算可以,但婆婆厉害,丈夫马栓柱又是个愚孝没什么主见的,最关键的是,盼弟过门两年,连着生了两个女儿,在极度看重香火的农村,这成了她的“原罪”。
前世,大姐就是因为一直被婆家嫌弃没能生儿子,长期郁结于心,加上劳累过度,身体早早垮掉,后来又在王麻子事件中受牵连入狱,出狱后没几年就郁郁而终,成了诛皎心中另一道深刻的伤疤。
这一世,他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怎么回事?娘,您慢慢说。”诛皎沉声问道。
诛母抹了抹眼角,哽咽道:“还不是因为没生儿子!她婆婆整天指桑骂槐,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指生不出儿子),家里的重活累活都让她干,好吃的却紧着马栓柱和他弟弟。前两天,就因为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鸡蛋,她婆婆竟然……竟然罚她一天不准吃饭!你爹昨天偷偷去看她,回来气得一晚上没睡……”
诛皎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打碎一个鸡蛋就罚一天不准吃饭?
这哪里是婆媳关系,分明是旧社会地主婆欺压丫鬟的行径!
新社会的风气下,竟然还有如此苛待儿媳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
不是为了逞强,而是要在姐姐最需要支撑的时候,给她底气,帮她打破那套禁锢她的封建枷锁。
他没有立刻冲动地打上门去,那样只会让姐姐在婆家更难做人。
他需要策略。
第二天,诛皎换上了一身体面的衣服(依旧是粗布,但干净整齐),提着一只用空间产出喂养、借口是“山里猎户送的”肥硕野兔,又带上了乡里颁发的那张“农业积极分子”奖状,骑着从民兵队借来的自行车,不紧不慢地来到了马家屯。
他没有直接去马家,而是先去了马家屯的村长家。
马家屯的村长姓马,与诛皎在乡里开会时有过几面之缘,对这位声名鹊起的年轻人印象深刻。
见诛皎来访,还带着礼物,马村长很是热情。
诛皎先是客气地寒暄了几句,感谢马村长对大姐的照应(虽是客套话),然后看似无意地提到了乡里最近正在大力宣传的“新婚姻法”和“妇女解放运动”。
“马村长,现在咱们新社会了,讲究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乡里王干事上次还强调,要坚决反对包办婚姻、反对虐待妇女,要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咱们作为村干部,可得带头响应啊。”诛皎语气诚恳,仿佛只是在闲聊政策。
马村长闻言,脸色微肃,连连点头:“是是是,小皎同志说得对!上面确实三令五申,我们村也一直在宣传。”
诛皎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是啊。不过我听说,个别村子还有些老思想作怪,有苛待儿媳的情况,这要是传出去,或者被上面知道了,对咱们整个村子的影响都不好。我大姐嫁到咱们屯,我就多嘴一句,还请马村长平时多帮忙关照着点,可别让她受了什么委屈,不然我这当弟弟的,心里实在难安。”
他这话,看似请求,实则绵里藏针。
既点明了政策风向,又暗示了自己对大姐的重视,更隐晦地警告,如果大姐真受了委屈,他绝不会坐视不理,甚至可能捅到上面去。
马村长是明白人,岂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他早就听说马老栓家对儿媳妇不太厚道,只是碍于同族情面,加上觉得是家务事,未曾深管。
如今诛皎亲自上门,带着奖状,代表着“先进”和“政策”,话又说到这个份上,他不得不重视了。
“小皎同志你放心!”马村长立刻表态,“盼弟那孩子勤快懂事,咱们都看在眼里。回头我就找马老栓说道说道,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可不能搞旧社会婆婆欺压儿媳那一套!”
得了马村长的承诺,诛皎这才道谢离开,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大姐诛盼弟的婆家。
马家院子还算宽敞,但气氛压抑。
诛盼弟正在院子里吃力地劈着柴,身形比记忆中消瘦了不少,脸色蜡黄,听到自行车铃声抬头看来,见到弟弟,眼中先是惊喜,随即又闪过一丝慌乱和羞愧,下意识地拢了拢有些散乱的头发。
“皎……皎弟,你怎么来了?”她声音有些干涩。
这时,她婆婆马王氏从屋里走出来,是个颧骨高耸、嘴唇刻薄的老太太,看到诛皎,尤其是他自行车把上挂着的肥兔子,脸上挤出一丝假笑:“哟,是小皎啊,快屋里坐。”
诛皎没动,目光先是在大姐那满是茧子和细微伤口的手上停留了一瞬,然后才看向马王氏,脸上带着看似客气,实则疏离的笑容:“马婶,不麻烦了。我就是来看看我姐。”
他走到诛盼弟身边,接过她手里的斧头,轻松几下就将剩下的柴火劈好,码放整齐。
然后,他将那只肥兔子递给诛盼弟:“姐,这是山里打的,你收着,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马王氏看着那肥兔子,眼睛一亮,嘴上却假意推辞:“这怎么好意思……”
诛皎没理她,而是当着马王氏和闻声出来的、一脸懦弱相的大姐夫马栓柱的面,对诛盼弟朗声说道:
“姐,你现在是马家的媳妇,也是新社会的妇女!”
“咱们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任何家庭成员,都不能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你为马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是家里的功臣,不是罪人!”
“以后,要是再有人因为你生了女儿就给你气受,或者无故苛待你,你直接去找马村长,或者回娘家告诉我!”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目光扫过马王氏和马栓柱,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
“我诛皎的姐姐,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旧社会婆婆欺压儿媳、男人不管事那套!”
“谁要是还敢抱着老黄历不放,别说我这当弟弟的不答应,就是政府,也绝不答应!”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小小的院落里。
诛盼弟听着弟弟铿锵有力的话语,看着他挺拔如松的身影,眼圈瞬间红了,一股久违的暖流和勇气涌上心头,一直微微佝偻的腰背,不自觉地挺直了一些。
马栓柱被诛皎的目光看得低下头,嚅嗫着不敢说话。
马王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想要撒泼,但看着诛皎那冷冽的眼神,想到他如今的名声和刚才话里提及的“政府”,终究没敢像往常一样发作,只是讪讪地嘟囔了一句:“谁……谁苛待她了……”
诛皎知道,一次敲打不可能完全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但足以立威,足以让大姐的处境得到改善。
他没有再多说,拍了拍大姐的手,低声道:“姐,照顾好自己和孩子,有事一定跟我说。”
然后,他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马家。
身后,马家院子里,气氛已然不同。
诛盼弟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紧紧抱着那只肥兔子,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她知道,她的弟弟,真的长大了,成了她最坚实的依靠。
而诛皎,在回村的路上,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守护家人,扭转他们前世的悲剧,是他重生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大姐的事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