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却向瑶台月下逢。
第一次瞒着父皇出宫,是十六岁那年的中秋。宫里其实是有晚宴的,可我实在是厌烦得很。前些日子为了南边的水患,我和远方的六弟保持联系,他替父皇巡边绳国,虽说由头是巡边,但毕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又被皇后保护得很好,实在是不喜欢什么政治国策,皇后和父皇斗法许久,她实在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父皇其实是很在意后宫干政的,可恰巧,皇后是国母,父皇可以不告知后宫前朝的政务,但是皇后可以主动关心,这是史书工笔都可记上一句贤良的美好品德,到底不是牝鸡司晨,比起皇祖母管理后宫时的模样,皇后这后宫管理实在是太过严苛,她将后宫其他的妃子管束十分严格,若是有人受到了父皇宠幸,次日她便要身边的人送去一避子汤,若是有人趁着空怀了孩子,要么就是无端小产,要么就是生出来以后被她以命途多妖的原由送出宫去,当晚便宣告皇子皇女夭折。父皇的宫中其实没有多少妃子的,留下来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位,两位良娣自请封宫许多年,也只有年节会被邀请参加夜宴,众臣和王亲看起来,她们还算是很得宠的。良娣们的几个孩子,虽然千难万险,但到底是因为她们的保护活了下来,即使五弟废了一条腿,即使七妹从小就要去陈国和亲。
我知道的,父皇对于皇后,甚至一点情意都没有的,何况这个皇后并没有做到恪尽职守,管理后宫,反倒是愈发不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们是夫妻,是君臣,却更像是敌手。
也是我的父母。
不过于我而言,他们关系如何到底不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自小并不是在皇后的照顾下长大的,我对于父皇来说,也只不过是他孩子中相对比较要紧的一个,我是帝国的储君,将来是要继承他的位置,掌管祁国,君临天下,仅此而已。
那都是后话,我如今也不过是在父皇之下的一个臣子。
几年前,父皇便要求我替他处理政务,几年下来,我便也有了自己的谋士,慕轩作为我自小的好友,自然在其中。
他是慕相和夫人的长子,自小便受到父母的教导和耳濡目染,性子是极其温和的,做事十分有分寸原则,是不可多得的才子,未来也一定是最好的贤臣。于我,也是挚友。他给我带来了很多皇宫意外的消息,逢年过节,宫外的长街遍地都是热闹,许多人外出游玩,便能得到许多新的故事。对我来说,每每这些时候,我却必须困在宫里,随着父皇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随着他宴请群臣,接过一杯又一杯他们敬的酒,喝的酩酊大醉不肯休。我是不爱喝酒的,所以到后来,也只不过是敷衍而已。
近来忙碌,我却连与阿轩谈天的机会都少了。昨日刚收到绳国的抵报,水患得到了控制,父皇龙颜大悦,便说今年的中秋宴会照常。我趁机说起自己寒症复发,不愿喝酒,父皇也便随我去了。
于是今日午后,给父皇请安过后我便出宫向阿轩家去了。
慕府倒是装扮一新,因着中秋佳节的缘故,午后阿轩见我来了便笑嘻嘻迎上来。“昨日跟我说起我还以为是玩笑,今日到这么冷不丁来了,连中饭都没能招待,实在是我的过错。”
我随他进府,穿堂过院,摆手道:“今日父皇高兴,我也能松泛些。”继而停下脚步,“不领我去见你父母?”
他故作惊讶:“太子降临,如何还敢叫你拜见我父母,岂不是折煞了我。”
不等我说什么,他便笑着回答:“玘玘那丫头前些日子嚷着去争取了今年的拜月,吵嚷了我父一个多月,母亲终于同意了,这一个多月辛苦联系拜月的礼节,现下正缠着父母看她跳拜月呢。”
慕家的女儿,我是没有见过的,虽说是阿轩的妹妹,但好歹是大家闺秀,实在是不好见外人。说起来我和她第一次见,还是在她襁褓之中,不过是个刚出生百日的小儿,对我而言实在没有什么要紧的印象,加之后来只听阿轩说起她是在跳脱,不愿意被各种闺中的礼节拘束,更不喜欢因为贵女的缘故进宫赴宴,因此丞相和夫人便一次都没有带她进宫过。我也就没有见过她长大后她只比我小两岁,如今也是将笄之年,却依旧可以游玩在外,实在是很难得。
因着男女不便,我便说:“既如此,那便不打扰了。”
阿轩见我如此,“说起来,这拜月的礼同宫里的到底不同,你今日难得在外,何不亲自观赏一番?”
“那......”我正要推辞,女儿家在自己家中随意练习,不好给外人看到。
阿轩知晓我的犹豫,“无碍的,父母和我都与你关系不错,玘玘也当算是你的妹妹,她也不是扭捏的人,自然没事。”便拖着我往她房前院子去。
便是欢声笑语,她似乎是方跳完一次,便跑到夫人身侧,夫人摇着头,手中的锦帕便轻柔为她擦去额上汗水。
“母亲,父亲,我练的如何?子川陪同我练了许久呢。”
我随阿轩立在游廊拐角,隔着几株开得正盛的桂树望过去。月光还未爬上檐角,暮色却已漫过青砖,将庭院里的景致染得朦胧。那姑娘穿着月白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银线桂花。
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着星子,全然没有大家闺秀的拘谨。
丞相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卷书,却没心思翻看,只笑着摇头:“你这丫头,练了半日光顾着偷懒,还好意思问。” 夫人嗔怪地拍了下丞相的手背,又转向那姑娘,声音软得像浸了蜜:“哪儿有偷懒?方才那旋身的动作,比昨日稳当多了。”
那姑娘闻言,立刻凑到丞相身边,拉着他的衣袖晃了晃:“父亲最偏心了!子川都夸我进步快呢。” 话音刚落,她像是察觉到什么,忽然转头朝游廊这边望来。
我下意识地想往后退,却被阿轩轻轻按住了胳膊。
“玘玘,你看谁来了?” 阿轩笑着开口,率先走了出去。那姑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看到我,眼神里满是好奇,却没有丝毫怯意。她快步走过来,走到阿轩身边站定,仰头看着我:“哥哥?”
似乎是有些嗔怪阿轩不提前告知我会来打搅。
却也没有很局促。
我心底有些压抑,到底是欣赏的。
果然是大家闺秀,落落大方。
阿轩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头发,点头道:“正是。”
她闻言,立刻敛衽行礼,动作透着一股灵气:“慕玘见过殿下。殿下万安。”
我看着她,想起阿轩说她不愿受闺礼拘束,此刻倒觉得这份跳脱难得。
我抬手示意她起身:“不必多礼。久闻姑娘才情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殿下过奖。”
夫人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抬手轻轻拍了拍身旁少女的手背:\"殿下莫要见怪,这丫头被我们惯坏了。\" 她腕间的羊脂玉镯随着动作轻撞,发出清泠泠的声响。
我垂眸,这些年在宫中早已习惯了谨言慎行,乍见这样鲜活的嗔怪,竟生出几分暖意。
\"夫人客气。\"
夫人葱白般的手指轻搭在石桌上,朱红蔻丹点了点青玉茶盏:\"今日恰好酿了桂花茶,加了些许冰糖。\" 她望着茶汤里沉浮的金黄花瓣,目光温柔得近乎缱绻,\"殿下幼时怕苦,这碗茶,应该算得入口?\"
茶汤氤氲的热气,让我想起了几年前。
我十二岁那年高烧不退,是她和贵妃彻夜守在榻前,将药汁混着蜜水一勺勺喂进我口中。
此刻茶香萦绕鼻尖,竟与记忆里的药香重叠。我垂眸盯着杯沿凝结的水珠,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稳住颤抖的声线:\"劳夫人费心。\"
“殿下身体不适合喝别的茶,桂花茶倒是很不错的,今日的茶加了些牛乳,我再替你做一些不加牛乳的,待会叫身边人给你带回宫里去。”
慕相早已走到夫人身边来,点点头:“殿下今日难得有空闲,晚些时候随着他们兄妹俩出门去吧,正好替阿轩看着这丫头,叫她别乱跑。”
慕玘坐在雕花梨木椅上,乌黑如瀑的长发松松挽着,只斜斜插了一支白玉簪,几缕碎发垂在耳畔。忽然听得父亲说起她,秀眉微蹙,带着几分娇嗔:“父亲说什么呢,我今日忙得很,连街上的兔儿灯都没空闲去买了。” 说话间,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遗憾。
阿轩见状,温和地笑了笑,眸中满是宠溺:“父亲母亲放心吧,这丫头这么重视拜月礼,必然不会出什么差池。” 说着,还伸手轻轻揉了揉慕玘的发顶,动作自然而亲昵。
夫人点点头:“你们父女俩这红白脸唱了许久,到今日才担心起这个来,晚了些吧。”
被夫人戳穿,丞相也只是一笑,拿起茶盏来抿了一口,笑意更浓:“到底还是夫人细心。”
玉轮初升,我正立于长秋城街市的酒旗之下。
青石板路被月光浸得发亮,碎银般的光泽顺着蜿蜒的街巷流淌,连砖缝里的青苔都镀上了层薄霜。
沿街摊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裹着糖炒栗子的焦香、桂花蜜酿的甜腻,混着夜风漫过来,比宫里金丝楠木屏风后的笙箫更添几分鲜活自在。
忽闻人群一阵骚动,前头有人高喊 “拜月舞要开始了”。
阿轩侧身挡开迎面挤来的酒贩,木勺碰撞陶瓮的脆响混着桂花蜜香扑面而来。拨开最后几簇攒动的人影时,我的呼吸骤然停滞 ——
三丈见方的空地上,八盏羊角灯悬在竹架四角,暖黄光晕里浮动着细若游丝的金箔。两枝白烛立在朱漆香案,烛泪顺着缠枝莲纹蜿蜒成河,将案上的莲花西瓜映得通透如玉。二十八枚云纹月饼叠成宝塔,最顶端嵌着的蛋黄泛着琥珀色光晕,竟与天上圆月分毫不差。
“主祭就位 ——”赞礼惊起檐下栖鸦,人群中忽有银铃轻响。穿月白襦裙的少女赤足踏过撒满桂花瓣的青石,裙裾扫过之处,沾着露水的桂花纷纷扬扬飘向夜空。她鬓边金步摇垂着九颗琉璃珠,每走一步便叮咚作响,与远处鼓楼传来的梆子声应和成韵。
是慕玘。
她立于长街中央,未施粉黛的脸庞在月光下莹润如玉,泛着珍珠般的柔光。晚风轻拂,鬓边碎发微微颤动,发间仅簪一支素银桂花钗,小巧的银桂缀着细碎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晃,更添几分清雅。忽而竹笛悠扬响起,她眉眼微抬,旋身立定,水蓝色的广袖轻扬如流霞漫卷,裙裾翻飞间,裙角绣着的银丝月华纹若隐若现,宛如将皎皎月色都揉进了衣袂翩跹之中。
笛声转急,她裙摆翻飞间,纤腰乍动时衣袂轻整,香袖回环如飞雪掠空,足尖点地的瞬间竟无半分尘埃。
月光漫过她广袖翻飞的弧度,惊起檐角铜铃清响,这般浑然天成的灵动,令我忽然觉得一刹那竟不在人间。
原来这世间当真有精灵。
“拜月 ——” 苍老的呼声裹挟着竹笛刺破夜色。
慕玘垂眸敛袖,屈膝,发髻上的银钗与阶前铜炉相撞,清越声响混着簌簌香灰,她好似 下一秒就要奔月而去。
我不由得抬起手来,却搁在半空中,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殿下?” 阿轩的声音拉回我的神思。我才发觉自己指尖的折扇早已停在半空,长街的喧嚣似乎一瞬间都淡了去。
原来舞蹈已近尾声。那婉转的笛声,也越来越靠近,原来莲台下的笛声竟然是一位男子所为。
我有些惊讶,这男子和慕玘的竟然如此贴合。
这般默契,想来是认识很久了。
他起与慕玘交换的浅笑,带着经年累月的默契。
笛声与舞姿缠绕的韵律,分明是千百次磨合才有的和谐。我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扇骨,忽然觉得今夜的月凉得沁骨。
原来,凡人也可以和仙子这般熟稔。
周围的喧嚣,随着拜月礼的结束渐渐远去,围在一起的百姓也朝着更远处的花灯和焰火中去。
慕玘已然从莲台上下来,就着那个人的手,缓步回到凡间。
她带着绝美的笑容,朝我们走来。
“哥哥,如何?”
话语里带着无尽的欢悦和骄傲。
慕轩笑着点头:“你用心起来 ,谁都比不过你的。”
我听阿轩说过,她醉心雅乐和丹青,在舞蹈上却没什么兴趣。
这次,想来只是因为自己喜欢。
洛子川玄色锦袍上的暗纹若有若无,他声线清朗如松间流泉:\"太子殿下。\"
我微微颔首,目光停留在远处的孔明灯上。
余光里,慕玘已迈着碎步上前,绣着并蒂莲的裙摆扫过青石板,她佯装嗔怒地剜了洛子川一眼,发间珍珠步摇跟着轻轻晃动。
洛子川却不恼,笑意从眼底漫到眉梢。他侧身从身后捧出一只精巧的兔儿灯 ,雪白的宣纸糊成圆润的兔身,红宝石的眼睛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兔耳上还系着金丝缠绕的红绸。
他语气里盛满了旁人不曾见过的温柔:\"我从昨儿那小贩手里买来了。\"
慕玘眼波流转,倏然明亮起来 ,带着的笑容随着那人的动作愈发生动。
我却只盯着那抹月白身影 —— 原来宫外的中秋月色,竟能这般动人。
回宫以后,我便又没有机会见到她了。
后来,便是逐渐又忙碌了起来。
要跟着内阁大臣议事,听他们争论漕运改道利弊,看着户部折子上越来越红的赤字皱眉,还要去钦天监查看历法修订,去翰林院审阅贡生策论。
直至戌时三刻宫门落锁,才能拖着沉重的官袍回到东宫。
自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独坐院中,月光穿透斑驳枝叶,在地面织就一片银霜,我便任思绪飘回长街夜市的那夜。
她眼角眉梢的笑意比宫墙内所有的琼花玉露都要清冽动人。
灯火穿过雕花窗棂,似乎映得她的影子在青石板上忽长忽短。
我这才明白,原来爱意真的会顺着月光疯长。
檐角铜铃叮咚,我心底的情愫早已像春藤缠绕枯木,在静谧的夜里开出酸涩的花。
可我,总见不到她啊。
如今,我已经同十六岁的那个中秋隔了四年的光阴。
宫墙内的暗流已成滔天巨浪。
父皇批奏折时青筋暴起的手,与皇后跪坐椒房殿时阴鸷的目光,在我脑海中反复交叠。她为扶持胞弟玄风登基,竟暗中勾结北疆势力,甚至默许他手底下的人私铸铜钱。
当父皇在朝堂上摔碎那枚纹路歪斜的铜钱,我分明看见她攥着护甲的指尖渗出鲜血。
玄风远戍千里外的绳国,边关冷月孤灯,连家书都要经三重查验才能送出。
我的妹妹如同任人摆弄的棋子。就连长姐,也未能逃脱,在及笄之年被皇后送去和亲,换得边境安宁。
我想起她,眼前却总浮现她独坐阁楼,对着满院梧桐出神的模样。后来这几年,她虽贵为丞相之女,却因卷入朝堂纷争,连赏花游园都成了奢望。
去年上元,父皇在承天门设宴,当着百官的面说:\"太子之位非你莫属,慕家女当为中宫之主。\"
金樽美酒映着月华,那夜她 也在。
可我朝她看过去,她明明满是不愿和忧虑,嘴角却要带着笑,承接周围人 的恭贺。
她或许早已明白,这荣耀的婚约不过是枷锁。
后宫血雨腥风,就算是我在皇位上,后宫也该是不安稳的,我如何忍心将她推入这是非之地?
指尖抚过腰间玉佩,那是去岁生辰时她所赠。双面阴刻的并蒂莲纹路在月光下流转,玉质温润如初,可她眉间的愁绪却愈发深重。
可是那日,窗外的梨花正簌簌落在她肩头,她说:\"愿殿下此生长安。\"
也罢,如今我都被困四方的东宫里,父皇不允许我再出门见她。前日宫人传来消息,说她病了,我派人送去的阿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她从来是不愿意见我的。
前夜,皇后的鸾驾碾过青石板路,径直停在慕府门前。
晨雾未散,值夜的小太监便送来密报,素白信笺上歪歪扭扭写着:慕姑娘对着皇后,竟未拒绝。
铜香炉里的龙涎香突然炸开,我捏着信纸的指节泛白。
琉璃瓦上霜色未褪,这场婚事却像被人泼了把热油 —— 分明半月前,慕玘还当着父皇的面,以 “心许山河” 为由,将祖父给我们的指婚圣旨掷在玉阶之下。
我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墨字在火苗中蜷曲成灰。
昨夜沈氏踩着满地月光闯入东宫,她凤冠歪斜,珠翠在月光下撞出冷冽的光,指尖几乎戳到我眉骨:“太子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铜漏滴答作响,我忽然想起那年慕玘执剑,红衣翻飞如烈焰。
原来我的所谓如愿,不过是她将自己装进金丝牢笼,任人抬进这朱墙。
“你们父子俩都一样,她也和她的母亲一样,你们都是犟种。” 沈氏尖利的嗓音撕破长夜,凤眼里翻涌着二十年未消的恨意。
案头放着半块月饼,是今日阿轩差人送来的。藏在里面的字条已经被茶水洇湿,却还能辨出 “如愿” 二字。
我将字条贴在心口,忽然笑出声来 —— 原来这是她想告诉我的两个字,原来我们都是困在棋局里的人,只是有人执白,有人握黑。
若非群玉山头见,便向瑶台月下逢。
即使,不能再改变了。
我还是希望她未来能安稳些。
——2025年10月6日
乙巳年八月十五 中秋
魏安辰知晓慕玘愿意进宫的那一夜的心事
可这是中秋,团圆节啊。
第一次瞒着父皇出宫,是十六岁那年的中秋。宫里其实是有晚宴的,可我实在是厌烦得很。前些日子为了南边的水患,我和远方的六弟保持联系,他替父皇巡边绳国,虽说由头是巡边,但毕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又被皇后保护得很好,实在是不喜欢什么政治国策,皇后和父皇斗法许久,她实在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父皇其实是很在意后宫干政的,可恰巧,皇后是国母,父皇可以不告知后宫前朝的政务,但是皇后可以主动关心,这是史书工笔都可记上一句贤良的美好品德,到底不是牝鸡司晨,比起皇祖母管理后宫时的模样,皇后这后宫管理实在是太过严苛,她将后宫其他的妃子管束十分严格,若是有人受到了父皇宠幸,次日她便要身边的人送去一避子汤,若是有人趁着空怀了孩子,要么就是无端小产,要么就是生出来以后被她以命途多妖的原由送出宫去,当晚便宣告皇子皇女夭折。父皇的宫中其实没有多少妃子的,留下来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位,两位良娣自请封宫许多年,也只有年节会被邀请参加夜宴,众臣和王亲看起来,她们还算是很得宠的。良娣们的几个孩子,虽然千难万险,但到底是因为她们的保护活了下来,即使五弟废了一条腿,即使七妹从小就要去陈国和亲。
我知道的,父皇对于皇后,甚至一点情意都没有的,何况这个皇后并没有做到恪尽职守,管理后宫,反倒是愈发不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们是夫妻,是君臣,却更像是敌手。
也是我的父母。
不过于我而言,他们关系如何到底不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自小并不是在皇后的照顾下长大的,我对于父皇来说,也只不过是他孩子中相对比较要紧的一个,我是帝国的储君,将来是要继承他的位置,掌管祁国,君临天下,仅此而已。
那都是后话,我如今也不过是在父皇之下的一个臣子。
几年前,父皇便要求我替他处理政务,几年下来,我便也有了自己的谋士,慕轩作为我自小的好友,自然在其中。
他是慕相和夫人的长子,自小便受到父母的教导和耳濡目染,性子是极其温和的,做事十分有分寸原则,是不可多得的才子,未来也一定是最好的贤臣。于我,也是挚友。他给我带来了很多皇宫意外的消息,逢年过节,宫外的长街遍地都是热闹,许多人外出游玩,便能得到许多新的故事。对我来说,每每这些时候,我却必须困在宫里,随着父皇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随着他宴请群臣,接过一杯又一杯他们敬的酒,喝的酩酊大醉不肯休。我是不爱喝酒的,所以到后来,也只不过是敷衍而已。
近来忙碌,我却连与阿轩谈天的机会都少了。昨日刚收到绳国的抵报,水患得到了控制,父皇龙颜大悦,便说今年的中秋宴会照常。我趁机说起自己寒症复发,不愿喝酒,父皇也便随我去了。
于是今日午后,给父皇请安过后我便出宫向阿轩家去了。
慕府倒是装扮一新,因着中秋佳节的缘故,午后阿轩见我来了便笑嘻嘻迎上来。“昨日跟我说起我还以为是玩笑,今日到这么冷不丁来了,连中饭都没能招待,实在是我的过错。”
我随他进府,穿堂过院,摆手道:“今日父皇高兴,我也能松泛些。”继而停下脚步,“不领我去见你父母?”
他故作惊讶:“太子降临,如何还敢叫你拜见我父母,岂不是折煞了我。”
不等我说什么,他便笑着回答:“玘玘那丫头前些日子嚷着去争取了今年的拜月,吵嚷了我父一个多月,母亲终于同意了,这一个多月辛苦联系拜月的礼节,现下正缠着父母看她跳拜月呢。”
慕家的女儿,我是没有见过的,虽说是阿轩的妹妹,但好歹是大家闺秀,实在是不好见外人。说起来我和她第一次见,还是在她襁褓之中,不过是个刚出生百日的小儿,对我而言实在没有什么要紧的印象,加之后来只听阿轩说起她是在跳脱,不愿意被各种闺中的礼节拘束,更不喜欢因为贵女的缘故进宫赴宴,因此丞相和夫人便一次都没有带她进宫过。我也就没有见过她长大后她只比我小两岁,如今也是将笄之年,却依旧可以游玩在外,实在是很难得。
因着男女不便,我便说:“既如此,那便不打扰了。”
阿轩见我如此,“说起来,这拜月的礼同宫里的到底不同,你今日难得在外,何不亲自观赏一番?”
“那......”我正要推辞,女儿家在自己家中随意练习,不好给外人看到。
阿轩知晓我的犹豫,“无碍的,父母和我都与你关系不错,玘玘也当算是你的妹妹,她也不是扭捏的人,自然没事。”便拖着我往她房前院子去。
便是欢声笑语,她似乎是方跳完一次,便跑到夫人身侧,夫人摇着头,手中的锦帕便轻柔为她擦去额上汗水。
“母亲,父亲,我练的如何?子川陪同我练了许久呢。”
我随阿轩立在游廊拐角,隔着几株开得正盛的桂树望过去。月光还未爬上檐角,暮色却已漫过青砖,将庭院里的景致染得朦胧。那姑娘穿着月白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银线桂花。
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着星子,全然没有大家闺秀的拘谨。
丞相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卷书,却没心思翻看,只笑着摇头:“你这丫头,练了半日光顾着偷懒,还好意思问。” 夫人嗔怪地拍了下丞相的手背,又转向那姑娘,声音软得像浸了蜜:“哪儿有偷懒?方才那旋身的动作,比昨日稳当多了。”
那姑娘闻言,立刻凑到丞相身边,拉着他的衣袖晃了晃:“父亲最偏心了!子川都夸我进步快呢。” 话音刚落,她像是察觉到什么,忽然转头朝游廊这边望来。
我下意识地想往后退,却被阿轩轻轻按住了胳膊。
“玘玘,你看谁来了?” 阿轩笑着开口,率先走了出去。那姑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看到我,眼神里满是好奇,却没有丝毫怯意。她快步走过来,走到阿轩身边站定,仰头看着我:“哥哥?”
似乎是有些嗔怪阿轩不提前告知我会来打搅。
却也没有很局促。
我心底有些压抑,到底是欣赏的。
果然是大家闺秀,落落大方。
阿轩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头发,点头道:“正是。”
她闻言,立刻敛衽行礼,动作透着一股灵气:“慕玘见过殿下。殿下万安。”
我看着她,想起阿轩说她不愿受闺礼拘束,此刻倒觉得这份跳脱难得。
我抬手示意她起身:“不必多礼。久闻姑娘才情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殿下过奖。”
夫人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抬手轻轻拍了拍身旁少女的手背:\"殿下莫要见怪,这丫头被我们惯坏了。\" 她腕间的羊脂玉镯随着动作轻撞,发出清泠泠的声响。
我垂眸,这些年在宫中早已习惯了谨言慎行,乍见这样鲜活的嗔怪,竟生出几分暖意。
\"夫人客气。\"
夫人葱白般的手指轻搭在石桌上,朱红蔻丹点了点青玉茶盏:\"今日恰好酿了桂花茶,加了些许冰糖。\" 她望着茶汤里沉浮的金黄花瓣,目光温柔得近乎缱绻,\"殿下幼时怕苦,这碗茶,应该算得入口?\"
茶汤氤氲的热气,让我想起了几年前。
我十二岁那年高烧不退,是她和贵妃彻夜守在榻前,将药汁混着蜜水一勺勺喂进我口中。
此刻茶香萦绕鼻尖,竟与记忆里的药香重叠。我垂眸盯着杯沿凝结的水珠,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才稳住颤抖的声线:\"劳夫人费心。\"
“殿下身体不适合喝别的茶,桂花茶倒是很不错的,今日的茶加了些牛乳,我再替你做一些不加牛乳的,待会叫身边人给你带回宫里去。”
慕相早已走到夫人身边来,点点头:“殿下今日难得有空闲,晚些时候随着他们兄妹俩出门去吧,正好替阿轩看着这丫头,叫她别乱跑。”
慕玘坐在雕花梨木椅上,乌黑如瀑的长发松松挽着,只斜斜插了一支白玉簪,几缕碎发垂在耳畔。忽然听得父亲说起她,秀眉微蹙,带着几分娇嗔:“父亲说什么呢,我今日忙得很,连街上的兔儿灯都没空闲去买了。” 说话间,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遗憾。
阿轩见状,温和地笑了笑,眸中满是宠溺:“父亲母亲放心吧,这丫头这么重视拜月礼,必然不会出什么差池。” 说着,还伸手轻轻揉了揉慕玘的发顶,动作自然而亲昵。
夫人点点头:“你们父女俩这红白脸唱了许久,到今日才担心起这个来,晚了些吧。”
被夫人戳穿,丞相也只是一笑,拿起茶盏来抿了一口,笑意更浓:“到底还是夫人细心。”
玉轮初升,我正立于长秋城街市的酒旗之下。
青石板路被月光浸得发亮,碎银般的光泽顺着蜿蜒的街巷流淌,连砖缝里的青苔都镀上了层薄霜。
沿街摊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裹着糖炒栗子的焦香、桂花蜜酿的甜腻,混着夜风漫过来,比宫里金丝楠木屏风后的笙箫更添几分鲜活自在。
忽闻人群一阵骚动,前头有人高喊 “拜月舞要开始了”。
阿轩侧身挡开迎面挤来的酒贩,木勺碰撞陶瓮的脆响混着桂花蜜香扑面而来。拨开最后几簇攒动的人影时,我的呼吸骤然停滞 ——
三丈见方的空地上,八盏羊角灯悬在竹架四角,暖黄光晕里浮动着细若游丝的金箔。两枝白烛立在朱漆香案,烛泪顺着缠枝莲纹蜿蜒成河,将案上的莲花西瓜映得通透如玉。二十八枚云纹月饼叠成宝塔,最顶端嵌着的蛋黄泛着琥珀色光晕,竟与天上圆月分毫不差。
“主祭就位 ——”赞礼惊起檐下栖鸦,人群中忽有银铃轻响。穿月白襦裙的少女赤足踏过撒满桂花瓣的青石,裙裾扫过之处,沾着露水的桂花纷纷扬扬飘向夜空。她鬓边金步摇垂着九颗琉璃珠,每走一步便叮咚作响,与远处鼓楼传来的梆子声应和成韵。
是慕玘。
她立于长街中央,未施粉黛的脸庞在月光下莹润如玉,泛着珍珠般的柔光。晚风轻拂,鬓边碎发微微颤动,发间仅簪一支素银桂花钗,小巧的银桂缀着细碎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晃,更添几分清雅。忽而竹笛悠扬响起,她眉眼微抬,旋身立定,水蓝色的广袖轻扬如流霞漫卷,裙裾翻飞间,裙角绣着的银丝月华纹若隐若现,宛如将皎皎月色都揉进了衣袂翩跹之中。
笛声转急,她裙摆翻飞间,纤腰乍动时衣袂轻整,香袖回环如飞雪掠空,足尖点地的瞬间竟无半分尘埃。
月光漫过她广袖翻飞的弧度,惊起檐角铜铃清响,这般浑然天成的灵动,令我忽然觉得一刹那竟不在人间。
原来这世间当真有精灵。
“拜月 ——” 苍老的呼声裹挟着竹笛刺破夜色。
慕玘垂眸敛袖,屈膝,发髻上的银钗与阶前铜炉相撞,清越声响混着簌簌香灰,她好似 下一秒就要奔月而去。
我不由得抬起手来,却搁在半空中,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殿下?” 阿轩的声音拉回我的神思。我才发觉自己指尖的折扇早已停在半空,长街的喧嚣似乎一瞬间都淡了去。
原来舞蹈已近尾声。那婉转的笛声,也越来越靠近,原来莲台下的笛声竟然是一位男子所为。
我有些惊讶,这男子和慕玘的竟然如此贴合。
这般默契,想来是认识很久了。
他起与慕玘交换的浅笑,带着经年累月的默契。
笛声与舞姿缠绕的韵律,分明是千百次磨合才有的和谐。我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扇骨,忽然觉得今夜的月凉得沁骨。
原来,凡人也可以和仙子这般熟稔。
周围的喧嚣,随着拜月礼的结束渐渐远去,围在一起的百姓也朝着更远处的花灯和焰火中去。
慕玘已然从莲台上下来,就着那个人的手,缓步回到凡间。
她带着绝美的笑容,朝我们走来。
“哥哥,如何?”
话语里带着无尽的欢悦和骄傲。
慕轩笑着点头:“你用心起来 ,谁都比不过你的。”
我听阿轩说过,她醉心雅乐和丹青,在舞蹈上却没什么兴趣。
这次,想来只是因为自己喜欢。
洛子川玄色锦袍上的暗纹若有若无,他声线清朗如松间流泉:\"太子殿下。\"
我微微颔首,目光停留在远处的孔明灯上。
余光里,慕玘已迈着碎步上前,绣着并蒂莲的裙摆扫过青石板,她佯装嗔怒地剜了洛子川一眼,发间珍珠步摇跟着轻轻晃动。
洛子川却不恼,笑意从眼底漫到眉梢。他侧身从身后捧出一只精巧的兔儿灯 ,雪白的宣纸糊成圆润的兔身,红宝石的眼睛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兔耳上还系着金丝缠绕的红绸。
他语气里盛满了旁人不曾见过的温柔:\"我从昨儿那小贩手里买来了。\"
慕玘眼波流转,倏然明亮起来 ,带着的笑容随着那人的动作愈发生动。
我却只盯着那抹月白身影 —— 原来宫外的中秋月色,竟能这般动人。
回宫以后,我便又没有机会见到她了。
后来,便是逐渐又忙碌了起来。
要跟着内阁大臣议事,听他们争论漕运改道利弊,看着户部折子上越来越红的赤字皱眉,还要去钦天监查看历法修订,去翰林院审阅贡生策论。
直至戌时三刻宫门落锁,才能拖着沉重的官袍回到东宫。
自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独坐院中,月光穿透斑驳枝叶,在地面织就一片银霜,我便任思绪飘回长街夜市的那夜。
她眼角眉梢的笑意比宫墙内所有的琼花玉露都要清冽动人。
灯火穿过雕花窗棂,似乎映得她的影子在青石板上忽长忽短。
我这才明白,原来爱意真的会顺着月光疯长。
檐角铜铃叮咚,我心底的情愫早已像春藤缠绕枯木,在静谧的夜里开出酸涩的花。
可我,总见不到她啊。
如今,我已经同十六岁的那个中秋隔了四年的光阴。
宫墙内的暗流已成滔天巨浪。
父皇批奏折时青筋暴起的手,与皇后跪坐椒房殿时阴鸷的目光,在我脑海中反复交叠。她为扶持胞弟玄风登基,竟暗中勾结北疆势力,甚至默许他手底下的人私铸铜钱。
当父皇在朝堂上摔碎那枚纹路歪斜的铜钱,我分明看见她攥着护甲的指尖渗出鲜血。
玄风远戍千里外的绳国,边关冷月孤灯,连家书都要经三重查验才能送出。
我的妹妹如同任人摆弄的棋子。就连长姐,也未能逃脱,在及笄之年被皇后送去和亲,换得边境安宁。
我想起她,眼前却总浮现她独坐阁楼,对着满院梧桐出神的模样。后来这几年,她虽贵为丞相之女,却因卷入朝堂纷争,连赏花游园都成了奢望。
去年上元,父皇在承天门设宴,当着百官的面说:\"太子之位非你莫属,慕家女当为中宫之主。\"
金樽美酒映着月华,那夜她 也在。
可我朝她看过去,她明明满是不愿和忧虑,嘴角却要带着笑,承接周围人 的恭贺。
她或许早已明白,这荣耀的婚约不过是枷锁。
后宫血雨腥风,就算是我在皇位上,后宫也该是不安稳的,我如何忍心将她推入这是非之地?
指尖抚过腰间玉佩,那是去岁生辰时她所赠。双面阴刻的并蒂莲纹路在月光下流转,玉质温润如初,可她眉间的愁绪却愈发深重。
可是那日,窗外的梨花正簌簌落在她肩头,她说:\"愿殿下此生长安。\"
也罢,如今我都被困四方的东宫里,父皇不允许我再出门见她。前日宫人传来消息,说她病了,我派人送去的阿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她从来是不愿意见我的。
前夜,皇后的鸾驾碾过青石板路,径直停在慕府门前。
晨雾未散,值夜的小太监便送来密报,素白信笺上歪歪扭扭写着:慕姑娘对着皇后,竟未拒绝。
铜香炉里的龙涎香突然炸开,我捏着信纸的指节泛白。
琉璃瓦上霜色未褪,这场婚事却像被人泼了把热油 —— 分明半月前,慕玘还当着父皇的面,以 “心许山河” 为由,将祖父给我们的指婚圣旨掷在玉阶之下。
我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墨字在火苗中蜷曲成灰。
昨夜沈氏踩着满地月光闯入东宫,她凤冠歪斜,珠翠在月光下撞出冷冽的光,指尖几乎戳到我眉骨:“太子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铜漏滴答作响,我忽然想起那年慕玘执剑,红衣翻飞如烈焰。
原来我的所谓如愿,不过是她将自己装进金丝牢笼,任人抬进这朱墙。
“你们父子俩都一样,她也和她的母亲一样,你们都是犟种。” 沈氏尖利的嗓音撕破长夜,凤眼里翻涌着二十年未消的恨意。
案头放着半块月饼,是今日阿轩差人送来的。藏在里面的字条已经被茶水洇湿,却还能辨出 “如愿” 二字。
我将字条贴在心口,忽然笑出声来 —— 原来这是她想告诉我的两个字,原来我们都是困在棋局里的人,只是有人执白,有人握黑。
若非群玉山头见,便向瑶台月下逢。
即使,不能再改变了。
我还是希望她未来能安稳些。
——2025年10月6日
乙巳年八月十五 中秋
魏安辰知晓慕玘愿意进宫的那一夜的心事
可这是中秋,团圆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