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龙脉悟道溯太初-《长白山下的玄学五门》

  第二百四十八章 龙脉悟道溯太初

  自幽冥血海脱身,重返长白龙脉核心,吴道与崔三藤皆有种恍如隔世之感。外界的纷扰、归墟之眼的威胁虽未解除,但此刻,他们需要一个绝对安全、且能量充沛之地,来彻底巩固暴涨的修为,消化那源自“太初”的无上感悟,并将身体状态调整至前所未有的巅峰。

  龙脉核心,混沌源力奔涌不息。经历过归墟之眼与幽冥血海的洗礼,再观此地,两人心中皆有明悟。此处的混沌源力,虽非太初那般超越一切的本源,却是此界最接近、也最能承载太初意蕴的所在。那青铜巨门沉默矗立,门环上四色光华流转,仿佛也感应到了两人身上那缕迥异于前的超然气息,光芒变得温顺而亲和。

  “此地最为适宜。”吴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历经大道洗礼后的沉凝。他看向崔三藤,眼中是无需言说的默契。

  崔三藤微微颔首,净世莲身自然流转的清辉与龙脉的生机之力交融,让她感觉无比舒适。“血海莲芯之力尚未完全融合,需借此混沌源力,调和阴阳,溯本归源。”

  无需多言,两人于龙脉源力最为充沛的漩涡中心相对盘膝坐下。甫一入定,周身气机便与整个龙脉核心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吴道闭目内视。体内,那缕得自危急关头、强行融合混沌与创生本源而诞生的“太初源火”种子,正静静悬浮于丹田混沌星云的最中心。它依旧微弱,透明无色,却散发着凌驾于一切的意蕴。先前在血海强行催动“定鼎乾坤”,几乎抽干了它初生时积攒的所有力量,此刻如同沉睡的雏鸟,急需滋养。

  他不再刻意去区分混沌寂灭体与那新生的太初感悟,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一种“无思无虑,返照空明”的状态。混沌道体自主运转,贪婪地吸纳着周围精纯的混沌源力。但这一次,吸纳而来的源力并未直接转化为混沌气流或寂灭真炎,而是在流经那太初火种时,被其悄然淬炼、提纯,去芜存菁,化作一种更加内敛、更加接近本源质感的太初元气,缓缓滋养着吴道的四肢百骸、经脉神魂。

  他的身体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蜕变。骨骼上的玉质光泽愈发温润,内脏腑器官的生机磅礴如海,经脉宽阔坚韧似星河古道。那因强行施展太初源火而带来的虚弱感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满”与“通透”。仿佛他这具身体,本就是为承载太初之力而生,如今只是逐渐找回本来面目。

  意识深处,关于“太初”的碎片化感悟不断涌现、重组。他“看”到了混沌未分时的鸿蒙景象,感知到了那蕴含无限可能与绝对平静的“奇点”。太初,并非力量的极致,而是一切的起点与归宿,是法则的源头,是“有”与“无”的平衡支点。无论是混沌的狂暴,创生的温柔,寂灭的终结,净化的纯粹,皆源自于此,亦将归于此。

  他心念微动,不再刻意施展任何秘法,只是简单地引导一缕太初元气流转指尖。

  嗤~

  指尖前方的空间,并未崩塌,也未诞生什么,而是泛起一层如水波般的透明涟漪。涟漪过处,龙脉核心原本奔涌却略显紊乱的源力,竟自然而然地平复下来,流转得更加有序、和谐。这不是压制,而是安抚与引导,是让万物回归其最自然、最本初的运转轨迹。

  “太初……并非创造或毁灭,而是‘定’与‘序’。”吴道心中明悟更深。他缓缓睁开眼,双眸清澈如古井,再无漩涡与源泉的异象,却更显深邃,仿佛能映照出万物的本质。他的身体状态,已在这悟道中彻底恢复,并且根基被打磨得浑圆无瑕,对力量的掌控入微如意。虽未能立刻让太初源火壮大多少,但已真正踏入了太初之道的门槛,未来可期。

  与此同时,对面的崔三藤也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深层次修炼。

  血海莲芯融入她的净世莲身,带来的不仅是力量的暴涨,更是本质的升华。那至污至秽中诞生的至清至净之力,完美地弥补了她净世莲魂最后的一丝缺憾,使其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圆满”。

  她周身清辉不再仅仅是绽放,而是如同呼吸般与整个龙脉核心的生机律动同步。吸纳而来的混沌源力,经过净世莲身的转化,化为最精纯的创生之力,滋养着她的新肉身与魂灵。那具由创生本源重塑的净世莲身,此刻愈发玲珑剔透,肌肤下仿佛有莲印道光自然流转,不染尘埃,万邪辟易。

  她的意识,则沉浸在对“净化”本质的追溯之中。以往的净化,多是驱散、消灭污秽。但得了血海莲芯,亲身体验过太初源火的“安抚”之力后,她明白了更高层次的净化,并非对抗,而是同化与回归。是将混乱、扭曲、污浊的力量,引导、转化为有序、纯净、本初的状态。

  她双手自然结印,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抚琴。指尖流淌出的不再是锐利的净化光箭,而是柔和如月华般的净世禅光。光芒洒落,并未主动去攻击任何事物,但龙脉核心中那些因之前大战而残留的、极其细微的归墟死意尘埃,在这禅光照耀下,竟如同冰雪消融般悄然散去,不是被消灭,而是被“安抚”成了中性的混沌能量,重归源力循环。

  “净之极,便是生之始。原来,创生与净化,本是一体两面。”崔三藤心中豁然开朗。她的修为境界稳固攀升,对创生与净化法则的领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眉心处的莲印变得更加繁复玄奥,隐隐与吴道体内的太初火种产生着微妙的共鸣。她的身体状态同样恢复至巅峰,甚至因莲芯的完美融合而更胜往昔,举手投足间,皆蕴含着抚平创伤、滋养万物的磅礴生机。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几乎同时从深层次入定中苏醒。

  四目相对,无需言语,便能感知到对方体内那浩瀚如海、圆融如一的力量,以及那份源自大道本初的宁静与强大。

  “感觉如何?”吴道微笑开口,声音温润。

  “前所未有的好。”崔三藤展颜,天地为之失色,“仿佛挣脱了某种无形的枷锁,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她感受着体内生生不息、圆满无瑕的力量,信心倍增。

  吴道点头,亦有同感。他抬手,指尖一缕太初元气流转,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定序”之力,缓缓道:“太初之道,玄奥无穷。我如今初窥门径,仅能勉强运用其‘安抚’、‘定序’之能,欲要如血海那般施展‘定鼎乾坤’,还需漫长积累与领悟。不过,仅是如此,对付归墟教主,应也多几分把握。”

  他目光转向那沉默的青铜巨门,眼中闪过一丝深邃:“我总感觉,此门与混沌元枢,乃至太初之道,皆有联系。镇墟使前辈的传承记忆中,似乎也提及过……待此间事了,需好好探究一番。”

  崔三藤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净世莲身对那青铜巨门亦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嗯,先解决眼前的祸患。归墟教主本体与血海核心相融,寻常手段难伤,如今我们各有突破,正好可一试锋芒。”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于心。这一次的闭关,不仅彻底恢复了身体状态,更是奠定了通往无上大道的基石。吴道初掌太初之源,崔三藤净世之道圆满,实力已然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们起身,周身气息自然内敛,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这股气度并非张扬的威慑,而是一种深植于本源的存在感的彰显,仿佛他们本身即是规则的一部分,是空间中不可撼动的锚点。气息的流转圆融而缓慢,每一次呼吸都暗合着某种古老的韵律,使得周遭的光线似乎也为之微微扭曲、折服。这并非刻意营造的威压,而是一种历经无尽岁月洗练后,力量臻至化境,返璞归真般的自然流露。

  龙脉核心的混沌源力如同温顺的臣民,环绕他们缓缓流淌。这股源力呈现出一种非虚非实的独特质感,初看如同浑浊的胶状物,沉滞而粘稠,细观之下,内里却仿佛有地火水风四种基础法则在不断地上演着开辟与湮灭的循环。它们并非散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古老契约,化作无数道闪烁着幽蓝色微光的能量细流。这些细流蜿蜒曲折,如同镌刻在虚空中的神秘铭文,又似具有生命的灵蛇,以一种充满敬畏的姿态,缱绻而依恋地环绕着中心流动,不敢有丝毫的僭越。

  源力流淌过处,空气中弥漫开一圈圈微弱的涟漪。这涟漪并非单纯的能量波动,更蕴含着“存在”与“秩序”的微弱力场,悄然排斥并净化着周边一切源于“虚无”与“混沌”的干扰。光线在靠近这片区域时,仿佛陷入了无形的泥沼,传播速度变得极其缓慢,使得被环绕的中央地带笼罩在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纱之后,光影交错,显得静谧而庄严。偶尔,有一缕较为活泼的源力脱离主旋律,试图探向更远处,但立刻会被一股无形的场域温柔地牵引回来,重新融入那缓慢而磅礴的流转之中,仿佛有一道不可见的元初壁障在维持着这份绝对的和谐与稳定。

  整个场域因而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矛盾与统一:中心是绝对的静,是气息内敛到极致,如同深邃黑洞般的沉寂;外围则是混沌源力永不停息,象征着创造与演化的动。然而,动与静在此处完美交融,混沌的源力非但没有带来混乱,反而以其温顺的环绕,更加反衬出核心那渊渟岳峙、无法撼动的本质力量。这股力量并非强行压制,而是如同母亲安抚躁动的孩子,以其自身的绝对存在,令狂暴的混沌自然归附,呈现出一种超越理解的秩序之美。

  是时候,主动出击,直捣黄龙,与那归墟教主,做一了断了!

  吴道伸手,混沌星云尺自虚空显现,落入掌中。尺身光华内敛,却与他心意相通,仿佛也经历了太初气息的洗礼,变得更加古朴深沉。

  “走吧,三藤。去会会那位冥河老祖的代言人。”

  两道身影,一步迈出,便已离开龙脉核心,重现于长白山脉之巅。阳光洒落,云海翻腾,新的征程,亦是最终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而这一次,他们携太初之势,怀净世之光,誓要涤荡妖氛,定鼎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