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期限已至-《灵异短篇故事集》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清明,偏生赶上个难得的大晴天。日头白晃晃的,照得人眼睛发花。李子明扛着锄头,提着装满纸钱香烛的竹篮子,慢悠悠地往山上走。他婆娘王言秀跟在后头,穿一身红艳艳的化纤料子衣裳,在绿油油的山坡上格外扎眼。

  \"走快点嘛,日头都要落山喽。\"李子明回头催她,额头上的汗珠子直往下淌。

  \"催命哦你!\"王言秀扭着肥硕的屁股,三步并作两步赶上来,一巴掌拍在李子明后背上,\"大清早喊你起来,你偏要睡,这会儿晓得急了嘛?\"

  李子明嘿嘿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得焦黄的牙:\"昨晚打麻将赢了二百五,精神好得很。\"

  \"赢你妈个铲铲!\"王言秀骂道,\"输得裤衩都要当掉,当我不晓得?\"

  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沿着山间小路往祖坟地方向走。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正旺,黄灿灿一片,风吹过来,荡起一层层波浪。远处几户人家的烟囱已经开始冒炊烟,丝丝缕缕飘在蓝瓦瓦的天上。

  李子明家的祖坟在山坳坳里头,要穿过一片老柏树林。一进林子,温度骤然降了好几度,明明外头是大太阳,林子里却阴森森的,光线暗得像是快入夜了。

  \"这鬼地方,年年都冷飕飕的。\"王言秀搓了搓胳膊上冒起的鸡皮疙瘩。

  \"祖坟嘛,不冷点咋个叫祖坟?\"李子明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有些发毛。

  这柏树林有些年头了,棵棵都长得歪歪扭扭,枝杈张牙舞爪的。最怪的是,别处的树这时候都已经发新芽了,这林子的柏树却还是墨绿墨绿的,不见一点春意。

  坟地就在林子中央,七八个坟包排得还算整齐。最老的那个是李子明太爷爷的,墓碑上的字已经模糊得认不清了。最新的是他爹的,死了才五年。

  \"先给你爹磕头。\"王言秀从篮子里拿出香烛纸钱,摆在地上。

  李子明点上香,插在爹的坟前,又烧了纸钱。火光一闪一闪,映得他脸上明暗不定。

  \"爹啊,儿子来看你喽。\"李子明跪下磕了三个头,嘴里念念有词,\"保佑你儿子今年发大财,赌钱场场赢,最好再找个嫩婆娘......\"

  \"放你妈的屁!\"王言秀一脚踢在他屁股上,\"在爹面前说这些,不怕天打雷劈?\"

  李子明爬起来,拍拍膝盖上的土:\"爹在世的时候也好这口,懂得起。\"

  纸钱烧完了,留下一堆黑灰。一阵风吹过来,灰打着旋往天上飘,有些沾在了李子明的脸上,他伸手去抹,却越抹越黑。

  \"看你那个鬼样子。\"王言秀笑骂道。

  \"少废话,赶紧收拾完回家。\"李子明有些恼火。

  接下来该给太爷爷上坟了。太爷爷的坟在最里边,墓碑已经歪斜得厉害,上面的字几乎看不清楚。李子明拿出锄头,准备把坟头的杂草清理一下。

  \"这墓碑歪成这个样子,怕是要倒。\"王言秀说。

  \"倒不了,几十年都这样。\"李子明不以为然,抡起锄头开始除草。

  锄了几下,他突然觉得锄头碰着了什么硬东西,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啥子东西?\"王言秀问。

  \"石头嘛,还能是啥。\"李子明又锄了一下,又是\"咚\"的一声。

  这声音不太对劲,不像是锄头碰石头的声音,倒像是...倒像是敲空木头发出的声音。可这是坟地,底下应该是实打实的土才对。

  李子明心里犯嘀咕,但又不想在婆娘面前露怯,便继续锄草。王言秀则拿出抹布,开始擦拭太爷爷的墓碑。

  \"咦?\"王言秀突然叫了一声。

  \"咋子了?\"

  \"这墓碑后面好像有字。\"王言秀凑近了看。

  李子明放下锄头,也绕到墓碑后面。果然,墓碑背面刻着几行小字,因为常年不见光,字迹比正面清晰得多。

  \"写的啥子?我不认字,你念来听听。\"王言秀说。

  李子明虽然只上过三年学,但基本的字还是认识的。他凑近了,一字一顿地念道:

  \"李氏先祖明远之墓...生于光绪二十一年...卒于...后面看不清楚了。\"李子明用手抹去墓碑上的青苔,继续念底下的小字,\"此碑之下...非吾尸骨...真身在一里外...老槐树下...\"

  念到这里,李子明停住了,后背一阵发凉。

  \"啥子意思哦?\"王言秀没听明白。

  \"就是说,这坟里头埋的不是太爷爷。\"李子明声音有些发颤。

  \"放屁!祖祖辈辈都来这儿上坟,咋会不是?\"王言秀不信。

  \"墓碑上就是这么写的。\"李子明也糊涂了。

  王言秀一把推开他,自己凑上去看,虽然不认字,但还是装模作样地看了半天:\"是不是你认错了?你个半文盲,能认清几个字?\"

  李子明不服气,又念了一遍,这次念得更慢了。

  \"此碑之下,非吾尸骨。真身在一里外,老槐树下。\"李子明肯定地说,\"没错,就是这么写的。\"

  两口子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太阳已经西斜,林子里更暗了。一阵冷风吹过,柏树叶哗哗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说话。

  \"要不然...我们去老槐树那边看看?\"李子明试探着问。

  \"看你妈个腿!\"王言秀骂道,\"天快黑了,赶紧收拾回家,管他底下埋的是哪个,反正都是祖宗。\"

  李子明本来也是这个意思,但被婆娘这么一骂,反而来劲了:\"万一底下埋的是宝贝呢?太爷爷那会儿,听说家里挺有钱的。\"

  这话倒是提醒了王言秀。她眼珠子一转,压低声音说:\"你是说...太爷爷可能把家当埋在这坟里了?\"

  \"我猜测他是怕人盗墓,使的障眼法,这里埋的肯定是太爷爷和他的财宝。\"李子明越说越觉得有理。

  王言秀心动了:\"那...挖开看看?\"

  \"挖祖坟?不太好吧?\"李子明有些犹豫。

  \"万一里头不是太爷爷,就不算挖祖坟。\"王言秀理直气壮地说。

  日头已经挂在山头了,光线越来越暗。

  \"要挖就快点,天黑了就更吓人了。\"王言秀催促道。

  李子明一咬牙,抡起锄头,开始挖太爷爷的坟。坟土很松,一锄头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奇怪的是,这坟似乎特别浅,才挖了半小时,锄头就碰到了硬物。

  \"碰到棺材了?\"王言秀问。

  \"不像,声音不对。\"李子明蹲下身,用手扒开浮土。

  底下不是棺材,而是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一些看不懂的图案。李子明把石板周围的土清干净,发现石板中间有个铁环。

  \"这是啥子东西?\"王言秀也蹲下来看。

  李子明抓住铁环,用力一拉,石板居然被掀开了,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阴冷的风从洞里吹出来,带着一股霉味。

  两人用手机手电筒一照,发现下面不是棺材,而是一条向下的石阶。

  \"妈呀,这是啥子哦?\"王言秀吓得往后一退,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子明也心里发毛,但好奇心战胜了恐惧。他用手电往洞里照了又照,石阶不长,大概十几级,尽头似乎是个小房间。

  \"我下去看看。\"李子明说。

  \"你疯啦?\"王言秀拉住他,\"万一下面有鬼咋办?\"

  \"有个锤子的鬼!\"李子明嘴上硬气,腿却在发抖,\"说不定太爷爷的宝贝就在下面。\"

  最终,贪念战胜了恐惧。李子明让王言秀在上面等着,自己壮着胆子,一步步走下石阶。

  石阶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走了大概十来步,果然到了一个小房间。房间不大,也就丈许见方,四面都是石壁,空荡荡的,只有中央放着一个木箱子。

  李子明心中狂喜,以为找到了宝藏。他快步走过去,发现箱子没上锁,便迫不及待地掀开箱盖。

  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本发黄的书,和一面小小的铜镜。

  \"搞啥子名堂?\"李子明大失所望,拿起那本书翻看。书是线装的,纸已经脆了,上面用毛笔写着一些字,李子明认不全,只看出是什么\"谱\"、\"录\"之类的。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上面传来王言秀的惊叫声。

  \"子明!快上来!不对劲!\"

  李子明赶紧把书塞进怀里,抓起铜镜,快步爬上石阶。一出洞口,他就感觉不对劲——天竟然已经全黑了,一轮惨白的月亮挂在天上。

  \"我下去才几分钟,天咋就黑透了?\"李子明疑惑地问。

  \"我也不知道\"王言秀脸色惨白,声音发抖,\"突然就这样了,我才拼命喊你!\"

  李子明一愣,他感觉自己在下面最多就待了五分钟。他抬头看天,月亮已经升到中天,分明是半夜时分。

  \"这...这是咋回事?\"李子明也慌了。

  \"快走快走,这地方邪门得很!\"王言秀拉着他就往林子外跑。

  两人跌跌撞撞地跑出柏树林,回头一看,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林子里他们刚才出来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坟地,而是一片平整的草地。

  \"坟呢?坟去哪了?\"王言秀声音带上了哭腔。

  李子明也头皮发麻,他掏出怀里的书和铜镜,发现那铜镜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他下意识地朝镜子里看了一眼,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镜子里照出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一个干枯的老头头颅,正咧着嘴对他笑。

  \"妈呀!\"李子明一把扔掉铜镜,拉着王言秀没命地往山下跑。

  一路上,他们总觉得背后有人跟着,回头却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面被扔掉的铜镜,在他们跑远后,突然立了起来,镜面转向他们逃跑的方向,里面那个干枯的头颅笑得更加诡异了。

  回到家,两人都病了一场,高烧三天不退,胡话连篇。病好后,他们再也不敢提起那天的事。那本从地下带来的书,李子明本来想烧掉,但终究没舍得,偷偷藏在了床底下。

  后来两人在白天战战兢兢的去看过坟地,根本没什么异常,铜镜不见了,连被他们挖开的坟也恢复正常,就像一场梦,只有那本书真实存在。

  而王言秀则发现,自从那天后,她再也照不了镜子了。每次一照镜子,镜子里出现的都不是她自己,而是一个穿着清朝衣服的老太太,正冲她诡异地微笑。

  更可怕的是,村里开始流传一个谣言:今年清明那天,根本没人去上过坟,因为那天一整天都在下大雨,山路泥泞得根本没法走。

  李子明和王言秀听到这个谣言,面面相觑,都不敢说出自己的经历。他们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个大晴天,白花花的太阳照得人眼睛发花。

  那么,他们那天到底去了哪里?又遇到了什么?那本藏在床底下的书,到底记载着什么?他好几次想看却又不敢翻开,几次想烧或扔也怕惹怒祖宗。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快到清明了。这些天,李子明总做同一个梦:一个穿着清朝官服的老人,站在他床前,用干枯的手指指着他的胸口,嘴里反复说着一个字:\"书...书...\"

  李子明每次都被惊醒,浑身冷汗。他终于下定决心,等天一亮,就把那本邪门的书烧掉。

  可是,那本书真的会允许自己被烧掉吗?谁知道呢......

  月色如水,洒在寂静的村庄上。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更添几分诡异。在李子明家床底下,那本发黄的书突然自动翻开了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小字:

  \"甲子年清明,有不肖子孙掘吾坟,取走此书。一年之内,必来索命...\"

  书页又翻动了一下,露出了最后一行字,墨迹似乎还未全干:

  \"期限已到。\"