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豆娘周岁-《我,历史唯一仙!》

  时令踏入深秋,大都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澄澈,阳光金晃晃地铺满巷弄,驱散了早晚的寒凉。

  这一日,平安堂左侧的木匠铺子,比往常要热闹许多。

  还未到晌午,便有熟悉的邻里端着碗筷、提着些自家做的吃食,笑呵呵地往里走。

  连对门的老周也难得地歇了半日工,换了身干净的粗布衣裳,憨厚的脸上带着笑意。

  今日是木匠李信家闺女豆娘的周岁。

  一年光景,那个在生死边缘挣扎降生、皱巴巴的小婴孩。

  已然能扶着炕沿,摇摇晃晃地走上几步,口中咿咿呀呀,发出些模糊不清的音节。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愈发清晰的世界。

  她的存在,如同给这条寻常巷弄注入了一股鲜活柔韧的生机。

  许清安清晨便开了院门,站在门口略作沉吟。

  他于此地潜修,不欲与凡尘牵扯过深,但豆娘这孩子,与他总有一份难以言明的缘法。

  那份始于暗中援手的因果,早已在这一年的平淡相处中,化作了邻里间最质朴自然的情谊。

  他转身回屋,从龟甲空间中取出一小块色泽沉黯、纹理细腻的桃木。

  这并非什么灵木仙材,只是年份久远些,木质致密,自带一股温和安定的气息。

  他并指如刀,灵力微吐,不见木屑纷飞,那桃木便在他掌心依循着天然的纹理,悄然化作一枚寸许长的木符。

  符形简拙,只在中心以神识勾勒了一个极其隐晦的、蕴含《神农百草经》滋养安神之意的微缩符阵,光华内敛,触手温润。

  他将木符收入袖中,整了整那身半旧的青衫,这才缓步走向隔壁。

  李信家今日收拾得格外齐整,小小的堂屋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炕上铺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单子,正中摆着一张李信亲手打制的小木案。

  上面陈列着剪刀、尺子、针线、还有一块周成特意用豆腐雕出的粗糙小元宝,等着孩子去抓周。

  信娘抱着穿戴一新的豆娘,脸上是满足而温婉的笑容,虽衣着朴素,却难掩初为人母的光彩。

  豆娘似乎也感知到今日的不同,不哭不闹,睁着大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周成夫妇早早便来了,周家媳妇正帮着信娘张罗饭菜,周成则和李信一起招呼客人。

  对门的老周不善言辞,只安静地坐在角落的长凳上,脸上带着难得的松弛。

  杂货铺的掌柜也提了一包饴糖过来,说着吉祥话。

  见许清安进来,满屋的人都停下了话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亲近。

  李信更是连忙迎上前,语气热络:“许先生,您来了,快请上坐!”

  “李木匠不必客气。”

  许清安微微一笑,目光落在信娘怀中的豆娘身上,“今日豆娘周岁,许某特来道贺。”

  豆娘似乎尤为亲近这位气质温和的邻居,竟朝着他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咿呀作声。

  信娘笑道:“先生您看,豆娘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