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誉王造反-《群雄争霸,白马踏天下》

  时隔多日,萧景渊终于再次平定并州、雍州之乱,不过让他可惜的是,他没有抓到这群叛军身后的那个指挥之人。

  此人能将心不齐的叛军集结在一起,并且能够给他设下圈套布局,可见此人才能出众,萧景渊一时间起了好奇心。

  他审问了几个叛军的高级将领,没人清楚那人趁乱跑到哪里去了,只知道那人是个青年男子,是从京城远道而来的。萧景渊清楚此次被下套是誉王所为,因此他大概能猜出,此人可能是誉王手下的一位幕僚。

  转念一想也对,誉王身居高位,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他的身边怎么可能只有秦般若一个谋士,其背后肯定会有一群不亚于秦般若的谋士组成的智囊团。

  既然找不到那人,萧景渊也便不再执着,若是有缘,将来还会遇到他的。

  两州之地逐渐平静下来后,萧景渊停留了几日,协助当地官员安抚安置百姓,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要停留的理由,因为他的计划就要开始了……

  并州,秦府,

  萧景渊在并州没有住处,他又不想在军营中处理政务,于是厚着脸皮来到了秦婉之的家中,说要住宿几日。

  夜里,一道黑影如飞鸟一般,快速飞进了统兵府,准确地来到了萧景渊房间内,将一封从京都传来的书信交给了他。

  萧景渊迫不及待地拆开,他认识上面的笔记,是贾诩的笔记,上面只简略地写了十二个大字:梁帝出京,誉王已反,速速动身。

  “好!”萧景渊合掌叫好,将书信焚烧后,写了一封回信交给了来人,随后便让他退下了。

  那道黑影刚刚离开没多久,萧甲便推门而进,来到萧景渊身边,问道:“殿下,贾先生派人来过?”

  “誉王已反,我们也该出发了。”萧景渊点点头,问,“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萧甲答道:“都已经安排妥当,属下将沈明、杨大眼安排在了雍州,并州有秦婉之和李继隆。殿下来此平叛两次,这两州之地的百姓都对更是敬佩有加,积极地响应募兵。”

  “明日动身,下去准备吧。”萧景渊说道。

  “属下明白。”萧甲默默退出房间。

  此刻的京都,气氛紧张压抑,在梁帝出京没几天,宫内忽然传出帝后之诏令,命令禁军封锁京都、皇宫,只能进不能出,并且大肆罢免官员,安排誉王党的亲信上位。

  因为梁帝和监国的誉王都已经离开京都,那么现在整个京都最权威的便是皇后的诏命。

  没有随驾春猎的官员都懵了,这副架势明明是要谋反的样子,可是如今誉王大权独揽,为何要谋反啊。

  有言官聚集在一起,他们冲到午门外,一起请求面见言皇后,可惜无人应答,等待他们的只是一群禁军的屠刀。

  有言官临终前大喊:“言氏和誉王如此作为,是自绝于青史!”

  言府一向不问世事地听说了言皇后的作为,他幸灾乐祸地笑了笑,眼神望向九安山的方向,“乱了好,越乱越好,萧选,你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亲密之人背叛吧……”

  “此时此刻,犹如当年你背叛兄弟之时,林兄当日该是多么绝望啊……”

  “你也该尝尝了,那滋味可是不好受……”

  房门轻轻响起,门外传来声音,“老爷,有不少朝臣想要见您一面,希望您能出来主持大局。”

  言侯爷没有回答,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门外的下人见屋内没有回答,他也瞬间领会了自家老爷的意思。

  下人来到府外,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别在这里等了,我家老爷数日前已经离开京都去佯州了,说是去拜访一位大师。”

  什么!完蛋了!众人心如死灰,如果言侯爷都不在的话,如今这京都真找不到一个能够压制言皇后的人了。

  这一天,京都彻底陷入混乱,言皇后一道道诏令传出皇宫,搅得整座都城天翻地覆。

  没过多久消息便传到了九安山上,他看着有禁军冒死送来消息,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这肯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誉王呢?誉王去哪了?将他叫来见朕!”

  他想要将誉王叫来问一问怎么回事,谁知誉王竟然一大早就离开了,不知道去了哪里,众人还以为他是被梁帝派去做事情了。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纷纷低下了头,战战兢兢地不敢乱动,更不敢乱说话。

  “派人去找他!”梁帝脸色不悦地喊道。

  梁帝派出去的人还没出发,又传来了一个噩耗,在九安山不远处,一支数万人打着护驾勤王的军队正向着这里杀来,沿途的禁军岗哨都被屠杀殆尽。

  “哪里来的数万大军!”梁帝狠狠地拍向桌案,破口大骂道。

  “陛下,是庆历军,他们打着勤王护驾的名义,说陛下您……”汇报的士兵欲言又止。

  梁帝皱着眉头,愤怒地质问:“他们说什么?”

  “叛军们说陛下您被靖王挟持,靖王意图谋反。”

  梁帝面色狰狞,喊道:“好一个挟持,好一个谋反,到底是谁在谋反!”

  此时靖王站了出来,说道:“父皇,如今情况危急,我们该早做打算。”

  梁帝听到靖王这么一说,压制起了自己的愤怒,问道:“景琰,你有什么想法?”

  靖王答道:“父皇,儿臣以为,一方面要赶忙将诸位随驾朝臣转移到九安山行宫,让蒙大统领带领禁军布置防御。另一方面,趁着现在敌军还没有合围,赶快派人下山去求援。”

  “对,就这么办!”梁帝赞同道。

  “朕现在就派人下山,让他们拿着诏书回京都求援。”梁帝说道。

  “父皇!”靖王叫住梁帝,“调动纪城的常备军需要虎符。”

  梁帝动作一愣,他刚想问靖王,明明九安山离着京都要近,为何要去纪城调兵。话还未出口,梁帝就反应了过来,如今的京都早就陷入了言皇后和誉王手中。就算是他这个皇帝亲自去调兵,都不一定能调得动。

  梁帝对靖王说道:“好,那朕便将虎符交给你,辛苦你去跑一趟了。”

  靖王接过虎符,说道:“儿臣定当不辱使命。”说完离开了行宫。

  梁帝忧虑地看着靖王的背影,生怕他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可是如今他已经无人可信,无人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