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剥茧抽丝·代号“清道夫”一-《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民国二十六年,夏末的黎明前,是一天中最黑暗、也最寒冷的时刻。

  韩笑与林一搀扶着,穿过迷宫般的废墟和寂静的弄堂,

  如同两只受伤的野兽,悄然潜回了位于法租界边缘、

  一个由巡捕房秘密控制、表面已废弃的货仓地下室。

  这里,是他们暂时远离风暴眼的避风港,也是处理紧急事态的临时据点。

  地下室里空气混浊,弥漫着灰尘、机油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

  唯一的光源,是一盏用黑布罩住大半灯罩、只漏出昏黄光束的煤油灯,

  将有限的光晕投在中间一张布满油污的木桌上,

  四周堆叠着蒙尘的货箱和废弃的机器零件,阴影幢幢,如同蛰伏的怪兽。

  韩笑左臂的伤口仍在隐隐渗血,衣袖被染红了一片。

  那并非剧烈的刺痛,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带着灼热和麻木的异样感,

  让他额角不断渗出冷汗,嘴唇也有些发白。

  林一扶着他坐在一个倒扣的木箱上,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那个帆布工具包,

  动作迅捷而有序地取出急救用品:剪刀、镊子、消毒酒精、棉纱、绷带,

  还有几个装着不同颜色粉末和液体的小玻璃瓶——

  这是他自配的、用于初步检验毒素和伤口的试剂。

  “忍着点。”林一的声音低沉而稳定,他用剪刀小心地剪开韩笑左臂伤口周围的衣袖,

  露出了那道长约两寸、并不深、但皮肉微微外翻、边缘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暗紫色的划痕。

  伤口周围的皮肤已经有些红肿,触手温度明显偏高。

  林一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如同扫描仪般审视着伤口。

  “伤口创面很窄,边缘异常光滑,几乎没有撕裂伤,说明刀刃极其锋利,

  而且……开刃角度很特别,不是常见的军刺或匕首。”

  他一边说,一边用镊子夹起沾了酒精的棉球,小心翼翼地清洗伤口。

  酒精的刺激让韩笑肌肉猛地绷紧,但他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清洗掉血污后,伤口的细节更加清晰。

  林一用一把带有精密刻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创口的形态和颜色变化。

  “看这切入的角度和深度,对方手腕发力非常巧妙,

  是‘划’而非‘刺’或‘砍’,意在快速造成创伤并注入……东西。”

  他顿了顿,指着伤口边缘那圈不祥的暗紫色,

  “颜色不对劲,正常的利器伤不会这么快出现这种淤紫,

  而且伴有明显的麻木感和灼热感,这强烈提示刀刃上淬了东西。”

  他取出一个干净的小玻璃片,用镊子尖端在伤口边缘轻轻刮取了一点微量的组织液和血痂混合物,涂抹在玻璃片上。

  然后,他打开其中一个试剂瓶,滴了一滴透明的液体在样本上。

  几秒钟后,接触点周围的液体边缘,竟然微微泛起了一丝极其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蓝绿色荧光!

  “果然……”林一眉头紧锁,“不是常见的植物性或动物性毒素,

  反应特征更像是某种……合成的化学麻痹剂,或者混合了特殊金属盐类的化合物。

  作用可能是快速导致局部肌肉麻痹,延缓行动,

  如果剂量大或进入血液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他又用另一种试剂测试,排除了几种已知的烈性毒药,但无法完全确定具体成分。

  “这东西很偏门,制备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术,

  来源……不像是普通黑市能搞到的,更可能来自有特定渠道的实验室,或者……某些有特殊背景的机构。”

  接着,林一仔细测量了伤口的长度、深度和角度,并在纸上绘制出精确的示意图。

  “根据创口形态和受力角度模拟,凶器应该是一把刀身狭窄、

  略带弧度、单面开刃或刃口有特殊锯齿结构的短刃,

  类似于某些东南亚一带或特工喜欢使用的‘爪刀’或改良版‘格斗匕首’,

  便于隐藏和快速出击。这种武器,在上海滩极为罕见。”

  韩笑忍着不适,听着林一的分析,眼神冰冷。

  “武器特殊,毒素偏门……这家伙,不是一般的杀手。

  他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专业的支持系统。”

  初步处理完伤口并包扎好后,林一的注意力立刻转向了从那狭窄巷道里带回的关键物证——

  那个黄铜制成的、刻有奇异蜘蛛网纹路的烟盒。

  在煤油灯更集中的光束下,林一开始对烟盒进行极其细致的检验。

  他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然后用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检查每一个角落。

  “材质是上等黄铜,镀了一层很薄的防氧化膜,

  做工非常精湛,边缘打磨得光滑如镜,是高级定制货,绝非流水线产品。”

  林一低声叙述着,如同在课堂上讲解一个复杂的物理实验。

  他的目光最终聚焦在那个细微的、抽象蜘蛛网图案上。

  “这个图案……线条的走向和节点分布,不像随意的装饰,更像是一种……加密的符号或标识。”

  他用铅笔和描图纸小心翼翼地将图案临摹下来。

  随后,他更仔细地检查烟盒的铰链内部、底部边缘等极其隐蔽的地方。

  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在烟盒底部一个极其不起眼的、与包边接缝几乎融为一体的凹陷处,

  他用高倍放大镜发现了一串肉眼几乎无法看清的、由点和短线组成的微小刻痕!

  “是摩尔斯电码的变体!或者某种类似的点划编码!”

  林一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他迅速拿出纸笔,

  将那些点与线记录下来,并开始尝试破译。

  经过几分钟的排列组合尝试,他得到了一个简短的编码序列。

  “这个编码本身可能是一个识别代号,或者……需要对应的密码本才能解读其完整含义。”林一沉吟道,

  “但结合这个独特的蜘蛛网图案,以及对方行事的手法……”他抬起头,看向韩笑,

  “老韩,你还记得大概两年前,公共租界警务处内部通报过的一起悬案吗?

  一家瑞士洋行的经理离奇失踪,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只在书房地毯的纤维里,发现了一枚带有类似放射性细纹的金属纽扣,

  当时怀疑是某个国际商业间谍组织所为,但最终不了了之。”

  韩笑眯起眼睛,努力回忆着,随即瞳孔微微一缩:

  “‘辐射蛛网’?那个传闻中专为跨国财阀和秘密机构处理‘脏活’的匿名小组?”

  “只是传闻,没有任何官方证实。”林一谨慎地说,

  “但这个烟盒的工艺、图案的诡异、还有编码的方式,都与那个传闻中的小组特征有相似之处。

  如果他们真的存在,并且活动范围延伸到了上海……”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

  “那么,雇佣他们来对付秋月姐的雇主,其能量和意图,就非常可怕了。

  这个小组,在黑市传闻里,有个代号,叫——‘清道夫’。”

  “清道夫……”韩笑重复着这个充满冰冷气息的代号,目光落在那个小小的烟盒上。

  专司清除障碍、抹去痕迹的“清洁工”,隶属于一个更神秘、更强大的“清道夫”小组。

  这个推断,让整个事件的严重性再次升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