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怪异古籍-《7路末班车》

  林夏的指尖刚碰到那本线装书,就觉得不对劲。

  不是古籍该有的干燥脆硬,而是像沾了水的海绵,指尖能摸到一层黏腻的湿意,混着陈年霉味,还裹着点若有若无的腥气——像夏天暴雨后,老墙根下腐烂的树叶味,又比那更冲,带着点铁锈的锐感。

  “这是昨天整理旧库房找出来的,民国二十年的《礼记集解》,封面烂得厉害,你先试着补补。”

  组长老张把书推过来时,眉头皱了皱,“别靠太近,我刚才翻了两页,总觉得身上发毛。”

  林夏“嗯”了一声,把书放到修复台上。台灯的暖光打在封面,深褐色的绢布已经糟朽,边角蜷曲得像枯蝶的翅膀,正中央有个奇怪的印记——不是霉斑,是个工整的“□”,用墨画的,边缘却泛着浅红,像墨里掺了血。

  她戴上手套,刚要翻开第一页,指尖突然触到一丝软滑的东西。

  低头看,是一根头发,黑得发蓝,缠在书脊的线缝里,末端还沾着点暗红的碎屑,指甲盖大小,捏起来发脆,像干涸的血痂。

  “奇怪。”林夏把头发挑出来,放在白纸上。古籍修复室里恒温恒湿,按理说旧书里不该有这么“新鲜”的头发,更不该有血痂。

  她抬头看了看四周,同事们都埋着头忙自己的活,窗外的天阴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压在老图书馆的尖顶上,把屋里的光线滤得发灰,连台灯的暖光都透着股冷意。

  翻开第一页时,林夏的手套蹭到了纸页边缘。不是正常的纸质摩擦声,而是像指甲刮过砂纸的“沙沙”声,很轻,却扎得耳朵发疼。

  她低头,看见纸页上除了竖排的宋体字,还多了几道细长的划痕,纵横交错,像是有人用指甲在纸上乱刮。

  划痕的末端都指向同一个地方——书页右上角的空白处,那里画着一个和封面一样的“□”,只是这个“□”的右下角,缺了一小块,露出纸的本色,像被什么东西啃过。

  “叮铃——”

  墙上的挂钟突然响了,林夏吓了一跳,手里的镊子差点掉在地上。她看了眼时间,下午五点半,到下班时间了。

  同事们陆续收拾东西,老张路过她的工位时,又叮嘱了一句:“那本书别带回去,放库里锁好,我总觉得那书邪门。”

  林夏点头,把书合上,准备放回库房。可刚拿起书,就觉得书脊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像有什么东西在书里动。

  她愣了一下,把书贴在耳边听——没有声音,只有刚才那股黏腻的腥气,顺着书页的缝隙钻出来,比之前更浓了。

  库房在修复室的地下室,没有窗户,只有几盏惨白的荧光灯。林夏推着书车走进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库房里回响,显得格外刺耳。

  她找到标着“民国古籍”的货架,刚要把书放进去,就看见货架最上层,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黑色的影子。

  那影子很小,像个孩子,蹲在货架上,背对着她。林夏的心脏猛地缩紧——库房的门是锁着的,除了她和老张,没人有钥匙,怎么会有影子?

  “谁?”她喊了一声,声音在库房里反弹,变成细碎的回音。

  影子没动,还是保持着蹲坐的姿势。林夏握紧手里的书,慢慢走过去。离货架还有三步远时,影子突然转了过来——没有脸,只有一团模糊的黑,像被墨染过的棉花,可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团黑里,有什么东西在盯着她,带着刺骨的冷意。

  “啊!”林夏往后退,手里的书掉在地上,封面朝上,那个“□”的印记在荧光灯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影子从货架上跳下来,慢慢朝她走过来。林夏转身就跑,书车被她撞得发出“哐当”一声,古籍散了一地。

  她冲到库房门口,手抖得厉害,钥匙插了三次才插进锁孔,转了两圈,“咔嗒”一声锁上门。

  跑回修复室时,同事们都走光了,只有老张还在收拾东西。看见林夏脸色惨白,老张连忙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库房里……有影子。”林夏喘着气,指着地下室的方向,“没有脸,全是黑的,蹲在货架上。”

  老张的脸色变了,他放下手里的东西,拉着林夏往办公室走:“别跟别人说,那库房本来就邪门。

  二十年前,有个实习生在库房里失踪了,找了半个月都没找到,最后只在货架上发现了一本翻开的书,书页上画着个‘□’,和你手里那本一样。”

  林夏的后背瞬间爬满冷汗:“那个实习生……叫什么名字?”

  “记不清了,只知道是个女生,当时也是负责修复民国古籍。”老张叹了口气,“从那以后,库房就很少有人去,只有我和你敢下去。刚才我没跟你说,是怕你害怕,没想到……”

  林夏没再听老张说话,她满脑子都是那个影子,还有书里的划痕和“□”。

  她突然想起,刚才书掉在地上时,她好像看见书页里夹着一张纸,不是古籍的纸,是现代的打印纸,上面好像写着什么。

  “我得回去拿那本书。”林夏站起来,就要往地下室走。

  老张拉住她:“别去!天黑了,库房里更邪门,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林夏摇头:“不行,我得去拿,我刚才看见书里夹着东西。”

  老张拗不过她,只好拿上钥匙,陪她一起去地下室。库房的门打开时,一股浓烈的腥气扑面而来,比刚才更重了。林夏走进去,荧光灯的光闪烁了两下,突然灭了。

  “怎么回事?”老张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柱在库房里扫过——货架上的古籍都好好的,地上的书车倒在一边,她刚才掉的那本《礼记集解》,就躺在书车旁边,封面朝上,那个“□”的印记,在手机光下泛着暗红的光。

  林夏走过去,捡起书。刚翻开第一页,就看见里面夹着一张打印纸,纸上只有一句话,用黑色的笔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在发抖:“它在找‘□’的角,别让它找到,它会带你走。”

  纸的边缘沾着点黏腻的东西,林夏用指尖碰了碰,是湿的,还带着刚才那股腥气。她把纸递给老张,老张看完,脸色更白了:

  “这字……像二十年前那个失踪实习生的字,我记得她写字就是这个样子,撇画特别长。”

  林夏的心脏狂跳。

  她又翻了几页书,发现每一页的右上角,都画着一个“□”,有的缺左上角,有的缺右下角。

  只有最后一页的“□”是完整的,可完整的“□”中间,却画着一个小小的人影,人影的脖子上,缠着一根黑绳,绳子的末端,拴着一个“□”的碎片。

  “我们走!”老张拉着林夏,就往库房外走,“这书明天送回老家,再也别碰了!”

  林夏被老张拉着,手里还攥着那本书。走出库房时,她回头看了一眼——货架最上层,那个黑色的影子又出现了,这次,它不再是蹲坐的姿势。

  而是站着,慢慢抬起手,指向她手里的书,影子的指尖,缺了一小块,像被什么东西咬掉了,和书里某个“□”缺的角一模一样。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七点。林夏把书放在玄关的柜子上,没敢带进卧室。她冲了个热水澡,可身上的冷意却一点没散,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跟着她,贴在她的后背,呼吸时带着那股黏腻的腥气。

  夜里,林夏被一阵“沙沙”声吵醒。不是窗外的风声,是从玄关传来的,像指甲刮过纸的声音。

  她开灯,走到卧室门口,透过门缝看见——玄关的柜子上,那本《礼记集解》正自己翻着页,一页一页,速度越来越快,书页的“沙沙”声里,还混着一阵轻微的、像是有人在哭的声音,细若游丝,却扎得耳朵发疼。

  林夏不敢出去,她靠在门后,听见翻书的声音突然停了。

  紧接着,传来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像是有人用手指在敲柜子的门,每敲一下,就伴随着一声“□……”的低语,模糊不清,却能确定是个女人的声音。

  她拿出手机,给老张发微信,可消息发不出去,信号栏里只有一个“x”。她又打电话,电话里传来“嘟嘟”的忙音,像是被什么东西屏蔽了。

  这时,玄关的灯突然亮了。

  林夏透过门缝,看见柜子上的书不见了,地上多了一道黑色的痕迹,从柜子一直延伸到卧室门口,像有人用墨在地上拖过,痕迹的末端,画着一个“□”,缺了右上角,和她第一次在书里看到的那个一模一样。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不是敲大门,是敲她的卧室门。

  林夏的后背贴着门板,能感觉到门板上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还有那股熟悉的腥气,从门缝里钻进来,裹着女人的低语:“把‘□’的角给我……我要找齐它……”

  林夏没说话,她握紧手机,手指在屏幕上乱按,想报警,可拨号键怎么也按不下去,屏幕上突然跳出一张照片——不是她手机里的照片,是一张黑白照,照片上是个女生,穿着蓝色的工装,手里拿着一本古籍,正是她修复的那本《礼记集解》。

  女生的嘴角笑着,可眼睛里却没有光,脖子上缠着一根黑绳,绳子的末端,拴着一个“□”的碎片。

  照片的下方,有一行字:“我叫苏梅,1998年7月15日,在库房里丢了‘□’的角,它带我走了,现在,该你了。”

  “咚!”

  敲门声突然变重,门板被撞得晃了一下。

  林夏看见门缝里的黑色痕迹,正慢慢往上爬,像一条黑色的蛇,顺着门板的缝隙,钻进卧室里,在地板上聚成一个小小的“□”,缺了右上角。

  “把角给我……”女人的声音更近了,像是贴在门板上说话,“书里有最后一个角,你拿出来,我就不找你了……”

  林夏突然想起,最后一页书里,那个完整的“□”中间,拴着的“□”碎片。

  她猛地想起,白天捡书时,好像把那张打印纸夹在了最后一页里。

  她咬咬牙,拉开卧室门——玄关的灯亮着,地上的黑色痕迹还在,可门口没有人,只有那本《礼记集解》,躺在地上,最后一页翻开着,那张打印纸,就放在书页上。

  她走过去,捡起打印纸。刚要翻开最后一页,就看见书页上的“□”突然动了——完整的“□”开始慢慢缺角,先是右上角,然后是左上角,最后只剩下右下角,和地上的“□”痕迹一模一样。

  这时,她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回头看,玄关的镜子里,映出一个黑色的影子,正站在她的身后,影子的手里,拿着一个“□”的碎片,缺的正是右上角。

  影子慢慢抬起头,林夏看见,影子的脸还是一团模糊的黑,可黑里却慢慢浮现出一双眼睛——没有眼白,全是暗红的血,像书里划痕末端的颜色。

  “啊!”林夏转身就跑,手里的书和纸都掉在地上。她冲到大门边,手抖得厉害,钥匙插了好几次才插进锁孔。

  刚要转动钥匙,就觉得后背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黏腻的,带着腥气,像一只冰冷的手。

  “你跑不掉的。”女人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我找了二十年,终于找到有人能看见‘□’了,你帮我找齐它,我就放你走……”

  林夏猛地转动钥匙,拉开大门,冲了出去。楼道里的声控灯没亮,一片漆黑。

  她摸着墙往下跑,脚步声在楼道里回响,身后的脚步声也跟着响起来,越来越近,还有那股腥气,像一张网,裹着她,让她喘不过气。

  跑到一楼时,她看见保安室的灯亮着。她冲过去,拍打着保安室的窗户:“保安大叔!开门!快开门!”

  保安大叔打开窗户,看见林夏脸色惨白,连忙问:“怎么了?小姑娘,出什么事了?”

  “我家……我家有影子!黑色的,没有脸,还会说话!”林夏喘着气,指着楼道的方向。

  保安大叔皱了皱眉,拿起手电筒:“我跟你上去看看。”

  两人一起上了楼。林夏的家门口,门是开着的,玄关的灯还亮着。

  保安大叔拿着手电筒,走进去——地上的黑色痕迹不见了,那本《礼记集解》也不见了,只有一张打印纸,躺在地上,上面写着:“她明天还会找你,因为你没把角给她。”

  “奇怪,什么都没有啊。”保安大叔挠了挠头,“是不是你太累了,出现幻觉了?”

  林夏捡起打印纸,纸是凉的,还带着点黏腻的湿意。她看着空荡荡的玄关,心里发毛——刚才的一切,难道真的是幻觉?可手里的打印纸,还有身上的腥气,都在告诉她,那不是幻觉。

  保安大叔陪她在屋里待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异常,就回去了。林夏把大门锁好,反锁了两道,又把卧室门也锁上。她躺在床上,不敢关灯,手里握着手机,眼睛盯着门口。

  不知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她又回到了图书馆的库房,那个黑色的影子蹲在货架上,手里拿着一个“□”的碎片,缺了右上角。影子慢慢朝她走过来,说:“明天你去库房,货架最上层,有第一个角,你帮我拿下来……”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林夏看了眼手机,早上七点。她起来洗漱,发现脸上沾着点暗红的东西,像干涸的血。她吓了一跳,用清水洗掉——不是血,是墨,和书里“□”的墨色一样。

  她不敢再待在家里,拿起包,直奔图书馆。老张已经在修复室了,看见林夏,连忙问:“你没事吧?昨晚给你发微信你没回,打电话也打不通。”

  “我昨晚……看见苏梅了。”林夏把昨晚的事告诉老张,“她让我去库房,找‘□’的第一个角,在货架最上层。”

  老张的脸色变了:“不行!你不能去!那库房就是个陷阱,苏梅失踪就是因为去拿‘□’的角!”

  “可她昨晚找我了,如果我不去,她还会找我的。”林夏咬咬牙,“我得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搞鬼。”

  老张拗不过她,只好和她一起去地下室。库房的门打开时,一股浓烈的腥气扑面而来。林夏走进去,荧光灯的光闪烁着,她看向货架最上层——那里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盒子上,画着一个“□”,缺了右上角。

  “就是那个盒子。”林夏指着木盒,“苏梅说,里面有第一个角。”

  老张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木盒。刚要打开,就听见库房的门“哐当”一声关上了。荧光灯突然灭了,手机也没了信号,一片漆黑。

  “谁?!”老张喊了一声,手里的木盒差点掉在地上。

  黑暗里,传来一阵“沙沙”声,像是指甲刮过木板的声音。然后,女人的声音响了起来,这次不再是低语,而是清晰的,带着哭腔:“把盒子给我……那是我的角……我找了二十年……”

  林夏拿出打火机,点亮火焰。微弱的火光里,她看见一个黑色的影子,正站在老张的身后,影子的手里,拿着一个“□”的碎片,缺的是左上角。影子慢慢抬起手,朝着老张手里的木盒伸过去。

  “小心!”林夏大喊一声,冲过去,推开老张。

  影子的手没碰到木盒,却碰到了林夏的胳膊。黏腻的,带着腥气,像一块冰。林夏感觉胳膊上一阵刺痛,像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她低头看,胳膊上多了一道细长的划痕,渗着暗红的血,和书里的划痕一模一样。

  “把盒子给我!”影子的声音变得尖锐,像指甲刮玻璃,“不然我就带你走,像带苏梅一样!”

  老张趁机打开木盒——里面没有“□”的角,只有一张照片,和林夏手机里看到的一样,是苏梅的黑白照,只是这次,照片上的苏梅,脖子上的黑绳不见了,手里拿着一个“□”的碎片,缺的正是右上角。

  “这是陷阱!”老张大喊,“苏梅根本不是要找角,她是要找替死鬼!”

  影子突然扑了过来,林夏和老张转身就跑。库房的门打不开,影子越来越近,腥气也越来越浓。

  林夏突然想起,书里最后一页的“□”,是完整的,中间拴着的碎片,可能就是最后一个角。

  她从包里拿出那本《礼记集解》,翻开最后一页——完整的“□”还在,中间的碎片,缺的正是右下角。

  “我知道了!”林夏大喊,“苏梅的‘□’缺了三个角,她找了二十年,就是要找三个能看见‘□’的人,用他们的血,补全‘□’!我胳膊上的血,已经补了一个角!”

  影子停了下来,声音变得低沉:“你怎么知道……”

  “因为书里的划痕,都是你的指甲刮的,每刮一次,就代表你找过一个人,可没人能看见你,直到我出现。”林夏举起书,“这个完整的‘□’,是你画的,你想补全它,然后离开这里,对不对?”

  影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它慢慢褪去黑色,露出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蓝色的工装,正是苏梅。苏梅的脸上,还是没有五官,可林夏能感觉到,她在哭。

  “我不是故意的。”苏梅的声音带着哭腔,“二十年前,我修复这本书时,不小心划破了手,血滴在‘□’上,然后就看见它了……它说,只要补全‘□’,就能让我回家,可我补了两个角,还是走不了,它说要找第三个角,也就是你的血……”

  “它是谁?”林夏问。

  苏梅没说话,只是指了指书里的“□”。林夏低头看,完整的“□”突然开始慢慢变红,像被血染过一样。然后,“□”中间的人影,慢慢抬起头,露出一张脸——没有五官,只有一个“□”,和书里的“□”一模一样。

  “啊!”林夏和老张都吓了一跳,往后退。

  “它就是‘□’本身。”苏梅的声音开始发抖,“它靠人的恐惧和血存活,只要补全它,它就会吃掉补角的人,然后找下一个……我已经被它困了二十年,我不想再困下去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林夏问。

  苏梅指了指木盒里的照片:“把照片烧了,照片是它的载体,烧了照片,它就会消失。”

  林夏拿起打火机,点燃照片。火焰烧起来时,书里的“□”开始慢慢变淡,苏梅的人影也开始变得透明。库房里的腥气越来越淡,荧光灯突然亮了,门也“咔嗒”一声开了。

  照片烧完时,“□”彻底消失了,苏梅的人影也不见了。库房里恢复了正常,只有地上的木盒,还放着刚才的位置。

  林夏和老张走出库房,都松了一口气。回到修复室,林夏把那本《礼记集解》放进了回收箱——她再也不想碰这本书了。

  晚上,林夏回到家。玄关的柜子上,没有书,也没有黑色的痕迹。她洗了个澡,胳膊上的划痕已经结痂,不再疼了。她躺在床上,终于能安心睡觉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阵“沙沙”声吵醒。不是窗外的风声,是从床头柜传来的。

  她开灯,看见床头柜上,放着一本线装书——正是那本《礼记集解》,封面朝上,那个“□”的印记。

  又出现了,这次,是完整的,中间的人影,脖子上缠着一根黑绳,绳子的末端,拴着一个“□”的碎片,缺的正是林夏胳膊上划痕的形状。

  她拿起书,翻开最后一页。书页上,多了一行字,用暗红的墨写的,像是血:“你以为烧了照片就结束了?

  我已经找到第三个角了,就是你的血。现在,该你陪我了。”

  这时,她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回头看,镜子里,映出一个黑色的影子,正站在她的身后,影子的手里,拿着一个完整的“□”,中间的人影,正是她自己。

  影子慢慢抬起手,朝着她的脖子伸过来。林夏感觉脖子上一阵冰凉,像被一根黑绳缠住。她想喊,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慢慢变成一个“□”,缺的那个角,正是她胳膊上划痕的形状。

  窗外的天,又阴了下来。库房里的木盒,还放在货架上,盒子里,多了一张新的照片——照片上是林夏,穿着白色的t恤,手里拿着一本《礼记集解》,嘴角笑着,眼睛里却没有光,脖子上缠着一根黑绳,绳子的末端,拴着一个完整的“□”。

  照片的下方,写着一行字:“2024年7月15日,林夏,找到最后一个角,它带我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楼道里,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还有那股黏腻的腥气,慢慢弥漫开来,像一张网,裹着整个楼道,等着下一个能看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