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来自市里的橄榄枝-《带着仓库穿年代,作精媳妇被娇宠》

  吴秀丽这话,无异于投下了一颗炸弹。

  林珊做的对照组玉容膏,导致孩子过敏?

  这可是大新闻!

  “你胡说什么!”一个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林珊推着自行车,满脸怒容地走了过来。

  她刚从市里日化厂回来,没想到一进院就听到这种话。

  “吴秀丽,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林珊把自行车一支,几步走到她面前。

  “我的产品,原料和江顾问的完全一样,都是经过委员会检验的,怎么可能会有问题!”

  “可……可我儿子就是用了你的玉容膏才出事的!”吴秀令被她的气势吓得后退一步,但还是梗着脖子说。

  “你……”林珊气得说不出话。

  江晚念走了过去,先是对林珊安抚地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季干事。

  “季干事,能让我看看孩子吗?”

  “江顾问?”季干事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好好好,您快请进。”

  江晚念走进季干事家那间熟悉的土坯房。

  屋里光线昏暗,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正躺在床上哭闹。

  他的脸上,脖子上,果然布满了红色的疹子,有些地方还被抓破了。

  江晚念走过去,仔细看了看疹子的形态。

  然后,她又闻了闻空气中的味道。

  “孩子这两天,是不是吃芒果了?”她突然问。

  季干事和吴秀丽都愣住了。

  “你怎么知道?”吴秀丽下意识地问。

  “昨天他舅舅从南边过来,带了几个芒果,孩子没吃过,就多吃了两个……”季干事解释道。

  “这就对了。”江晚念心里有了数。

  “这不是玉容膏的问题,是芒果过敏。”

  “芒果过敏?”众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芒果带漆,有些孩子体质敏感,吃了或者接触了,就会起这种疹子。”

  江晚念用这个时代能听懂的语言解释道。

  “那……那怎么办啊?”吴秀丽急得快哭了。

  “问题不大。”江晚念胸有成竹,“我那正好有点对症的药膏。”

  她转身出了门,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白瓷罐。

  这是她在末世时就制备过的药膏。

  里面装的,是灵泉水和几种清热解毒的草药,特制的“万能膏”,专门应对各种过敏、烫伤、蚊虫叮咬。

  她回到屋里,把药膏递给吴秀丽。

  “给孩子洗干净脸,薄薄地抹一层。一天三次,很快就好。”

  吴秀丽将信将疑地接过药膏。

  这件事,很快就在家属院传开了。

  江顾问不仅会做神仙膏,还会看病!

  连卫生队都看不出的毛病,她一眼就瞧出来了。

  第二天一早,季干事和吴秀丽就提着一篮子鸡蛋,上门道谢。

  小男孩脸上的红疹,已经消了大半,也不哭不闹了。

  吴秀丽对着江晚念,又是鞠躬又是道歉,对自己之前跟风孙慧,抱林珊大腿的行为,表示了深刻的忏悔。

  江晚念没多说什么,只是收下了鸡蛋。

  她知道,从今天起,吴秀丽也是她最忠实的拥护者了。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最终却成了江晚念收拢人心的又一个契机。

  这件事过去没两天,孙团长家又派人来了。

  这次来的,还是上次那位刘干事。

  不过,他不是来请吃饭的,而是来送“橄榄枝”的。

  “江顾问,这是张嫂子托我给您的。”

  刘干事递过来一封介绍信,和一个红皮的小本本。

  江晚念打开一看,介绍信是开给市百货大楼的。

  而那个红皮小本本,竟然是一张“特需商品供应证”。

  在这个年代,这玩意儿可是比钱和票都金贵的硬通货。

  有了它,就可以在指定的商店,购买一些市面上见不到的紧俏商品。

  “张嫂子说,您的玉容膏,是顶顶好的东西,不应该只在我们部队里用。”刘干事笑着解释。

  “她有个老同学,是市妇女联合会的主任。这位主任的爱人,正好是市百货大楼的总经理。”

  “张嫂子已经跟那边打好招呼了。您拿着介绍信和供应证过去,百货大楼会专门为您开一个专柜,销售您的玉容膏。”

  江晚念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在市里最大的百货大楼,开专柜?

  这步子,迈得有点大啊!

  “嫂子还说,您这产品,不能当普通雪花膏卖。”刘干事继续传达“最高指示”。

  “百货大楼那边,会把您的专柜,设在特需商品供应部。专门面向市里的干部家庭和特殊贡献人员。”

  “价格嘛,嫂子说,您自己定。总之,不能贱卖了您的手艺。”

  江晚念捏着那封信,感觉沉甸甸的。

  张嫂子这哪里是帮忙,这简直是把饭喂到她嘴边了。

  人脉、渠道、定位,全都替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人情,欠得有点大。

  “替我谢谢张嫂子和孙团长。”江晚念郑重地说,“这份情,我记下了。”

  “江顾问客气了。”刘干事笑道,“团长和嫂子都说了,您是咱们师部的功臣,这些都是您应得的。”

  送走刘干事,江晚念拿着那封信和供应证,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她知道,这是孙团长夫妇在投桃报李。

  一方面,是感谢她的药膏。

  另一方面,也是在为陆渊铺路。

  妻子有能力,有事业,能得到市里领导的赏识,这对他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这个年代,军官的爱人,同样是组织考察的一部分。

  江晚念当即做出决定。

  去!必须去!

  这不仅是她的事业,也是她和陆渊共同的事业。

  她立刻找到陈雪和林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们。

  “去市百货大楼开专柜?”

  陈雪和林珊听完,都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晚念,你这……你这真是……一飞冲天啊!”陈雪激动得脸都红了。

  这不仅是江晚念的成功,也是她军嫂委员会的政绩啊!

  “太好了!”林珊更是兴奋地推了推眼镜,“我们的玉容膏,终于可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了!”

  “这事不小,我得马上向郑教导员汇报!”陈雪说着,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林珊则拉着江晚念,开始讨论起了技术细节。

  “去市里开专柜,我们现在的包装,就有点跟不上了。”林珊说。

  “那些小瓷罐,虽然古朴,但显得不够上档次。而且产量也有限。”

  “我建议,我们重新设计一款包装。用玻璃瓶,瓶身可以做成磨砂的,瓶盖用金属的。再设计一个专门的标签,印上军嫂或者念字的商标。”

  江晚念听着,不住地点头。

  林珊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

  “还有产量。”林珊的语速越来越快,“专柜的销量肯定比我们院里大。光靠我们后山那个小作坊,肯定供不上货。”

  “我明天就回厂里一趟,看看能不能申请调几台小型的乳化机和灌装机过来。我们必须鸟枪换炮了!”

  看着干劲十足的林珊,江晚念觉得,自己当初收服她的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专业的事,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开始分头行动。

  江晚念负责配方和核心工艺。

  林珊负责生产设备和包装设计。

  陈雪则负责向上级汇报,争取政策支持。

  整个“日化用品技术试点小组”,像一台加满了油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江晚念也开始为进城做准备。

  这次去,不是小打小闹,是正式的商业谈判。

  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她从空间里,拿出了几套后世买的,款式简约大方的衣服。

  又挑了一双半高跟的黑色皮鞋。

  还准备了一些包装精美的茶叶和糕点,作为上门的伴手礼。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东风。

  三天后,林珊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她不仅申请到了两台半自动的生产设备,还从她爸一个在玻璃厂当厂长的朋友那里,搞到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磨砂玻璃瓶样品。

  标签也设计好了,白底红字,一个龙飞凤舞的“念”字,下面是“军嫂荣誉出品”的小字。

  简洁,大气,又有辨识度。

  江晚念看着焕然一新的产品,满意地点了点头。

  万事俱备。

  明天,就让她去会一会,这市百货大楼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