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的晨光透过雕花窗,落在慧明手边的玉碗上,小米粥的热气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米香。她握着玉勺的手纤细白皙,舀起一勺粥,在唇边轻轻吹了吹,动作从容得像在品味一幅水墨画,全然没把外面的通报放在心上。
竹影垂首侍立,见她依旧慢条斯理,便知圣母皇太后这是故意要晾乌雅太后片刻。这位圣母皇太后看着温和,心里却比谁都透亮,乌雅太后这时候来请安,怕不是只为了“请安”二字。
慧明又喝了两勺粥,才放下玉勺,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慢悠悠地说:“乌雅妹妹倒是稀客。这个时辰过来,怕是还没用过早膳吧?”
竹影连忙应道:“奴才瞧着寿康宫的人是空腹来的,许是急着给您请安。”
“急什么?”慧明淡淡一笑,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既然这么早过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她站起身,理了理月白常服的衣襟,“走吧,别让妹妹等急了,倒显得我这个做姐姐的不懂事。”
说话间,她迈步往外走,脚步不疾不徐,头上的珠钗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为这场迟来的会面敲着节拍。
到了正殿,乌雅太后正坐在客座上,手里端着茶杯,却没喝,脸色有些沉。见慧明进来,她连忙起身,依着规矩行了半礼:“给姐姐请安。”
“妹妹免礼。”慧明在主位上坐下,语气亲和,眼神却带着审视,“今儿个怎么这么早?莫非是寿康宫的早膳不合胃口?”
乌雅太后心里憋着气,却不得不强装笑意:“哪里的话,只是想着姐姐昨日累着了,过来看看。”她示意竹息把礼盒捧上来,“一点小小心意,姐姐别嫌弃。”
锦盒打开,那件黑貂皮大衣赫然在目,油亮的皮毛在晨光下泛着光泽。
慧明瞥了一眼,便移开目光,语气平淡:“这貂皮倒是不错,只是我这把年纪,穿这么华贵的料子,怕是要被人笑话老来俏了。”
乌雅太后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随即又道:“姐姐说笑了,您这容貌,穿什么都好看。这是胤禵当年猎的熊皮做的,想着姐姐或许用得上……”
“哦?是老十四的心意?”慧明打断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说起来,老十四也该快回皇陵了吧?难为他还记着给我送东西,有心了。”
她轻飘飘一句话,便把“胤禵的孝心”和“回皇陵”绑在了一起,堵得乌雅太后半天说不出话来。
乌雅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姐姐,胤禵在皇陵待了这些年,性子也磨平了,不如……就让他留在京城吧?也好时常给您和皇上请安。”
慧明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她脸上,似笑非笑:“妹妹这是替老十四求情?”
乌雅太后咬了咬牙,索性开门见山:“是。他毕竟是皇上的亲兄弟,总待在皇陵也不是办法。姐姐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求姐姐看在我的面子上,帮着说几句……”
慧明静静地听着,等她说完,才缓缓开口:“妹妹,你是皇上的额娘,连你说话都不管用,我这个做‘姐姐’的,又何必多嘴?”她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郑重,“皇上自有皇上的考量,咱们做长辈的,还是少掺和前朝的事为好。”
乌雅太后没想到她拒绝得如此干脆,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她望着慧明那双看似温和却深不见底的眼睛,还是不甘心白来这一趟。
慧明看着她变幻的神色,心里冷笑。想拿一件貂皮就换胤禵留京?乌雅成璧还是这么天真。这宫里的每一份“心意”,背后都标着价码,而她要的价,自己可付不起。
慧明一个眼神竹影便把屋里所有的宫女太监带了出去,殿门轻轻合上,将所有窥探的目光隔绝在外。乌雅太后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下她和慧明俩个人,紧绷的脊背反而挺直了些,语气里的隐忍终于绷不住,带了几分尖锐:“姐姐何必说这些场面话?皇上心里向着谁,整个后宫都看得明白。我这个生母说的话,他如今听进去一句吗?倒是姐姐,哪怕咳嗽一声,他都要紧张半天。”
她往前凑了半步,眼底带着孤注一掷的迫切:“胤禵是我的命根子,也是他的亲弟弟!让他留在京城,难道就这么难吗?姐姐帮我这一次,将来若有需得着我的地方,我乌雅成璧绝不含糊!”
慧明端着茶盏的手没动,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只听她慢悠悠地说:“妹妹这话说反了。皇上敬我,是念着旧情,可他终究是大清的帝王,不是谁能随意摆布的。你是他的生母,血脉连着筋骨,真要开口求恳,他未必会全然拒绝——可你偏要摆出这副模样,倒像是我逼着他不近人情似的。”
她抬眼,目光清亮如洗,直直看向乌雅太后:“至于胤禵……他若是真安分,守皇陵也好,留京城也罢,又有什么分别?可他心里那点不甘,妹妹当真瞧不出来?让他留在京城,是给他机会惹事,还是给皇上添堵?”
乌雅太后被她说得一噎,脸色涨得通红:“你胡说!胤禵早就安分了!”
“安分?”慧明轻笑一声,将茶盏往桌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声响,“那昨日夜里,寿康宫的人频频往十四王府跑,又是为了什么?妹妹当这慈宁宫的眼睛,都是瞎的吗?”
乌雅太后的脸色瞬间煞白,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点小动作,竟早就被慧明看在眼里。
“你……”她指着慧明,手指都在发颤,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妹妹还是安分些吧。”慧明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里再无半分笑意,“胤禵守皇陵,是皇上的旨意,也是他最好的归宿。你若再折腾,别说保不住他,怕是连你自己,和禛儿这点母子情分也会耗没。”
乌雅太后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起伏,华贵的衣襟被她攥得皱起,眼神里翻涌着积压了数十年的怨毒:“佟佳慧明!你敢说你心底没鬼?当年若不是你仗着佟家势大,硬把刚满月的胤禛抱去抚养,他怎会跟我这个生母生分至此?我永远忘不了,他叫你‘额娘’,叫我德娘娘的语气,这都是你害的!”
她一步步逼近,声音尖利得像淬了毒的针:“你自己生不出孩子,便让佟家把我塞进宫来,替你绵延子嗣!凭什么?!我也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要做你的替身,做你巩固地位的工具?”
“胤禛登基后,你倒好,摇身一变成了圣母皇太后,占尽了所有尊荣!而我呢?我这个十月怀胎生下他的生母,却像个摆设,连见自己儿子一面都要看人脸色!”乌雅太后的指甲几乎要戳到慧明脸上,眼底的癫狂混着泪水,“你根本不懂一个做母亲的滋味!你只会抢别人的孩子,享受本该属于我的孝顺!”
竹影垂首侍立,见她依旧慢条斯理,便知圣母皇太后这是故意要晾乌雅太后片刻。这位圣母皇太后看着温和,心里却比谁都透亮,乌雅太后这时候来请安,怕不是只为了“请安”二字。
慧明又喝了两勺粥,才放下玉勺,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慢悠悠地说:“乌雅妹妹倒是稀客。这个时辰过来,怕是还没用过早膳吧?”
竹影连忙应道:“奴才瞧着寿康宫的人是空腹来的,许是急着给您请安。”
“急什么?”慧明淡淡一笑,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既然这么早过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她站起身,理了理月白常服的衣襟,“走吧,别让妹妹等急了,倒显得我这个做姐姐的不懂事。”
说话间,她迈步往外走,脚步不疾不徐,头上的珠钗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为这场迟来的会面敲着节拍。
到了正殿,乌雅太后正坐在客座上,手里端着茶杯,却没喝,脸色有些沉。见慧明进来,她连忙起身,依着规矩行了半礼:“给姐姐请安。”
“妹妹免礼。”慧明在主位上坐下,语气亲和,眼神却带着审视,“今儿个怎么这么早?莫非是寿康宫的早膳不合胃口?”
乌雅太后心里憋着气,却不得不强装笑意:“哪里的话,只是想着姐姐昨日累着了,过来看看。”她示意竹息把礼盒捧上来,“一点小小心意,姐姐别嫌弃。”
锦盒打开,那件黑貂皮大衣赫然在目,油亮的皮毛在晨光下泛着光泽。
慧明瞥了一眼,便移开目光,语气平淡:“这貂皮倒是不错,只是我这把年纪,穿这么华贵的料子,怕是要被人笑话老来俏了。”
乌雅太后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随即又道:“姐姐说笑了,您这容貌,穿什么都好看。这是胤禵当年猎的熊皮做的,想着姐姐或许用得上……”
“哦?是老十四的心意?”慧明打断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说起来,老十四也该快回皇陵了吧?难为他还记着给我送东西,有心了。”
她轻飘飘一句话,便把“胤禵的孝心”和“回皇陵”绑在了一起,堵得乌雅太后半天说不出话来。
乌雅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姐姐,胤禵在皇陵待了这些年,性子也磨平了,不如……就让他留在京城吧?也好时常给您和皇上请安。”
慧明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她脸上,似笑非笑:“妹妹这是替老十四求情?”
乌雅太后咬了咬牙,索性开门见山:“是。他毕竟是皇上的亲兄弟,总待在皇陵也不是办法。姐姐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求姐姐看在我的面子上,帮着说几句……”
慧明静静地听着,等她说完,才缓缓开口:“妹妹,你是皇上的额娘,连你说话都不管用,我这个做‘姐姐’的,又何必多嘴?”她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郑重,“皇上自有皇上的考量,咱们做长辈的,还是少掺和前朝的事为好。”
乌雅太后没想到她拒绝得如此干脆,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她望着慧明那双看似温和却深不见底的眼睛,还是不甘心白来这一趟。
慧明看着她变幻的神色,心里冷笑。想拿一件貂皮就换胤禵留京?乌雅成璧还是这么天真。这宫里的每一份“心意”,背后都标着价码,而她要的价,自己可付不起。
慧明一个眼神竹影便把屋里所有的宫女太监带了出去,殿门轻轻合上,将所有窥探的目光隔绝在外。乌雅太后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下她和慧明俩个人,紧绷的脊背反而挺直了些,语气里的隐忍终于绷不住,带了几分尖锐:“姐姐何必说这些场面话?皇上心里向着谁,整个后宫都看得明白。我这个生母说的话,他如今听进去一句吗?倒是姐姐,哪怕咳嗽一声,他都要紧张半天。”
她往前凑了半步,眼底带着孤注一掷的迫切:“胤禵是我的命根子,也是他的亲弟弟!让他留在京城,难道就这么难吗?姐姐帮我这一次,将来若有需得着我的地方,我乌雅成璧绝不含糊!”
慧明端着茶盏的手没动,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只听她慢悠悠地说:“妹妹这话说反了。皇上敬我,是念着旧情,可他终究是大清的帝王,不是谁能随意摆布的。你是他的生母,血脉连着筋骨,真要开口求恳,他未必会全然拒绝——可你偏要摆出这副模样,倒像是我逼着他不近人情似的。”
她抬眼,目光清亮如洗,直直看向乌雅太后:“至于胤禵……他若是真安分,守皇陵也好,留京城也罢,又有什么分别?可他心里那点不甘,妹妹当真瞧不出来?让他留在京城,是给他机会惹事,还是给皇上添堵?”
乌雅太后被她说得一噎,脸色涨得通红:“你胡说!胤禵早就安分了!”
“安分?”慧明轻笑一声,将茶盏往桌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声响,“那昨日夜里,寿康宫的人频频往十四王府跑,又是为了什么?妹妹当这慈宁宫的眼睛,都是瞎的吗?”
乌雅太后的脸色瞬间煞白,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点小动作,竟早就被慧明看在眼里。
“你……”她指着慧明,手指都在发颤,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妹妹还是安分些吧。”慧明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里再无半分笑意,“胤禵守皇陵,是皇上的旨意,也是他最好的归宿。你若再折腾,别说保不住他,怕是连你自己,和禛儿这点母子情分也会耗没。”
乌雅太后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起伏,华贵的衣襟被她攥得皱起,眼神里翻涌着积压了数十年的怨毒:“佟佳慧明!你敢说你心底没鬼?当年若不是你仗着佟家势大,硬把刚满月的胤禛抱去抚养,他怎会跟我这个生母生分至此?我永远忘不了,他叫你‘额娘’,叫我德娘娘的语气,这都是你害的!”
她一步步逼近,声音尖利得像淬了毒的针:“你自己生不出孩子,便让佟家把我塞进宫来,替你绵延子嗣!凭什么?!我也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要做你的替身,做你巩固地位的工具?”
“胤禛登基后,你倒好,摇身一变成了圣母皇太后,占尽了所有尊荣!而我呢?我这个十月怀胎生下他的生母,却像个摆设,连见自己儿子一面都要看人脸色!”乌雅太后的指甲几乎要戳到慧明脸上,眼底的癫狂混着泪水,“你根本不懂一个做母亲的滋味!你只会抢别人的孩子,享受本该属于我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