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境外势力伸黑手-《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秋收过后,百家镇公社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丰年。

  粮仓充实,社办工厂的产品行销省内外,尤其是经过学员们技术改造后,效率大增的农机具,更是成了周边公社羡慕的对象。

  “生产自救”典型的金字招牌,加上实实在在的富裕光景,让百家镇的名声愈发响亮,甚至隐隐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名声,引来的不全是羡慕与赞誉,还有一些隐藏在阴影里的、不怀好意的目光。

  这一日,天高云淡,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驶入了百家镇公社大院。

  车上下来两个人,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穿着灰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自称是省城某机械研究所的“技术调研员”,姓谭。

  跟在他身后的是个提着公文包的年轻助手,沉默寡言。

  谭调研员笑容可掬,态度谦和,出示的介绍信格式规范,印章清晰,直接找到了公社书记王建国。

  “王书记,您好您好!久闻百家镇大名啊!尤其是你们在农机具技术改造方面,走在了很多公社的前面,甚至一些国营厂都未必有你们的思路活络。”

  谭调研员握着王建国的手,热情地摇晃着,“我们研究所啊,正在做一个关于基层农机具使用与改良情况的课题,特地来向你们取经学习!”

  王建国一听是省城研究所来的,又是来学习先进经验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这可是给公社长脸的大好事!

  他连忙将两人请进办公室,吩咐通讯员泡上好茶。

  “谭调研员太客气了,我们就是瞎琢磨,谈不上什么经验。”王建国嘴上谦虚,心里却颇为自得。

  “王书记过谦了。”谭调研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显得十分诚恳,“我们听说,你们连老旧的‘铁牛55’液压系统和变速箱都能进行有效改良。

  这可是了不得的技术突破!不知道方不方便,让我们参观一下改造后的农机?

  再跟负责技术改造的同志交流交流?”

  “方便!当然方便!”王建国满口答应,正要亲自带他们去农机站,忽然想起诛皎之前的叮嘱——关于技术细节。

  尤其是涉及性能提升的关键部分,要注意保密,不能轻易外传。

  他顿了顿,脸上笑容不变:“这样,谭调研员,你们先休息一下,喝口茶。

  我去看看负责技术的诛副社长在不在,他全程参与了改造,情况最熟悉。”

  王建国找了个借口出来,正好碰上从加工厂回来的赵振华,便把省城研究所来调研的事情说了。

  赵振华一听,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想起诛皎在技术夜校上反复强调过,核心技术是集体的财富,不能轻易示人,尤其是面对不明底细的外来者。

  “书记,皎哥去县里开会了,估计得晚上才能回来。”赵振华低声道,“要不,我先带他们去农机站看看机器外观?

  具体的改造细节,等皎哥回来再定?”

  王建国想了想,觉得有理,便同意了。

  赵振华带着谭调研员和他的助手来到了农机站。

  那台经过改良的“铁牛55”正停放在棚子里,擦拭得干干净净。

  谭调研员围着拖拉机,看得非常仔细,不住地点头称赞:“不错,不错,保养得很好。”

  他的问题开始逐渐深入。

  “赵厂长,听说你们改良了液压系统,提升力大大增强,不知道是更换了更大排量的油泵,还是改进了油路设计?”

  “还有这个变速箱换挡机构,改造得非常巧妙,轻便省力,能否透露一下,具体是在哪个部位加装了什么样的装置?用了什么特殊材料吗?”

  他的问题一个个抛出,看似专业,却总是不离技术改造的核心细节。

  赵振华保持着笑容,打着哈哈:“呵呵,谭调研员果然是专家,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不过具体的改动,都是诛副社长带着几个小伙子鼓捣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等我们诛社长回来,您再详细问他。”

  谭调研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脸上笑容依旧:“理解,理解。技术保密嘛,应该的。”

  他又将话题引向了社办加工厂:“听说你们的粉条和油品质极高,连省城友谊宾馆都长期订货,想必加工设备也很不一般吧?是不是也进行了技术升级?”

  赵振华心中的警惕性更高了,这人怎么对什么都这么感兴趣?他含糊地应付着,只带着他们在厂区外围转了转,并没有进入核心车间。

  在村里走访时,谭调研员更是看似随意地和几个社员攀谈,问的问题却让一旁的赵振华脊背发凉。

  “老乡,你们公社这几年变化真大啊,听说都是诛副社长的功劳?”

  “诛社长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背景?或者认识上面的什么大人物?”

  “那些改良农机的技术,是诛社长自己琢磨的,还是从哪里学来的?”

  “公社里有没有来过什么特别的、懂技术的外地人?”

  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技术调研员该关心的范畴!

  社员们大多淳朴,但经过这几年,对公社、对诛皎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和保护欲。

  听到这些探听诛社长底细和技术来源的问题,都本能地产生了抵触。

  “诛社长就是咱本地人,能有啥背景?”

  “技术当然是咱们自己琢磨的!”

  “没来过啥外地人!”

  社员们回答得硬邦邦的,眼神里也带上了审视。

  谭调研员碰了几个软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笑容也淡了几分。

  傍晚,诛皎从县里回来,听王建国和赵振华汇报了情况。

  赵振华将自己的观察和疑虑详细说了一遍:“皎哥,我总觉得这个谭调研员不对劲。他问的问题太细了,而且总往技术核心和你的背景上引,不像是个纯粹搞技术的。”

  诛皎听完,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回想起“春耕”计划时上级的提醒,要警惕境外势力对国内技术情报的窃取。

  这个谭调研员,出现的时机,关注的重点,以及那过于“专业”和“深入”的提问,都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

  “你们做得对。”诛皎沉声道,“技术细节,一点都不能透露。至于这个人……”

  他目光投向窗外渐渐沉下的夜幕,眼神冰冷。

  “看来,是有人把我们百家镇,当成肥肉盯上了。”

  “告诉大壮,加强民兵夜间巡逻,尤其是农机站、加工厂和粮仓附近。”

  “振华,你这几天多留意这两个人的动向,看看他们还和什么人接触。”

  “至于我,”诛皎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明天,亲自去会会这位‘省城来的专家’。”

  夜色渐浓,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悄然拉开了序幕。

  境外伸来的黑手,已经触碰到了百家镇的边缘。

  而守护这里的猎手,已然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