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羊铺首卣·匠门憨事
剧本类型
历史轻喜剧
人物表
- 老班头:50岁,宫束班班主,手艺精湛但脾气急躁,总为徒弟们的“憨劲”头疼
- 大牛:20岁,宫束班大徒弟,力气大却缺心眼,常把工具认错
- 二柱:19岁,二徒弟,心思细但爱钻牛角尖,总纠结无关细节
- 小三:18岁,三徒弟,手脚快却毛躁,动不动就打翻物料
- 曹都尉:35岁,魏国都尉,奉命来宫束班定制青釉羊铺首卣,性格严谨
- 账房先生:40岁,曹府账房,跟着曹都尉核对物料与工期,爱精打细算
第一幕:都尉临门,难题天降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作坊里满是陶土、釉料罐,墙角堆着未完工的陶器。老班头正拿着刻刀给一只陶碗修坯,大牛蹲在一旁磨制陶轮,磨着磨着把磨石当成了陶土,往上面拍了拍;二柱盯着桌上的陶拍,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小三蹲在釉料缸边,正用勺子搅拌青釉,勺子差点掉进缸里。】
老班头:(放下刻刀,敲了敲大牛的脑袋)你小子眼瞎啊?磨石和陶土都分不清,再这样下去,我看你这辈子只能烧土疙瘩!
大牛:(摸了摸脑袋,傻笑)师父,我这不是想着把磨石磨得光滑点,好给您做个新陶轮嘛。
二柱:(突然抬头)师父,我觉得这陶拍的弧度不对,要是拍在羊身坯体上,说不定会把羊腿拍变形,要不咱们先做个小模型试试?
老班头:(翻了个白眼)你倒会想!现在离曹都尉要货的日子就剩一个月了,你还在这纠结陶拍弧度,等你试完模型,咱们都得去喝西北风!
小三:(突然喊了一声)师父!不好了!
【众人转头,只见小三手里的勺子掉在地上,青釉溅了他一裤子,缸里的釉料也洒出来不少。】
老班头:(气得跳脚)小三!你是不是手断了?连个勺子都拿不稳!这青釉是好不容易从南方运来的,你知道有多金贵吗?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曹都尉穿着铠甲,身后跟着账房先生,走进作坊。】
曹都尉:(扫了一眼作坊里的混乱,皱了皱眉)老班头,这都过去三天了,我要的青釉羊铺首卣,你们连个坯体都没开始做?
老班头:(赶紧上前,陪着笑)曹都尉恕罪,这不是徒弟们刚开始熟悉样式,还没摸到门道嘛,您放心,一个月后保证给您交出成品。
账房先生:(掏出账本,推了推算盘)老班头,咱们可是签了文书的,要是逾期,不仅要扣掉全部工钱,你们还得赔偿三倍物料钱。而且这青釉羊铺首卣,要做成羊形,羊首得栩栩如生,腹部还要刻铺首纹,难度可不小,你们这群人……能行吗?
大牛:(凑上前,拍着胸脯)大人放心!我力气大,能把陶土揉得比面团还软,保证坯体结实!
二柱:(也跟着说)我会琢磨花纹,到时候铺首纹我来刻,保证刻得比书上的还好看!
小三:(擦了擦裤子上的釉料)我负责上釉,保证釉色均匀,不流釉、不缩釉!
曹都尉:(看着三人憨乎乎的样子,又看了看老班头)但愿你们说到做到。后天我再来查看,要是还没进展,我就另找其他作坊了。
【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转身离开,老班头看着三人,叹了口气。】
老班头:你们三个憨货,刚才吹的牛要是实现不了,咱们宫束班就等着关门吧!从今天起,每天寅时起床,子时休息,谁都不准偷懒!
第二幕:憨态百出,坯体难成
场景二: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两天后,作坊里摆着一堆揉好的陶土,大牛正坐在陶轮前,试图把陶土拉成羊身的形状。陶轮转得飞快,陶土被他捏得歪歪扭扭,一会儿像个矮冬瓜,一会儿像个圆皮球。】
老班头:(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气得直跺脚)大牛!你拉的这是什么东西?羊身是流线型的,不是让你捏成圆滚滚的团子!你要是再拉不好,就去后院劈柴,劈够一百根再回来!
大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委屈地说)师父,这陶轮太滑了,陶土总不听我的话,我已经试了十几次了,还是不行。
【二柱蹲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块小陶土,正在捏羊首模型。他捏的羊首,眼睛太大,鼻子太扁,看起来像个怪物。】
二柱:(皱着眉,自言自语)不对啊,书上说羊首要“目似杏仁,鼻若悬胆”,我怎么捏出来像个兔子?要不我再把眼睛改小一点,鼻子捏高一点?
【小三拿着陶拍,想帮大牛把陶土拍成型,结果一使劲,把陶轮上的陶土拍掉在地上,摔成了好几块。】
小三:(吓得赶紧捡起陶土)师父,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帮大师兄一把。
老班头:(气得把木棍往地上一扔)帮?你们这是帮倒忙!两天了,连个羊身坯体都没做出来,羊首模型更是四不像,再过二十多天,怎么给曹都尉交货?
【这时,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走了进来,看到地上的碎陶土和二柱手里的“怪物羊首”,脸色沉了下来。】
曹都尉:老班头,这就是你们两天的成果?我看你们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账房先生:(翻开账本)老班头,按照文书,今天应该完成羊身坯体的初步制作,可你们现在连个像样的坯体都没有,这要是传出去,咱们曹府的面子往哪放?
老班头:(赶紧解释)曹都尉,您再给我们几天时间,徒弟们只是还没找到窍门,再过几天肯定能做好。
大牛:(突然开口)都尉大人,我有个主意!我觉得羊身不用拉坯,我直接用手捏,我力气大,能把羊身捏得又结实又好看!
二柱:(也附和)对!我把羊首模型再改改,参考一下咱们后院的山羊,肯定能捏得像!
小三:(也跟着说)我保证下次上釉的时候,一定小心,绝对不把釉料洒出来!
曹都尉:(犹豫了一下)行,我再给你们五天时间,要是五天后还没进展,我就只能另请高明了。
【曹都尉和账房先生离开后,老班头看着三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班头:你们三个憨货,要是这次再搞砸了,咱们就真的没活路了!大牛,你要是用手捏坯体,就得保证坯体的厚度均匀,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二柱,你去后院观察山羊,把羊的神态、特征都记下来,再做羊首模型;小三,你去把釉料缸清理干净,再准备一些新的釉料,别再出岔子了。
三人:(齐声)知道了,师父!
第三幕:笨鸟先飞,渐入佳境
场景三:宫束班作坊 - 夜 - 内
【深夜,作坊里还亮着油灯,大牛光着膀子,正在用手捏羊身坯体。他手里的陶土在他的揉捏下,渐渐有了羊身的形状,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比之前好了很多。二柱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画满了山羊的草图,他时不时地对照草图,修改手里的羊首模型。小三蹲在釉料缸边,正在仔细地过滤釉料,防止有杂质影响釉色。】
老班头:(端着一碗水走了进来,递给三人)都歇会儿吧,喝口水,别累坏了。
大牛:(接过水,喝了一口)师父,您看我捏的羊身,是不是比之前好多了?我今天捏了五个,终于有一个像样的了。
老班头:(点了点头)嗯,是有进步,不过羊腿的比例还不对,得再调整一下,让羊看起来更精神。
二柱:(把羊首模型递给老班头)师父,您看我这个羊首模型,参考了后院的山羊,眼睛、鼻子、嘴巴都改了,是不是像多了?
老班头:(拿着模型看了看)不错,比之前那个“怪物”强多了,不过羊的耳朵有点小,再改大一点,这样更显灵动。
小三:(指着釉料缸)师父,我把釉料过滤了三遍,现在釉料里一点杂质都没有了,下次上釉肯定没问题。
老班头:(欣慰地笑了笑)好,你们能有进步,我就放心了。不过不能松懈,还有二十多天,咱们得抓紧时间,把坯体做好,再进行素烧、上釉、釉烧,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按照老班头的要求,各司其职。大牛每天都在捏羊身坯体,从早上捏到晚上,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肯休息;二柱每天都去后院观察山羊,把山羊的一举一动都记下来,然后修改羊首模型,终于做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羊首;小三则每天都在练习上釉,从一开始的手抖,到后来能熟练地给坯体上釉,釉色均匀,没有一点瑕疵。】
场景四: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五天后,作坊里摆着三个做好的羊身坯体和三个羊首坯体,老班头正在检查坯体的质量。】
老班头:(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坯体的厚度均匀,羊身的线条流畅,羊首的神态也很生动,你们这几天没白忙活。
大牛:(笑着说)师父,这都是您指导得好,要是没有您,我们肯定做不出来。
二柱:(也跟着说)是啊,师父,您教我们怎么判断坯体的干湿,怎么调整羊首的比例,我们都记在心里呢。
小三:(兴奋地说)师父,那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进行素烧了?
老班头:(点了点头)嗯,今天就把坯体放进窑里素烧,素烧后再上釉,然后进行釉烧,估计再过十天就能出窑了。
【这时,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走了进来,看到作坊里的坯体,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曹都尉:老班头,这就是你们五天做出来的坯体?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账房先生:(拿起一个羊首坯体,仔细看了看)这羊首刻得真精致,眼睛、鼻子、嘴巴都很逼真,比我想象中好多了。
老班头:(笑着说)多谢曹都尉和账房先生夸奖,这都是徒弟们努力的结果。现在坯体已经做好了,今天就进行素烧,再过十天左右就能出窑,到时候请您来验收。
曹都尉:(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们。十天后我再来,希望能看到成品。
第四幕:窑火通红,险象环生
场景五:宫束班窑房 - 日 - 内
【窑房里,窑火通红,老班头正拿着火钩,调整窑里的火候。大牛、二柱、小三蹲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窑口。】
老班头:(一边调整火候,一边说)素烧的火候很关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容易把坯体烧裂,太低则坯体不够坚硬,上釉的时候容易变形。
大牛:(咽了口唾沫)师父,您说咱们的坯体会不会烧裂啊?我这几天总担心这个。
二柱:(也紧张地说)是啊,师父,我昨天晚上还梦见坯体都烧裂了,曹都尉把咱们的作坊都拆了。
小三:(赶紧说)二师兄,你别乌鸦嘴,咱们的坯体肯定没问题。
老班头:(瞪了三人一眼)别在这胡思乱想,只要火候控制好,坯体就不会有问题。大牛,你去把旁边的柴火再添一些,注意别添太多。
大牛:(赶紧起身,抱了一堆柴火,小心翼翼地添进窑里)
【素烧进行了两天两夜,窑火渐渐熄灭。老班头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拿着钩子,把里面的坯体一个个钩出来。】
老班头:(仔细检查着坯体)不错,坯体都没烧裂,硬度也够,可以上釉了。
三人:(松了一口气,兴奋地欢呼起来)
场景六: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三人开始给素烧后的坯体上釉。大牛负责把坯体固定好,二柱负责给羊首上釉,小三负责给羊身上釉。】
二柱:(小心翼翼地给羊首上釉,嘴里念叨着)千万别流釉,千万别流釉。
小三:(也专注地给羊身上釉)釉色要均匀,不能有漏涂的地方。
【就在这时,小三不小心把勺子里的釉料洒在了羊身坯体的羊腿上,釉料顺着羊腿流了下来,在坯体上留下了一道痕迹。】
小三:(吓得脸都白了)师父!不好了!我把釉料洒在坯体上了!
老班头:(赶紧跑过来,看到坯体上的痕迹,脸色沉了下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坯体要是废了,咱们又得重新做,时间根本来不及!
二柱:(突然开口)师父,我有办法!咱们可以用小刀把流釉的地方刮掉一点,然后再补一层釉,只要补得均匀,应该看不出来。
老班头:(犹豫了一下)这能行吗?要是补不好,反而会更明显。
大牛:(也跟着说)师父,让二柱试试吧,二柱心思细,肯定能补好。
老班头:(点了点头)行,那就试试,要是补不好,咱们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二柱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把流釉的地方刮掉一点,然后用小刷子蘸着釉料,一点点地补在上面。他补得很仔细,釉色和周围的釉色几乎一样,看不出来有补过的痕迹。】
老班头:(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二柱,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小三:(松了一口气)多谢二师兄,要是没有你,我这次又闯大祸了。
二柱:(笑了笑)没事,咱们是师兄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上釉完成后,老班头把坯体放进窑里,进行釉烧。窑火再次燃起,三人每天都守在窑房外,盼着成品能顺利出窑。】
第五幕:成品出窑,憨货扬眉
场景七:宫束班窑房 - 日 - 内
【十天后,釉烧结束,窑火渐渐熄灭。老班头、大牛、二柱、小三站在窑房外,紧张地等待着。】
老班头:(深吸一口气)好了,现在可以开窑了。
【老班头打开窑门,一股清香的釉色味扑面而来。他拿着钩子,把里面的青釉羊铺首卣一个个钩出来。】
【阳光下,青釉羊铺首卣通体青莹,羊身流线型,羊首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鼻子微微翘起,嘴巴紧闭,仿佛正在低头吃草。腹部的铺首纹雕刻得精致细腻,线条流畅,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大牛:(兴奋地大喊)师父!成了!咱们成功了!
二柱:(激动地说)太好看了!这青釉色真漂亮,羊首也刻得太像了!
小三:(看着青釉羊铺首卣,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终于能给曹都尉交货了!
老班头:(看着成品,眼里含着泪水)不容易啊,咱们宫束班这么多年,终于做出了这么好的作品。
【这时,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走了过来,看到青釉羊铺首卣,眼睛都亮了。】
曹都尉:(拿起一个青釉羊铺首卣,仔细看了看)好!太好了!这青釉色均匀莹润,羊首神态逼真,铺首纹雕刻精美,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账房先生:(也拿起一个,爱不释手)这绝对是上等的青瓷作品,要是献给魏王,魏王肯定会喜欢。
老班头:(笑着说)多谢曹都尉夸奖,这都是徒弟们努力的结果。
曹都尉:(看着大牛、二柱、小三,笑着说)你们三个虽然看起来憨乎乎的,但手艺确实不错,以后宫束班有你们,肯定能越来越红火。
大牛:(傻笑)多谢都尉大人夸奖,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二柱:(也笑着说)是啊,我们会跟着师父好好学手艺,不辜负您的
剧本类型
历史轻喜剧
人物表
- 老班头:50岁,宫束班班主,手艺精湛但脾气急躁,总为徒弟们的“憨劲”头疼
- 大牛:20岁,宫束班大徒弟,力气大却缺心眼,常把工具认错
- 二柱:19岁,二徒弟,心思细但爱钻牛角尖,总纠结无关细节
- 小三:18岁,三徒弟,手脚快却毛躁,动不动就打翻物料
- 曹都尉:35岁,魏国都尉,奉命来宫束班定制青釉羊铺首卣,性格严谨
- 账房先生:40岁,曹府账房,跟着曹都尉核对物料与工期,爱精打细算
第一幕:都尉临门,难题天降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作坊里满是陶土、釉料罐,墙角堆着未完工的陶器。老班头正拿着刻刀给一只陶碗修坯,大牛蹲在一旁磨制陶轮,磨着磨着把磨石当成了陶土,往上面拍了拍;二柱盯着桌上的陶拍,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小三蹲在釉料缸边,正用勺子搅拌青釉,勺子差点掉进缸里。】
老班头:(放下刻刀,敲了敲大牛的脑袋)你小子眼瞎啊?磨石和陶土都分不清,再这样下去,我看你这辈子只能烧土疙瘩!
大牛:(摸了摸脑袋,傻笑)师父,我这不是想着把磨石磨得光滑点,好给您做个新陶轮嘛。
二柱:(突然抬头)师父,我觉得这陶拍的弧度不对,要是拍在羊身坯体上,说不定会把羊腿拍变形,要不咱们先做个小模型试试?
老班头:(翻了个白眼)你倒会想!现在离曹都尉要货的日子就剩一个月了,你还在这纠结陶拍弧度,等你试完模型,咱们都得去喝西北风!
小三:(突然喊了一声)师父!不好了!
【众人转头,只见小三手里的勺子掉在地上,青釉溅了他一裤子,缸里的釉料也洒出来不少。】
老班头:(气得跳脚)小三!你是不是手断了?连个勺子都拿不稳!这青釉是好不容易从南方运来的,你知道有多金贵吗?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曹都尉穿着铠甲,身后跟着账房先生,走进作坊。】
曹都尉:(扫了一眼作坊里的混乱,皱了皱眉)老班头,这都过去三天了,我要的青釉羊铺首卣,你们连个坯体都没开始做?
老班头:(赶紧上前,陪着笑)曹都尉恕罪,这不是徒弟们刚开始熟悉样式,还没摸到门道嘛,您放心,一个月后保证给您交出成品。
账房先生:(掏出账本,推了推算盘)老班头,咱们可是签了文书的,要是逾期,不仅要扣掉全部工钱,你们还得赔偿三倍物料钱。而且这青釉羊铺首卣,要做成羊形,羊首得栩栩如生,腹部还要刻铺首纹,难度可不小,你们这群人……能行吗?
大牛:(凑上前,拍着胸脯)大人放心!我力气大,能把陶土揉得比面团还软,保证坯体结实!
二柱:(也跟着说)我会琢磨花纹,到时候铺首纹我来刻,保证刻得比书上的还好看!
小三:(擦了擦裤子上的釉料)我负责上釉,保证釉色均匀,不流釉、不缩釉!
曹都尉:(看着三人憨乎乎的样子,又看了看老班头)但愿你们说到做到。后天我再来查看,要是还没进展,我就另找其他作坊了。
【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转身离开,老班头看着三人,叹了口气。】
老班头:你们三个憨货,刚才吹的牛要是实现不了,咱们宫束班就等着关门吧!从今天起,每天寅时起床,子时休息,谁都不准偷懒!
第二幕:憨态百出,坯体难成
场景二: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两天后,作坊里摆着一堆揉好的陶土,大牛正坐在陶轮前,试图把陶土拉成羊身的形状。陶轮转得飞快,陶土被他捏得歪歪扭扭,一会儿像个矮冬瓜,一会儿像个圆皮球。】
老班头:(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气得直跺脚)大牛!你拉的这是什么东西?羊身是流线型的,不是让你捏成圆滚滚的团子!你要是再拉不好,就去后院劈柴,劈够一百根再回来!
大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委屈地说)师父,这陶轮太滑了,陶土总不听我的话,我已经试了十几次了,还是不行。
【二柱蹲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块小陶土,正在捏羊首模型。他捏的羊首,眼睛太大,鼻子太扁,看起来像个怪物。】
二柱:(皱着眉,自言自语)不对啊,书上说羊首要“目似杏仁,鼻若悬胆”,我怎么捏出来像个兔子?要不我再把眼睛改小一点,鼻子捏高一点?
【小三拿着陶拍,想帮大牛把陶土拍成型,结果一使劲,把陶轮上的陶土拍掉在地上,摔成了好几块。】
小三:(吓得赶紧捡起陶土)师父,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帮大师兄一把。
老班头:(气得把木棍往地上一扔)帮?你们这是帮倒忙!两天了,连个羊身坯体都没做出来,羊首模型更是四不像,再过二十多天,怎么给曹都尉交货?
【这时,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走了进来,看到地上的碎陶土和二柱手里的“怪物羊首”,脸色沉了下来。】
曹都尉:老班头,这就是你们两天的成果?我看你们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账房先生:(翻开账本)老班头,按照文书,今天应该完成羊身坯体的初步制作,可你们现在连个像样的坯体都没有,这要是传出去,咱们曹府的面子往哪放?
老班头:(赶紧解释)曹都尉,您再给我们几天时间,徒弟们只是还没找到窍门,再过几天肯定能做好。
大牛:(突然开口)都尉大人,我有个主意!我觉得羊身不用拉坯,我直接用手捏,我力气大,能把羊身捏得又结实又好看!
二柱:(也附和)对!我把羊首模型再改改,参考一下咱们后院的山羊,肯定能捏得像!
小三:(也跟着说)我保证下次上釉的时候,一定小心,绝对不把釉料洒出来!
曹都尉:(犹豫了一下)行,我再给你们五天时间,要是五天后还没进展,我就只能另请高明了。
【曹都尉和账房先生离开后,老班头看着三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班头:你们三个憨货,要是这次再搞砸了,咱们就真的没活路了!大牛,你要是用手捏坯体,就得保证坯体的厚度均匀,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二柱,你去后院观察山羊,把羊的神态、特征都记下来,再做羊首模型;小三,你去把釉料缸清理干净,再准备一些新的釉料,别再出岔子了。
三人:(齐声)知道了,师父!
第三幕:笨鸟先飞,渐入佳境
场景三:宫束班作坊 - 夜 - 内
【深夜,作坊里还亮着油灯,大牛光着膀子,正在用手捏羊身坯体。他手里的陶土在他的揉捏下,渐渐有了羊身的形状,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比之前好了很多。二柱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画满了山羊的草图,他时不时地对照草图,修改手里的羊首模型。小三蹲在釉料缸边,正在仔细地过滤釉料,防止有杂质影响釉色。】
老班头:(端着一碗水走了进来,递给三人)都歇会儿吧,喝口水,别累坏了。
大牛:(接过水,喝了一口)师父,您看我捏的羊身,是不是比之前好多了?我今天捏了五个,终于有一个像样的了。
老班头:(点了点头)嗯,是有进步,不过羊腿的比例还不对,得再调整一下,让羊看起来更精神。
二柱:(把羊首模型递给老班头)师父,您看我这个羊首模型,参考了后院的山羊,眼睛、鼻子、嘴巴都改了,是不是像多了?
老班头:(拿着模型看了看)不错,比之前那个“怪物”强多了,不过羊的耳朵有点小,再改大一点,这样更显灵动。
小三:(指着釉料缸)师父,我把釉料过滤了三遍,现在釉料里一点杂质都没有了,下次上釉肯定没问题。
老班头:(欣慰地笑了笑)好,你们能有进步,我就放心了。不过不能松懈,还有二十多天,咱们得抓紧时间,把坯体做好,再进行素烧、上釉、釉烧,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按照老班头的要求,各司其职。大牛每天都在捏羊身坯体,从早上捏到晚上,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肯休息;二柱每天都去后院观察山羊,把山羊的一举一动都记下来,然后修改羊首模型,终于做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羊首;小三则每天都在练习上釉,从一开始的手抖,到后来能熟练地给坯体上釉,釉色均匀,没有一点瑕疵。】
场景四: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五天后,作坊里摆着三个做好的羊身坯体和三个羊首坯体,老班头正在检查坯体的质量。】
老班头:(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坯体的厚度均匀,羊身的线条流畅,羊首的神态也很生动,你们这几天没白忙活。
大牛:(笑着说)师父,这都是您指导得好,要是没有您,我们肯定做不出来。
二柱:(也跟着说)是啊,师父,您教我们怎么判断坯体的干湿,怎么调整羊首的比例,我们都记在心里呢。
小三:(兴奋地说)师父,那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进行素烧了?
老班头:(点了点头)嗯,今天就把坯体放进窑里素烧,素烧后再上釉,然后进行釉烧,估计再过十天就能出窑了。
【这时,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走了进来,看到作坊里的坯体,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曹都尉:老班头,这就是你们五天做出来的坯体?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账房先生:(拿起一个羊首坯体,仔细看了看)这羊首刻得真精致,眼睛、鼻子、嘴巴都很逼真,比我想象中好多了。
老班头:(笑着说)多谢曹都尉和账房先生夸奖,这都是徒弟们努力的结果。现在坯体已经做好了,今天就进行素烧,再过十天左右就能出窑,到时候请您来验收。
曹都尉:(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们。十天后我再来,希望能看到成品。
第四幕:窑火通红,险象环生
场景五:宫束班窑房 - 日 - 内
【窑房里,窑火通红,老班头正拿着火钩,调整窑里的火候。大牛、二柱、小三蹲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窑口。】
老班头:(一边调整火候,一边说)素烧的火候很关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容易把坯体烧裂,太低则坯体不够坚硬,上釉的时候容易变形。
大牛:(咽了口唾沫)师父,您说咱们的坯体会不会烧裂啊?我这几天总担心这个。
二柱:(也紧张地说)是啊,师父,我昨天晚上还梦见坯体都烧裂了,曹都尉把咱们的作坊都拆了。
小三:(赶紧说)二师兄,你别乌鸦嘴,咱们的坯体肯定没问题。
老班头:(瞪了三人一眼)别在这胡思乱想,只要火候控制好,坯体就不会有问题。大牛,你去把旁边的柴火再添一些,注意别添太多。
大牛:(赶紧起身,抱了一堆柴火,小心翼翼地添进窑里)
【素烧进行了两天两夜,窑火渐渐熄灭。老班头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拿着钩子,把里面的坯体一个个钩出来。】
老班头:(仔细检查着坯体)不错,坯体都没烧裂,硬度也够,可以上釉了。
三人:(松了一口气,兴奋地欢呼起来)
场景六:宫束班作坊 - 日 - 内
【三人开始给素烧后的坯体上釉。大牛负责把坯体固定好,二柱负责给羊首上釉,小三负责给羊身上釉。】
二柱:(小心翼翼地给羊首上釉,嘴里念叨着)千万别流釉,千万别流釉。
小三:(也专注地给羊身上釉)釉色要均匀,不能有漏涂的地方。
【就在这时,小三不小心把勺子里的釉料洒在了羊身坯体的羊腿上,釉料顺着羊腿流了下来,在坯体上留下了一道痕迹。】
小三:(吓得脸都白了)师父!不好了!我把釉料洒在坯体上了!
老班头:(赶紧跑过来,看到坯体上的痕迹,脸色沉了下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坯体要是废了,咱们又得重新做,时间根本来不及!
二柱:(突然开口)师父,我有办法!咱们可以用小刀把流釉的地方刮掉一点,然后再补一层釉,只要补得均匀,应该看不出来。
老班头:(犹豫了一下)这能行吗?要是补不好,反而会更明显。
大牛:(也跟着说)师父,让二柱试试吧,二柱心思细,肯定能补好。
老班头:(点了点头)行,那就试试,要是补不好,咱们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二柱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把流釉的地方刮掉一点,然后用小刷子蘸着釉料,一点点地补在上面。他补得很仔细,釉色和周围的釉色几乎一样,看不出来有补过的痕迹。】
老班头:(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二柱,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小三:(松了一口气)多谢二师兄,要是没有你,我这次又闯大祸了。
二柱:(笑了笑)没事,咱们是师兄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上釉完成后,老班头把坯体放进窑里,进行釉烧。窑火再次燃起,三人每天都守在窑房外,盼着成品能顺利出窑。】
第五幕:成品出窑,憨货扬眉
场景七:宫束班窑房 - 日 - 内
【十天后,釉烧结束,窑火渐渐熄灭。老班头、大牛、二柱、小三站在窑房外,紧张地等待着。】
老班头:(深吸一口气)好了,现在可以开窑了。
【老班头打开窑门,一股清香的釉色味扑面而来。他拿着钩子,把里面的青釉羊铺首卣一个个钩出来。】
【阳光下,青釉羊铺首卣通体青莹,羊身流线型,羊首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鼻子微微翘起,嘴巴紧闭,仿佛正在低头吃草。腹部的铺首纹雕刻得精致细腻,线条流畅,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大牛:(兴奋地大喊)师父!成了!咱们成功了!
二柱:(激动地说)太好看了!这青釉色真漂亮,羊首也刻得太像了!
小三:(看着青釉羊铺首卣,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终于能给曹都尉交货了!
老班头:(看着成品,眼里含着泪水)不容易啊,咱们宫束班这么多年,终于做出了这么好的作品。
【这时,曹都尉和账房先生走了过来,看到青釉羊铺首卣,眼睛都亮了。】
曹都尉:(拿起一个青釉羊铺首卣,仔细看了看)好!太好了!这青釉色均匀莹润,羊首神态逼真,铺首纹雕刻精美,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账房先生:(也拿起一个,爱不释手)这绝对是上等的青瓷作品,要是献给魏王,魏王肯定会喜欢。
老班头:(笑着说)多谢曹都尉夸奖,这都是徒弟们努力的结果。
曹都尉:(看着大牛、二柱、小三,笑着说)你们三个虽然看起来憨乎乎的,但手艺确实不错,以后宫束班有你们,肯定能越来越红火。
大牛:(傻笑)多谢都尉大人夸奖,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二柱:(也笑着说)是啊,我们会跟着师父好好学手艺,不辜负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