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倾囊相授奇才子-《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农机修理站的事情,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

  小诛兴那近乎妖孽的表现,不仅让刘工程师和陈大壮惊为天人,更让诛皎这个做父亲的,心中掀起了比外人更甚的波澜。

  他早知道这个小儿子与众不同,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隐藏着对周遭事物异常敏锐的感知力和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机械和逻辑的理解力。

  但此次事件,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不仅仅是小聪明,这是一种天赋,一种万中无一的、在特定领域可能引领时代的天赋。

  若在寻常人家,这种天赋或许会被埋没,或许会因无人引导而走入歧途。

  但他是诛皎,是重生归来,手握桃园空间和超越时代眼光的诛皎。

  他绝不会让明珠蒙尘。

  夜深人静,诛皎再次进入了那方神秘的桃园空间。

  空间内依旧灵气氤氲,黑土肥沃,泉眼淙淙。

  但他此次进来,并非为了种植或收取作物,而是径直走向空间一角,那里矗立着一座与他外界书房样式相仿,却更加宏大、材质更加奇特的建筑。

  这是随着他精神力增长和对空间掌控加深,逐渐显现出的功能——意识资料库。

  里面分门别类地存储着他前世零散记忆中的所有知识,以及他这一世通过秘密渠道所能搜集到的一切信息。

  虽然很多高精尖的技术细节模糊不清,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和发展方向,却相对完整。

  他凝神静气,意识沉入资料库中,专门筛选出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原理、初级电子技术、无线电基础等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庞杂而系统,远超这个时代普通儿童,甚至许多成年人所能接触的范畴。

  他不能直接将意识灌输给诛兴,那太过惊世骇俗,也可能对诛兴尚未成熟的大脑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

  他需要一种更温和、更符合常理的方式。

  退出空间后,诛皎开始行动。

  他首先找来了韩立民。

  如今的韩立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带着家庭包袱、谨小慎微的知青。

  在诛皎多年的信任和培养下,他已然成为公社农技站的技术骨干,性格沉稳了许多,学识也更加扎实深厚,对诛皎充满了知遇之恩的感激。

  “立民,有件事要麻烦你。”诛皎开门见山,将几本厚厚的手抄本推到他面前。

  韩立民疑惑地接过,翻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手抄本上的字迹是诛皎的,内容却让他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感到震惊。

  里面系统地整理了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微积分入门的概念,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定律和公式,基础化学的分子式和反应原理,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机械设计图和电路图!

  条理清晰,由浅入深,虽然只是框架和要点,但其知识的广度和前瞻性,远超这个时代通行的教材。

  “书记,这……这是?”韩立民的声音有些发颤。

  “这是我早年机缘巧合,从一些……特殊的渠道搜集整理出来的。”诛皎语气平淡,给了个模糊的解释,“我家那小儿子,诛兴,你也听说了吧?在机械方面有点歪才。我觉得,光有点小聪明不够,地基不牢,将来走不远。”

  他指着那几本手抄本:“我想请你,在不影响你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抽空给他打打基础,就从最基础的数理化教起。不用赶进度,关键是让他理解原理,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韩立民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手抄本,又想起关于那个八岁神童的传闻,心中顿时明了。

  这是书记要倾力培养自己的儿子,而且是要将其培养成真正的大才!

  能被委以如此重任,韩立民心中涌起一股被极度信任的热流,他郑重地点头:“书记,您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把我知道的,都教给诛兴!”

  “嗯,”诛皎点点头,“教学方法上,你可以灵活些。那孩子可能不耐烦死记硬背,多引导他思考‘为什么’,鼓励他提问,甚至质疑。”

  安排好了基础理论的传授者,诛皎又开始着手解决书籍的问题。

  他通过阿荣的那条秘密渠道,不惜重金,搜罗了大量国内难以见到的最新科技书籍和期刊的影印本。

  其中大部分是俄文和英文原版,涵盖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空气动力学、初级计算机原理、半导体物理、无线电技术等。

  这些书籍被打上“废旧物资”或者“科研参考资料”的标签,混杂在公社采购的其他物资中,悄无声息地运回了诛皎的书房。

  诛皎并没有一下子把这些书都堆到诛兴面前。

  他只是在自己的书房里,特意开辟了一个书架,将这些书籍分门别类地放好。

  然后,他会有意无意地,在诛兴跑来书房看他画图或者摆弄一些简单零件时,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相关的、带有大量图解的书,自己看着,或者用浅显的语言,给诛兴讲解里面的某个有趣的现象或原理。

  他从不强迫诛兴去学什么,只是像一个引路人,不断地在诛兴面前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激发他内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果然,诛兴很快就被那些充满了奇妙图形和复杂公式的书籍吸引住了。

  虽然很多文字他看不懂,但那些结构图、电路图、数学符号,却仿佛对他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他会指着书上的一个涡轮机剖面图,问父亲为什么叶片要扭成那个形状。

  他会看着一个复杂的电路图,皱着眉头思考电流是怎么走的。

  诛皎便会耐心地,用最形象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给他讲解背后的基本原理。

  有时,诛皎甚至会带着诛兴,去农机站实地对照,或者找些废旧的零件让他亲手拆装,将书本上的理论与现实中的机械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韩立民也开始了他的“授课”。

  他惊讶地发现,诛兴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远超同龄人,很多概念一点就通,甚至能举一反三。

  更让他震惊的是,诛兴经常会提出一些角度刁钻、直指核心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让他这个大学生都需要思考很久,或者去查阅诛皎提供的那些“特殊”书籍才能找到答案。

  这是一种快乐并“痛苦”着的教学体验。

  陈兰兰看着小儿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闷头鼓捣,而是开始抱着那些厚厚的、“天书”一样的书本看得入迷,时而还会拿着小本子写写画画,嘴里念念有词,心中又是欣慰,又有些担忧。

  “孩子还这么小,看这些会不会太吃力了?别把脑子累坏了。”她私下里对诛皎说。

  诛皎揽住妻子的肩膀,目光深邃地看着正在院子里,对照着一本英文机械手册,试图改进一个老旧水泵模型的诛兴,轻声道:“兰兰,你看他的眼睛。”

  陈兰兰望去,只见小儿子那双乌黑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充满兴奋和专注的光芒,那是一种沉浸在探索和发现快乐中的光芒。

  “他不是在受苦,他是在享受。”诛皎肯定地说,“我们这儿子,是蛟龙,浅滩困不住他。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足够的水,足够的空间,让他将来能够畅游大海。”

  倾囊相授,只为不辜负这份天赐的奇才。

  诛皎知道,他今日种下的这些知识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由他这个惊才绝艳的小儿子,培育成支撑家国命运的参天大树。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