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布局资源赴澳洲-《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南国女儿诞生的喜悦尚未完全沉淀,一份来自集团战略研究部门的绝密报告,已经摆在了诛皎的书案上。

  报告的标题简洁而沉重——《关于我国未来五十年工业化进程对矿产资源需求的预测与分析》。

  诛皎仔细翻阅着报告,里面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模型,推演了中国经济一旦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对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等基础资源的恐怖需求量。

  尤其是铁矿石,作为钢铁的粮食,其进口依赖度将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比例。

  他的目光穿透纸张,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些国际矿业巨头,凭借垄断地位,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一次次咄咄逼人,让国内的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前世记忆与今生的理性分析完美契合。

  他知道,必须未雨绸缪,为国家,也为自己的产业布局,提前锁定稳定的、成本可控的矿产资源。

  而放眼全球,此时尚未被完全开发,且资源禀赋极佳的地方,澳大利亚无疑是最佳选择。

  那里蕴藏着丰富的高品位铁矿和优质煤炭,而且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投资政策正在逐步放开。

  决心已定,诛皎立刻行动起来。

  他再次组建了一个精干的投资谈判团队,成员包括地质专家、国际法律顾问、财务分析师以及熟悉澳大利亚商业环境的海外华人精英。

  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以考察农业和畜牧业投资的名义,低调地踏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班。

  经过漫长的飞行,飞机降落在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珀斯。

  这里与北京的季节截然相反,正值凉爽的冬季,空气清新,天空湛蓝得如同水洗过一般。

  然而,诛皎无心欣赏这异域风光,抵达酒店稍事休整后,便立刻投入了工作。

  团队成员早已先期抵达,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在酒店套房的临时会议室里,墙上挂满了西澳洲皮尔巴拉地区的地质勘探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圈出了数个潜在的、目前尚不被大型矿业公司重视的矿权地。

  “董事长,根据我们前期收集的资料和专家的初步研判,这三处矿权地最具潜力。”团队负责人,一位名叫赵建国的中年男人,指着地图介绍道。

  “其中,‘希望谷’地区的磁铁矿,虽然埋藏较深,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但储量巨大,品位稳定。最关键的是,其所有者,是一位独立勘探者出身的老矿主,名叫杰克·汤姆森,他年纪大了,资金链紧张,急于出手套现,要价不会太高。”

  “另外两处,‘铁脊山’和‘红土盆地’,则分别被两家小型矿业公司持有,他们同样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困境。”

  诛皎仔细看着地图,手指在“希望谷”的位置点了点。

  “重点接触这个汤姆森。另外两家,可以作为备选和谈判的筹码。”

  “明白!”

  接下来的几天,诛皎的团队与杰克·汤姆森进行了多轮接触和谈判。

  过程并不顺利。

  汤姆森是个典型的澳洲老派矿主,性格固执,对自己的矿藏有着近乎偏执的自信,虽然急需资金,但在价格上却寸步不让。

  第一次正式会面,在一家充满乡村风格的酒吧里进行。

  汤姆森身材高大,皮肤被西澳的阳光晒得黝黑粗糙,穿着一件有些磨损的牛仔夹克,眼神锐利而警惕。

  “听着,中国人,我知道我的‘希望谷’值多少钱!别想用你们那套来糊弄我!”他一开口,就带着强烈的防备心理。

  诛皎通过翻译,不慌不忙地回应。

  “汤姆森先生,我们带着诚意而来。‘希望谷’的潜力,我们认可。但它的开采难度和基础设施的匮乏,也是客观事实。我们需要投入的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示意团队成员拿出一份初步的技术评估和投资预算。

  “这是我们基于现有数据做的测算。您看,仅仅是修建通往港口的铁路和必要的选矿设施,就需要……”

  汤姆森看着那串长长的数字,眉头紧锁,但态度依然强硬。

  “那是你们的问题!我的矿,就值这个价!”

  第一次会谈不欢而散。

  团队里有人有些气馁,觉得这个老矿主太难沟通。

  诛皎却并不着急。

  他深知,对于汤姆森这样的人,除了金钱,还需要找到能打动他的其他东西。

  他派人详细调查了汤姆森的背景,发现他一生都投入在矿业勘探上,对“希望谷”倾注了无数心血,将其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和遗憾(因为无力独自开发)。

  同时,汤姆森有一个儿子,正在东部学习金融,对矿业毫无兴趣,这也是他急于套现的原因之一——想为儿子留下足够的财富。

  掌握了这些信息,诛皎调整了策略。

  第二次会面,他没有再纠缠于具体价格,而是邀请汤姆森共进晚餐,席间更多的是倾听这位老矿主讲述他与“希望谷”的故事,听他描述地下的矿脉是多么的壮观,听他倾诉未能亲手将其开发的遗憾。

  诛皎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和耐心,并适时地表达了对一位老勘探者执着精神的敬佩。

  气氛逐渐缓和。

  这时,诛皎才缓缓说道。

  “汤姆森先生,我理解您对‘希望谷’的感情。它就像是您的孩子。您希望看到它被开发出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而不是永远沉睡在地下,对吗?”

  汤姆森沉默了片刻,眼神复杂,最终点了点头。

  “那么,”诛皎诚恳地看着他,“请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不仅会给出一个公平的价格,更向您承诺,我们会以最高的效率和标准来开发它。我们会让‘希望谷’成为西澳洲,乃至整个澳大利亚都值得骄傲的矿山。您的名字,将会与这座伟大的矿山一起,被记录下来。”

  这番话,精准地击中了汤姆森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软肋。

  他不仅仅是在卖矿,更是在为自己的“孩子”寻找一个可靠且有能力的“养父母”。

  他看着诛皎真诚而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手中那份远比之前接触过的其他买家更专业、更庞大的开发计划书,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经过又一轮艰苦但氛围已然不同的谈判,双方终于在一个深夜,达成了协议。

  皎兰集团旗下的离岸公司,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希望谷”地区百分之八十的矿权,汤姆森保留百分之二十的干股,并受邀担任矿山的名誉技术顾问。

  与此同时,另外两处矿权地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分别以控股和参股的形式被拿下。

  当最终的合作协议签署完毕,诛皎站在珀斯酒店的窗前,望着远方广袤而荒凉的红土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这不仅仅是几处矿产的投资。

  这是他为国家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前布下的一枚关键棋子。

  当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井喷时,他所掌握的这些资源,将成为稳定供应、平抑价格的压舱石。

  这也为他未来的商业帝国,增添了一块厚重无比、价值连城的基石。

  布局资源,远赴澳洲。

  这一步棋,看似落子于荒原,其影响,却将深远至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