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妾文里的路人甲-《和爱人穿越时空》

  对面的院子角落紫藤蜿蜒,春天的花应是垂如帘,暗香浮动;

  下一个院子墙畔腊梅却最硬气,岁寒时节香入冰骨……

  院中小径青石铺缀,四时在这方寸间铺陈舒展——浓荫、虫唱、落叶、雪痕皆染上自己的颜色。

  庭院深深,自有四时流动的私语在耳边轻诉,脚步轻轻,便踩碎了满地的流年。

  院落尽头,伫立着一排仓房。

  瓦檐低沉,门板厚重,一把黄铜旧锁锁住了满满的重量。

  打开门锁,谷物干燥淳朴的气息混着陈年木头的幽冷,贴墙放着的大缸落下薄薄的灰尘。

  仓房里是大地慷慨的供奉,秋收时节,那沉甸甸的粮食躺在瓮中,心里像吃了蜜一样香甜,农民把无数个春种秋收的辛劳和希冀都凝固其中,它默默守着一段段有根的年岁。

  阳光把暖意涂在仓房古旧的檐角与墙壁上,尘埃在阳光下悠然起落……

  仓房东边有个结实的牲口棚,现在那一匹马和一头牛就在里面,各站一边井水不犯河水,仓库的西边有一扇大门,静静地屹立在那里,把守着仓库的第一道防线……

  楚父看着眼前这座古朴的院子,一阵感慨……

  楚二伯高兴的四处张望着,走到一个地方就摸来摸去,一脸新奇和欢喜……

  楚爷爷满脸笑容的在院里闲逛着,查看着各处的屋子……

  欣喜地说:

  “等明年春天,”

  “一家人都来这里住几天,也高兴高兴!”

  家里,楚奶奶和媳妇们安排时间做家务,修改衣服,做鞋子,各有各自的事做……

  三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在暖炕上玩着游戏,玩累了就躺下休息!

  一会热热闹闹的,一会又安静静谧……

  这天,两个堂哥又跑去出玩了……

  楚梓柠安静的躺在炕上,想着:暖烘烘的,真适合摆烂……

  楚奶奶喊来楚梓杉,语重心长的说道:

  “杉杉,过了年你就五岁,现在来看着奶奶怎么给绣线做分股。”

  楚梓杉乖巧的坐在旁边盯着楚奶奶得手看着……

  楚梓柠听到也赶快转过头来了听着……

  丝绣千年,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一切,开始于手指尖那一缕缕要分离的绣线!

  楚奶奶轻声细语的说道:

  “今天先说这棉线的分线法”

  “取小臂长度,剪断后单股抽取,6股棉线要对折成3股,先整体对折,再逐股抽出”

  “来你看着我做,一会你再做”

  楚奶奶那一根线,对折成三股,抽出一股,放一旁,又把另两股分开,说道:

  “看懂了吧?这细线给鞋垫绣花的时候用。”

  楚梓杉连连点头,表示知道了,楚奶奶拿出一根短线让她练习……

  楚奶奶注意到楚梓柠在盯着她们看,便说道:

  “柠柠,听懂了吗?”

  楚梓柠连忙转过头,假装没听到……

  一会又忍不住往这边瞟了一眼,又转过头去……

  楚奶奶被她这小动作逗笑了,笑骂道:

  “你这懒丫头,又给我装傻充愣呢!”

  楚梓杉笑眯眯的看了一眼,手上不停,说话的功夫就分好线了,递给奶奶查看……

  楚奶奶欣慰的说道:

  “不错,是这样做,这有长的,慢慢分,别急啊!”,

  把手上的长线给了楚梓杉,楚梓杉安静的在那坐着分线。

  现在专注做事的样子,看着是个有耐心的孩子……

  楚奶奶在旁边看着,随手拿起鞋底纳起了鞋底……

  这人们就是再节省也是很破费鞋子的,都是纯手工制作,再加上交通不方便,走路多了也费鞋子,这手上没其他事就要纳鞋底……

  村子里出来坐着闲聊天的大娘婶子们,手里也不闲着,走哪里做哪里,随时都在做活……

  楚梓柠看着这千层底,想起在现代社会唱的那句歌词:“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

  歌曲《中国娃》里唱出了母亲对子女那深沉的母爱,也反映了当时妇人们勤俭持家的一种美德!

  母亲纳的千层底不仅舒适着一双脚,还让儿时有着穿新鞋子的欢乐,和母亲的关爱……

  楚奶奶手里纳着鞋底,随口低声说道:

  “这千层底啊,用家里破旧的布料,旧衣物裁剪平整,用面糊多层粘合在一起,再纳起来的!”

  ……

  当然制作过程也是有好几道工序,前期要用裁剪好的旧布料用提前熬好的面糊一层层的粘合起来,形成一块布板,叫打袼褙(ge bei),经过晾晒后,形成了坚挺的布板,再拿鞋样比划着,裁剪出来,裁剪好的一片片的鞋底,用窄布条包边,这样缝制出来的鞋底美观,还提高耐磨性……

  还要根据鞋底大小裁剪鞋面,鞋面也分薄,厚,一般薄的都要做两层内衬,厚的那种要填充棉花……

  缝制好鞋面,给鞋面包边,再和鞋底纳在一起,整双鞋缝制好要把多多的碎布放进鞋子里,让鞋子有型,这样的鞋子穿着舒服也美观……

  楚奶奶碎碎念的说着,也不管两个孙女听没听,絮絮叨叨,显得很温馨……

  伯娘们在自己屋里缝缝补补,楚母也在忙着……

  楚母在给楚梓柠做小鞋子,到明年初夏一周岁时就能穿了,可以开始学习走路了……

  裁剪出小鞋底,有个三层的鞋底,封边,再稀疏的纳好鞋底,再把裁剪好的两层鞋面封边,和鞋底缝合好就行,这手工儿童鞋最好做,一天做两双鞋是没问题的……

  做好鞋子,又把结婚时穿的大红色衣服拿出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像是在下定某种决心一样……

  楚母眼一闭心一横,就把这衣服缝合线裁剪开了,准备给闺女做件褂子,剩下的布料拼做成小裤子……

  家里的妇人们在自己屋里缝缝补补……

  赵家田庄

  楚爷爷父子三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回到前院迅速环顾了一圈,这几个人干活还不错,小孩子也做的似模似样的……

  随后出了院门,朝着对面一里开外的村子走去……

  这个村子叫赵家村,有十五六户人家,是个小村庄,父子三人慢慢地走到村口,扫视了一圈,也没找到人,只能找就近的人家问问了……

  楚二伯现在正高兴呢,双眼亮晶晶的盯着自己老爹,楚父无奈道:

  “老二,你去找人问问村长家在哪?要买两只母鸡回去,还有菜也要买一些这几天吃的,剩下的事你自己安排……”

  “好嘞,爹!”

  嘴上答应着,脚步飞快的找人去了……

  楚爷爷还算严肃的脸只能无奈的笑笑,对楚父说道:

  “你二哥最近都活泼了,做事更认真了!”

  楚父也顺势感慨道:

  “二哥这是找到了生活的动力,正是满心欢喜的时候,以后还会更好!我相信二哥!”

  楚爷爷欣慰的点点头,沉思着:这样三个儿子都能好好生活了,死而无憾了!

  楚二伯这边还没去找人,就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乐呵呵的上前问道:

  “老伯,我想去村长家,能给指个路吗?”

  赵村长上下打量了一下楚二伯,疑惑的问道:

  “你这是……?”

  楚二伯面带微笑的说:

  “我是前边庄子上的少东家,过来转转走走,正好买两只鸡,再买点菜,跟村里熟悉一下!”

  赵村长听了一脸欣喜,说道:

  “好说,我就是村长,这事我要去问问村里人有没有多的要卖的!”

  随后,两人找了两户人家,就买到一只还没下蛋的小母鸡,菜倒是买了一些,赵村长不好意思的说:

  “我家里倒是有,不知道你还要吗?”

  楚二伯高兴的连忙说:

  “要啊,去看看!”

  赵村长开心的带着楚二伯走去村口放好菜和母鸡,又和楚爷爷楚父打了声招呼,向着村长家走去……

  到了家里,赵村长招呼家里人倒水,自己跑去抓鸡,楚二伯稍等一会,就看到赵村长一手抓着一只鸡过来了,说道:

  “你看要哪一只?左手这只是一年多大了右手的这个有三四年了,都能下蛋了,你看?”

  楚二伯连忙站起来,试探的说:

  “我能都要吗?”

  赵村长还没回答,旁边的赵婶子微笑着说:

  “可以,都能下蛋了,明年保准能孵小鸡的!”

  楚二伯考虑着,明年养鸡要换种蛋的,有母鸡能孵小鸡了,就能少去别人家买小鸡,愉快的答应道:

  “好!”

  随后问道:

  “能不能再卖点菜给我?”

  赵婶子答应着就要去拿菜,赵村长也找来一个小鸡笼,把两只鸡装了进去,楚二伯付了钱,提着鸡笼,拿着菜高高兴兴的向村口走去……

  村口,楚爷爷父子三人把买来菜分分,各自抱着一些回到了庄子上……

  庄子里,张大旺他们把厨房的卫生打扫好了,买来的粮食也放到了大缸里,晚上要住的屋里也打扫干净了,顺便烧起了火炕,院子里晾晒着被子,田妞和顾大丫正蹲在井边清洗碗筷,厨房的大锅中正烧着热水,王柱父子去后山捡柴了……

  张大旺看到楚父买来了东西,连忙小跑过去接过来,几人把东西放进厨房……

  随后楚父吩咐道:

  “大旺,这三只鸡先找个小屋子养着,明年春天去后院牲口棚旁做个鸡窝,在那养鸡!”

  张大旺面带微笑着答应着,连连说好!

  快到中午的时候,田妞两人做饭,做菜,楚爷爷父子三人去后院的小院里看看还需要什么东西,等下次过来要带过的……

  午饭是杂粮粥,炖的白菜……

  饭后,田妞和顾大丫两人又忙活着收拾厨房,把晚上要用的被子收进房间,铺好褥子……

  楚爷爷父子三人带着张大旺,王柱父子去田地里,考虑一下明年要种的庄稼,顺便砍些柴回来……

  山上倒是有不少野果,野山货……

  晚上吃过饭,楚爷爷平静的说道:

  “你们在这里住着,山上有的东西能带回来的就带回来,接下来要怎么做应该都知道,买的粮食够吃几个月的,要吃的菜过几天再送过来……”

  接着说道:

  “留下的布该做衣服的做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明天我们就回去了,牲口棚的牛要喂好了,明年春天要种地用的!”

  楚爷爷絮絮叨叨的想到什么说什么,随后又一家给了五百文钱……

  张大旺和王柱连连点头答应着……

  晚上楚爷爷父子三人睡一个屋,一个大炕烧的又暖和又舒服……

  第二天楚爷爷父子三人吃了早饭,拉着买的布料和棉花回家了,好几天不在家,还怪想家的……

  父子三人中午到了镇子上,找到学堂,和楚大伯说了一下这两天买庄子的事,就回家了……

  现在天冷,村子里的人都在猫冬,楚爷爷父子三人到村里的时候倒是没遇到人,再就是他家住在村子后边,从村口的另一条路向家走还近……

  此时,村子里的人还不知道他家买了马车,大人忙着砍柴干活,还没出去串门,小孩子出门玩也没说,楚三哥想的是:

  我家有马车了,到时候村里人要知道了都来他家摸他家的马,他可不想让别人碰他家的东西……

  楚奶奶她们已经吃过午饭了,刚收拾好厨房就听到大门响了,从厨房探出头,一看是楚爷爷父子三人,连忙擦了擦手,迎了出去,笑着问:

  “怎么样?买下来啦?”

  楚爷爷微笑着点头,说道:

  “是啊,快来帮忙把车拉回家,车里有东西!”

  楚奶奶连忙过去帮忙推车,伯娘们听到声也忙过来帮忙拿东西……

  楚二伯把马牵去后院,楚爷爷抱着一些棉花进了堂屋,楚父去自己卧室找媳妇和闺女……

  楚奶奶也拿着布匹进了堂屋,伯娘们把剩下的棉花布匹搬了两趟才进屋……

  此时楚奶奶在屋里正一脸笑着,问楚爷爷:

  “怎么买了这么多棉花和布匹啊,还想着快过年的时候再买回来添置些新的!”

  楚爷爷也一脸的赞同,说道:

  “做衣服的布匹是专门买来的,那棉花和布是准备放庄子上用的,谁想那庄子上有些旧的被褥,这些就没用到,就拉回来了,你看着办吧!”

  接着又说:

  “那庄子是买下来了,还要规划一下明年的庄稼怎么种,都种些什么,这个以后会老二管,他大哥三弟也没空管这些……”

  楚奶奶连连点头,温和的说:

  “嗯,你看着安排,这次看着老二都眉眼舒展了,以前总是一脸愁容,在咱俩面前也笑的勉强,还不往咱们身边凑……”

  “嗯,这次出去都是他在跑前跑后的忙活着,能独当一面了!”

  楚爷爷嘴角上扬,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