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言带来的那些名为“黄金黍”和“玉薯”的古怪种子,在萧景玄看来,其战略价值丝毫不亚于一支精锐军队。他几乎是立刻下令,划出南州城外最肥沃、水利最便利的几片官田,作为“试验田”,由他亲自监督,进行第一批作物的试种。
这个决定,让南州上下,从府衙小吏到田间老农,都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这位王爷,平日里不是操练那些神出鬼没的“灵犀军”,就是处理些他们看都看不懂的机密文书,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沙场戾气。如今,居然要……下地种田?!
而且种的还是些谁都没见过的玩意儿?那“黄金黍”的种子干干瘪瘪,那“玉薯”更是奇形怪状,像是某种植物的块茎疙瘩。这能比得上他们祖祖辈辈种的水稻和小麦?
“王爷,”一位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的老农,壮着胆子,在田埂上拦住了正在亲自查看土壤墒情的萧景玄,扑通一声跪下,苦口婆心地劝道,“这……这外来之物,不知习性,万一不成,耽误了农时,可是要饿死人的啊!还是种咱们的稻米稳妥!”
萧景玄穿着便于行动的深色窄袖常服,靴子上已经沾了些泥点。他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老农,没有立刻说话。他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军令如山,但在劝农这事上,他知道光靠威严不行。
【愚昧,却也是实情。】他心想,【看来,光靠命令是不行了。】
他正斟酌着如何开口,跟在后面、抱着孩子的苏晚晚笑吟吟地走了上来。她今日穿着朴素的棉布衣裙,头上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看起来就像个寻常人家的漂亮媳妇,只是怀里那个粉雕玉琢、眼睛滴溜溜转的小家伙,彰显着他们的不凡。
“老伯,快请起。”苏晚晚声音温和,示意翠儿将老农扶起,“您说得对,种地是大事,马虎不得。”
她走到田边,指着那些已经按照她口述的方法(主要是前世模糊的记忆加上这辈子恶补的农书)播种下去的田地,耐心解释:“老伯您看,这黄金黍耐旱,不挑地,坡地也能长;这玉薯更是厉害,一棵苗下面能结好几斤果实,顶饿得很!咱们不拿所有良田来冒险,就先拿这几块地试试。若是成了,以后咱们南州的百姓,是不是就能多吃几碗饭,少饿几次肚子?”
她的话语通俗易懂,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真诚。更重要的是,她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动用了一丝微弱的“灵犀力”,将一种“信任”和“期待”的情绪,温和地传递给老农,以及周围那些竖着耳朵听、脸上写满怀疑的农户们。
那老农只觉得心头一暖,看着王妃亲切的笑脸和怀里那个朝他咧嘴笑的小娃娃(小家伙很给面子地传递了一股“开心”的情绪),心里的抵触莫名就消了一半。他迟疑着:“王妃娘娘……这,真能成?”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苏晚晚笑道,“王爷和我都在这儿看着呢。若是亏了,王府按往年的收成赔偿大家的损失,如何?”
这话一出,周围的农户们顿时骚动起来。保底赔偿?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风险王府担着,收益大家共享!
萧景玄适时地沉声开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便按王妃所言。试验田由王府统一管理,参与劳作者,工钱照发,若收成低于往年,王府补足差额。若收成超出……”他顿了顿,看向苏晚晚。
苏晚晚立刻接上:“超出部分,王府只取三成,其余七成,皆归出力者所有!”
“哗——!”人群彻底沸腾了!这简直是白送的好处!一时间,质疑声变成了激动的议论和摩拳擦掌的期待。
萧景玄看着瞬间被调动起积极性的农户,又看了看身边巧笑倩兮、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僵局的王妃,心中再次感慨:【本王这王妃,若是为官,定是位善于安抚民心的能吏。】
然而,推广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几天后,就出了幺蛾子。几个半大的小子,看着试验田里冒出绿油油的、从未见过的玉米苗,觉得新奇,偷偷拔了几棵想拿回去玩。结果被巡逻的“灵犀军”士兵抓了个正着。
孩子的爹娘吓得面如土色,跪在王府门外磕头请罪。
萧景玄听闻此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试验田里的每一棵苗都关乎未来大计,在他眼里,这无异于动摇军心、破坏军资!
【按军法,当重责!】他周身寒气四溢,就要下令。
“王爷息怒。”苏晚晚赶紧拦住他,心里吐槽:【我的爷,这是老百姓家的熊孩子,不是你手下的兵!】她柔声道,“不过是几棵苗子,孩子们好奇也是常情。我去看看。”
她抱着孩子来到府门外,没有斥责,反而让翠儿拿了些糖块分给那几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温和地问:“你们是不是觉得这苗苗长得奇怪,想拔回去看看呀?”
孩子们含着糖,怯生生地点头。
苏晚晚笑着指了指怀里的小家伙:“你们看,小世子也很
这个决定,让南州上下,从府衙小吏到田间老农,都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这位王爷,平日里不是操练那些神出鬼没的“灵犀军”,就是处理些他们看都看不懂的机密文书,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沙场戾气。如今,居然要……下地种田?!
而且种的还是些谁都没见过的玩意儿?那“黄金黍”的种子干干瘪瘪,那“玉薯”更是奇形怪状,像是某种植物的块茎疙瘩。这能比得上他们祖祖辈辈种的水稻和小麦?
“王爷,”一位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的老农,壮着胆子,在田埂上拦住了正在亲自查看土壤墒情的萧景玄,扑通一声跪下,苦口婆心地劝道,“这……这外来之物,不知习性,万一不成,耽误了农时,可是要饿死人的啊!还是种咱们的稻米稳妥!”
萧景玄穿着便于行动的深色窄袖常服,靴子上已经沾了些泥点。他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老农,没有立刻说话。他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军令如山,但在劝农这事上,他知道光靠威严不行。
【愚昧,却也是实情。】他心想,【看来,光靠命令是不行了。】
他正斟酌着如何开口,跟在后面、抱着孩子的苏晚晚笑吟吟地走了上来。她今日穿着朴素的棉布衣裙,头上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看起来就像个寻常人家的漂亮媳妇,只是怀里那个粉雕玉琢、眼睛滴溜溜转的小家伙,彰显着他们的不凡。
“老伯,快请起。”苏晚晚声音温和,示意翠儿将老农扶起,“您说得对,种地是大事,马虎不得。”
她走到田边,指着那些已经按照她口述的方法(主要是前世模糊的记忆加上这辈子恶补的农书)播种下去的田地,耐心解释:“老伯您看,这黄金黍耐旱,不挑地,坡地也能长;这玉薯更是厉害,一棵苗下面能结好几斤果实,顶饿得很!咱们不拿所有良田来冒险,就先拿这几块地试试。若是成了,以后咱们南州的百姓,是不是就能多吃几碗饭,少饿几次肚子?”
她的话语通俗易懂,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真诚。更重要的是,她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动用了一丝微弱的“灵犀力”,将一种“信任”和“期待”的情绪,温和地传递给老农,以及周围那些竖着耳朵听、脸上写满怀疑的农户们。
那老农只觉得心头一暖,看着王妃亲切的笑脸和怀里那个朝他咧嘴笑的小娃娃(小家伙很给面子地传递了一股“开心”的情绪),心里的抵触莫名就消了一半。他迟疑着:“王妃娘娘……这,真能成?”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苏晚晚笑道,“王爷和我都在这儿看着呢。若是亏了,王府按往年的收成赔偿大家的损失,如何?”
这话一出,周围的农户们顿时骚动起来。保底赔偿?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风险王府担着,收益大家共享!
萧景玄适时地沉声开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便按王妃所言。试验田由王府统一管理,参与劳作者,工钱照发,若收成低于往年,王府补足差额。若收成超出……”他顿了顿,看向苏晚晚。
苏晚晚立刻接上:“超出部分,王府只取三成,其余七成,皆归出力者所有!”
“哗——!”人群彻底沸腾了!这简直是白送的好处!一时间,质疑声变成了激动的议论和摩拳擦掌的期待。
萧景玄看着瞬间被调动起积极性的农户,又看了看身边巧笑倩兮、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僵局的王妃,心中再次感慨:【本王这王妃,若是为官,定是位善于安抚民心的能吏。】
然而,推广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几天后,就出了幺蛾子。几个半大的小子,看着试验田里冒出绿油油的、从未见过的玉米苗,觉得新奇,偷偷拔了几棵想拿回去玩。结果被巡逻的“灵犀军”士兵抓了个正着。
孩子的爹娘吓得面如土色,跪在王府门外磕头请罪。
萧景玄听闻此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试验田里的每一棵苗都关乎未来大计,在他眼里,这无异于动摇军心、破坏军资!
【按军法,当重责!】他周身寒气四溢,就要下令。
“王爷息怒。”苏晚晚赶紧拦住他,心里吐槽:【我的爷,这是老百姓家的熊孩子,不是你手下的兵!】她柔声道,“不过是几棵苗子,孩子们好奇也是常情。我去看看。”
她抱着孩子来到府门外,没有斥责,反而让翠儿拿了些糖块分给那几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温和地问:“你们是不是觉得这苗苗长得奇怪,想拔回去看看呀?”
孩子们含着糖,怯生生地点头。
苏晚晚笑着指了指怀里的小家伙:“你们看,小世子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