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云烟的无力-《误闯天家!暴君恋爱脑?那没事了》

  “不行,我不能抛下母亲独自回去,如今都这么惨了,若是我离开了,那可怎么好。”

  刘婷再次坚定地摇头,眼神执拗。

  云烟见她仿佛入魔了一般,知道再劝也是徒劳。

  这些年来,无论她如何分析利弊,姐儿永远都是这一套说辞,就好像吃苦吃上瘾了,在自虐一样。

  好像她们如今吃的所有的苦,都是吃给王爷看的。

  只要她们吃的苦足够多,受的罪足够大,王爷就会心软,就会原谅秦氏当年毒害大哥儿的罪过。

  这想法不能说有没有用,而是王爷眼里不见得有她们,就算真看见了她们吃的苦,也不会心疼的。

  “姐儿......”

  云烟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她是真心希望大姐儿能过得好。

  这几年在道观,只有她们主仆三人相依为命,按理说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该是她这个下人来扛。

  可大姐儿却总是抢着做,甚至做得比她还多,明明自己手上也生着冻疮,却总会把为数不多的药膏先让给她用。

  这份情谊,她铭记于心。

  正因如此,她才更不忍心看着大姐儿的大好年华,在这青灯古佛旁虚耗殆尽。

  “姐儿,”云烟转换了思路,轻声提议,“既然王爷他们来了这边,不如.......我们主动过去请个安?无论如何,见到王爷,问声好总是应该的。”

  云烟想,这次她跟着一起去,在旁边小心帮衬着,或许能替姐儿圆回一些话,找到机会将她顺利送回王府。

  毕竟......姐姐儿的年纪渐渐大了,已经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难不成真要在这道观里做一辈子姑子吗?

  今日来踏青的人肯定多。

  若能当着众人的面点出嫡长女年岁渐长、婚事未定这一点,王爷说不定也会碍于情面,为姐儿安排一桩婚事。

  毕竟,除了秦氏拖累了姐儿,其余方面姐儿都是没有污点的。

  哪怕只是用来联姻,又或者嫁给一个边关小将或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也远比留在这里吃着这毫无意义的苦楚要强上千百倍啊!

  刘婷见云烟终于不再反对她去见父王,反而支持她前去请安,像是找到了认同,连忙点头:“嗯,你说得对,我们是该去给父王请安。”

  ...

  踏青的营地布置得井井有条,选址于河畔最开阔平整、风景绝佳之处。

  数十名仆役提前清场、布置。

  核心区域以数重锦帷环绕,地上铺设厚厚的地毯。

  本来宋瑶没想着要铺地毯,想直接感受大自然的鲜活。

  但当她看到外面的平民皆席地而坐时,突发奇想也要坐在地上吃饭,刘靖拿她没办法,只能命人铺设地毯,并铺的厚一些,隔绝寒气。

  屏风、香案设立左右,案上瑞脑销金兽吐出袅袅青烟。

  乐师在角落弹奏古筝,曲调清越,与流水鸟鸣相和。

  刘靖携宋瑶回来时,下人们正将午膳呈上。

  食盒层层打开。

  鲥鱼清蒸,仅取最肥美鱼腹。

  玲珑剔透的水晶虾饺、形如菊花的蟹肉烧卖、酱汁醇厚的卤鹅、胭脂般红亮的火腿。

  御田胭脂米熬的粥,配以现挖的、最嫩的荠菜心。

  宋瑶还让人在河畔现摘的香椿芽,只用顶尖那一点,炒了个鸡蛋。

  也算民间美味。

  还有王府新来的厨子,听说是从江南那边挖过来的,是宋瑶没尝过的手艺。

  如今整个大梁都知道,庆王最爱满大梁的挖厨子,送他美人,不如送他厨子。

  世人皆知庆王对于其侧妃的宠爱,简直到了无度的地步。

  “这菜名为二十四桥明月夜,是那新厨子的拿手好菜。将火腿剖开,嵌入二十四个用特殊工具挖成的豆腐圆子,一同蒸熟,弃火腿而食豆腐,豆腐尽吸火腿精华。”

  夏雀兴致勃勃的给宋瑶介绍。

  正巧这里是道观附近,这菜勉勉强强算得上一道素食,也算应景。

  “还有一道莲房鱼包,是将莲蓬剖开,填入腌制过的鱼块,蒸熟,光是闻着就带莲花的清香!”

  另有小巧的炖盅,里面是清炖的乳鸽汤,汤色清澈,香气浓郁扑鼻。

  时令的春笋、嫩蕨用鸡油清炒,鲜嫩欲滴。

  还有宋瑶点名要的槐花蒸糕和桃花饼,做得比民间更为精巧,花瓣的形态都清晰可见。

  饮品除了香茗,还有用初春梅子酿造的清甜梅子露。

  宋瑶刘靖和府里的孩子都在锦帷内用餐,连同赵姨娘也被一同安置在锦帷内。

  褚砚、邬怀真二人也在应邀之列。

  尤其是邬怀真,受到六哥儿邀请时,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意味。

  只不过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那位庆王......好像有些讨厌他?

  ...

  至于那些姨娘,虽有桌椅帷帐,食物也精细些,但规格和氛围又次了一等。

  侍卫和下人们则在稍远的空地围坐,他们的膳食也算得上丰盛,有大块的炖肉、整只的烧鸡、管饱的馒头和饼子。

  但无论是器皿还是烹饪的精细程度,都与主帐这边天差地别。

  一些官宦人家,为了不扰庆王兴致,特意往外避了避。

  选址在离王府有一定距离,但景致尚可之处。

  原本设下简易桌椅,但见宋瑶和刘靖竟席地而坐,众人面面相觑,只能让下人将桌椅撤掉了。

  直接坐在铺了垫子的地上。

  若不然,自个儿坐的位置比庆王都高一头,难免不会有人拿此事做文章。

  乌纱帽还没戴够,不想丢。

  用些油焖春笋、韭菜炒河虾、香椿拌豆腐之类的时令菜肴。

  再围炉煮茶,配上些点心,倒也清雅。

  ...

  还有邬家为首的几家富商,他们的选址不求好风景,但求显眼,隐隐有些展示财力的意味。

  大梁商人身家到了一定程度,往往给自己找个好靠山,保住家财,更是保住性命。

  往常此类场面都是他们结交官员的好时候。

  但此次庆王在这里,他们不敢造次,见邬怀真攀上王府,竟被邀请共同用餐,众人不禁以邬家为首起来。

  只是今日的东西是早就备下的,不知道庆王要来,餐食、器具着实有些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