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三国14-《艺之神》

  匠门轶闻·憨匠造枪

  剧本类型

  古装喜剧

  故事背景

  东汉末年,冀州境内有一处名为“宫束班”的工艺作坊,专造农具、兵器配件,作坊里的工匠们手艺不算顶尖,但个个心性跳脱、爱凑热闹,人称“匠门憨货”。这日,听闻常山赵云四处寻访趁手长枪,州府悬赏征集利器,宫束班的一群人便动了心思,要造出一把“能让英雄见了就挪不动脚”的好枪,却在造枪过程中闹出一连串笑话,最终误打误撞造出了后来闻名天下的“涯角枪”。

  人物表

  1. 老班头:50岁,宫束班主事,手艺最老到,却总被徒弟们带偏,爱摆架子又没脾气。

  2. 铁蛋:20岁,老班头的大徒弟,力气大但脑子直,主打“蛮力出奇迹”。

  3. 小木匠:18岁,半路来学手艺,精通木料,却总爱搞“花里胡哨”的设计。

  4. 瘦猴:19岁,手脚麻利,眼观六路,却最爱偷懒耍滑,满脑子“投机取巧”的主意。

  5. 胖厨娘:40岁,作坊里的伙夫,嗓门大,厨艺好,总爱掺和工匠们的事,是众人的“场外指导”。

  6. 赵武:25岁,赵云的同乡,受赵云所托来州府寻访好枪,性格严谨,有点“认死理”。

  7. 杂役甲、乙:宫束班的帮工,负责搬东西、烧炭火,戏份不多但爱起哄。

  第一幕:悬赏引心动,憨匠议造枪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院内 - 日 - 外

  【院内摆着几尊未完工的犁铧、锄头,铁砧上还沾着铁屑,墙角堆着一堆木料。老班头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铁蛋光着膀子在磨一块废铁,小木匠蹲在地上画木料图纸,瘦猴靠在柱子上打盹,杂役甲、乙在劈柴。】

  胖厨娘:(端着一摞碗从厨房出来,嗓门洪亮)都别磨蹭了!晌午吃炖菜,再不动弹菜要凉了!

  【瘦猴猛地惊醒,揉了揉眼睛,凑到胖厨娘身边】

  瘦猴:厨娘婶子,今儿个炖的啥?闻着怪香的。

  胖厨娘:(拍了瘦猴一下)就知道吃!刚去街口买盐,听见州府的人敲锣喊话,说常山赵子龙将军要找一把好长枪,谁能造出来,赏五十两银子呢!

  【铁蛋停下磨铁的手,眼睛瞪得溜圆;小木匠也停下笔,凑了过来;老班头把旱烟锅子往鞋底一磕,坐直了身子】

  老班头:(清了清嗓子)赵子龙?就是当年在公孙瓒麾下,单骑冲阵的那个赵云?

  胖厨娘:可不是嘛!人家现在跟着刘皇叔,正是缺趁手兵器的时候。五十两银子啊,够咱们宫束班买半年的铁料了!

  铁蛋:(搓了搓手)师父!咱们造吧!我力气大,打铁我在行!保证造一把能戳穿铁甲的枪!

  小木匠:(晃了晃手里的图纸)铁蛋哥你就知道硬来!枪杆得选好木料,还得雕点花纹,不然将军拿着多没面子?我觉得雕点祥云就不错,显得气派!

  瘦猴:(翻了个白眼)你们俩懂啥?造枪得先知道将军要啥样的!万一造出来人家不喜欢,不白忙活了?我听说赵将军枪法快,枪得轻一点,还得长,不然扎不到人!

  【老班头摸了摸胡子,皱着眉】

  老班头:你们说的都有点道理,但也不全对。枪这东西,讲究“尖要利、杆要韧、重心要稳”。咱们宫束班虽说没造过正经的将军枪,但造农具的手艺还是有的,改改应该能行。

  胖厨娘:(把碗往石桌上一放)要我说,别光说不练!先找块好铁,再选根好木头,试试看!要是成了,咱们宫束班也能出名;要是不成,就当练手艺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点了点头。铁蛋扛起铁锤就往铁匠炉跑,小木匠抱起草稿纸就往木料堆冲,瘦猴也来了精神,跟着杂役甲、乙一起搬炭火。老班头看着众人忙活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也起身去翻找工具箱。】

  第二幕:造枪闹笑话,错漏一大堆

  场景二:宫束班铁匠房 - 日 - 内

  【铁匠房里,炉火熊熊,铁砧被烧得通红。铁蛋光着膀子,抡着大铁锤砸向一块烧红的铁块,火星四溅。老班头在一旁指挥,小木匠拿着尺子在旁边比划,瘦猴负责往炉子里添炭火。】

  老班头:(拿着小锤敲了敲铁块)铁蛋,轻点!别把铁块砸变形了!枪尖要窄一点,不然不够锋利!

  铁蛋:(喘着粗气)师父,我这力气收不住啊!你看这铁块,砸得多结实!

  【话音刚落,铁蛋一锤下去,铁块“咔嚓”一声裂了个缝。众人都愣住了,瘦猴忍不住笑出了声。】

  瘦猴:(指着裂缝)铁蛋哥,你这哪是造枪尖,你这是拆铁块啊!

  铁蛋:(脸一红,挠了挠头)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换一块铁?

  老班头:(叹了口气)换吧换吧!下次轻点,别跟跟铁块有仇似的。

  【小木匠突然想起什么,跑到墙角拖过来一根粗木杆。】

  小木匠:师父,你看这根枣木杆,我昨天选的,又硬又韧,做枪杆正好!我还在上面雕了点花纹,你看看怎么样?

  【众人凑过去一看,木杆上雕着几只歪歪扭扭的小鸟,还有几朵像蘑菇的祥云。老班头扶了扶额头,胖厨娘忍不住笑了。】

  胖厨娘:小木匠啊,你这雕的是小鸟还是麻雀啊?祥云怎么看着像蘑菇?将军拿着这枪,别人还以为是去打猎的呢!

  小木匠:(脸一红)我……我这不是第一次雕嘛!下次肯定雕得好看点!

  【瘦猴突然一拍脑袋,跑出去拎进来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磨好的铜片。】

  瘦猴:我昨天去镇上,看见首饰铺的铜片挺亮,就买了几块,咱们把铜片镶在枪杆上,肯定好看!

  【铁蛋拿起一块铜片,往木杆上一贴,结果铜片太滑,掉在了地上。】

  铁蛋:这铜片太滑了,粘不上啊!

  老班头:(蹲下身捡起铜片)你傻啊!得用胶把铜片粘在木杆上,再用钉子固定住。还有,枪杆得打磨光滑,不然将军握着手疼。

  【众人又忙了起来,铁蛋重新打铁,小木匠打磨木杆,瘦猴熬胶粘铜片,老班头在一旁时不时指点两句。不知不觉到了傍晚,一把“半成品”长枪终于造了出来:枪尖有点歪,枪杆上镶着几块歪歪扭扭的铜片,木杆上的花纹还是像蘑菇,整体看起来怪模怪样的。】

  瘦猴:(拿着长枪比划了一下)师父,你看这枪,虽然丑了点,但应该能用吧?

  老班头:(拿起长枪掂了掂)枪尖太沉,枪杆有点短,重心也不对……不过,咱们再改改,应该能行。

  胖厨娘:(端着晚饭进来)别改了!先吃饭!明天再弄!再忙下去,你们都要成“铁疙瘩”了!

  【众人看着桌上的炖菜,肚子都咕咕叫了,纷纷放下工具,围到桌边吃饭。只有老班头还拿着那把半成品长枪,在灯光下琢磨着,时不时比划两下。】

  第三幕:误打误撞成,涯角显雏形

  场景三:宫束班作坊院内 - 次日 - 晨 - 外

  【清晨,老班头早早起来,拿着半成品长枪在院内比划,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铁蛋、小木匠、瘦猴也陆续起来,围在一旁看着。】

  老班头:(皱着眉)枪杆太短,将军骑马的时候够不着敌人;枪尖太沉,挥起来费劲。这可怎么办?

  小木匠:(挠了挠头)要不,咱们再找一根长点的木杆?我昨天看见后院有根老槐树杆,挺长的,就是有点弯。

  铁蛋:弯怕啥?我用火烤烤,再掰直了!保证跟新的一样!

  【瘦猴突然眼睛一亮,跑回铁匠房,拎出来一把没用完的细铁条。】

  瘦猴:师父,咱们把细铁条缠在枪杆上,既能增加重量,又能让将军握得更稳!上次我看镇上的猎户就是这么弄的!

  老班头:(点了点头)这主意不错!铁蛋,你去把老槐树杆搬来,用火烤直;小木匠,你把木杆打磨光滑,再在上面钻几个小孔,方便缠铁条;瘦猴,你去把细铁条烧红,再弯成螺旋状。

  【众人分工合作,铁蛋把老槐树杆搬来,架在火上烤,时不时用锤子敲两下,把弯的地方掰直;小木匠拿着刨子,把木杆刨得光滑圆润,又用钻子在木杆上钻了几个小孔;瘦猴把细铁条烧红,用钳子弯成螺旋状,再一点点缠在木杆上,用钉子固定住。】

  【忙到中午,胖厨娘端着饭出来,看见众人还在忙活,忍不住凑过去看。】

  胖厨娘:(惊讶地)哟!这枪看着比昨天好多了!就是这枪尖,还是有点歪啊!

  【铁蛋听见这话,放下锤子,拿起枪尖看了看,突然一拍大腿。】

  铁蛋:我知道了!上次我给王猎户修猎刀,把刀尖子磨得有点歪,结果猎户说这样更锋利,能更容易地刺穿猎物的皮!要不,咱们把枪尖也磨得歪一点?

  老班头:(犹豫了一下)歪的枪尖?能行吗?

  瘦猴:(凑过来)试试呗!反正现在这样也不行,不如改改看!万一成了呢?

  【老班头点了点头,铁蛋拿起枪尖,放在磨石上,一边磨一边调整角度,把枪尖磨得稍微有点弯曲,看起来像蛇的舌头。小木匠则在枪杆的末端,雕了一个小小的枪缨座,插上了一束红色的麻线,当作枪缨。】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赵武骑着马,拿着一张告示,走了进来。】

  赵武:(翻身下马,抱了抱拳)在下赵武,受赵子龙将军所托,来州府寻访好枪。听闻贵班正在造枪,特来看看。

  【众人一听,都紧张起来,老班头赶紧拿起刚造好的长枪,递了过去。】

  老班头:(有点不好意思)这位壮士,我们这枪刚造好,还有点粗糙,您别见笑。

  【赵武接过长枪,掂了掂重量,又挥了挥,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赵武:(惊讶地)这枪……重量正好,枪杆够长,握在手里也稳!就是这枪尖,怎么有点歪?

  瘦猴:(赶紧解释)壮士有所不知,这枪尖歪一点,更容易刺穿铁甲,还能勾住敌人的兵器!上次我们给猎户修猎刀,就是这么弄的!

  赵武:(点了点头,又挥了挥长枪)确实!这枪挥起来不费劲,刺出去也有力道。我看这枪,比州府里那些工匠造的枪好多了!就是不知道,这枪叫什么名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答不上来。小木匠突然想起什么,指着枪杆上的螺旋铁条。】

  小木匠:这枪杆上的铁条像涯边的藤蔓,枪尖又像海角的礁石,不如就叫“涯角枪”?

  赵武:(笑着点头)“涯角枪”?好名字!意为“海角天涯无对”,正配赵将军的枪法!我这就把枪带给赵将军,五十两银子,稍后就给你们送来!

  【众人一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铁蛋抱着锤子哈哈大笑,小木匠拿着图纸手舞足蹈,瘦猴跑去拉着胖厨娘的手,说要请她吃顿好的。老班头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赵武骑马远去的背影,嘴角忍不住上扬,摸了摸胡子。】

  老班头:(自言自语)这群憨货,没想到还真造出了一把好枪……看来,咱们宫束班,以后也能出名了!

  【阳光洒在作坊院内,那把“涯角枪”斜靠在墙角,枪缨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预示着它未来的传奇。】

  第四幕:尾声·匠门传佳话

  场景四:宫束班作坊院内 - 数月后 - 日 - 外

  【数月后,宫束班的作坊里,挤满了来订做兵器的人。墙上挂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宫束班特制涯角枪,威震天下”。老班头坐在椅子上,接待着客人;铁蛋正在铁匠炉前打铁,手艺比以前熟练了不少;小木匠拿着图纸,给客人介绍新的枪杆设计;瘦猴则在一旁记账,再也不偷懒了。】

  胖厨娘:(端着茶水,笑着对客人说)各位放心,咱们宫束班的枪,都是照着赵将军的“涯角枪”造的,保证质量!上次张猎户拿着咱们造的枪,还打了一头大野猪呢!

  【客人纷纷点头,都抢着订枪。老班头看着眼前的景象,摸了摸胡子,想起数月前那群憨货造枪的场景,忍不住笑了。】

  老班头:(心里想)谁说憨货不能造好枪?只要肯用心,就算闹点笑话,也能造出大名堂啊!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赵武骑着马,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赵武:(笑着对老班头说)班头,赵将军托我给你们带信了!他说“涯角枪”用着非常趁手,上次在长坂坡,还靠这枪杀了不少曹军呢!将军还说,以后宫束班就是他的专属兵器作坊了!

  【众人一听,都欢呼起来,铁蛋举起锤子,用力砸了一下铁砧,发出“铛”的一声巨响,回荡在作坊院内,也回荡在这三国乱世的烟火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