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方为正道-《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我希望新唐医院开业时,能让大唐百姓看到一座最好、最平价的医馆。也希望你们能成为大唐医者的表率,为天下苍生带来福祉!”

  最终,李沐在孙思邈和众医师的振奋目光中离开了医院。

  他知道,有这些人在,新唐医院必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开门迎客。

  届时,大唐百姓患病时,都能得到最好的医治!

  ……

  回到府中,李沐回想这一天的安排,心中颇为欣慰。

  医院的事务其实无需他事事亲力亲为。

  交代清楚后,他便不必再多操心。

  至于招募人手之类的琐事,交给老李去办就行。

  “老李这人,还是靠谱的!”

  “让他发动关系,多找些有志于学医的苗子,应该不难。”

  “至于日后建立医学院、大规模培养医师,还得等科举推行、教育体系完善后再作打算。”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急不得!”

  李沐按捺住急切的心情,将这整套计划逐条写下,准备交给老李。

  如今,种子已然播下,开花结果尚需时日。

  但他坚信,大唐的医学必能突破时代的桎梏,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忙碌之中,光阴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新年将至!

  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烹制佳肴,欢天喜地迎接新年。

  连李沐的府邸也打扫得一尘不染,挂上了红灯笼,格外喜庆。

  “噼啪!噼啪!”

  门外传来阵阵脆响,李沐不由抬头,面露诧异。

  “这个时代就有 了?”

  “我还从未见过大唐的 是什么模样!”

  他一时兴起,起身朝门外走去,想凑个热闹。

  小翠换了一身新衣裳,打扮得明媚动人,乖巧地跟在李沐身旁。

  “公子要去放 吗?”

  “家里早就备好了!”

  小翠笑吟吟地招呼仆役。

  很快,仆役便搬来火盆和一捆竹竿,放在了门口。

  李沐看得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就是 ?”

  “呃……还真是 !最原始、最地道的 !”

  不过是竹节爆裂罢了。

  竹竿中空,两端却被竹节封死。烈火炙烤,内里空气膨胀,便是一声脆响。

  李沐由联想到烟花,倒也顺理成章。

  本非难事。

  "不就是吗?"

  "炮的精良我造不出,弄点烟花还不是易如反掌?"

  李沐并非未曾考虑在大唐推广火器。

  然而火器制造工艺繁杂,涉及化工、冶炼等诸多领域。以大唐现今根基,倾尽全力或能造出几件勉强可用的,但若无法量产,区区几件对大唐并无大用。

  即便是包,也难堪大用。

  的威力在于攻城,可习惯筑城的唯有中原。那些蛮夷,何曾建过城池?纵使李沐造出火器,难道要率军在草原追逐骑兵?

  反倒可能被心怀叵测之徒利用,以摧毁大唐城墙。尤其是世家这等隐患未除之际!

  发明反害己身?

  李沐岂会如此愚蠢!

  问世,于大唐无益,却会助长贼子破城之力!李沐深知秘方终难保守,届时必是自食苦果。

  倒不如专心锻造精钢兵甲,辅以大唐铁骑,足以横扫四方!

  因此李沐从未打算大力发展武器。

  不过用制作些烟花消遣,倒是无妨。

  听闻烟花二字,小翠满脸困惑。

  "公子,烟花是何物?莫非是奇花异草?"

  李沐失笑:"花......勉强算是吧。"

  "此花绽于天际,绚丽夺目!待除夕之夜,你自然会知晓。"

  简单解释几句,李沐便动身前往大唐科学院。研制烟花所需原料,尽在此处。

  他亦想瞧瞧被自己哄来的袁天罡,如今钻研化学到了何等境界。

  踏入化学分院,只见袁天罡正捧着玻璃烧杯,全神贯注地进行各种实验。

  "吱呀——"

  门扉轻响,李沐望着这位痴迷化学的术士,不禁莞尔。

  "老袁,你竟还在此处?年关将至,不回家团聚么?"

  袁天罡抬头见是李沐,顿时喜形于色。

  他快步上前,热切追问:"小郎君来得正好!贫道正有许多疑问求教——"

  "照理说腐蚀性应当更强,为何对铁器却......"

  李沐顿觉头疼。这大唐科学院诸事皆好,唯独这些求知若渴的学者令人招架不住。每每相遇,总有问不完的难题,片刻不得清闲。

  李沐为了大唐的科技进步,不得不耐心解答袁天罡的疑问。

  "原来如此简单!"李沐恍然道。

  "这是由于溶液浓度过高,在与铁接触时会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

  "多试几次就能掌握了。"

  "另外,老袁,这些化学试剂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害,甚至危及性命!"

  李沐反复叮嘱,生怕袁天罡在实验中发生意外。

  他实在不忍心看到大唐失去这位难得的科学奇才。若没有袁天罡的执着探索,大唐的化学发展不知要滞后多少年。

  解答完问题,李沐赶紧找借口离开,生怕再被缠住询问。

  "好了老袁,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我取些材料就走。"

  很快,李沐在药房找到了硫磺、硝石和木炭。这些是制作 的主要原料,配比他早已烂熟于心。不过仅凭 只能 ,还无法绽放出绚丽的花火。

  ......

  李沐惊得差点打翻烛台,连忙熄灭火焰。转身就看见袁天罡瞪大眼睛站在身后,满脸好奇。

  "吓死我了!"李沐抚着胸口抱怨道。

  但面对这位固执的探索者,他知道赶是赶不走的。

  "要看就看吧。这些黑色粉末是 ,不仅易燃,还能产生剧烈的 效果。"

  李沐一边解释,一边谨慎地点燃引线,随即拉着袁天罡迅速退后。

  "趴下!捂住耳朵!"

  虽然不明就里,袁天罡还是依言照做。就在他充满期待时,引线燃到了尽头——

  "轰!"

  雷鸣般的巨响伴随着冲天火光,连院外值守的卫兵都被惊动。

  "晴天霹雳?"

  "怎么回事?"

  侍卫们面面相觑,却未见任何异常,只得按例将此事记录呈报。毕竟皇上有令,务必确保科学院众人尤其是李公子的安全。

  的余韵很快消散,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硝烟味。李沐轻嗅着,竟感到几分怀念。

  而袁天罡仍呆立原地,双耳嗡嗡作响,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袁天罡猛然惊醒,眸中迸发出灼热神采。

  "李小友!快告诉我,这究竟是何物?"

  "究竟是哪些药材相合,竟能爆发出如此惊天威势?"

  "妙极!当真妙极啊!"

  李沐未及答话,径直走向爆裂现场检视。但见坚硬的地面赫然炸开丈许深坑,周遭泥土尽数化为齑粉。

  袁道长紧随其后,望着那骇人深坑,须发皆颤:"这...这便是方才那物所致?"

  "开碑裂石,声若雷霆!"

  "李小友,此物怎与贫道典籍记载的 如此相仿?"

  他越看越是心惊,原以为李沐不过钻研些新奇玩意儿,未料竟暗藏这般毁 地之能。听着耳边犹存的轰鸣,望着地上狰狞的裂痕,袁天罡心头剧震——这分明就是道门古籍所述的五雷正法!

  先前只道李沐精通炼丹之术,此刻方知面前站着的,竟是身怀玄门正法的在世真仙!

  老道激动得浑身发抖,蹲在坑边喃喃自语:"雷霆之威!必是雷霆之威!"

  "除却天雷降世,凡间何来这等开山裂石之力?"

  修道数十载,自诩已窥得几分天机。可今日亲眼见证这等神迹,顿觉半生修行尽是虚度。眼前少年不过弱冠之年,竟已掌握如此通天彻地的手段。

  袁天罡倏然转身,衣袂翻飞间已屈膝跪地:"真人在上!请授 雷法真诀!"

  李沐急忙闪避:"袁道长这是作甚!快请起!"

  --------

  李沐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礼弄得手足无措,只得应允传授 制法。

  "教你制备 无妨,但莫要再行师徒之礼!"

  "若再唤半句师父,这 秘方就此作罢!"

  袁天罡勉强应承,心中却已认定这位少年就是引自己入道的明师。虽不能明言,暗里早将李沐奉若神明。

  "谨遵谕令!"

  见老道总算起身,李沐方松口气。想着袁天罡确是大唐难得的丹道奇才,将 制法交予他也算妥当。不过此物事关重大,仍需严加嘱咐。

  "制备之法可传,但有三戒需谨记!"

  袁天罡整肃衣冠,指天立誓:"但凭差遣。若有违逆,甘受雷霆之诛!"

  李沐闻言扶额,已然懒得再作解释。

  “随你吧,想当雷法就雷法吧!”

  “我有三个条件,第一,的配方绝不能外传!就算是朝廷索要,也必须拒绝!”

  并非李沐不信任朝廷,而是他明白,朝廷并非铁板一块。

  即使如今李世民英明,臣子贤良,可往后呢?

  一旦秘密流出去,终有一日,技术会散播开来,给大唐乃至华夏带来灾祸!

  袁天罡当即郑重应下,毫不犹豫。

  “第二,配制和使用必须谨慎,务必选在远离人烟之处!”

  “第三,绝不可用它伤人,能不用最好别用!”

  李沐造出,并非真要永远封存。

  但眼下,显然不是启用的时机。

  至少要等到大唐大兴土木,需要开山铺路、移山填海时,才能大规模运用!

  在他看来,与其用于征战,不如拿来开山修路,造福百姓!

  这番话令袁天罡心神激荡。

  “谨记小郎君教诲!”

  “郎君心怀慈悲,果真仙家风范!”

  “如此神器,竟能克制己欲,不用于争斗,反想着惠泽苍生......”

  “这等胸襟,袁天罡佩服至极!”

  “您放心,我此生绝不用伤人性命!”

  听到这番保证,李沐总算点头。

  他不愿亲手放出恶魔,酿成血流成河。尤其不愿看到大唐子民因此遭难!

  化剑为犁,变祸为福,方为正道!

  “好!”

  “记住今日之言,我现在就教你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