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虎和鹰-《1800年之龙腾四海》

  1822年,李大虎在中亚只做一件事,他称之为“站队游戏”。

  这小子手里只有一万人,这支从澳洲华人里组建出来的军团,却有整整二百辆蒸汽装甲车。

  他和中亚的这些部落已经打交道很久了,所以他开始了解这些部落究竟是怎么想的。

  在任务会议上,李大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中亚的这些部落,或者由部落组成的国家,归根到底只相信一个东西,那就是“刀子”!”

  当场有军官笑着说:“我们没有刀子,只有枪,怎么办?”

  李大虎也笑着说:“那你就带着枪去问他,俄国人和我们你选哪边?”

  另一个营长大声问道:“大虎,如果他们表面上选我们,背地里和俄国人来往呢?”

  李大虎拿出匕首,“咚”的一声,往会议台上狠狠地一扎,“就这么干,杀掉任何联系和交易的人,抄没他们的所有家庭财产,逼迫这个部落移民,要么去美洲,要么去澳洲。给老子,把这个部落全部拆散了,打乱了,移民去各个城市。”

  众人点头,大声回应,“诺!”

  一万人的军队,派出了五个千人部队,在大玉兹向导的带领下,开始向着中玉兹部落前进。

  什么将领什么性格,手下的兵就是什么德性。

  这是最新的一支妈祖军,中华国给出的番号叫“西域军团”。

  这群当兵的虎的不行,就骑着战马开着装甲车,直接组成战斗阵型,全副武装的堵在各个部落的聚居区外,然后派一个排和大玉兹向导就直接进去问:“你臣服中华,还是俄国佬?”

  这个时期小玉兹已经臣服俄国,但中玉兹还有一半的部落在抵抗俄国人的侵略,可每战必败,很多部落已经心灰意冷。

  对着俄军的堡垒推进,越来越多的中玉兹部落向俄国臣服,愿意抵抗的部落越来越少。

  就算俄国人很霸道,但今天中玉兹各个部落的首领也算开了眼儿,他们被上千武装骑兵和十几台巨大的铁甲怪物直接堵在家门口,被提问:“你们臣服中华,还是俄国?”

  这她娘就是蠢货,也知道该怎么说啊。。。

  当然是“我们愿意臣服中华”

  可这不算完。。。这些当兵的会继续问:“真心,还是假意?”

  傻子都会说:“真心,比金子还真的真心”

  完了吗?

  没完呢。。。

  这群当兵的会拿出两张羊皮,上面写着:“真主在上!从今日起,我某某部落首领某某某承诺,臣服中华,愿意跟着中华对抗俄国人!”

  “既然,你们是真心的,那向真主发誓吧,签字,盖上血手印”

  这下所有部落首领都傻眼了。。。当着所有围观族人的面,当众向真主起誓,并签字和盖上血手印,可不是开玩笑的。。。

  士兵继续接着让大玉兹向导翻译:“签了,我们就是盟友!不签,也可以。我们给你们十五分钟准备,十五分钟后我们公平开战。从今天起,这片草原只能有一个宗主国!”

  你还别说,这群当兵的,其实真想这些部落别签字,只要他们不签,那就开战,正好补充牛马羊。

  要知道,现在西域军团独立,要自己找饭吃,不容易啊。。。

  大玉兹的向导也想他们不签,按照约定,征服这些部落后,缴获的物资有三分之一属于大玉兹向导的部落。

  总之,大玉兹和西域军团现在并肩作战,并肩分钱。

  但整个中玉兹的六大核心部落,克烈、乃蛮、阿尔根、钦察、弘吉剌、瓦克,居然没有一个不签字的??

  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灭亡浩罕国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中亚各个国家和部落,现在中华国的名气比俄国人还大。

  传说就是这样,越传越离谱,但这些并不是事实!

  李大虎并没有灭亡浩罕国,只是替换了一大批贵族和首领,组成亲中派政权的同时,将整个浩罕国都捆绑在了中华的马车上。

  而克烈部和钦察部,还亲眼看到这些残暴的士兵将一座俄国人修建的小型军事要塞夷为平地。

  俄国人修建的这些堡垒并不大,一般驻军和家属加起来不到两百人。但是这些堡垒都有三门到四门四磅步兵炮,不是中玉兹部落能轻易攻陷的所在。

  也曾经有中玉兹部落试图围攻这些军事堡垒,要把俄国人从他们的游牧地赶出去,可冲锋射箭的骑兵只要进入三百米,俄国军事堡垒上的大炮就会轰击散弹,上百颗铁弹子横扫过骑兵群时,会刮起血雨腥风。

  人数少了,城墙上的步兵排枪会把人马打残,可骑兵多了,大炮开火,一两炮的散弹射击,就会轰死上百名密集冲锋的骑兵。

  但这一次遇到西域军团,俄国佬最开始还不知道厉害,居然还以为还是以前的部落袭击,全部龟缩进堡垒,开始按照以往的规律。

  这时俄军会留下大约五十人在城墙上,另外的一百多人都聚集进两层的堡垒里。

  军官问李大虎:“统领,怎么打?”

  李大虎看着俄国佬全部龟缩进小小的军事堡垒,他乐了。

  “八百米,95加农炮,燃烧弹伺候”

  西域军团也不强攻,就围在小军堡外围部署炮兵阵地,直接在八百米用95-40装上炮弹就开始轰他娘的。

  这群货用的全部都是凝固汽油弹,极其无耻,极其狠辣。

  俄军修的这些堡垒都不大,大约也就是直径五十米的圆形,只是墙体修的高,都是三米朝上木墙。

  这些圆形的军事碉堡内部还有一些全木头架构的民房,仓库和马棚,凝固汽油弹落进去就会全部开始燃烧。

  你能够设想一下吗?那个小小的要塞之中,被圆形的围墙围死,然后中间所有的木屋竟然全都陷入了火海!这个堡垒中间到底会有多高的温度?这将会是一幅何等壮观而恐怖的画面啊……仿佛整个堡垒都被火焰所吞噬一般。

  有个士兵曾经如此形容道:“那简直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熔炉,将整座要塞紧紧地包围起来,疯狂地灼烧着,就如同传说中太上老君用来炼化孙悟空的那种炼丹炉一样!”

  当克烈部与钦察部的那些英勇善战、身经百战的骑兵们亲眼目睹到这般震撼人心的景象时,他们完全惊呆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合不拢,甚至连眼皮都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战争,中华国军队成功攻下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居然没有开过一枪,没有损失任何一名战士!

  他们仅仅只是在八百米外,发射出了区区五十枚炮弹而已,但整个开始燃烧的俄军要塞,却已经让这场战斗画上结束的句号。

  此时此刻,广袤无垠的天空之下,唯有那座正在熊熊烈火中煎熬的堡垒孤独地矗立着,天地之间只有惨叫,烈焰和风声。

  俄国人修建这样一个堡垒需要整整一年,可烧掉它只需要六七个小时。

  1822年,李大虎带领军队在草原上烧掉了七个要塞,彻底控制了中玉兹的草原,他并没有急于进攻东北面小玉兹地区,而是在冬季来临前,开始沿着伊犁将军府到中玉兹之间建立起完备的驿站系统。

  同时,李珠江也带着商队,三万建设兵团,一大批新武器和增援的一万卫戍部队抵达伊犁将军府。

  1823第一场大雪落下前,披着羊皮披风的李珠江终于见到了匆匆赶来迎接的李大虎,第一眼居然没有认出来这个小子。

  此时的李大虎留了满脸的络腮胡子,身材魁梧,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再无以前的稚气。

  李大虎跳下战马,向李珠江深深鞠躬。

  李珠江跳下战马,狠狠给了李大虎胸口一锤,“好小子,长大了啊!”

  李大虎嘿嘿笑,挠了挠头,“都二十多了,能不长大吗?”

  李珠江是一个急性子,拉着李大虎的手就说道:“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转身吆喝道:“来,三号车队掀开油布,让这群兵痞子们看看我们送了什么过来。”

  十辆四匹马牵引的重载马车,掀开油布,露出了里面的转管机枪。

  李大虎眼睛亮了,大声道,“机枪?十挺机枪?”

  老人哈哈大笑,“怎样,够可以吧?”

  然后,一把拉住李大虎的手,走到一位中年军人的身边,介绍道:“这是老韩,韩德林”

  又指了指李大虎,“这小子就是李大虎,西域军团的统领”

  韩德林敬了一个军礼,“西域建设兵团,团长韩德林带领三万建设兵团士兵向您报道”

  李大虎严肃回礼,“等你们很久了,来跟我去军营喝杯奶茶,暖暖身子兄弟们全都有,我早就准备好了。”

  转身对身边跟来的一群军官喊道:“带所有弟兄们去居住区,准备好奶茶和吃食,每个班长都要按照名单来,谁他娘的没做好,老子会揍人!”

  韩德林也转身喊道:“敲锣,全体下车,列队进入军营。”

  风雪里,一辆辆马车上下来乌泱泱的士兵,穿着冬装,背着军包,手里拿着步枪,整齐的在车边列队。

  西域军团的排长和班长们全部冲上去,骑着战马沿着车队,高喊着自己手里名单的队伍编号。

  李大虎领着众人进入营房会议厅,立刻煤炉已经升好,铁皮管把散发着热气,众人围着坐下。

  李大虎知道要来三万建设兵团,可他并不知道这些建设兵团要过来干什么。

  于是,就问韩德林,“老韩,你们过来有什么任务?”

  韩德林接过警卫员端上来的奶茶,双手捧着,笑着说道:“我们有三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有万人负责。第一,开荒沿着泗河草原的河边,为你们开垦出五十万亩良田,保证每个愿意留下来的士兵家庭都能够分到五十亩土地。第二,重新修建和维护从伊犁将军府通向玉门的道路,要保证蒸汽汽车能够通行;第三,建造几个弹药生产和简单兵器维护的工厂,可以就地为你们生产弹药和补给”

  李珠江拍了拍李大虎的肩膀,“小子,过了这个冬天,你可以放手大干了,一直向西打,打到里海东岸,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李大虎不明白了,“为什么?俄国人不会拼命?”

  李珠江拿出一份情报,这是德国领事馆送到东海城,然后李海潮让人再送到长安的。

  李大虎看过以后,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俄国人将东线兵力抽调,全部压向西北和西南防线?”

  李珠江点点头,“德国和瑞典的十六万步兵在进攻俄国西北部;而奥斯曼帝国则在西南猛攻黑海北岸,俄国人连首都圣彼得堡都丢了,他们已经把首都迁移到了莫斯科”

  “所以,俄国人整个东部空虚?”

  李珠江点头,“在你的北方,东北军团已经完全控制了东西伯利亚山地,楚科奇半岛和勘察加半岛!他们已经派出一个营在九月进入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明年春天他们会前往西西伯利亚平原,动作非常快!”

  军事参谋们打开地图,看到东北军团居然在一年内占据整个东西伯利亚和环太平洋沿岸简直不可思议!

  一个参谋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就在这个参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邱三田正在中西伯利亚高原的风雪里,顶着寒风在大喊大叫,让人将飞艇放气后,拖进一个巨大的山洞。

  是的,他们依靠飞艇和当地部落的结盟,利用当地人的情报和协助,不断进行空中蛙跳式攻击战术,只用了两千人的部队,就将整个东西伯利亚的十三个俄国人据点全部征服。

  由于运输路线断绝,这些据点收购的皮毛卖不出去,粮食和弹药也得不到补给,早已经奄奄一息,绝大多数堡垒在第一时间就投降了。

  这些俄国人被送到中国东北定居,东北军团派出建设兵团开始接收这些堡垒,一边开发,一边和当地部落一起建造贸易点。

  当地一百五十万人口,将依托这些贸易战销售他们手里的皮毛和特产,获得粮食,武器和铁器。

  郑一娘已经下令建造二十六艘十吨级飞艇,用来进行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运输和救援。

  每一个军事堡垒都对应两条飞艇,它们提供每七天一次对向飞行。

  在极限情况下,只要气象条件许可,二十六艘飞艇集体行动,可以一次运送二百六十吨物资抵达。

  这些飞艇将要构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商业航线,效率远超马车车队。

  西伯利亚航线的飞艇是特别定做的,内层拥有保暖层,就算几个飞艇气囊,飞艇降落到荒野之中,四名船员也能依靠舱内补给度过至少三个月的寒冬。

  而且,这些飞艇严格要求按照航线飞行。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等待四十八小时后,救援飞艇会沿着他们指定航路搜索。

  只要燃起篝火和浓烟,救援飞艇就能在千米高空上看到,并提供救援。

  氢气飞艇有十个气囊,只要不是氢气爆炸,一般一到两个气囊破损,不会导致飞艇坠落,他们有时间寻找空旷地带降落。

  而邱三田他们的一吨级飞艇,都是采用编队飞行,每次行动都是十艘飞艇一起行动,即便出现事故,只要不是爆炸,也有其他飞艇会立刻提供救援。

  每十艘军事飞艇,有一艘会携带备用气囊布,可以提供紧急换装维护。

  邱三田有一次,看着五十飞艇一起升空,一起编队飞行时,开玩笑的说:“我们就是舰队,一支飞在空中的小舰队”

  是的,五十艘氢气飞艇,可以携带五百步兵空降,并提供他们一个月的食物和三个基数的弹药补给。

  邱三田的营就是依靠这五十艘飞艇和他们的五十吨运力,称霸整个东西伯利亚。

  现在,东北军团控制了整个东西伯利亚的皮毛贸易,去掉军事堡垒和飞艇部队的开销,每年能为国家获得超过十五万两白银的税收收入。

  1823年,邱三田营的战略目标是控制整个中西伯利亚,建立三个完整的补给点,为征服西西伯利亚创造基础。

  如果说,李大虎的军队有着“虎”一样的气质,他们用装甲车横冲直撞,无往不利。这群狂人,一旦被他们发现,那接下来就是大炮,装甲车和数以千计的骑兵部队,蜂拥而来。

  邱三田的部队,就像“鹰”,他们人数虽然只有三千人,可他们一直浮动于天穹,随时会发起攻击。有可能是敌人的补给线,也有可能是敌人的堡垒,也有可能是去征服部落,俄国人完全无法琢磨。

  李大虎属于,你看见就会恐惧的类型。

  而邱三田属于,你看不见,可一旦你看见就是就是死亡和臣服两条选项。

  但李大虎在李珠江那里知道了,居然还有飞艇这种好东西。

  李大虎急忙道:“那必须来两艘玩玩”。

  李珠江反问,“你现在有银子吗?”

  “很贵?”

  “嗯,很贵,九千两白银一艘,氢气罐十两白银一个!”

  “我吊你老母啊”

  “去赚钱吧,少年”

  李大虎问身边的副官,“我们有多少银子?”

  副官苦着脸,“您还是省省吧,前段时间我们买了好多战马,我们现在自负盈亏,今年年底前,先保住现在的家底再说吧。”

  李大虎骂道:“早知道老子不搞妈祖军了”

  会议室里,李珠江哈哈大笑,“你小子,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去把生意做起来吧。”

  一边的韩德林却提醒道:“飞艇本身就可以赚钱”

  李大虎来了兴趣,“老韩,怎么说?”

  韩德林走到地图前,指着江南和广州说道:“用马车车队从江南或者广州运送一吨丝绸,到伊犁将军府要多久?”

  李珠江说道:“四马大车车队,要走九个月”

  韩德林再问,“如果换成飞艇,每小时三十公里,直线飞行呢?”

  李珠江俯身在地图上比划,算了算直线距离,他抬起头,说道:“直线飞行只有三千六百公里,只需要五天!只要在长安停一次,做检查和补给,最多六天到七天,就能抵达伊犁将军府”

  韩德林笑了,“一吨丝绸在中亚能有多少利润?”

  李珠江却不笑了,李大虎跳起来说道:“至少三千两白银,飞一次就能赚三千两白银”

  李珠江突然说道:“我让长安府贷款给西域军团,先购买三艘飞艇,做几次买卖看看”

  韩德林却再次说道:“要控制交易频率,太多会导致价格下跌过快,也会导致其他商队无利可图,反而影响贸易。”

  李大虎点头,“我会安排好,最多一个月做一次交易,也可以丝绸和茶叶混着做,绝不坏了市场。茶叶在这边也很好卖,那东西也不重,利润同样很不错。”

  李珠江和韩德林同时点头,孺子可教。

  中华国特殊的制度,让边疆地区的军队成为利润来源,而不是开销,这非常不同于其他朝代。

  这有一点点像唐朝的节度使,但又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第一,妈祖军的士兵不可以就地招募,必须异地征兵。比如,开普敦的正规军必须来自开普敦以外,比如澳洲,大陆,南海各个岛屿,甚至北美洲,唯独不能来自开普敦。

  第二,妈祖军不能自己发行钱币!要么金银,要么中华银行的统一银票。

  第三,妈祖军的军官任免,都必须由中央审批。

  第四,妈祖军的任何交易,必须交税。

  海外妈祖军有军事和贸易权,但没有军官任免权和货币发行权。

  于此同时,1823年中央开始正式收编海外各个妈祖军开拓的城市。

  印度有五个城市,中华移民和汉语普及程度超过六成。

  南部非洲有十座城市达标,可这些城市的人口都不多,每个城市都是一万人出头,这是姚耀祖这货的游戏。

  北美洲的极北城和美中城达标,有两个城市。

  好嘛,一座城中央拨付三十万两白银,大西洋舰队直接三百万两白银的税被免除。

  作为中央直属部队的西太平洋舰队大统领陈阿生,指着姚耀祖的鼻子大骂:“你这货,居然敢坑中央!”

  姚耀祖搓了搓鼻子,“我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做的啊,中央有没有要求,每个城市要有多少人?”

  牛野也做和事佬,说道:“下次,改一改,这次就让我们赚一点”

  陈阿生骂道:“一点?三百万两是一点吗?两条战列舰啊,两条战列舰啊!”

  牛野搂着陈阿生的肩膀,小声说道:“这样,大西洋舰队可以租赁一条200口径战列舰给西太平洋舰队,年租金我收造价的百分之十,十二万两如何?”

  陈阿生立刻笑了,“我觉得三百万两这买卖做的不错,就这么定了!”

  姚耀祖不乐意了,单独问牛野,“这买卖不合算!凭啥把我们的战列舰给西太平洋舰队?”

  牛野哈哈大笑,“你再算算,战列舰能用三十多少年?能赚多少钱?”

  姚耀祖一拍脑门,三百六十万两白银又回来了。

  可这货还是不高兴,“老子活不过三十年,说不定,都看不到回本的日子!”

  牛野一脚踢开这死鬼,“得了,赚出一百八十万两可以了,别太过分”

  1823年,整个中华国开始在各个船厂下单制造200口径重炮,7500吨排水量的战列舰。

  其中,狗大户大西洋舰队下单三艘。

  印度洋舰队下单两艘。

  东太平洋舰队下单一艘。

  西太平洋舰队,南洋舰队和澳洲舰队由国家拨款各建造一艘。

  一次性下单九艘7500吨级铁甲战列舰,共耗资1080万两白银,创造人类历史上战列舰下单资金的新纪录。

  这是第一次,中华国的战列舰排水量超越西方。

  目前,西班牙“至圣三位一体号”,虽然西班牙穷了,这货还是用的滑膛炮,可吨位真的变态。

  这艘战列舰,是帆船时代体量与吨位最大的战列舰,拥有四层炮甲板、搭载约130–140门火炮,排水量四千五百吨;其尺度与吨位均超过同期英国的“胜利”号,满载约3500吨。

  东海级战列舰,翻开中华国海军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